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脑手机 >

物理学家丁肇中 物理学家丁肇中发现j粒子是什么

丁肇中凭什么获得诺贝尔奖的?

1936年1月27日出生于美国,3个月后随父母回到。

物理学家丁肇中 物理学家丁肇中发现j粒子是什么物理学家丁肇中 物理学家丁肇中发现j粒子是什么


1956年到美国密歇根大学,在物理系与数学系学习。

1960年获硕士学位。

1962年获博士学位,在瑞士欧洲核子中心工作一年。

1964年起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工作。

1976年因和里克特彼此独立地发现一种称为ψ/J的新粒子,与里克特分享了1976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金。

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美籍华裔物理学家。祖籍山东省日照市,1936年1月27日生于美国密执安州安阿伯,中学时代是在度过的。1956年丁肇中入美国密执安大学学习,1960年获硕士学位,1962年获博士学位。1963-1964年在欧洲核研究中心工作,1964-1967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工作。1967年起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物理系,1977年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

丁肇中的故事

网北京9月16日讯 记者徐丹:16日科协年会的天,我竟然就与才刚赶回国参会的华裔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两次失之交臂。次是因为前面所做特邀报告洋洋洒洒超出规定时间20分钟以上,虽听得兴起但不得已下午还有分会场的直播工作要准备,错过了发言的丁谈他如何做学问的精彩报告。再就是16日下午在科技会堂一层进行的丁肇中与媒体见面会,尽管我从分会场匆匆赶到,却被工作人员指引去了楼上会客厅,也恰巧是这样的阴阳错,让我误打误撞进了丁肇中与北京周边偏远地区的中学生们的座谈会,从而能近距离长时间的观察这样一位成果卓著的科学家,并想要从中探寻出一些他能够在科学领域获得成功的原因来。

“补课”临时抱佛脚 学者的故事

被邀请参加座谈的除了丁肇中还有科协名誉主席周光召院士,的超导专家赵忠贤院士,北京的这些孩子真是幸运,能在这样一个充满憧憬的年龄亲耳聆听大科学家的教诲,虽然要真正理解他们话里的含义还需要许多人生的阅历。我坐在一个小角落,看科协吴主任麻利地布置座谈会的方方面面,她很健谈,很快我便知道了许多丁的故事,比如丁少年时因为战乱12岁以前就没有读过书,考试成绩也不好只能读二类学校,爱国的家庭教育背景,放弃在美国的优厚待遇和学术前途去德国做谁都认为不可能成功的实验物理研究,受同志嘱托为培养了数百名人才,是位用中文发言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目前正数百人的科学家队伍进行AMS研究等。于是丁在我脑海里的印象逐渐丰满起来,一个执着、务实、爱国的科学家形象给了我久违的振奋感,虽未见其人但在我心里敬佩的情感已经荡漾开来,我想那些孩子们也许会有和我一样的感受。

赵忠贤院士的“巨大魅力” 学者的痴

丁是在众人的热切期待中第二个来到会场的,进屋还未落座,他忽然像发现了珍宝似的径直走到赵忠贤面前与他握手叙旧,还不时指着自己的头顶露出无奈的表情,是共同感慨岁月的易逝么?其实屋里的人很多,每个人都盼望能与大科学家攀谈几句,然而遇到了学术知己的丁此时眼里哪里还有别的事物呢?两位科学家竟趁着座谈前的短短几分钟谈起高温超导等学术问题的进展来。都说言传强于身教,科学家的这种珍惜时间,对科学痴迷专注、充满热情的状态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题字?不敢当,人家又不认识你” 学者的耿

印象中丁肇中是比较严肃的人,浮现在他脸上的时常是一种极其认真好像随时准备提问的表情,比如他就非常认真地对在座的学生说:“我是一个非常平凡的人,我做实验物理是因为我感兴趣。”又比如当有人请他题字时,他说“题字?不敢当,人家又不认识你”,这话耿直得有点不通人情,又非常朴实可爱。他也不总是那么严肃,比如一位班的学生向他介绍自己的学校和校训的时候,我看见他显得特别的开心。对一位一心要回报祖国的科学家来说,当他发现自己是要为一群有天赋热爱物理同时更有抱负的青年人提供一些指引和帮助时,心里一定很快乐吧。

“他连都不知道” 学者的专注

丁常说“我不知道”“我没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记者原本还想请丁就近丘成桐和北大的激辩给点看法,却没想主持人立即“越俎代庖”:他不是这个领域的学者,况且他连都不知道。联系丁在接受媒体访问时的发言,“我没有资格说这个,我对不了解的事情从来不敢说,跟我工作的人来自15个,一共600多个科学家,我对他们有非常严格的规定,除了物理以外的,不是我们工作范畴的,我希望他们至少不要在我面前说,所以我没有资格回答。 ”我觉得这“不知道”比知道给了我更多的启示,做一个真正的学者,要诚实,严谨,专注,一辈子就努力做这一件事才能有所成就。

丁肇中接受媒体采访实录

人物资料(来源:科技网信息中心)

丁肇中,1936年2月27日出生于美国密西根州安阿伯镇,原籍是山东省日照市,1962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1967年起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物理系,1977年成为美国科学院院土。现在是科学技术大学名誉,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 1974年,因为发现了J/ψ粒子,他获得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的研究方向是高能实验粒子物理学,包括量子电动力学、电弱统一理论、量子色动力学的研究。他的实验组先后在几个实验中心工作并取得了辉煌的成果。现在则主要致力于空间站上的AMS实验,在宇宙空间直接探测反物质,团队中科学家对整个试验做出了重要贡献。

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祖籍山东省日照市,1936年1月27日生于美国密执安州安阿伯,中学时代是在度过的。1956年丁肇中入美国密执安大学学习,1960年获硕士学位,1962年获博士学位。1963-1964年在欧洲核研究中心工作,1964-1967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工作。1967年起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物理系,1977年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

丁肇中主要从事高能实验物理、基本粒子物理、量子电动力学、γ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研究。他杰出的贡献是在1974年,与里希特各自独立地发现了J/ψ粒子。为此,他们共同获得了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72年夏,丁肇中实验小组利用美国布鲁克海文实验室的质子加速器寻找质量在1.5×109eV~5.5×109eV之间的长寿命中性粒子。1974年,他们发现了一个质量约为质子质量3倍(能量为3.1×109eV)的长寿命中性粒子。在公开发表这个发现时,丁肇中把这个新粒子取名为J粒子,"J"和汉字"丁"字形相近,寓意是人发现的粒子。与此同时,美国人里希特也发现了这种粒子,并取名为ψ粒子。后来人们就把这种粒子称为J/ψ粒子。J/ψ粒子具有奇特的性质,其寿命值比预料值大5000倍。这表明它有新的内部结构,不能用当时已知的3种味夸克来解释,而需要引进第四种夸克即粲夸克来解释。J/ψ粒子的发现大大推动了粒子物理学的发展。

此外,通过高能正负电子对撞的物理实验,丁肇中在1979年夏发现了三喷注现象,为胶子的存在和量子色动力学提供了实验依据。他进行的高能下电磁作用与弱作用干涉效应的实验,为弱电统一理论提供了实验依据。1981年起,他组织和了一个小组——包括在内的约13个近400名物理学家参加的L3组。在欧洲核子中心高能正负电子对撞机LEP上进行高能物理实验,寻找新的基本粒子及其粒子物理的新现象。

丁肇中热心培养高能物理学人才,经常选拔青年科学工作者去他所的小组工作。他是科学技术大学等校的名誉,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

丁肇中获得什么诺贝尔奖

1976年,丁肇中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奖。

丁肇中,1936年出生,美国实验物理学家,汉族,祖籍山东省日照市涛雒,华裔美国人,祖籍山东省日照市,现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曾获得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曾发现一种新的基本粒子,并以和自己中文姓氏“丁”类似的英文字母“J”将那种新粒子命名为“J粒子”。

主要成就

1.发现反氘原子核。

2.跨越二十年的一系列实验,测试量子电动力学(Quantum Electrodynamics)之正确性,证实了电子,缈子(muon),及涛子(tau)为直径不超过10厘米的点粒子。

3. 测量矢量粒子之轻子衰变的相位及分支比,为夸克模型提供重要的证据。

4. 研究光子产生矢量介子之机制,并证实光子与矢量介子间的相似性。

5. 在CERN的ISR研究双缈子事例,测量矢量介子的Scaling性质及产生机制。

丁肇中是谁?生平有什么事迹?

分类: /文化 >> 现当代人物

解析:

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祖籍山东省日照市,1936年1月27日生于美国密执安州安阿伯,中学时代是在度过的。1956年丁肇中入美国密执安大学学习,1960年获硕士学位,1962年获博士学位。1963-1964年在欧洲核研究中心工作,1964-1967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工作。1967年起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物理系,1977年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

丁肇中主要从事高能实验物理、基本粒子物理、量子电动力学、γ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研究。他杰出的贡献是在1974年,与里希特各自独立地发现了J/ψ粒子。为此,他们共同获得了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72年夏,丁肇中实验小组利用美国布鲁克海文实验室的质子加速器寻找质量在1.5×109eV~5.5×109eV之间的长寿命中性粒子。1974年,他们发现了一个质量约为质子质量3倍(能量为3.1×109eV)的长寿命中性粒子。在公开发表这个发现时,丁肇中把这个新粒子取名为J粒子,"J"和汉字"丁"字形相近,寓意是人发现的粒子。与此同时,美国人里希特也发现了这种粒子,并取名为ψ粒子。后来人们就把这种粒子称为J/ψ粒子。J/ψ粒子具有奇特的性质,其寿命值比预料值大5000倍。这表明它有新的内部结构,不能用当时已知的3种味夸克来解释,而需要引进第四种夸克即粲夸克来解释。J/ψ粒子的发现大大推动了粒子物理学的发展。

此外,通过高能正负电子对撞的物理实验,丁肇中在1979年夏发现了三喷注现象,为胶子的存在和量子色动力学提供了实验依据。他进行的高能下电磁作用与弱作用干涉效应的实验,为弱电统一理论提供了实验依据。1981年起,他组织和了一个小组——包括在内的约13个近400名物理学家参加的L3组。在欧洲核子中心高能正负电子对撞机LEP上进行高能物理实验,寻找新的基本粒子及其粒子物理的新现象。

丁肇中热心培养高能物理学人才,经常选拔青年科学工作者去他所的小组工作。他是科学技术大学等校的名誉,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

名科学家---丁肇中

丁肇中,(1936年1月27日-),美籍华人,祖籍山东省日照县,物理学家,现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曾获得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曾发现一种新的基本粒子,并以和自己中文姓氏「丁」类似的英文字母「J」将那种新粒子命名为「J粒子」。 丁肇中出生在美国密西根州的安娜堡,两个月后随父母回到。父亲丁观海是工程学,母亲王隽英是心理学。由于那时兵荒马乱,丁肇中主要由他的父母在家里教育。丁肇中12岁去了,通过不足一年的刻苦努力,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成功中学。一年后转学到建国中学读书。1955年高中毕业后,丁肇中被保送进国立成功大学机械工程系。1956年,由于兴趣使然,他前往美国密西根大学修习工程学、数学和物理学。1959年,获得数学和物理学士学位。1962年获得物理博士学位。 2008-04-15 20:33:55 补充: 1974年,丁肇中与美国加州史丹福大学伯顿·里克特几乎同时各自发现新的基本粒子-J/ψ基本粒子。1976年,两位因此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及美国 的劳伦斯奖。[1]他用中文在颁奖典礼发表自己的演讲。虽然以前有华人获奖者(李政道和杨振宁),但没有用中文作演讲。在他的演讲中,他强调了实验工作和理论工作同样重要。 [编辑] 家庭 丁肇中和他的位妻子凯伊·库尼(Kay Kuhne)于1960年结婚,并有二个女儿:珍妮(Jeanne)和艾美(Amy)。1985年他与苏珊·卡洛· (Susan Carol Marks)博士结婚,1986年生下儿子克里斯多福(Christopher)。

「在雨季的时候,一个像波士顿的城市,在一秒钟之内也许要落下千千万万的雨滴。如果其中的一滴雨有着不同的颜色,我们就必须找出那一滴雨。」丁肇中就是凭著这坚韧不拔、放弃的惊人毅力,发现构成物质的第四种基本粒子──J粒子,因而在1976年成为继杨振宁、李政道之后,第三位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华裔科学家。 1936年1月27日丁肇中在父母访美期间,出生于美国密西根州安阿伯,3个月后随父母回到。那时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日本也展开了侵华的,他就在兵荒马乱的境内度过了四出逃难的童年生活。当时他父亲是大学,母亲是革命志士,两人忙于工作,祗好将他交给外祖母照顾。她那刚毅果断的性格,对丁肇中长大以后要求严格的处事作风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12岁那年,丁肇中跟随父母到定居,开始接受正规的教育。那时刚好是日本结束对台50年的统治,留下了严格和的教育制度。中学时代,丁肇中不但勤奋好学,而且在困难面前从不退缩,凡事查根究底,直到融会贯通为止。他这认真的学习态度,使他考上了台北的高中。为了满足追求真理的欲望,他花了大量的时间去学习化学和物理,而且在这两门学科上奠定了比其他同学更稳固的基础。 1956年他独自远赴美国,在密执安大学工学院读书。由于英语不好,刚开始美国的同学都不愿与他交往。语言不通甚至使他连生活也成了问题。幸好他并没有气馁,反而刻苦学习。到了第二学期,他不但掌握好英语,而且各门功课都取得优异的成绩。这使他获得奖学金,以维持生活,继续读书。经过一年的学习,他发现自己对数学和物理有浓厚的兴趣,于是转到理学院继续升学,并在短短的六年内取得两个学士学位和物理学博士学位。 毕业后,他立志要从事研究工作,于是选择了在瑞士日内瓦欧洲核子研究中心一份薪金较低的工作。一年后他到哥伦比亚大学物理系担任讲师,67年起转到麻省理工学院担任。他研究的方向主要是高能实验粒子物理学,包括量子电动力学 (quantum electrodynamics)、电弱统一理论 (Electroweak theory)、量子色动力学 (qunatum chromodynamics) 的研究。 1966年开始,丁肇中的实验小组进行了一连串关于量子电动学和矢量介子 (vector meson) 的实验工作,不但加深了人类对矢量介子的认识,还证实了量子电动力学的正确性。1972-74年,小组在美国布鲁海文实验室进行实验,发现了第四种夸克 (quark),由于「J」和「丁」字形相近,丁肇中将其命名为J粒子,寓意是人发现的粒子。1979年他与中科院高能所唐孝威等科学家合作,发现用来传播夸克之间的力的胶子 (gluon)。 丁肇中为人谦虚,工作仔细,他常对自己的实验结果和能力表示怀疑,因此他总是反复检查自己的工作,以免错误。他在总结个人经验时表示自己的能力相当有限,祗有刻苦工作,不怕艰辛,才有可能在某个领域中取得的成绩和作出贡献。他认为年青人如果有志投身科学研究,应该打开眼界,对科学发展的方向有明确的认识。

参考: -phy/history/chi/ting

丁肇中

丁肇中是物理学家。1936年1月27日生于美国密歇根州安阿伯,3个月后随父母回,1956年到美国密歇根大学,在物理系和数学系学习,1960年获硕士学位,1962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曾在瑞士欧洲核子中心工作一年。1964年起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工作。1967年起任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系。

丁肇中是美国科学院院土,实验物理学家,研究方向是高能实验粒子物理学,包括量子电动力学、电弱统一理论、量子色动力学的研究。他所的实验组先后在几个实验中心工作。

丁肇中(1936~ )

丁肇中(Samuel Chao Chung Ting )(1936年1月27日-),1936年出生,美国实验物理学家。汉族,祖籍山东省日照市涛雒,华裔美国人,现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曾获得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曾发现一种新的基本粒子,并以物理文献中习惯用来表示电磁流的拉丁字母“J”将那种新粒子命名为“J粒子”。

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主要从事高能实验物理、基本粒子物理、量子电动力学、γ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研究。1974年,与里希特各自独立地发现了J/ψ粒子,共同获得了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丁肇中有着什么样的身世呢?

丁肇中,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他的成就是发现了J粒子。丁肇中祖籍山东省日照县,1936年1月出生于美国密执安州的安阿伯。当时他的父母还在美国进行访问。后来,丁肇中曾这样对别人说起过自己的身世,他说:“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出生在一个由和革命志士组成的家庭里,我的父母都希望我出生在,但在他们访问美国时,我提早出世了。由于这个意外,我成为了美国公民。这个突如其来的小插曲,却影响到了我的一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