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脑手机 >

卡托普利片用法_卡托普利片用法用量一次几片

卡托普利的用法用量

用法用量如下:

卡托普利片用法_卡托普利片用法用量一次几片卡托普利片用法_卡托普利片用法用量一次几片


卡托普利片用法_卡托普利片用法用量一次几片


视病情或个体异而定。卡托普利片宜在医师指导或监护下服用,给剂量须遵循个体化原则,按疗效而予以调整。

1、常用量

(1) 高血压,口服一次12.5mg,每日2~3次,按需要1~2周内增至50mg,每日2~3次,疗效不满意时可加用其他降压。

(2) 心力衰竭,开始一次口服12.5mg每日2~3次,必要时逐渐增至50mg,每日2~3次,若需进一步加量,宜观察疗效2周后再考虑;对近期大量服用利尿剂,处于低钠/低血容量,而血压正常或偏低的患者,初始剂量宜用6.25mg每日3次,以后通过测试逐步增加至常用量。

2、小儿常用量降压与治疗心力衰竭,均开始按体重0.3mg/kg,每日3次,必要时,每隔8~24小时增加0.3mg/kg,求得有效量。

综上所述,卡托普利片是一种经典的治疗高血压物,但是在使用中还是要注意,对于不同的病人用法用量可能会不一样,所以不懂的患者可以在医生或者师的指导下正确服用。 卡托普利片是一种治疗高血压的物,其舌下含服直接经舌下静脉(是导血回心的血管,起于毛细血管,止于心房)吸收,不受食物胃酸及肠一肝循环影响,吸收迅速,减少物的首过效应,提高了生物利用率,对于急性血压升高或口服有困难的高血压患者,不失为一种简便的方法,尤其适合基层医院急救。卡托普利片这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合用是一个较好的选择,能明显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一日2-3次,如仍未能满意地控制血压,可加服噻嗪类利尿如HCT25mg,一日一次。以后可每隔1-2周逐渐增加利尿的剂量,以达到满意的降压效果。

心力衰竭:初剂量25mg,一日3次,剂量增至50mg,一日3次后,宜连服2周观察疗效。一般50-100mg,一日3次。

对近期大量服过利尿,处于低钠/低血容量,而血压属正常或偏低的患者,初剂量宜用6.25mg-12.5mg,一日3次。以后通过测试逐步增加至常用量。

卡托普利(Captopril)是一种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 inhibitor或ACEI),被应用于治疗高血压和某些类型的充血性心力衰竭。作为种ACEI类物,由于其新的作用机制和革命性的开发过程,卡托普利被认为是一个物治疗上的突破。

一日2-3次,如仍未能满意地控制血压,可加服噻嗪类利尿如HCT25mg,一日一次。以后可每隔1-2周逐渐增加利尿的剂量,以达到满意的降压效果。

复方卡托普利片说明书

复方卡托普利片 英文名 COMPOUND CAPTOPRIL TABLETS 拼音名 FUFANG KATUOPLI PIAN 品类别 抗高血压 性状 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片式为糖衣片,除去糖衣后显白色或类白色 理毒理 本品为竞争性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使血管紧张素Ⅰ不能转化为血管紧张素Ⅱ,从而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并通过抑制醛固酮分泌,减少水钠潴留。本品还可通过干扰缓激肽的降解扩张外周血管。对心力衰竭患者,本品也可降低肺毛细血管楔压及肺血管阻力,增加心输出量及运动耐受时间。本品可通过乳汁分泌,可以通过胎盘。 代动力学 本品口服后吸收迅速,吸收率在75%以上。口服后15分钟起效,1—1.5小时达血峰浓度。持续6—12小时。血循环中本品的25%—30%与蛋白结合。半衰期短于3小时,肾功能损害时会产生物潴溜。降压作用为进行性,约数周达治疗作用。在肝内代谢为等。本品经肾脏,约40%—50%以原形排出,其余为代谢物,可在血液透析时被清除。本品不能通过血脑屏障。 适应症 1、 高血压,可单独应用或与其他降压合用。 2、 心力衰竭,可单独应用或与强心利尿合用。 用法用量 视病情或个体异而定。本品宜在医师指导或监护下服用,给剂量须遵循个体化原则,按疗效而予以调整。 1、 常用量:(1) 高血压,口服一次12.5mg,每日2—3次,按需要1—2周内增至50mg,每日2 —3次,疗效仍不满意时可加用其他降压。(2) 心力衰竭,开始一次口服12.5mg每日2—3次,必要时逐渐增至50mg,每日2 —3次,若需进一步加量,宜观察疗效2周后再考虑;对近期大量服用利尿剂,处于低钠/低血容量,而血压正常或偏低的患者,初始剂量宜用6.25mg每日3次,以后通过测试逐步增加至常用量。 2、 小儿常用量:降压与治疗心力衰竭,均开始按体重0.3mg/kg,每日3次,必要时,每隔 8—24小时增加0.3mg/kg,求得有效量。 不良反应 1、 较常见的有:(1) 皮疹,可能伴有瘙痒和发热,常发生于治疗4周内,呈斑丘疹或荨麻疹,减量、停或给抗组胺后消失,7%—10%伴嗜酸性细胞增多或抗核抗体阳性。(2) 心悸,心动过速,胸痛。(3) 咳嗽。(4) 味觉迟钝。 2、较少见的有:(5) 蛋白尿,常发生于治疗开始8个月内,其中1/4出现肾病综合症,但蛋白尿在6 个月内渐减少,疗程不受影响。(6) 眩晕、头痛、昏厥。由低血压引起,尤其在缺钠或血容量不足时。(7) 血管性水肿,见于面部及手脚。(8) 心率快而不齐。(9) 面部潮红或苍白。 3、 少见的有:白细胞与粒细胞减少,有发热、寒战,白细胞减少与剂量相关,治疗开始后 3—12周出现,以10—30天显著,停后持续2周。 症 对本品或其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 1、 胃中食物可使本品吸收减少30—40%,故宜在餐前1小时服。 2、 本品可使血尿素氮、肌酐浓度增高,常为暂时性,在有肾病或长期严重高血压而血压迅速下降后易出现,偶有血清肝脏酶增高;可能增高血钾,与保钾利尿剂合用时尤应注意检查血钾。 3、 下列情况慎用本品:(1)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严重系统性红斑狼疮,此时白细胞或粒细胞减少的机会增多。(2) 骨髓抑制。(3) 脑动脉或冠壮动脉供血不足,可因血压降低而缺血加剧。(4) 血钾过高。(5) 肾功能障碍而致血钾增高,白细胞及粒细胞减少,并使本品潴留。(6) 主动脉瓣狭窄,此时可能使冠状动脉灌注减少。(7) 严格饮食限制钠盐或进行透析者,此时首剂本品可能发生突然而严重的低血压。 4、 用本品期间随访检查:(1) 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初3个月每2周一次,此后定期检查,有感染迹象时随即检查。(2) 尿蛋白检查每月一次。 5、 肾功能者应采用小剂量或减少给次数,缓慢递增;若须同时用利尿,建议用而不用噻嗪类,血尿素氮和肌酐增高时,将本品减量或同时停用利尿剂。 6、 用本品时蛋白尿若渐增多,暂停本品或减少用量。 7、 用本品时若白细胞计数过低,暂停用本品,可以恢复。 8、 用本品时出现血管神经水肿,应停用本品,迅速皮射1:10000.3— 0.5ml。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 1、 本品能通过胎盘。 2、 本品可排入乳汁,其浓度约为母体血浓度的1%,故授乳妇女应用必须权衡利弊。 3、 孕妇吸收ACEⅠ可影响胎儿发育,甚至引起胎儿亡,孕妇禁用。 儿童用 曾有报告本品在婴儿可引起血压过度与持久降低伴少尿与抽搐,故应用本品仅限于其他降压治疗无效者。 老年患者用 老年人对降压作用较敏感,应用本品须酌减剂量。 物相互作用 与利尿同用使降压作用增高,但应避免引起严重低血压,故原用利尿者宜停或减量。本品开始用小剂量,逐渐调整剂量。 1、 与其他扩血管同用可能致低血压,如拟合用,应从小剂量开始。 2、 与潴钾物如螺内酯、氨苯喋啶、阿米洛利同用可能引起血钾过高。 3、 与内源性前列腺素合成抑制剂如吲哚美辛同用,将使本品降压作用减弱。 4、 与其他降压合用,降压作用加强;与引起肾素释出或影响交感活性的物呈相加作用;与?阻滞剂呈小于相加的作用。 物过量 逾量可致低血压,应立即停,并扩容以纠正,在还可用血液透析清除。 贮藏 遮光、密封、在30℃以下干燥处保存 主要成分 通用名 卡托普利 10mg 化学名 1-[(2S)-2-甲苯-3-巯基-1-氧化丙基]-L-脯氨酸 通用名 氢 6mg 化学名 6-氯-3,4-二氢-2H-1,2,4-苯并噻二嗪-7--1,1-二氧化物 尿酸高能用马来酸依那普利,不能用氢等利尿。

卡托普利片说明书

版本:品监督管理局2002年公布的第二批化学品说明书

说明:卡托普利片说明书由品监督管理局于2002年02月05日监注函[2002]58号《关于公布第二批化学品说明书目录的通知》发布。品监督管理局公布的说明书是规范修订后的建议参考样稿,企业如有疑异,可提出修改意见。〔适应症〕应与原批准的内容一致;〔不良反应〕、〔物相互作用〕等项内容,企业提供的说明书不能比样稿所列的少。对于说明书样稿中的空项或未列全的项目,应要求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如商品名、规格等。

【品名称】

通用名:卡托普利片

曾用名:

商品名:

英文名:Captopril Tablets

汉语拼音:kɑtuopuli Piɑn

本品主要成份为:卡托普利。其化学名称为:1[(2S)2甲基3巯基1氧化丙基]L脯氨酸

结构式:(参见卡托普利缓释片)

分子式:C9H15NO3S

分子量:217.29

【性状】

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糖衣片,除去糖衣后显白色或类白色。

【理毒理】

本品为竞争性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使血管紧张素Ⅰ不能转化为血管紧张素Ⅱ,从而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并通过抑制醛固酮分泌,减少水钠潴留。本品还可通过干扰缓激肽的降解扩张外周血管。对心力衰竭患者,本品也可降低肺毛细血管楔压及肺血管阻力,增加心输出量及运动耐受时间。

【代动力学】

本品口服后吸收迅速,吸收率在75%以上。口服后15分钟起效,1~1.5小时达血峰浓度。持续6~12小时。血循环中本品的25%~30%与蛋白结合。半衰期短于3小时,肾功能损害时会产生物潴留。降压作用为进行性,约数周达治疗作用。在肝内代谢为等。本品经肾脏,约40%~50%以原形排出,其余为代谢物,可在血液透析时被清除。本品不能通过血脑屏障。本品可通过乳汁分泌,可以通过胎盘。

【适应症】

(1)高血压。

(2)心力衰竭。

【用法用量】

视病情或个体异而定。本品宜在医师指导或监护下服用,给剂量须遵循个体化原则,按疗效而予以调整。

1.常用量

(1)高血压,口服一次12.5mg,每日2~3次,按需要1~2周内增至50mg,每日2~3次,疗效仍不满意时可加用其他降压。

(2)心力衰竭,开始一次口服12.5mg每日2~3次,必要时逐渐增至50mg,每日2~3次,若需进一步加量,宜观察疗效2周后再考虑;对近期大量服用利尿剂,处于低钠/低血容量,而血压正常或偏低的患者,初始剂量宜用6.25mg每日3次,以后通过测试逐步增加至常用量。

2.小儿常用量

降压与治疗心力衰竭,均开始按体重0.3mg/kg,每日3次,必要时,每隔8~24小时增加0.3mg/kg,求得有效量。

【不良反应】

(1)较常见的有:①皮疹,可能伴有瘙痒和发热,常发生于治疗4周内,呈斑丘疹或荨麻疹,减量、停或给抗组胺后消失,7%~10%伴嗜酸性细胞增多或抗核抗体阳性;②心悸,心动过速,胸痛;③咳嗽;④味觉迟钝。

(2)较少见的有:①蛋白尿,常发生于治疗开始8个月内,其中1/4出现肾病综合症,但蛋白尿在6个月内渐减少,疗程不受影响;②眩晕、头痛、昏厥。由低血压引起,尤其在缺钠或血容量不足时;③血管性水肿,见于面部及手脚;④心率快而不齐;⑤面部潮红或苍白。

(3)少见的有:白细胞与粒细胞减少,有发热、寒战,白细胞减少与剂量相关,治疗开始后3~12周出现,以10~30天显著,停后持续2周。

【】

对本品或其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

(1)胃中食物可使本品吸收减少30%~40%,故宜在餐前1小时服。

(2)本品可使血尿素氮、肌酐浓度增高,常为暂时性,在有肾病或长期严重高血压而血压迅速下降后易出现,偶有血清肝脏酶增高;可能增高血钾,与保钾利尿剂合用时尤应注意检查血钾。

(3)下列情况慎用本品:①自身免疫性疾病如严重系统性红斑狼疮,此时白细胞或粒细胞减少的机会增多;②骨髓抑制;③脑动脉或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可因血压降低而缺血加剧;④血钾过高;⑤肾功能障碍而致血钾增高,白细胞及粒细胞减少,并使本品潴留;⑥主动脉瓣狭窄,此时可能使冠状动脉灌注减少;⑦严格饮食限制钠盐或进行透析者,此时首剂本品可能发生突然而严重的低血压。

(4)用本品期间随访检查:①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初3个月每2周一次,此后定期检查,有感染迹象时随即检查;②尿蛋白检查每月一次。

(5)肾功能者应采用小剂量或减少给次数,缓慢递增;若须同时用利尿,建议用而不用噻嗪类,血尿素氮和肌酐增高时,将本品减量或同时停用利尿剂。

(6)用本品时蛋白尿若渐增多,暂停本品或减少用量。

(7)用本品时若白细胞计数过低,暂停用本品,可以恢复。

(8)用本品时出现血管神经水肿,应停用本品,迅速皮射1∶10000.3~0.5ml。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

(1)本品能通过胎盘。

(2)本品可排入乳汁,其浓度约为母体血浓度的1%,故授乳妇女应用必须权衡利弊。

(3)孕妇吸收ACE Ⅰ可影响胎儿发育,甚至引起胎儿亡,孕妇禁用。

【儿童用】

曾有报告本品用于婴儿可引起血压过度与持久降低伴少尿与抽搐,故应用本品仅限于其他降压治疗无效者。

【老年患者用】

老年人对降压作用较敏感,应用本品须酌减剂量。

【物相互作用】

(1)与利尿同用使降压作用增强,但应避免引起严重低血压,故原用利尿者宜停或减量。本品开始用小剂量,逐渐调整剂量。

(2)与其他扩血管同用可能致低血压,如拟合用,应从小剂量开始。

(3)与潴钾物如螺内酯、氨苯蝶啶、阿米洛利同用可能引起血钾过高。

(4)与内源性前列腺素合成抑制剂如吲哚美辛同用,将使本品降压作用减弱。

(5)与其他降压合用,降压作用加强;与引起肾素释出或影响交感活性的物呈相加作用:与b 阻滞剂呈小于相加的作用。

【物过量】

逾量可致低血压,应立即停,并扩容以纠正,在还可用血液透析清除。

【规格】

(1)12.5mg (2)25mg

【贮藏】

遮光、密封保存。

【包装】

【有效期】

【批准文号】

【生产企业】

企业名称:

地 址:

邮政编码:

电话号码:

传真号码:

网 址:

卡托普利片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卡托普利片典标准 3.1 品名 3.1.1 中文名 3.1.2 汉语拼音 3.1.3 英文名 3.2 含量或效价规定 3.3 性状 3.4 鉴别 3.5 检查 3.5.1 卡托普利 3.5.2 溶出度 3.5.3 其他 3.6 含量测定 3.6.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3.6.2 测定法 3.7 类别 3.8 规格 3.9 贮藏 3.10 版本 4 卡托普利片说明书 4.1 性状 4.2 卡托普利片的理作用 4.3 卡托普利片的代动力学 4.4 卡托普利片的适应症 4.5 卡托普利片的用法用量 4.6 卡托普利片的不良反应 4.7 卡托普利片的 4.8 注意事项 4.9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 4.10 儿童用 4.11 老年患者用 4.12 卡托普利片与其它物的相互作用 4.13 物过量 4.14 规格 5 参考资料 附: 卡托普利片相关品说明书其它版本 1 拼音 kǎ tuō pǔ lì piàn

2 英文参考

Captopril Tablets

3 卡托普利片典标准 3.1 品名 3.1.1 中文名

卡托普利片

3.1.2 汉语拼音

Katuopuli Pian

3.1.3 英文名

Captopril Tablets

3.2 含量或效价规定

本品含卡托普利(C9H15NO3S)应为标示量的90.0%~110.0%。

3.3 性状

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片,或糖衣片或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白色或类白色。

3.4 鉴别

(1)取本品的细粉适量(相当于卡托普利50mg),加乙醇4ml振摇使卡托普利溶解,滤过,滤液照卡托普利项下的鉴别(1)试验,显相同的反应。

(2)在含量测定项下记录的色谱图中,供试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应与对照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一致。

3.5 检查 3.5.1 卡托普利

避光作。精密称取本品的细粉适量(约相当于卡托普利25mg),置50ml量瓶中,加流动相适量,超声处理15分钟,放冷,用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8小时内使用);另取卡托普利对照品,精密称定,加甲醇适量溶解,用流动相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15μ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卡托普利[1]卡托普利项下的方法测定,供试品溶液的色谱图中如有与卡托普利保留时间一致的色谱峰,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不得过卡托普利标示量的3.0%。

3.5.2 溶出度

照溶出度测定法(2010年版典二部附录Ⅹ C第二法),以水900ml为溶出介质,转速为每分钟75转,依法作,经20分钟时(如为糖衣片,经45分钟时),取溶液适量,滤过,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卡托普利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水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14μg(12.5mg规格),28μg(25mg规格)或56μg(50mg规格)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含量测定项下的方法测定,计算出每片的溶出量。限度为标示量的80%,应符合规定。

3.5.3 其他

应符合片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2010年版典二部附录Ⅰ A)。

3.6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2010年版典二部附录Ⅴ D)测定。

3.6.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用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0.01mol/L磷酸二氢钠溶液-甲醇-乙腈(70:25:5)(用磷酸调节pH值至3.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15nm;柱温为40℃。

3.6.2 测定法

取本品20片(糖衣片除去包衣),精密称定,研细,精密称取适量(约相当于卡托普利10mg),置100ml量瓶中,加流动相适量,振摇使卡托普利溶解,用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另取卡托普利对照品,精密称定,加流动相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0.1mg的溶液,同法测定。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即得。

3.7 类别

血管紧张素转移酶抑制。

3.8 规格

(1)12.5mg (2)25mg (3)50mg

3.9 贮藏

遮光,密封保存。

3.10 版本

《中华典》2010年版

4 卡托普利片说明书 4.1 性状

卡托普利片为白色或类白色糖衣片,除去糖衣后显白色或类白色。

4.2 卡托普利片的理作用

卡托普利片为竞争性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使血管紧张素Ⅰ不能转化为血管紧张素Ⅱ,从而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并通过抑制醛固酮分泌,减少水钠潴留。卡托普利片还可通过干扰缓激肽的降解扩张外周血管。对心力衰竭患者,卡托普利片也可降低肺毛细血管楔压及肺血管阻力,增加心输出量及运动耐受时间。

4.3 卡托普利片的代动力学

卡托普利片口服后吸收迅速,吸收率在75%以上。口服后15分钟起效,1~1.5小时达血峰浓度。持续6~12小时。血循环中卡托普利片的25%~30%与蛋白结合。半衰期短于3小时,肾功能损害时会产生物潴留。降压作用为进行性,约数周达治疗作用。在肝内代谢为等。卡托普利片经肾脏,约40%~50%以原形排出,其余为代谢物,可在血液透析时被清除。卡托普利片不能通过血脑屏障。卡托普利片可通过乳汁分泌,可以通过胎盘。

4.4 卡托普利片的适应症

1.高血压。

2.心力衰竭。

4.5 卡托普利片的用法用量

视病情或个体异而定。本品宜在医师指导或监护下服用,给剂量须遵循个体化原则,按疗效而予以调整。

1.常用量

(1)高血压,口服一次12.5mg,每日2~3次,按需要1~2周内增至50mg,每日2~3次,疗效仍不满意时可加用其他降压。

(2)心力衰竭,开始一次口服12.5mg每日2~3次,必要时逐渐增至50mg,每日2~3次,若需进一步加量,宜观察疗效2周后再考虑;对近期大量服用利尿剂,处于低钠/低血容量,而血压正常或偏低的患者,初始剂量宜用6.25mg每日3次,以后通过测试逐步增加至常用量。

2.小儿常用量

降压与治疗心力衰竭,均开始按体重0.3mg/kg,每日3次,必要时,每隔8~24小时增加0.3mg/kg,求得有效量。

4.6 卡托普利片的不良反应

1.较常见的有:

①皮疹,可能伴有瘙痒和发热,常发生于治疗4周内,呈斑丘疹或荨麻疹,减量、停或给抗组胺后消失,7%~10%伴嗜酸性细胞增多或抗核抗体阳性;

②心悸,心动过速,胸痛;

③咳嗽;

④味觉迟钝。

2.较少见的有:

①蛋白尿,常发生于治疗开始8个月内,其中1/4出现肾病综合症,但蛋白尿在6个月内渐减少,疗程不受影响;

②眩晕、头痛、昏厥。由低血压引起,尤其在缺钠或血容量不足时;

③血管性水肿,见于面部及手脚;

④心率快而不齐;

⑤面部潮红或苍白。

3.少见的有:白细胞与粒细胞减少,有发热、寒战,白细胞减少与剂量相关,治疗开始后3~12周出现,以10~30天显著,停后持续2周。

4.7 卡托普利片的

对卡托普利片或其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过敏者禁用。

4.8 注意事项

1.胃中食物可使本品吸收减少30%~40%,故宜在餐前1小时服。

2.卡托普利片可使血尿素氮、肌酐浓度增高,常为暂时性,在有肾病或长期严重高血压而血压迅速下降后易出现,偶有血清肝脏酶增高;可能增高血钾,与保钾利尿剂合用时尤应注意检查血钾。

3.下列情况慎用卡托普利片:

①自身免疫性疾病如严重系统性红斑狼疮,此时白细胞或粒细胞减少的机会增多;

②骨髓抑制;

③脑动脉或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可因血压降低而缺血加剧;

④血钾过高;

⑤肾功能障碍而致血钾增高,白细胞及粒细胞减少,并使本品潴留;

⑥主动脉瓣狭窄,此时可能使冠状动脉灌注减少;

⑦严格饮食限制钠盐或进行透析者,此时首剂本品可能发生突然而严重的低血压。

4.用卡托普利片期间随访检查:

①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初3个月每2周一次,此后定期检查,有感染迹象时随即检查;

②尿蛋白检查每月一次。

5.肾功能者应采用小剂量或减少给次数,缓慢递增;若须同时用利尿,建议用而不用噻嗪类,血尿素氮和肌酐增高时,将卡托普利片减量或同时停用利尿剂。

6.用卡托普利片时蛋白尿若渐增多,暂停卡托普利片或减少用量。

7.用本品时若白细胞计数过低,暂停用卡托普利片,可以恢复。

8.用本品时出现血管神经水肿,应停用卡托普利片,迅速皮射1∶10000.3~0.5ml。

4.9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

1.卡托普利片能通过胎盘。

2.卡托普利片可排入乳汁,其浓度约为母体血浓度的1%,故授乳妇女应用必须权衡利弊。

3.孕妇吸收ACE Ⅰ可影响胎儿发育,甚至引起胎儿亡,孕妇禁用。

4.10 儿童用

曾有报告本品用于婴儿可引起血压过度与持久降低伴少尿与抽搐,故应用本品仅限于其他降压治疗无效者。

4.11 老年患者用

老年人对降压作用较敏感,应用本品须酌减剂量。

4.12 物相互作用

(1)与利尿同用使降压作用增强,但应避免引起严重低血压,故原用利尿者宜停或减量。本品开始用小剂量,逐渐调整剂量。

(2)与其他扩血管同用可能致低血压,如拟合用,应从小剂量开始。

(3)与潴钾物如螺内酯、氨苯蝶啶、阿米洛利同用可能引起血钾过高。

(4)与内源性前列腺素合成抑制剂如吲哚美辛同用,将使本品降压作用减弱。

(5)与其他降压合用,降压作用加强;与引起肾素释出或影响交感活性的物呈相加作用:与b 阻滞剂呈小于相加的作用。

4.13 物过量

逾量可致低血压,应立即停,并扩容以纠正,在还可用血液透析清除。 4.14 规格

卡托普利片用法用量

你好,卡托普利片用法用量视病情或个体异而定。本品宜在医师指导或监护下服用,给剂量须遵循个体化原则,按疗效而予以调整。1.常用量:(1)高血压,饭前1小时服用,一次12.5mg(1片),每日2~3次,按需要1~2周内增至50mg(4片),每日2~3次,疗效仍不满意时可加用其他降压。(2)心力衰竭,饭前一小时服用,开始一次口服12.5mg(1片),每日2~3次。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