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脑手机 >

阳春白雪是什么号 阳春白雪是啥意思

阳春白雪指什么时间

阳春白雪描写的不是季节,而是说某些能登上大雅之堂的东西。

阳春白雪是什么号 阳春白雪是啥意思阳春白雪是什么号 阳春白雪是啥意思


阳春白雪:是战国时代楚国的艺术性较高,难度较大的歌曲。后来泛指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扩展资料《阳春白雪》又名《阳春古曲》。琵琶大曲的代表作,相传这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师旷或齐国的刘涓子所作。其特点是综合应用琵琶文曲、武曲的表现手法和演奏风格。指战国时代楚国的一种高雅乐曲;亦指高深典雅、不够通俗易懂的文艺作品。

现存琴谱中的《阳春》和《白雪》是两首器乐曲,《神奇秘谱》在解题中说:"《阳春》取万物知春,和风淡荡之意;《白雪》取凛然清洁,雪竹琳琅之音。"

阳春白雪描写的不是季节,而是说某些能登上大雅之堂的东西。

阳春白雪:是战国时代楚国的艺术性较高,难度较大的歌曲。后来泛指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出处: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

阳春白雪指的是什么

《阳春白雪》是汉族古琴十大名曲之一,中国著名十大古曲之一。表现的是冬去春来,大地复苏,万物欣欣向荣的初春美景。旋律清新流畅,节奏轻松明快。相传这是春秋时期晋国的乐师师旷或齐国的刘涓子所作。现存琴谱中的《阳春》和《白雪》是两首器乐曲,《神奇秘谱》在解题中说:"《阳春》取万物知春,和风淡荡之意;《白雪》取凛然清洁,雪竹琳琅之音。"

阳春白雪

原指战国时代楚国的一种较高级的歌曲。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1、阳春白雪 (汉语成语)

阳春白雪,读音yáng chūn bái xuě。《阳春白雪》是春秋时期“乐圣”晋国的师旷所作。 《神奇秘谱》在解题中说:“《阳春》取万物知春,和风淡荡之意;《白雪》取凛然清洁,雪竹琳琅之音。”

阳春、白雪后传入楚国:在战国时代成为楚国的艺术性较高,难度较大的歌曲。后来泛指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出处: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

2、阳春白雪 (古典名曲)

《阳春白雪》是中国琵琶十大名曲之一,中国著名十大古曲之一。

表现的是冬去春来,大地复苏,万物欣欣向荣的初春美景。旋律清新流畅,节奏轻松明快。

相传这是春秋时期晋国的乐师师旷或齐国的刘涓子所作的古琴曲。

现存古琴谱中的《阳春》和《白雪》是两首器乐曲,《神奇秘谱》在解题中说:“《阳春》取万物知春,和风淡荡之意;《白雪》取凛然清洁,雪竹琳琅之音。”

3、阳春白雪 (贵州茶企)

贵州阳春白雪茶业有限公司创建于2000年,2004年登记注册,注册资金520万元,是一家从事茶叶科研、生产、加工、营销为一体的茶业实业公司,公司地址:遵义市湄潭绿色食品工业园区。公司现有员工82人,高层管理人员18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15人,其中经济师3人,茶艺师3人;来自贫困村职工51人,占企业职工总数的62.2%;反乡农民工18人,2012年接收大专毕业生15人,另有季节性员工约400余人。

公司占地15333平方米,总投资5000万元,建年产1000吨名优茶清洁化生产线。一期工程总投入3200万元,年产绿茶600吨,共建有清洁化生产线三条:一条是“湄潭翠芽”全自动清洁化生产线;第二条是红茶全自动清洁化生产线;第三条是卷形茶清洁化生产线。正常年销售收入可达1.5亿元,实现利税及附加1800元。

解决和带动就业人员1000人以上。公司通过十余年的经营和发展,一直以阳春白雪“只做好茶”为企业理念,追求“将茶道融入百姓生活”为目标,先后于2007年企业通过QS认证,2008年企业通过IS09001:2000质量体系认证,2008年企业通过HACCP食品质量体系认证。

4、阳春白雪 (冀菜菜名)

直隶官府菜——阳春白雪,光绪二十八年,慈禧带领着光绪等一行人自西安返回京城。

扩展资料:成语典故

原文

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

【汉】刘向《新序》卷二《杂事第二》:“辞客有歌於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陵采薇,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数十人而已也。”

参考资料:

春秋时楚国歌曲名。因为高深难懂,能和唱的人很少。后多用来比喻高雅的或不通俗的文学艺术作品。与“下里巴人”相对。

阳春白雪的典故:

宋玉是战国时楚国著名的文学家,在楚襄王手下做事。有一次,楚襄王问他;“先生最近有行为失检的地方吗?为什么有人对 你有许多不好的议论呢?”

宋玉若无其事地回答说:“喂,是的,有这回事。请大王宽恕我,听我讲个故事:最近,有位客人来到我们郢都唱歌。

他开始唱的,是非常通俗的《下里》和《巴人》,城里跟着他唱的有好几千人。接着,他唱起了还算通俗的《阳阿》和《薤露(xiè lù)》,城里跟他唱的要比开始的少多了,但还有好几百人。后来他唱格调比较高难的《阳春》和《白雪》,城里跟他唱的只有几十个人了。

最后,他唱出格调高雅的商音、羽音,又杂以流利的徵音,城里跟着唱的人更少,只有几个人了。” 说到这里,宋玉对楚王说:“由此可见,唱的曲子格调越是高雅, 能跟着唱的也就越少。圣人有奇伟的思想和表现,所以超出常人。一般人又怎能理解我的所作所为呢?”

宋玉与楚襄王的这番讨论的目的不是谈论歌曲本身,而是强调雅与俗的巨大差距,并为自己的才德不被世人承认而辩解。进而引出结论“但凡世间伟大超凡者,往往特立独行,其思想和行为往往不为普通人所理解。”

【解释】:原指战国时代楚国的一种较高级的歌曲。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出自】: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而已。”

阳春

释义:

1.[spring season] 春天;温暖的春天。

示例:

《管子·地数》:“君伐菹薪,煮 泲水 为盐,正而积之三万钟,至阳春,请籍於时。”

唐 酒肆布衣 《醉吟》:“阳春时节天气和,万物芳盛人如何。”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媚座》:“朝罢袖香微,换了轻裘朱履;阳春十月,梅花早破红蕊。”

徐迟 《我们工地的农场》:“秋天的阳光,胜似阳春。”

2.比喻德政。

示例:

南朝 梁 沉约 《梁鼓吹曲·昏主恣淫慝》:“悠悠亿万姓,於此覩阳春。”

3.比喻恩泽。

示例:

唐 欧阳詹 《上郑相公书》:“上天至仁之膏泽,厚地无私之阳春。”

4.比喻温柔淫靡。

示例:

《警世通言·王娇鸾百年长恨》:“叮咛此去 姑苏城 ,花街莫听阳春声。”

5.古歌曲名。是一种比较高雅难学的曲子。

示例:

汉 李固 《致黄琼书》:“嶢嶢者易缺,皦皦者易污。《阳春》之曲,和者必寡。”后用以泛指高雅的曲调。

南朝 宋 鲍照 《翫月城西门廨中》诗:“ 蜀 琴抽《白雪》, 郢 曲发《阳春》。”

唐 白居易 《张十八员外以新诗二十五首见寄因题卷后》诗:“《阳春》曲调高难和,淡水交情老始知。”

明 许潮 《写风情》:“我安排彩袖,殷勤捧玉髓。轻盈舞羽衣,务教他锦囊倾出阳春句。”参见“ 阳春白雪 ”。

相关词语:

小阳春

[balmy weather in the tenth lunar month;warm weather in autumn]

指农历十月,因有些地区这时候温暖如春,指夏历十月。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天部二》:“十月有阳月之称,即天地之气四月多寒而十月多暖,有桃李生华者,俗谓之小阳春。”

《红楼梦》第九四回:“如今虽是十一月,因气节迟,还算十月,应着小阳春的天气。”

《红色歌谣·工人革命歌》:“十月寒来小阳春,大家团结要齐心。”参见“ 小春 ”。

白雪阳春

《白雪》《阳春》是 战国 时期 楚国 的两支高雅歌曲。见《文选·宋玉〈楚王问〉》。后亦用以泛指高雅的诗歌和其他文学艺术。

宋 王禹偁 《为宰相谢赐御制歌诗表》:“台衡宸扆之铭,彼何肤浅;《白雪》《阳春》之句,空炫清新。”

明 徐霖 《绣襦记·鸣珂嘲宴》:“《白雪》《阳春》无敌,行云响遏。”

《醒世恒言·佛印师四调琴娘》:“词歌《白雪》《阳春》,曲唱清风明月。”

刘成禺 《洪宪纪事诗》之一一一:“亡 秦 三户事全殊,《白雪》《阳春》献路隅。”参见“ 阳春白雪 ”。

阳春有脚

对官吏施行德政的颂词。

典出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有脚阳春》:“ 宋璟 爱民恤物,朝野归美,时人咸谓 璟 为有脚阳春,言所至之处,如阳春煦物也。”

宋 杨万里 《送吉守赵山父移广东提刑》诗:“阳春有脚来江城,银汉乘槎移使星。”

明 汤显祖 《牡丹亭·劝农》:“千村转岁华,愚父老香盆,儿童竹马,阳春有脚,经过百姓人家。”参见“ 有脚阳春 ”。

阳春砂

[Amomum villosum lour]

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条状披针形,花白色,蒴果椭圆形,种子棕红色或暗褐色。种子入中药,叫砂仁。产于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等地

阳春面

不附加菜肴的汤面。又称光面。 夏衍 《克农同志二三事》:“快八点了,阳春面也不请一碗?”《人民文学》1981年第2期:“两碗阳春面下肚,人也有些劲了

呵呵,还记得这个词汇是高中的重点词汇,记得当时伟大的语文老师说过。“一说这个词那,就要想到另外一个与其意义相反的词:下里巴人”其实这两词儿都是描绘楚国的一种歌赋。阳春白雪形容的是一种高雅的美妙的歌赋,而下里巴人也是形容平民的通俗的歌赋。所以阳春白雪现今用来形容高雅的,文艺的作品但多不被凡人接受。而下里巴人则是形容现实的,平民的作品。折中一点的词汇呢,就是雅俗共赏。纯手打手机党,还望采纳啊。

阳春白雪的典故来自《楚辞》中的《宋玉答楚王问》一文。楚襄王问宋玉,先生有什么隐藏的德行么?为何士民众庶不怎么称誉你啊?宋玉说,有歌者客于楚国郢中,起初吟唱“下里巴人”,国中和者有数千人。当歌者唱“阳阿薤露”时,国中和者只有数百人。当歌者唱“阳春白雪”时,国中和者不过数十人。当歌曲再增加一些高难度的技巧,即“引商刻羽,杂以流徵”的时候,国中和者不过三数人而已。宋玉的结论是,“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阳春白雪”等歌曲越高雅、越复杂,能唱和的人自然越来越少,即曲高和寡。

古琴十大名曲之一。相传这是春秋时期晋国的乐师师旷或齐国的刘涓子所作。现存琴谱中的《阳春》和《白雪》是两首器乐曲,《神奇秘谱》在解题中说:"《阳春》取万物知春,和风淡荡之意;《白雪》取凛然清洁,雪竹琳琅之音。"

词目

阳春白雪

发音

yáng

chūn

bái

xuě

释义

原指战国时代楚国的一种较高级的歌曲。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出处

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而已。”

通常用来比喻高雅的人或艺术

是古代一种高雅的乐曲形式,与之对应的成语是雅俗共赏。阳春白雪是很少有人能理解的乐曲,有一点贬意的意思。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