1. 首页 > 电脑手机 >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有哪些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总体目标

2022年中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目的

1、有利于实现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属于教育教学范畴之中的行为,教育教学的本质就是信息技术整合的本质,教育教学的目的就是信息技术整合的目的。因此,信息技术整合追求的目的应该是教育教学方面的目的,信息技术应该在促进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和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确实有利于实现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为课程设计提供了丰富的手段,拓宽了课程设计的范围。信息技术强大的功能,使得教学形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有哪些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总体目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有哪些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总体目标


2、可以帮助教师教学,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可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发挥设备的潜力,实施高质量和高效率的教学。这似乎已经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在实践中却是一个长期困扰教师们的瓶颈。信息技术到底能够帮助教师干什么教师自己应该负有什么教学责任到底如何整合这些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关于作为教学工具的作用,一般的观点是学科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备课,可提高备课质量和节约备课的时间。其次学科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授课,延长了师生交流的时间,也更有利于学生与教师的深层次的交流与沟通。而且,通过计算机联网,可以大大减少教师的重复劳动,教师可以从大量的备课和讲课的任务中解放出来,能把较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和科研活动中,使教学活动从劳动密集型转变为技术密集型,从而提高了教学活动的效率。任何一种媒体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都有它的作用,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其视为一种替代关系。我们使用信息技术应该把重点放在解决那些传统教学不便解决或无力解决的教学和学习问题上,应该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那些信息给我们提出的新问题,信息技术具有支持现代学习和教学的使命,应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才对。

谈谈你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目标的认识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限度地利用现有的学习资源和教学资源,实施高质量和高效率的教学,从而达到教学效果化。

其目标具体可以体现在: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特征是:有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的指导、学科交叉性和立足于能力的培养。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是什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

1.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

学习资源的全球共享,虚拟课堂、虚拟学校的出现、现代远程教育的兴起,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互联网进行学习,使学习空间变得无围墙界限了。教育信息化还为人们从接受一次性教育向终身学习转变提供了机遇和条件。终身学习就是要求学习者能根据和工作的需求,确定继续学习的目标,并有意识地自我、自我管理、自主努力通过多种途径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

要实现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教育必须进行深刻的变革:要使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作业协同化,要把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作为学习的培养目标。

2.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

教育信息化为终身学习带来了机遇,但只有学生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才能把把终身学习看成是自己的责任,才够理解信息所带来的知识并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正是培养学生形成所有这些必备技能和素养的有效途径。

有学者认为信息素养是指"能清楚地意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并能确定、评价、有效利用信息以及利用各种形式交流信息的能力"(纽约州立大学图书馆馆长理事会,1997/9)。信息素养应包含着三个基本点:

(1)信息技术的应用技能

这是指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获取、加工处理、呈现交流的技能。这需要通过对学习者进行信息技术操作技能与应用实践训练来培养。

(2)对信息内容的批判与理解能力

在信息收集、处理和利用的所有阶段,批判性地处理信息是信息素养的重要特征,对信息的检索策略、对所要利用的信息源、

对所获得的信息内容都能进行逐一的评估,在接受信息之前,会认真思考信息的有效性、信息陈述的准确性,识别信息推理中的逻辑矛盾或谬误,识别信息中有根据或无根据的论断,确定论点的充分性。这些素养的形成不仅仅是通过计算机技术技能训练形成的,而是要通过加强科学分析思维能力的训练来培养。

(3)运用信息,具有融入信息的态度和能力

这是指信息使用者要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具有与他人良好合作共事精神,使信息技术的应用能推动进步,并为做出贡献。这些素养的形成也不是通过计算机技术技能训练就能形成的,而是要通过加强思想情操教育训练来培养。

3.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

在信息化学习环境中,人们的学习方式发生重要的变化。学习者的学习主要不是依赖于教师的讲授与课本的学习,而是利用信息化平台和数字化资源,教师、学生之间开展协商讨论、合作学习,并通过对资源的收集利用、探究知识、发现知识、创造知识、展示知识的方式进行学习。因此,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要使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

(1)会利用资源进行学习;

(2)学会在数字化情境中进行自主发现的学习;

(3)学会利用网络通讯工具进行协商交流,合作讨论式的学习;

(4)学会利用信息加工工具和创作平台,进行实践创造的学习。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 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目标研究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中学生通过教学活动后要达到的预期的学习结果与标准。教学目标是一个多层次的体系,可以分成:课程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课时教学目标等。本文重点探讨的是课时教学目标,它是从微观角度,用非常具体的语言表达一节课学生学习后所要达到的程度和结果。

一、信息技术教学目标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1. 教学目标忽视对学生价值观的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看到“重知识轻素养”的 教学设计 ,部分教师不能很好的理解新课标中课程目标的整体性要求,以单一的知识技能目标代替信息技术的整体性目标;对文化、经济和科技发展不够敏感,不能及时地感知、理解和应对发展变化对教学目标的新要求。

下面“关于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和计算机”的教学目标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1)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应用和Internet的应用;(2)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定义、特征及防治。教学过程结束后,学生可能掌握了计算机及网络在生活、军事、科技等领域的应用,知道计算机所造成的危害,但这些都只是学生在知识层面的了解和掌握。在调查中发现,很多学生想着有一天自己也设计一种计算机,让全球的计算机系统瞬间瘫痪,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教育信号。

其实,可以通过设计一些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计算机及网络给人们生活所带来的巨大变化,感受智慧和科技的力量;让学生自己感受计算机给财产和生活所带来的巨大损失,从而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2. 教学目标不明确,大而空

有些教学目标套话连篇,目标比较大且空,例如某教学目标为:(1)学生进一步加强中文打字训练;(2)学生初步掌握图片的插入和相关调整。仔细分析,这个教学目标大、空,无法检测实际教学效果。如目标(1)“进一步加强”是指什么?目标(2)“相关调整”又是指什么?

3. 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混为一谈

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既有联系,又相互区别。教学内容或要点是课堂教学的任务,它主要解决“学什么”的问题。教学目标是指通过对教学内容有组织、有步骤、有策略地展示而达到的一种行为变化的结果,它主要回答“达到什么”的问题。但是,在现实教学中,教师容易将两者混为一谈。例如某教学目标为:如何安装和设置输入法;设置鼠标和显示;添加删除系统和第三方程序;添加打印机;强化学生使用控制面板调整系统的意识。仔细分析,这个教学目标只是教学内容的堆积,而不是真正的目标。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或教学要点混淆在一起。

4. 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相互脱离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教学的重点应该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展开。但是,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相互脱离的情况并不少见。例如某教学目标为:(1)了解程序的基本工作过程;(2)了解程序的实际应用价值。教学重点:算法及其意义。由于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两者相互脱离,必然会导致教学目标的紊乱,教学中不知到底应该教什么。如本例中是讲“了解程序的基本工作过程与了解程序的实际应用价值”还是“算法及其意义”?

5. 教学目标描述不够准确,重点不突出

教学目标指导着整个教学过程的开展,如果目标描述不准确、重点不突出,将影响整个教学效果,也容易给后续课程的传授带来一定的障碍。下面举“发送电子邮件”的教学目标为例进行说明:技能领域:①学会申请一个免费的电子邮箱;②学会用web方式收发邮件的操作步骤;③学会同时给多个人发同一电子邮件。该教学目标存在的问题:学会是知识层面的,用于技能领域不太合适,没办法检测;“学会…操作步骤”不妥,学生并不是为了学习操作步骤。可修改完善为:①学生能够申请一免费邮箱;②学生能够使用自己的邮箱收、发邮件;③学生能够使用自己的邮箱同时给多个人发同一电子邮件。

二、如何制定科学可行的课堂教学目标

1. 研究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

中学信息技术课内容的综合性强,而逻辑性不强,学习甚至可以是非线性的。这样对于中学生而言每堂课的内容都比较零散,甚至有时一堂课的教学内容与上一堂课毫无关联。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更要设计好“小目标”,使学生掌握好基本知识和技能,同时要有一根主线或一个“大目标”来贯穿“小目标”的教学,使整个教学构成“鱼骨刺”式的结构。

2. 制定切合实际的教学目标

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应根据本地区信息技术的实际发展水平来确定。还需要从班级的实际出发,在充分断定学情的基础上,制定出具有层次性的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目标可提出两级:基本目标和较高目标。基本目标是人人必须达到的目标。较高目标是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争取达到的目标。

3. 教学目标的制定应准确、具体

教学目标的制定应该力求准确、具体。如设计动感贺卡一课,如果目标只定在学生能让贺卡里的内容通过自定义动画的方法动起来,显然就不够充分,不到位。如果目标定在学生能运用自定义动画的动画效果和顺序的技巧来提高贺卡幻灯片展示的效果,就比较完整和准确。

4. 教学目标需包含认知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

三维目标就如同菜肴的“色、香、味”一样,是一道菜的综合性的体现,不能说“菜色还没有烧出来就不能追求菜香、菜味”,它们不是层次的关系。三维目标中,知识与技能是基础,过程与方法是为实现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贯穿在整个过程中。

当然,具体问题还得具体分析,并不是每堂课都牵强附会完成三维目标。根据每堂课,目标要有侧重,有时候侧重知识技能方面,有时侧重过程,有时侧重情感态度。不能为了要迎合三维目标,要求每堂课一定实现三个目标。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课教师应根据大纲、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确立起点,明确任务,制定出具有整体性、层次性和可测性的课堂教学目标。在目标的导引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升信息技术课堂的整体价值,以达到全面地高效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人才的目的。

责任编辑 潘孟良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要达到的宏观目标:建设数字化教育环境,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促进学校教学方式的根本性变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具体目标可以概述为: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有哪些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思考]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在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和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结合起来,有机统一在一个时空平台上,借以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

● 信息技术作为演示工具

演示是信息技术用于学科教学的初表现形式,是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层次,也是目前大多数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所处的层次。

教师可使用现成的多媒体素材库,选择其中合适的部分用在自己的讲解中;也可利用PowerPoint或者其他的多媒体制作工具,综合筛选各种教学素材,编写自己的演示文稿或多媒体课件,清楚说明讲解的结构,形象演示其中某些难以理解的内容,或用图表、动画等展示动态的变化过程和理论模型等。另外,教师也可利用模拟软件或计算机外接传感器来演示某些实验现象,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这样,通过合理的设计与选择,计算机代替了幻灯、投影、粉笔、黑板等传统媒体,达到了传统教学无法达成的效果。

● 信息技术作为交流工具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能将信息技术引入教学,在课内或课外为师生、生生创设一定的交流机会,即使不直接改变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也必然能促进师生感情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信息技术作为交流工具”就是指将信息技术以辅助教学的方式引入教学,增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要实现上述目的,并不需要复杂的技术,只需在有互联网或局域网的环境下,采用简单的BBS、QQ等工具即可。教师可根据教学的需要或学生的兴趣开设一些专题或聊天室,如我需要帮助、老师优劣之我见等,并赋予学生自由开辟专题和聊天室的权利,使他们在课后有机会对课程的形式、教师的优缺点、无法解决的问题等方面进行充分的交流。

● 信息技术作为个别辅导工具

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出现了大量练习型程序和计算机辅助测验软件,帮助学生在练习和测验中巩固、熟练所学的知识,决定下一步学习的方向,实现了个别辅导式教学。在此层次,计算机软件实现了教师职能的部分代替,如出题、评定等。因此,教学的发生对技术有较强的依赖性,此外,教学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注意学生的个别异,提高学生学习的投入性。主要应用技术有个别辅导软件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工具。

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个别辅导软件提供的交互方式也有所不同,体现了不同的教学(或学习)方法,从而形成了不同子模式的个别辅导软件,反映了利用计算机进行学习时的交互方式,包括练习、对话、游戏、模拟、测试、问题解答等。

● 反思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给传统教学内容结构带来了强大的冲击。那些强调知识内在联系、基本理论、与真实世界相关的教学内容变得越来越重要。同时,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也会发生很大变化,将由原来的文本化、线性结构形式变为多媒体化、超链接结构形式。利用多媒体,尤其是超媒体技术,建立教学内容的结构化、动态化、形象化表示。使学生在学习某一内容时,可跳转到和该内容相关的任何知识点和资源。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教材和工具书多媒体化,它们不但包含文字和图形,还能呈现声音、动画、录像以及模拟的三维景象教材的信息化表述。

目前,我国很多基础教育院校也已经开始了轰轰烈烈的课程整合,很多信息技术教师和教育研究人员已经开始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验和探索,他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财富,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一个漫长的、历尽艰辛的过程,需要所有教育工作人员的努力和不懈追求。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有哪些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念提出后,各地区和学校都在积极地进行探索与实验,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认识也越发深刻。

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

广义上,课程整合是使分化了的学校教学系统中的各要素及其各成分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的过程。狭义上,它指的是各学科之间的整合,即各学科互相联系地加以学习。

目前可以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定义分为“大整合论”和“小整合论”。“大整合论”主要是指课程是一个较大的概念。这种观点主要是指将信息技术融入课程的整体中去,改变课程内容和结构,变革整个课程体系。“小整合论”则将课程等同于教学。这种观点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媒介和方法融入教学的各个层面中。它也是目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践中的主流观点。

2 计算机辅助教学与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

2.1 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是计算机辅助教学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更高一级阶段

1)计算机辅助教学(CAI)是作为教学工具而编制的教学程序。现在常用的辅助教学软件有PowerPoint、Authorware、Flash等。

2)多媒体辅助教学不等于用课件讲课,它包括两种形式。其一是宏观辅助,通过教师对课程的深究,设计合理的脚本,代替教师完成一些适于计算机来完成的教学工作。其二是微观辅助,即在教学活动中作为教师的“拐棍”,对教师实施具体的帮助。

我国学者何克抗也指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等同于CAI,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后,实际上信息技术不再仅仅是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而是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与教育本质。”

2.2 计算机辅助教学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之比较

学者王全世和惟存教育实验室柳栋都曾经系统地将二者进行比较,并取得可喜的研究成果。

1)更新理念。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与计算机学科比较,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它涉及众多的边缘和基础科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强调的是整合和融入,它考虑的是课程的整体效果,而计算机辅助教学则强调的是辅助,它考虑的只是促进某个知识点的教与学。

2)信息技术的任务。《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对学生智力的培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智育工作要转变教育观念,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活动的能力。”

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在于:①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计算机和网络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操作等;②信息能力,指能够快捷有效地获取信息,熟练地、批判性地评价信息,准确地处理信息,创造性地使用信息;③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即具有独立自主的学习意识和能力,以及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究的能力;④信息道德,即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当今,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信息技术已经成为课程与教学中的一个因素,成为教师教的工具、学生学的工具以及环境构建的工具。计算机辅助教学则只是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的媒体和工具。

3)范畴。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质上包含了计算机辅助教学,凡是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教学活动都可认为是属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整合主要包括3个方面。①课堂教学和问题的整合。信息技术课程必须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将现代科技、自然、人文等问题,通过创设情景传达给学生,并完成学习任务。②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整合。将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以各科知识的学习过程作为载体,从而达到学习信息技术和培养综合能力的目的。③信息技术课程内各模块知识之间的整合。信息技术课程各模块知识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一些模块的知识自成体系,比如,图画处理和文字处理两个模块,从专业的角度看,它们之间没有什么联系。但是从解决问题方面考虑,经常需要结合图像和文字两种信息载体来完成某个事情,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4)目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乃是有效地改善学习,即有效地革新传统的学习观念,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构建学习环境,以提高教学质量。计算机辅助教学则主要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结果是有限度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5)基于课程整合的课程教材开发与实施。信息技术课程教材是将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操作联系起来的整体。因此,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施需要将既有的课程与教材进行重新设计。而且,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受到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教师信息化技能、学生信息化学习能力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因此实施难度较大。计算机辅助教学则一般只需要教师使用软件进行演示,所以实施的难度较小。

3 小结

只要教师能抓住课程重点,以适当、有效的方式传达出来,就可以做出很有效的教材,达到所需的学习效果,这也是教育可称为一门创造性艺术的迷人之处。”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皇城镇第一中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