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脑手机 >

左传: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出自哪里?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出自哪里?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的意思是:人没有不犯错误的,犯了错但是能及时改正,这就是的了。“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出自春秋时期的史官左丘明所著的《左传·宣公·宣公二年》。

左传: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出自哪里?左传: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出自哪里?


《左传》的介绍

《左传》是一部记史文学作品,相传是春秋末期的史官左丘明所著。《左传》记载的历史开始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8年),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

司马迁、班固等人都认为《左传》是左丘明所写。唐朝的刘知几《史通·六家》:“左传家者,其先出于左丘明。”唐朝的赵匡首先怀疑《左传》不是左丘明所作。此后,有许多学者也持怀疑态度。很多人都认为写《左传》的左氏并非左丘明。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出处是什么?

解释:人没有不犯错误的,只要能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就是的了。

摘自:春秋·左丘明《左传·宣公·宣公二年》

节选: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唯群臣赖之。

翻译:士季叩头回答说:“一个人谁没有错,有了过错能够改正,就没有比这再好的事情了。《诗》说:‘事情不难有个好开始,很少能有个好结果。’如果像这样,能够弥补过错的人就很少了。君王能够有好结果,那就是的保障了,岂只仅仅臣下们依靠它。

扩展资料《左传》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是古代一部叙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更是先秦散文著作的代表,它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是一部独立撰写的史书。

《左传·宣公二年》晋灵公不君,通过晋灵公、赵盾和灵辄等鲜活的典型人物,从正反两方面,形象地表现了儒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思想观念。

全文只有几百字,给人的印象却非常深刻。作者首先从晋灵公的劣迹写起,表明晋灵公被杀完全是咎由自取。“不君”,即不行君道,不像个国君。作者挑选了三件有代表性的事情,就让读者充分感到,晋灵公实在是不配当君主,他的被杀完全是情理之中的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