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脑手机 >

长亭外古道边原唱 歌曲长亭外古道边原唱

送别 这首歌的原唱是谁啊

《送别》 陈绮贞

长亭外古道边原唱 歌曲长亭外古道边原唱长亭外古道边原唱 歌曲长亭外古道边原唱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李叔同《送别》

《送别》作于李叔同在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任教之时,当时是作为音乐教学之用而创作的学堂乐歌。不料却广为传唱,影响深远。而电影《早春二月》、《城南旧事》采用它作为插曲或主题曲之后,更使这首歌在几代人口中传唱不衰。其实《送别》的曲子并不是李叔同的原创,它是美国通俗歌曲作者j.p奥德威所作,歌曲的名字叫做《梦见家和母亲》。

多年以后,林海音在创作《城南旧事》时写到了这首歌,不过中的歌词与李叔同的原词有很大的出入,应该说是逊色了许多。不妨抄录如下: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离别多。

导演吴贻弓在拍摄影片《城南旧事》的时候,选用了《送别》的主旋律贯穿影片始终,不过,在选择《送别》作为主题歌时,毅然将歌词恢复成原来的样子,显然是很有见地的。

我想大家很多都跟我一样,从《城南旧事》这部电影中听到这首歌,并喜欢上这首歌,继而了解这首歌,知道这首词,知道了李叔同这个人,知道了弘一法师的传奇一生。这首歌一直影响着我们,也一直喜爱这首歌直至现在!

这首歌应该找不到原唱吧,是很久远的一首歌了。

这是弘一法师李叔同先生创作的一首校园歌曲。

李叔同(1880-1942),法号弘一。他多才多艺,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于一身。既是一代高僧,又是才华横溢的音乐、美术教育家,书法家和戏剧活动家。鲁迅、郭沫若等现代文化名人以得到一幅字为无上荣耀。他以卓越的艺术造诣先后培养出了名画家丰子恺、音乐家刘质平等。

1915年,在杭州第一师范任教的李叔同,写了这首的《送别》。它属于李叔同早年创作的“学堂乐歌”。

整首歌词弥漫着浓重的人生空幻感,深藏着出世顿悟的暗示。

概言之,《送别》实际上是用无所明指的象征,传达出李叔同送别朋友,感悟人生、看破红尘的觉悟。所以,《送别》不仅仅是朋友之间挥手相送的骊歌;而是李叔同即将告别人间、弃世出家的“前奏曲”。

后来成为一个中学或者小学的校歌。

黑鸭子合唱组

阿杜

李叔同

《送别》原唱是谁?

《送别》的原唱是约翰·P·奥德威。

李叔同留日期间,日本歌词作家犬童球溪采用《梦见家和母亲》的旋律填写了一首名为《旅愁》的歌词。而李叔同作于1915年的《送别》,并且取调于犬童球溪的《旅愁》。

所以《送别》曲调取自约翰·P·奥德威作曲的美国歌曲《梦见家和母亲》。原唱便是《梦见家和母亲》的歌手约翰·P·奥德威。

扩展资料

送别歌词:

送别

词: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

参考资料来源:

长亭外古道边 原唱是谁

唱:李叔同

词:李叔同

曲:约翰·p·奥德威

长亭外, 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情千缕, 酒一杯

声声离笛催, 问君此去几时还

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问君此去几时还

来时莫徘徊, 问君此去几时还

来时莫徘徊

扩展资料:

《梦见家和母亲》是首“艺人歌曲”,这种歌曲19世纪后期盛行于美国,由涂黑了脸扮演黑人的白人演员领唱,音乐也仿照黑人歌曲的格调创作而成。奥德威是“奥德威艺人团”的人,曾写过不少艺人歌曲。

李叔同留日期间,日本歌词作家犬童球溪采用《梦见家和母亲》的旋律填写了一首名为《旅愁》的歌词。而李叔同作于1914年的《送别》,则取调于犬童球溪的《旅愁》。

如今《旅愁》在日本传唱不衰,而《送别》在则已成骊歌中的不二经典。沈心工也曾根据《梦见家和母亲》写过一首《昨夜梦》,但终没有抵得过李叔同《送别》的光芒。

长亭外古道边歌曲原唱

“长亭外古道边”这句歌词出自《送别》这首歌,歌曲原唱是李叔同。

李叔同是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话剧的开拓者之一。而《送别》这首歌是他1915年填词的歌曲,曲调取自约翰·庞德·奥特威作曲的美国歌曲《梦见家和母亲》。1936年,百代公司发行了北师附小学生龙珣独唱的灌录唱片,该版本后被唱片2004年出版的专辑《百年经典1:秋水伊人》收录。

《送别》曾被选为《早春二月》、《城南旧事》等电影的插曲。2004年9月30日,《送别》入选中宣部、文明办等单位为庆祝中华成立55而评选的“百首爱国主义教育歌曲”。

《送别》歌曲鉴赏

《送别》歌词分为两个部分,前一个部分作者从不同的几个层次几个方面去刻画一个即将离别的场景。第二部分则从景物之中抽离出来,更多了形容了主人公在送别时的内心感受。

《送别》歌曲所展现出来的艺术魅力,是一种人类的共性,每个人都会因为好友的分离而黯然神伤,而《送别》的艺术性体现在这首作品的哀而不伤,底蕴深沉而又淡雅,是一种经过世事风霜,看透人生百态的超然物外。从表现手法上来看,这首作品很少有正面的描写,都是通过侧面的描写去表达一些具有送别时特征的客观景物。它的艺术风格更像一首诗歌。

长亭外古道边歌曲原唱

“亭外古道边”歌曲原唱是李叔同。

“亭外古道边”来自歌曲《送别》。《送别》是由李叔同于1915年填词的歌曲,曲调取自奥特威作曲的美国歌曲《梦见家和母亲》。1936年,百代公司发行了北师附小学生龙珣独唱的灌录唱片。该版本后被唱片2004年出版的专辑《百年经典1:秋水伊人》收录。

《送别》曾被选为《早春二月》《城南旧事》等电影的插曲。2004年9月30日,《送别》入选中宣部、文明办等单位为庆祝中华成立55而评选的“百首爱国主义教育歌曲”。

《送别》歌词分为两个部分,前一个部分作者从不同的几个层次几个方面去刻画一个即将离别的场景。作为一个第三人称去叙述好友将要远行,而作为至交好友的二人从此将各奔东西,于是送了好远来到了长亭外,长亭也就暗喻了两人要分别,古道边又是苍茫的寂寞,芳草一望无际,显出一片孤寂的景象,从不同的角度为送别打下烙印。

《送别》歌词分享

长亭外

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情千缕

酒一杯

声声离笛催

问君此去几时还

歌曲《送别》原唱歌词

歌曲《送别》原唱是龙珣,歌词如下: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情千缕,酒一杯,声声离笛催,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

《送别》歌曲鉴赏:

《送别》歌词分为两个部分,前一个部分作者从不同的几个层次几个方面去刻画一个即将离别的场景。

第一部分运用了借景抒情的艺术创作手段,让他的创作有着浓郁的抒情性质,并且有着很高的音乐性和艺术性。这个时候他的作品已经可以说很富有艺术歌曲的初期特征了。

第二部分则从景物之中抽离出来,更多了形容了主人公在送别时的内心感受。谈的是知音难寻,此刻挥别也只能敬上浊酒一壶,这其中有主人公复杂的情感,这之后的节奏、力度也逐渐变化、人物的内心激动、矛盾加剧“一壶浊酒尽余欢”也侧面说明了虽然分开让人遗憾。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