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脑手机 >

请播放元素周期表图片 请播放标志图片

化学元素周期表一到二十号元素分别是什么?

一到二十号化学元素符号如下:

请播放元素周期表图片 请播放标志图片请播放元素周期表图片 请播放标志图片


1-5:H氢、He氦、Li锂、Be铍、B硼

6-10:C碳、N氮、O氧、F氟、Ne氖

11-15:Na钠、Mg镁、Al铝、Si硅、P磷

16-20:S硫、Cl氯、Ar氩、K钾、Ca钙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不仅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也显示了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和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其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被称为化学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之一。

同一周期内,从左到右,元素核外电子层数相同,外层电子数依次递增,原子半径递减(零族元素除外)。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获电子能力逐渐增强,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元素的正氧化数从左到右递增(没有正价的除外),负氧化数从左到右递增(第一周期除外,第二周期的O、F元素除外)。

扩展资料:元素化合价

(1)除第1周期外,同周期从左到右,第二周期元素正价由碱金属+1递增到氮元素+5(氟无正价,氧无正价),其他周期元素正价由碱金属+1递增到+7,非金属元素负价都由碳族-4递增到-1。

(2)同一主族的元素的正价、负价均相同。(ⅥA、ⅦA、0族除外)

单质的熔点

(1)同一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组成的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增,非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减;(副族熔点在VIB族达到,以后依次递减)

(2)同一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组成的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减,非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增。(副族不规则)

元素的金属性

(1)同一周期的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递减,非金属性递增;

(2)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递增,非金属性递减。

参考资料:

请问元素周期表中的各个原子的排布。

一到二十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

20号到30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

一到二十号元素如下:

1-5:H氢、He氦、Li锂、Be铍、B硼。

6-10:C碳、N氮、O氧、F氟、Ne氖。

11-15:Na钠、Mg镁、Al铝、Si硅、P磷。

16-20:S硫、Cl氯、Ar氩、K钾、Ca钙。

扩展资料:

原子结构:

1、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列的,从里到外1,2,3,4,5,6,7。

2、第一层多2个电子,第二层多8个电子,当电子层超过三层时,倒数第二层不超过18个电子;当电子层超过四层时,倒数第三层多不超过32个电子,外层不超过8个电子。

3、外层8个电子的结构叫做稳定结构(特殊的是稀有气体中的氦是外层2个电子)。

4、金属原子外层电子数<4易失电子。

参考资料来源:

元素周期表是什么样的?

元素周期表如下:

化学元素周期表是根据原子序数从小至大排序的化学元素列表。

列表大体呈长方形,某些元素周期中留有空格,使特性相近的元素归在同一族中,如碱金属元素、碱土金属、卤族元素、稀有气体等。这使周期表中形成元素分区且分有七主族、七副族、Ⅷ族、0族。

由于周期表能够准确地预测各种元素的特性及其之间的关系,因此它在化学及其他科学范畴中被广泛使用,作为分析化学行为时十分有用的框架。

主族元素顺口溜:

氢锂钠钾铷铯钫——请李娜加入私访;铍镁钙锶钡镭 ——媲美盖茨被雷

硼铝镓铟铊 ——碰女嫁音他;碳硅锗锡铅 ——探归者西迁

氮磷砷锑铋 ——蛋临身体闭;氧硫硒碲钋 ——养牛西蹄扑

氟氯溴碘砹——父女绣点爱;氦氖氩氪氙氡 ——害耐亚克先动

元素周期有什么元素?

提问

元素周期表共多少元素

按周期时间排列元素:

第一周期时间:氢、氦。

第二周期时间:锂、铍、硼、碳、氮、氧、氟、氖。

第三周期时间:钠、镁、铝、硅、磷、硫、氯、氩。

第四周期时间:钾、钙、钪、钛、钒、铬、锰、铁、钴、镍、铜、锌、镓、锗、砷、硒 、溴、氪。

第五周期时间:铷、锶、钇、锆、铌、钼、锝、钌、铑、钯、银、镉、铟、锡、锑、碲、碘、氙。

第六周期时间:铯、钡、镧、铪、钽、钨、铼、锇、铱、铂、金、汞、砣、铅、铋、钋、砹、氡。

第七周期时间:钫、镭、锕。

目前元素周期表有118种元素,大自然目前发现的只有94种,其他的24种则是通过人工合成实现的。

118种元素并不是宇宙所有的元素,虽然目前我们发现的自然元素只有94种,可是宇宙浩瀚广阔,我们了解得连1%都不算,而在未知的宇宙空间,可能还有其它更神秘复杂的自然元素

元素周期表中1-20号元素的符号及名称是什么?

一、1-20号元素的元素符号和名称

1-10号元素:H氢、He氦、Li锂、Be铍、B硼、C碳、N氮、O氧、F氟、Ne氖

11-20号元素:Na钠、Mg镁、Al铝、Si硅、P磷、S硫、Cl氯、Ar氩、K钾、Ca钙

二、1-20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扩展资料

元素周期表发展史:

拉瓦锡在1789年发表的《化学基础论》一书中列出了他制作的化学元素表,一共列举了33种化学元素,简单分为属于气态的简单物质、能氧化和成酸的简单非金属物质、能氧化和成盐的简单金属物质、能成盐的简单土质四类。

1829年,德国的德贝莱纳首先发表了“三元素组”的假说。他发现,在许多元素中分别存在着一组特别相似的三种元素。例如氯、溴和碘一组(叫做卤素),锂、钠和钾一组,钙、锶和钡一组,硫、硒和碲一组等等。

1869年,门捷列夫根据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量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既元素周期律。把现有的63种元素全部列入表中,并在留下空白位置,预言了一些未知元素。

参考资料来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