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脑手机 >

完全去应力铝板 铝板去应力退火温度

如何去铝板应力

方法如下:

完全去应力铝板 铝板去应力退火温度完全去应力铝板 铝板去应力退火温度


1、时效消除法,降低淬火残余应力的传统方法。淬火后时效处理通常在较低温度(小于200-250℃)下进行。

2、机械拉伸法,原理是将淬火后的铝合金板材沿轧制方向施加一定量的拉伸塑性变形,使拉伸应力与原来的淬火残余应力叠加后发生塑性变形,使残余应力得以缓和与释放。

3、模冷压法,在一个特制的精整模具中,通过严格控制的冷整形来消除复杂形状铝合金模锻件中的残余应力。

4、 深冷处理法,也称冷稳定处理法,深冷急热法是将含有残余应力的零件浸入-196℃的液氮中深冷,待内外温度均匀后又迅速地用热蒸汽喷射,通过急热与急冷产生方向相反的热应力,借此抵消原来的残余应力。

5、振动消除法,原理是用便携式强力激振器使金属结构产生一个或多个振动状态,使零件内某些部位的残余应力与振动载荷叠加后超过材料的屈服应力引起塑性应变,从而引起内应力的降低和重新分布。

铝合金消除加工应力的方法是什么?

1. 时效消除法

时效消除法是降低淬火残余应力的传统方法。由于铝合金材料尤其是航空用铝合金材料对温度非常敏感,时效温度的提高,必然明显降低强度指标,使MgZn2等强化相析出过多,产生过时效现象。因此,淬火后时效处理通常在较低温度(小于200-250℃)下进行,因而影响了应力消除效果(仅为10-35%)。

2. 机械拉伸法

机械拉伸法消除应力的原理是将淬火后的铝合金板材,沿轧制方向施加一定量的拉伸塑性变形,使拉伸应力与原来的淬火残余应力叠加后发生塑性变形,使残余应力得以缓和与释放。有关研究结果表明,机械拉伸法可消除90%以上的残余应力。但该种方法仅适合于形状简单的零件,且对拉伸前铝合金板材的组织均匀性要求较高,多用于铝加工工厂。

3. 模冷压法

模冷压法是在一个特制的精整模具中,通过严格控制的冷整形来消除复杂形状铝合金模锻件中的残余应力。事实上“模压”这种叫法不够确切,因为其主要作用机理是使铝合金模锻件的局部材料受“拉伸”或者“压缩”作用。当精整模具压下时,精整凸模嵌入到铝合金模锻件端面、缘(筋)条的拔模斜度上,实际上使模锻件的腹板部分产生“拉伸”作用。因此,该种方法是调整而不是消除零件的整体应力水平,它使铝合金模锻件上某些部位的残余应力得到释放的同时,有可能使其他部位的残余应力增大。

1、通过粗精加工分开2、可以粗加工后进行低温加热100~150左右消除应力,降温后再加工

加热120度放10小时就可以了!

铝合金T6处理后进行去应力退火会对铝合金性能产生影响吗??

铝合金T6处理后进行去应力退火会对铝合金性能产生影响,产生了应力。

退火是将金属缓慢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持足够时间,然后以适宜速度冷却的一种金属热处理工艺。

退火热处理分为完全退火,不完全退火和去应力退火。退火材料的力学性能可以用拉伸试验来检测,也可以用硬度试验来检测。许多钢材都是以退火热处理状态供货的,钢材硬度检测可以采用洛氏硬度计,测试HRB硬度,对于较薄的钢板、钢带以及薄壁钢管,可以采用表面洛氏硬度计,检测HRT硬度

T6状态一般认为就是峰时效了,既然刚刚你说的温度是小于时效的温度的,肯定就不会产生过时效情况。即合金组织内的相不会重新发生变化。我的问题是,有些铝合金由于变形量大,再结晶温度低,和峰时效的温度没多少,这样的话晶粒就会长大,引起塑形等增强,硬度和强度会降低呢! 如果仅仅是温度低的去应力退火,可以消除里面的应力对性能应该没什么大的影响!!! 这样就归结为:退火温度和时效温度看是否有交集了。

铝合金经T6处理后,在切削加工后,进行去应力回火,消除加工产生的应力,稳定尺寸,只要回火的温度不高于人工时效温度,硬度和性能就不会降低。

如果不超过时效温度不会影响性能的,因为T6是完全时效。

铝板去应力的温度

450—600℃。根据查询铝板相关信息得知,铝板去应力的温度450—600℃。可根据工件的材料,形状等选择去应力退火温度。将工件加热至Ac1以下某一温度,保温一定时间后冷却,使工件发生回复,从而消除残余内应力的工艺称为去应力退火。冷形变后的金属在低于再结晶温度加热,以去除内应力,但仍保留冷作硬化效果的热处理,称为去应力退火。

如何去铝板应力

可以通过振动时效技术去除铝板内应力。

通过专用的振动时效设备,使被处理的工件产生共振,并通过这种共振方式将一定的振动能量传递到工件所有部位,使工件内部发生微观的塑性变形—被歪曲的晶格逐渐恢复平衡状态。位错重新滑移并钉扎,终使残余应力得到消除和均化。

一般情况下,振动时效可以消除残余应力20%-50%,从而更好的保证工件的尺寸稳定性。

经热时效后材料的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均下降,而振动时效后材料的屈服轻度和抗拉强度基本上不改变或有升高。由于振动时效后材料的残余应力得以消除或均化,材料的断裂韧性提高(约10%),防止脆断的能力提高。

扩展资料

应力存在的危害

(1)开裂

因为应力的存在,在受到外界作用后(如移印时接触到化学溶剂或者烤漆后端时高温烘烤),会诱使应力释放而在应力残留位置开裂。开裂主要集中在浇口处或过度填充处。

(2)翘曲及变形

因为残留应力的存在,因此产品在室温时会有较长时间的内应力释放或者高温时出现短时间内残留应力释放的过程,同时产品局部存在位置强度,产品就会在应力残留位置产生翘曲或者变形问题。

(3)产品尺寸变化

因为应力的存在,在产品放置后或处理的过程中,如果环境达到一定的温度,产品就会因应力释放而发生变化。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

铝合金结构件应力消除是加工前还是加工后

铝合金结构件应力消除是加工前而不是加工后,因为对于铸铝合金结构件,铸后进行自然时效或人工时效(热时效),可以消除内应力,还可以加工几个应力释放口或释放槽,加大应力释放。

铝道网】铝合金是工业中应用较广泛的一类有色金属结构材料,铝合金密度低,但强度比较高,接近或超过优质钢,塑性好,可加工成各种型材,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导热性和抗蚀性,在航空、航天、汽车、机械制造、船舶及化学工业中大量应用。

铝合金在工艺加工尤其机加工过程中容易产生较大的应力变形导致尺寸超报废,一些没有在当时变形超的也往往在装机后产生变形导致更大的系统问题。现行的几种铝合金去应力方法包括热时效去应力、振动时效去应力、机械拉伸、装模校正及深冷复合去应力等方法。

热时效去应力一般针对中小零件,是一种传统的去应力方法,由于很多铝合金材料对温度非常敏感,所以限制了时效温度不能太高,否则将降低材料的强度。所以通常热时效在不高于200℃温度进行,因此去应力效果只能去除大约10-35%。

振动时效去应力是利用一受控振动能量通过夹持在被加工产品表面的激振器作用于被加工产品,在某一特定频率下进行振动处理,从而达到释放、降低工件残余应力的目的。该种加工方法常见于大型结构件、焊接及铸造件的去应力处理,去除效果大约在50-60%。

60616铝板去应力热处理工艺

铝板去除应力的热处理工艺一般为退火。

指的是将金属缓慢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持足够时间,然后以适宜速度冷却。目的是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消除残余应力,稳定尺寸,减少变形与裂纹倾向;细化晶粒,调整组织,消除组织缺陷。准确的说,退火是一种对材料的热处理工艺,包括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而且新材料的退火目的也与传统金属退火存在异同。

另外热处理结束后也可以通过拉伸和矫直等方式通过物理的办法去除一定的应力。

有疑问可追问,希望帮到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