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脑手机 >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_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电子书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有几节课

(3)一袋大米80元,1千克面粉7元。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 教学实录 1.回顾平均分。 师: 中秋节的晚上, 阳阳和月月在分吃月饼, 咱们一起来看一看! 课件出示: 一共有 4 个月饼, 合理地分给两个人, 每人分几个? 一共有 2 个月饼, 也合理地分给两个人, 每人分几个? 师: 像这样, 每人分得同样多, 在数学上叫做平均分。(板书: 平均分) 师: 可是, 月饼只有一个, 还能平均分吗? 生: 能。 师: 如果请你来分, 你打算怎么分? 生: 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 2 份, 一人一半。 师: (课件演示不平均分法) 这样分可以说是一半吗? 生: 9 数学广角不是。 师: 怎样分才可以说是一半呢? 生: 平均分。 师: 好, 我来试一试, 是这样吗? (课件演示平均分法) 可见, 只有平均分, 我们才可以说是“一半”。 (课件出示: 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 2 份, 每一份是它的一半。) 2、 表示一半 师: 可是, 这一半该用怎样的数来表示呢? 来, 这个同学。 生: 1/2 师: 同学们, 听说过这个数吗? 生: 听说过。 师: 像 1/2 这样的数就叫做分数(板书: 分数) 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分数(板书: 认识) 师: 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二份, 这一份就是这个蛋糕的 1/2, 另一份呢? (也是这个蛋糕的 1/2)(同步演示分数的书写, 分数线、 分母、 分子) 它指的是谁? 你能说说我们是怎样得到这个月饼的 1/2 的吗? 3、 找到长方形的 1/2 拿一张长方形, 先折一折, 把它的 1/2 涂上颜色。(音乐) 学生涂色作品。 折法不同, 为什么涂色的部分都是长方形的 1/2 呢? 生 1: 都是一半 生 2: 都是把长方形平均分成 2 份, 涂色的是其中的一份。 小结: 折法不同没关系, 只要折的是这个长方形的一半, 每一份都是它的 1/2。 4、 练习巩固 判断: 下面哪些图形里的涂色部分是 1/2, 小结: 无论是一个月饼, 还是一个图形, 只要把它平均分成二份, 每一份就是它的1/2。 5、 你还想认识几分之一? 生: 1/4、 1/8、 1/3、 1/6……(师板书) 想不想也用一个图形表示出你想认识的几分之一? 请看要求(课件出示: 先折一折, 并用斜线表示出你想认识的几分之一。) 行吗? 都迫不及待了, 拿出第二个图形, 开始吧。 (音乐) 汇报: 你把这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 涂色部分是它的几分之一? 生 1: 我把它分成 8 份, 涂色部分是它的 1/8。 师: 说的已经很好了, 就两个字了, 生 1: 平均 师: 哦。 想起来了。 他把这个月饼平均分成了 8 份, 每份是它的 1/8。 真好, 还有吗? 生 2: 我把一个圆形平均分成 4 份, 涂了其中一份, 每份是它的 1/4。 师: 行吗? 这个同学表示出了四分之一, 其实每个同学都表示出来了对不对? 这样, 谁都有机会, 把你的作品轻轻地放在桌上, 同桌俩互相说一说, 好吗? 小组内交流。 同学们, 用一个图形表示出几分之一容易吗? 但是, 深入下去你会发现, 其实这里的学问啊, 可不简单。 瞧, 我从大伙那里收集到了 一些作品, 有长方形, 有正方形, 还有圆形。 来, 老师看看谁反应快。 展示作品: 长方形、 正方形、 圆形表示的 1/4 (1) 形状不同, 为什么涂色部分都是它的 1/4? 生: 因为它们都平均分成四份, 涂色的是其中的一份。 (2) 不同的图形, 能不能表示出相同的分数? (能) (3) 那相同的图形, 能表示出不同的分数吗? (哪些同学拿到的是圆? 把你的作品高高举起来, 同学们瞧, 这里有 1/2、 1/4、 还有 1/8, 收集作品) 6、 比较分数大小 (1) 展示作品: 圆形表示的 1/2、 1/4 比较它们各自涂色的部分, 你能说出哪个分数大? 生 1: 1/4 生 2: 1/2 1/2 表示哪一部分? (一大块) 1/4 呢? (一小块) 中间用什么符号? (大于号) (2) 老师这里还有一个完全相同的圆, 如果用它表示出 1/8, 和 1/2、 1/4 比, 想象一下怎么样? (小) 谁做出了 1/8, 拿出来, 比较一下。 跟你想象的一样吗? 用学生作品验证。 (3) 这是圆形, 那同样大小的长方形、 正方形能表示出不同的分数吗? 老师给每组中发的图形大小相同, 谁表示的分数大? 谁表示的分数小呢? 赶快比一比, 说一说, 开始。 组内比较。 7、 分数的书写。 (1) 认识了这么多分数, 你会写分数吗? 好, 拿出手指跟我一起写一个 1/2。 先写中间一短横, 注意不要写太长, 短横下面写上 2, 写在下面正中间, 短横上面写上 1,同样写在正中间。 会写了吗? 好, 我们来看, (2) 你能用分数表示下面每个图里的涂色部分吗? (书上练习) 能不能? 打开数学书, 翻到 93 页, 找到做一做题, 在括号里填上分数。 写完了吗? 谁愿意大声说一说你写了哪 4 个分数? 汇报: 1/3 1/6 1/9 1/8 8、 教学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仔细观察你写的这几个分数, 它们是由几部分组成的呢? 正如大家都有自己的名字,分数的个部分也都有自己的名字。 想知道吗? 数学课本 94 页的下面就有, 看谁先找到。 找到了 赶紧看看, 看仔细了 , 现在把数学书合起来, 还能说出来吗? 自信的同学, 那就请你把数学书合起来吧, 来, 中间短横, 是? (分数线 板书) 表示平均分 2 是? (分母) 分母是 2 表示平均分成? (2 份) 1 是? (分子) 分子是 1 表示其中的一份。 记住了吗? 那老师考考你, 1/6 的各部分名称是怎样的呢? 关于分数各部分名称, 还有问题吗? 9、 练习 先看图估一估, 再填上合适的分数。 长方形 1 1/3 先估, 课件移动 1/3, 验证长方形被平均分成 3 份。 1/6 先估, 课件移动 1/6, 验证长方形被平均分成了 6 份。 你怎么一下子就估对的? 有什么窍门? 生 1: 1/3 是下面的 2 倍。 借助观察比较估计, 这是多好的学习方法。 下面, 我们再来完整地看一遍, 我们今天所学的分数和以前学习的 1 之间有联系吗? 下一个问题, 还能往下平均分吗? 再往下分, 可能出现几分之一? 生说。 平均分成的份数越来越多的时候, 每一份的大小会越来越(小) 真棒, 下面, 我们再到生活中去看一看, 好吗? 10、 下面的画面让你联想到了几分之一? 图: 法国国旗(1/3) 五角星 (1/5) 巧克力(1/8) 每一部分都是这个图形的 1/3 一起说 每人吃一份, 可以给几个人吃? 11、 播放: 多美滋 1+1 奶粉广告 老师还给大家到来一段广告, 内容大概是这样的, 东东把一块蛋糕平均分成了四份, 可是转身一看来了八人, 他会怎么办呢? 不着急, 正当他把这个问题解决好了后,又来了 第九个人他又会怎么办呢?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好不好? 有一个问题, 边看广告, 可别忘了想想广告中的画面让你联想到了几分之一, 行吗? 来, 看谁坐的最直。 好玩吗? 数学课的内容可不仅仅是好玩, 看到广告中的画面, 你能联想到几分之一? 生: 能想到 1/4 从哪个画面中联想到 1/4? 生: 幅画面, 蛋糕平均分成四份, 每人吃到一份 生: 能想到 1/8 从哪个面画中联想到的 1/8? 生: 第三、 四画面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 8 份, 每人吃到一份 生: 能想到 1/2 这里的 1/2 是整个蛋糕的 1/2 吗? 生: 不是, 是小男孩手上蛋糕的 1/2 生: 1/9 如果开始就有 9 个人, 平均分成 9 份, 每人就得到这块蛋糕的 1/9? 12、 , 老师送给大家两个分数: 1/100、 99/100 。 你们会读这两个分数吗? 它们也可以简读成百分之一和百分之九十九, 于是就有了下面的一句话: 天才, 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 再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爱迪生 师: 看完这句话, 告诉我, 如果你想获得 100 份的成功, 只有 1 份的小聪明, 够吗? (不够) 不努力行吗? (不行) 你必须付出 99 份的努力, 才能获得这 100 份的成功。 13、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_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电子书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_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电子书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_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电子书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千米的认识》教学反思

同学们知道了什么是图形的周长,那么你能指出图形的周长吗?

【 #教案# 导语】《千米的认识》一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方法,并进一步感受了千米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篇一

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能进行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能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体验千米的应用价值。单位换算和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对学生而言并不困难,而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如何让学生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对于学生来说,1千米这一概念的建立难度较大,所以在教学时我着重于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强调新、旧知识的融会贯通。从基本的长度单位米开始,在新旧知识的引申、发展处加以复习强化,促成新旧知识的转化,尽量使学生较快地建立1千米的概念。

由于时间的关系我没有带着学生切实体验1千米的长度,所以,为了弥补这一不足,我让学生课后走一走,真实地去感知1千米的长度,加强对1千米的概念建立。

篇二2. 认识时间单位“秒”

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也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课前我布置学生走一走:哪里到哪里大约是100米,走100米要多少时间,大约几步,和爸爸或妈妈一起测一测家到学校的路程有多长。课堂上,我先让学生复习以前所学的长度单位,说说它们之间的进率,并让学生比划出这些单位所表示的实际长度。然后从测量铅笔的长度到测量教室的长度再到测量从杭州到上海的路程等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明白:计量路程等的长度需要用到更大的长度单位,从而比较自然地引入“千米”。

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1千米这一观念的建立难度较大,因为平时学生不太关注两个地方之间的路程是多少。当然,学生也并非是一张白纸,他们在马路边、公路交叉口、高速公路等地见过“千米”(也叫“公里”),对千米已有所认识。所以,我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以前看到过“千米”这个单位吗?在哪里看到过?你知道还有哪些地方要用到“千米”?然后让学生估计:“从学校到什么地方大约是1千米?”让他们联系生活实际,发挥想象,用他们自己的眼光去认识千米,建立1 千米的观念。

为了使学生能建立正确的长度观念,在课前我选了几个学生比较熟悉的地方进行测量,记录下每个地方到学校的路程,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先让学生估计从学校出发到哪里大约是1千米。让学生通过多次的猜测、比较,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然后让学生闭眼想一想1千米有多长。因为课前布置同学们和爸爸妈妈一起测量出学校到家的路程,所以课堂上请几位同学说说家在哪里,再让其他小朋友猜猜他家离学校有多远。先猜一猜比1千米多还是少或不多,再进一步猜出大约是多少米。再请已经测量好的这位小朋友当小老师进行评判,比一比谁猜得最准。小朋友对这样的活动很感兴趣。但是全班同学一起猜,被请到的同学人数有限,学生的参与面不够,无法满足大家,所以我再让小朋友分小小组活动,让每个小朋友有猜和被猜的机会。通过猜一猜、说一说、评一评、比一比等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感悟到 1千米有多长。然后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大约相隔1千米?对于1千米和1米之间的进率,估计学生能说出来,就直接让学生说一说。然后通过讨论、汇报,使学生了解:测量路程,除了用尺子测量,还可以步测、看摩托车上的里程数等等。再出示三个实例:小明走100米需要210步,那他需要走多少步大约是1千米?我们学校的跑道一圈有多长?(200米)几圈才是1千米?体育馆的环形跑道长400米,跑几圈是1千米?你是怎么想的?通过这三个实例,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千米和米之间的关系。然后是千米和米的简单化聚,放手让学生思考,再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是课堂小结。

这堂课的关键是让学生参与对1千米或几千米的体验和感悟,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并将生活经验转化为认知结构。课前布置学生走一走、量一量是非常重要的活动。如果没有这些活动,而只靠学生想象1千米有多长是无法建立1千米的观念的。

篇三

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能进行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能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体验千米的应用价值。单位换算和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对学生而言并不困难,而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如何让学生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新课的导入是一节课的序幕,它直接影响着学生参与的兴趣。在导入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地选取一些富有时代气息、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为学生熟悉的和感兴趣的、能引起学生积极思考探索的材料,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明确数学源于生活的本质,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课的导入通过我和学生比高矮这样一个同学们感兴趣的活动,帮助同学们回顾了以前学过的一些长度单位,通过让学生说说你已经知道了哪些有关千米的知识,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找到了学生学习的起点,有效地开展下面的活动。利用这样的活动引入新知,可以消除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陌生感,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真切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同时也激起了学生积极探索的兴趣。

对于学生来说,1千米这一概念的建立难度较大,所以在教学时我着重于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强调新、旧知识的融会贯通。在形成1千米概念的活动中,我从基本的长度单位米开始,在新旧知识的引申、发展处加以复习强化,促成新旧知识的转化,尽量使学生较快地建立1千米的概念。再说说15分钟能从学校门口到哪儿?再出示比较有代表性的建筑物,让学生判断从学校门口到哪儿是1千米?整个过程,我不断启发、学生用自己身边的事物、场景来描述1千米的长度,把1千米与学生习以为常的生活很好地联系了起来,让学生经历了一个从模糊到的动态生成过程,同时也充分展示了学生自己的个性以及创新一面,让学生切实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我留了10分钟时间带着学生切实体验1千米的长度,让孩子们在跑道上量了50米,再体验走了20个来回,真实地去感知1千米的长度,加强对1千米的概念建立。孩子们在实践中收获。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精选

《周长》教案(一) 教学目标:

这篇关于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精选,是 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给小动物排名次。

一、 填空不困难,全对不简单。(20分)

(1)比628米长93米是( )米,比1000少526是( )。

(2)的三位数与的两位数的和是( ),是( )。

(3)一个加数增加378,另一个加数减少378,和( )(填“增大”、“减少”或“不变”)。

(4)两个三位数相加,它们的和可能是( )位数,也可能是( )位数。

(5)在0、5、3、8这四个数字中,任选其中三个,组成的三位数是( ),组成最小的三位数是( ),它们的是( )。

(6)估计503-98的结果大约是( ),计算结果为( )(7)( )里能填几?

( )+52<80 ( )-48<132 236+( )<600

680-( )>187 720-( )>245 900-( )>583

150-( )>98 85+( )<300

二、脑筋转转转,全发现。(8分)

(1)不能给619-260验算的算式是( )

A、619-359 B、619-395 C、359+260

(2)608与877相多少?列算式是( )

A、608+877 B、608-877 C、877-608

(3)加法竖式计算中,当个位相加满十,就应向( )位进1。

A、个 B、十 C、百

(4)退位减法的竖式中0上有点,退位时用( )来减。

A、0 B、10 C、9

三、让我来评判是否正确。(10分)

1.笔算加法要相同数位对齐,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十。( )

2.在减法中,一定比被减数和减数都小。( )

4.计算减法的题目,只可以用减法验算。( )

5.一个三位数减一个两位数,有可能十两位数,也有可能是三位数,但不可能是一位数。( )

四、把表格补充完整。(12分)

加数315105

加数75 308

和 420500

被减数410 500

减数152138

4952

五、在□里填合适的数。(8分)

1 9 8 1 9 7

- 9 □ - 9 □

9 □ 9 □[

1 9 7 8 6 □

- 9 □ -□□7

9 □ □4 5

六、亲自练一练,动笔算一算。(12分)

1、列竖式计算。

2 9 8 0 2 1 5 9

+9 2 -3 3 3 +3 6 8

8 0 3 8 3 0 7 2 5

+ 1 9 7 - 4 7 9 - 2 6 4

2、我能准确计算并验算。(12分)

162+568= 487+417=

701-448= 600-237=

七、我是列式计算小专家。(8分)

(1)一个数加上408,结果是726。这个数是多少?

(2)比769少329的数是多少?

(3)340减去某数的135,这个数是几?

(4)甲乙两数之和是508,甲数是多少时,乙数正好是165?

八、解决问题。(10分)

1、妈妈买两件衬衫,每件158元。妈妈要付给售货员多少钱?

2、在小区“节约用水”活动中,玲玲家用水645千克,比上个月节约了283千克。玲玲家上个月用水多少千克?

3、 小提琴 腰鼓 萨克斯

147元 305元 980元

(1) 哪两种乐器的价,相多少元?

(2) 如果杨老师带500元钱,她能买回哪两种乐器,还剩多少元?

聪明题:(10分)

我 B D C E

我 要 + A D A E

我 要学 A E C B E

+我 要 学 好 A=( )

5 4 3 2 B=( )

我=( ) 要=( ) C=( )

学=( ) 好=( ) D=( )

E=( )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秒的认识》教案

例一教学不进位的乘法,让学生在掌握了整百、整十数乘一位数口算的基础上,探讨每一位上的积都不满十的任意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引出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通过计算使生懂得任意两三位数乘一位数,都是把这个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乘这个一位数,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秒的认识》教案(一)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1、 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以及秒在生活中的应用。

2、 通过观察、体验等教学活动,逐步建立1秒、1分的时间观念。

3、 结合教学内容适时渗透珍惜时间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时间单位“秒”,建立1秒、1分的时间观念。

教学难点:

建立1秒、1分的时间观念。

教学工具

课件

(一) 课前谈话

师:同学们,观察一下今天我们上课和平时有什么不同?

生回答。

师:你观察的很仔细。观察是我们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在数学学习中,我们叫它观察法。观察的时候我们会用到眼睛,有时还会用到耳朵。眼睛和耳朵都带来了吗?除了眼睛和耳朵我们还要用心来体会数学。下面让我们带着我们的感官,倒计时进入我们今天的课堂!

1.我们学过哪些时间单位?

生:我们学过的时间单位有时和分,我知道1分=60秒。

2.刚才我们倒计时的10、9、8、7、6、5、4、3、2、1要用什么时间单位呢?

生:要用秒作单位。

板书课题:秒的认识

(三) 认识时间单位“秒”

1. 生活中的秒

同学们想一想,我们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到秒呢?

生思考,汇报。

老师也收集了一些生活中的秒,大家一起来看看:红绿灯,手机同话,赛跑,神七发射倒计时等。

师:记录时间,我们会用到一些钟表,这些钟表你都认识吗?

出示课件,钟表,学生指认

在电子表中,你知道那一部分是表示的秒吗?

学生认读电子表中的数据。

在钟面上,你能认识那根针表示秒吗?

学生复习原来学过的时针、分针,认识秒针。观察秒针的特点:又细又长,走的最快。

(2) 观察钟面认识1“秒”

出示课件,观察钟面秒针的变化(秒针走一小格),提问:秒针走一小格是多长时间呢?

师:秒针走三小格哪?1秒能做什么呢?

生自由回答,感受时间的短暂。

老师也收集了一秒钟能做的事情,咱们一起来看看,课件展示:猎豹是陆地上跑的最快的动物,每秒可跑30米;京沪高速 2011年6月30日通车 ,每秒可以行驶90米;人造卫星每秒可飞行8000米;三峡水电站每秒发电2700千瓦时,可供一个普通家庭使用三年;电脑每秒可以运行3万亿次等

师:看到这些你又有什么感想?

让学生说一说,一秒钟的时间很短,可是却能做很多很多的事情。

(3) 计量5秒,十几秒

出示课件秒针走过1个大格,观察钟面上秒针发生了什么变化。认识几秒

①师:秒针走1小格是1秒,那秒针从12走到1经过了几秒呢?课件演示:秒针从12走到秒针从12走到1经过了( )个大格,也就是( )个小格,也就是( )秒。

②练习:秒针从12走到3经过了几秒呢?从12走到了6呢?

(4) 秒和分的关系

出示课件:分组观察时针、分针、秒针转动的情况

学生体会分和秒的关系:结合钟面,让学生说一说秒针走了一圈,分针走了多少个;分针走一小格,秒针走了多少格。

3. 体验一分中的长短

① 1分钟集体体验活动。闭上眼睛感受一分钟的时间长度。

② 联系生活,1分钟能做什么?

③ 1分钟自选活动: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感受一下1分钟能干什么?

(四) 教学例1

1.出示例1:

2时=()分

学生思考,汇报:1时是60分,2时就是2个60分,就是120分。

2.课堂练习

3分=( )秒 1分40秒=( )秒

120秒=( )分 90秒=( )分( )秒

(五) 巩固练习

1)9月18日 天气晴

今天我7时10分起床,花了5秒 洗脸刷牙,吃早饭用了10小时,系红领巾用了20分,走了15小时到了学校。见了同学说了一句“早上好!”用了2分钟。

2)动物赛跑比赛:

(六)回顾反思

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秒的认识》教案(二)

教学目标

1、通过加深学生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发展学生的时间观念。

2、理解时、分、秒之间的进率。

3、掌握有关时间单位的简单换算方法,并能正确换算。

教学重难点

时间单位的简单换算的方法。

教学工具

课件

一、导入

1.课件出示校园大门口的一角,提问:这儿你们熟悉吗?

2.我身上有( )根针,走得最快的是( )针,分针走1圈是( )分,也就是( )小时。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二、合作探究

1、出示合作要求。

(1)组内成员分别说一说,你掌握了“时分秒”的哪些知识。

(2)( )秒=1 分 1时=( )分

(3)2时=( )分,你是怎么想的?你能举例验证你的方法吗?有没有又好又快的方法?

(4)你能求出180秒=()分吗?你是怎么想的?

(5)完成做一做。

2、组间汇报。

3、及时练习,总结方法。

(1)分、秒之间的换算:

A、分化秒。

将几分化成多少秒时,主要依据分与秒之间的进率进行换算。用几分乘60秒,就是多少秒。

B、秒化分。

将几秒化成多少分,主要依据分与秒之间的进率进行换算。用几秒除以60秒,就是多少分。

(2)时、分之间的换算:

A、时化分。

将几时化成多少分钟时,主要依据时与分之间的进率进行换算。用几时乘60分,就是多少分。

B、分化时。

将几分化成多少小时,主要依据时与分之间的进率进行换算。用几分除以60分,就是多少小时。

(3)

2分24秒=( )秒 5分5秒=( )秒

10分43秒=( )秒 75秒=( )分( )秒

102秒=( )分( )秒 255秒=( )分( )秒

三、巩固应用

1、判断。

(1)2分=20秒 ( )

(2)小强算40道口算题用2分钟。 ( )

(3)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钟,走一圈是12分钟。 ( )

(4)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走一圈是12小时。 ( )

(5)小明走了8分76秒。 ( )

2、 填一填。

3时=( )分 1时25分=( )分

3分=( )秒 150秒-30秒=( )分

3、 在()里填上“>”“<”或“=”。

9分()90秒 1分15秒()65秒

4、选一选。

4时=( )分

A. 400 B. 240 C. 140

2分20秒=( )秒

A. 220 B. 120 C. 140

300秒=( )分

A. 3 B. 30 C. 5

5.欣赏校园春色,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

四、课堂总结

今天你都学会了什么?

板书

时间的换算

秒的认识

1时=60分 1分=60秒

把时换算成分(或者把分换算成秒),时(分)前面是几,就是几个60相加。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易错应用题

3、先估计计算结果。

【 #三年级# 导语】小学三年级应用题的教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涉及一般应用题到典型应用题,从一步应用题到几步应用题,这就要求同学掌握从普遍到特殊,从简单到复杂的解答方法,从已学习到的解题方法中找出规律,把握特点。以下是 考 网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脾益。

1、我们课室的黑板,长35分米,宽16分米,

(1)黑板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2)黑板四周镶了边框,边框的总长度是多少分米?

(3)给黑板重新刷一层油漆,每平方分米用油漆50克,共用油漆多少千克?

2、玩具:小熊9元皮球6元

文具:文具盒8元钢笔5元

为买上面玩具中的一种用去114元,买上面文具中的一种用去125元。

(1)买了哪种玩具,哪种文具?各买了多少?、

(2)如果用这些钱只买文具盒,可以买多少个?

3、3位老师带50名学生参观植物园。票10元一张,学生票5元一张,团体(10人及以上)6元一张,怎样买票最合算?

4、每箱冰糕30根,每根3元,杨叔叔8箱冰糕4天全卖完了。

(1)杨叔叔4天卖了多少钱?

(2)杨叔叔平均每天卖多少根冰糕?

5、学校食堂买了11袋大米,每袋25千克;买了34袋面粉,每袋20千克。

(1)大米和面粉各买了多少千克?

(2)用载重1吨的货车一次能运回来吗?

6、甲地到乙地的路程是530千米。一辆运菜的货车平均每小时行驶90千米。这辆车早晨6时从甲地出发,中午12时能到达乙地吗?

7、双人船25元一小时,四人船35元一小时。7个人租2条四人船玩一小时,每人要花多少钱?还可以怎样租船?要花多少钱?

8、学校食堂买了22箱苹果,每箱有2层,每层有15个。全校有6个年级,每个年级有3个班,平均每班有36人。每4个苹果约重1千克,每千克苹果5元钱。(1)一共买了多少个苹果?

(2)每人1个苹果,够吗?

(3)你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9、一对藤椅606元,4把餐椅共828元,每把藤椅比每把餐椅贵多少钱?

10、.教室前面的墙壁长6米,宽3米,黑板长4米,宽2米,要粉刷这面墙壁,粉刷的面积是多少?

11、.一间教室长15米,宽12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如果用面积9平方分米的方砖铺地,需要多少块?

12、客厅的长是6米,宽是3米,正方形地砖的边长是3分米,铺客厅地面一共要用多少块地砖?

13、人行道长90米,宽6米,用面积是4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地砖铺人行道,需要多少块?

15、学校参加乒乓球比赛的所有队员分成8个大组,每个大组又分成4个小组,每个小组有9人。

(1)参赛队员一共有多少人?

(2)参赛队员来自6个年级,每个年级有3个班。平均每个班参赛多少人?

(1)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面积是多少?

(2)剩下部分是什么图形?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17、有两个一样大小的长方形,长都是26厘米,宽都是13厘米。

(1)拼成一个正方形,它的周长是四、联系实际,全课总结多少厘米?

(2)拼成一个长方形,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3)拼成的两个图形,面积相等吗?是多少?

18.同学们看表演。表演从上午8:15时开始,预计需要2小时35分。带队老师决定11时带同学们乘车离开剧场,合适吗?

19、钟面上,如果时针转了6圈,分针要转多少圈?

20、从甲市开往乙市的客车,明天最早一班6:15开出,然后每隔2小时发出一班,最晚一班晚上8:15开出,每天共有几个班次?

21、2012年2月1日是星期三,小明3月2日过生日,这一天是星期几?

22、《动脑筋》3.4元,《作文选》6.8元

(1)《动脑筋》比《作文选》便宜多少钱?

(3)各买1本书,10元够不够?

23、李明沿着长400米,宽100米的长方形场跑了5圈,李明跑了多少米?

24、一个正方形周长是32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加减法的验算》

说一说发生了什么事,你从图中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

【 #课件# 导语】课件中包含了课文中的所有内容以及该课文的寓意。可全面提升孩子们对于语文的兴趣。课件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经过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任务分析,教学活动结构及界面设计等环节设计的。下面是 整理分享的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加减法的验算》,欢迎阅读与借鉴。

【 篇一 】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学会加法的验算,并通过对加法验算方法的交流,体会验算方法的多样化。

2.通过观察、思考、讨论,渗透加法交换律以及加减法各部分间关系,掌握用多种方法验算加法。

3.养成自觉验算的学习习惯。

教学流程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与爸爸、妈妈一起去超市买过东西吗?

2.根据信息,提出问题。

师:(出示课本27页情境图)小明和妈妈去超市买东西,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提出加法或减法计算的问题,如:①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多少元?②妈妈给售货员200元,应找回多少元?③运动服比运动鞋贵多少元?……学生提出这些数学问题老师都给予肯定,然后学生计算个问题。

3.选择问题,解决。

让学生计算、解决个问题: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多少元?

板书:135+48=183(元)

4.提出问题,揭示课题。

师:我们刚才的计算到底对不对呢?怎样检验加法计算的结果?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加法的验算方法。

(板书:加法的验算)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学生思考。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检验刚才的计算结果?

2.小组合作,交流讨论。

师:和小组里的同学说说你的想法,共同研究怎样检验加法计算的结果。

3.全班交流,反馈方法。

师:哪个小组的同学愿意把你们验算的方法介绍给大家?

教师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验算方法和结果,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验算,并说明理由。

4.师:同学们真聪明,验算方法这么多!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第27页,看看这些小朋友想出了哪些验算方法?哪些是我们想到的?哪些是我们没有想到的?你最喜欢哪种验算方法?

5.小结,归纳方法。

师:大家讨论一下,加法的验算有几种方法?

将三种验算方法归纳为两种情况:①交换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看和是否相同;②用和减去其中一个加数,看是否等于另一个加数。

三、巩固练习,提高技能。

计算下面各题,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验算。

746+219= 637+268= 84+307= 512+394=

四、课堂总结,情知共融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和感想呢?

五、实践作业,拓展延伸

回家调查爸爸、妈妈购买东西时是怎样付钱,你能帮他们验算吗?

【 篇二 】

教科书第27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①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使学生初步学会加法的验算,并通过加法验算方法的交流、让学生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②培养学生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③让学生用所学到的验算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初步学会加法的验算,体会算法的多样化并用所学到的验算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具准备:

准备挂图或课件。

教学八、生活处处用数学(每题6分,共24分)过程:

一、准备铺垫:

1、看个算式填出下面三个算式的得数。

25+8=32,8+25=(),32-8=()32-25=()

2、讨论:你是怎样填的?怎样想的?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与爸爸、妈妈去超市买过东西吗?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你买东西的经历吗?

生发表意见。

师:看来同学们都有过购物的经历。和你们一样,小明也和妈妈一起去了商场,你们看看他们在商场里发生了什么事。(课件)

生1:从图中我看到了小明妈妈买了一套135元的运动服和一双48元的运动鞋。

生2:从图中我看到小明妈妈给了售货员200元。

生3:要知道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多少元?应用加法计算。

用屏幕显示例1: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多少元?

师:全班动手计算。

板书:135+48=183(元)

135

+48

183

师:结果出来了,那到底对不对呢?下面我们要来检验一下!你想用什么方法检验加法的计算结果?

学生思考

三、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①学生自主探究怎样检验加法计算的结果。

(反馈学生验算的结果)

师:哪组同学愿意把你们验算的方法告诉大家?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自己的验算方法和结果。鼓励学生不同的方法,如:

生1:我用183-135,看得数是不是48。

生2:我用48+135,看得数是不是183。

生3:我用183-48,看得数是不是135。

师:同学们的方法这么多,下面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这些方法?

总结:加法的验算

验算加法的计算结果一般用三种方法。种是把加数的位置交换后再加一遍,看结果是不是相同。根据这个方法,我们也可以利用原来的竖式从下向上再加一遍。第二种和第三种方法都是用和减去一个加数,看得数是不是等于另一个加数。要做到计算的正确,我们要掌握验算的方法,并自觉地在计算中运用这些方法。

四、试试身手:练习

1、做一做:教科书第27页。(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试卷(人教版)

这篇《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试卷(人教版)》,是 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有余数除法 我能算得对又快 (每题1分,共12分)

33÷4= 55÷8= 57÷8=

29÷3= 34÷7= 69÷7=

51÷5= 19÷9= 21÷5=

24÷6= 20÷5= 28÷7=

二、知识宫里奥秘多(每空1分,共16分)

1、在除法中,余数要比( )小。

2、46÷9=5……1中,被除数是( ),除数是( ),商是( ),余数是( )。

3、19里面最多有( )个3;28里面最多有( )个6。

4、有17个乒乓球,平均分给8人,每人分( )个,还剩( )个。

5、10月份有31天,是( )个星期零( )天。

6、□÷7=4……△,△可以是( ),是( ),当△时,□是( )。

7、□÷△=8……7时,△最小是( ),当△最小时,□是(),

三、众说纷纭清选择(每题2分,共6分)

1、□÷7=6……○,○是( )。

A. 7 B. 6 C. 5

2、有22个《蚂蚁公主》动画片段萝卜,每筐能装6个萝卜,最多能装满( )筐。

A. 3 B. 4 C. 5

3、一袋水果糖,总数不到40块,平均分给7个小朋友,还余3块,这袋水果糖最多有()块。

A. 40 B. 39 C. 38

四、(1) 认识秒针能填几?(每题1分,共12分)

( )×7<46 ( )×9<32 ()×4<17

( )×5<35 ( )×8<37 ( )×9<28

五、看图填空(每题2分,共4分)

○○○ ○○○ ○○○ 14 ÷ 3 = (堆)…… (个)

○○○ ○○ 14 ÷ 4 = (堆)…… (个)

六、快把算式送回家 (每个算式1分,共8分)

26÷3 72÷8 27÷6 37÷5

30÷9 33÷627÷5 49÷7

没有余数

有余数2

有余数3

七、 神机妙算我能行(每题3分,共18分)

44÷9= 45÷7= 66÷8=

54÷6= 57÷9= 27÷4=

每间房能住6人。

有50个同学参加夏令营。

1、 一共可以住满几间房?还剩下几个同学?

2.合唱队去参加比赛,每辆出租车坐4人,一共去了35人,至少需要多少辆出租车?

3、一根绳子长28米,剪9米做一根长跳绳,剩下的每2米做一根短跳绳。可以做多少根短跳绳?还剩多少米?

4、一串彩球按红、黄、蓝的顺序排列,你知道第20个彩球是什么颜色吗?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周长》教案

可以请学生一起说说计算的过程。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演示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知道周长的含义。能计算图形的周长。

教学难点:知道周长的含义。

教学关键:通过说一说、摸一摸、画一画、猜一猜、量一量等活动获得丰富的感性认知,并在体验、交流中升华为理性认知。

教具准备:各种图形,直尺、绳子、表格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画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精彩的动画。你们想看吗? 小蚂蚁上课打瞌睡,老师让它去做做运动。大家仔细来看,这只小蚂蚁是怎样运动的?(课件出示)。

你能说说小蚂蚁是怎样做的吗?(学生交流)

根据学生的交流,进行板书:一周边线

小蚂蚁爬过的路程就是沿着树叶的一周边线。

2.小蚂蚁看到美丽的树叶非常高兴,同学们想不想把树叶的轮廓描下来?

学生描出P44中“描一描”两片树叶。

谁愿意给大家演示一下是怎么描的?(实物投影演示)说说是从哪开始的,又到哪里结束?

3.树叶一周边线你能找到,那么游泳池池3时()200分 1时30分()90分口一周边线你能找到吗?

出示另一幅图(游泳池)学生指出游泳池池口一周边线。

4.小结:游泳池池口一周边线的长就是游泳池口的周长。谁能像老师这样,说说什么就是游泳池池口的周长呢?(指生说)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周长(板书课题:认识周长)

5.那你能说说什么是树叶的周长呢?出示P44中“描一描”两片树叶。

学生看图交流什么是树叶的周长。

二、实践作

1.找一找

出示松树和五角星的图形,学生指出图形的周长。

学生说清从哪开始,到哪结束的。

2.摸一摸

平面图形的周长你能指出来,那么我们身边物体表面的周长你也能找一找吗?

摸一摸(1)数学书封面的周长。(2)课桌面的周长。

3.描一描

同学们真了不起,既能找到平面图形的周长,又能找到什么物体表面的周长,那么你能描出老师所出示的图形的周长吗?

描出45-1中图形的周长。全班交流。

强调汽车图形的周长。(边线指的是图形最外围的一圈。)

4.判一判

出示四个图形,学生判断是不是图形的周长,并说明理由。

5.算一算

小组合作,量一量图形的周长,并完成表格。在小组活动之前,先看清楚要求(课件出示要求)

请你从中选择你喜欢的图形量一量,算一算它的周长。

师:谁来汇报一下自己是怎么算的,提问:你是怎么算长方形的周长的? (长方形形的周长就是把它四条边加起来的和)

提问:你是怎样测量树叶的周长的? 方法:用绳子围着曲线围成的图形绕一圈,再把它拉直测量。

提问:你是怎样测量圆形的周长的?

小结:由曲线围成的图形的周长我们可以想办法把它们一周的边线化曲为直测量出它的周长

三、巩固应用

1.用四个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下面的图形。哪个图形的周长最短?

四、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周长》教案(二)

教学目标:

1、通过描一描、摸一摸、量一量、等活动,体验感悟周长的含义。

2、借助实际作,结合生活情境,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探索规律的能力以及合作意识、创新意识。

3、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能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使学生建立周长的概念;学生探究周长的测量方法。

教学具准备:课件;、树叶若干;直尺、绳子、学具盒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今天有一位可爱的小嘉宾,要跟我们共同上这节课,你们看,它是谁?多么可爱的机灵狗呀,听一听它想对你们说什么?(课件:机灵狗:同学们好,见到你们真高兴!我也给你们带来了一位,它是一只喜欢运动的小蚂蚁。瞧,它已经整装待发,开始锻炼了。)(课件:蚂蚁绕树叶跑)同学们要认真看小蚂蚁是怎么运动的。

师: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师:你们观察的很仔细,树叶的一圈还可以怎么说?(一周)

师:你们说的很对,小蚂蚁是这运动的,拿出你们的小手跟小蚂蚁一起爬一爬吧。(边放课件边说)(小蚂蚁从一点出发沿着树叶外边缘爬一周再回到起点。闪 小蚂蚁爬过树叶一周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周长。(板书)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描树叶的周长。

师:谁跟他描的方法一样。不一样的,你是怎么描的?看来呀,不管你怎么描都是沿着树叶的外边缘描一周,是吗?

2、量树叶的周长

谈话:刚才我们已经知道了树叶周长就是树叶一周的长度,那怎样来量出树叶的周长呢?你有什么好办法?

交流。(用线,学生回答,老师演示)

说到用尺时,可以这样问:其他小朋友觉得怎么样?

请小朋友也来用老师的方法来量一量你们手中树叶的周长。同桌相互合作,比一比哪个小组量的快,做的好。

学生活动。

交流:把学生的树叶贴到白纸上,下面标出树叶的周长。让学生比较一下。

3、摸生活中的周长

(课件:你们真是好样的,量出了树叶的周长,那能不能在身边找一找哪些物体的表面也有周长呢?)

找、量身上的周长 :在我们的身上也有很多周长,你能找一找吗?你们想知道谁的腰围,谁的头围。选择其中一个来量。看谁量的又快又准,量好的同学汇报你量的是谁,怎么量的。(学生说,到前面量,教师更正)

4、测量一组图形的周长

分组进行,可选择合适的工具进行测量,并把测量的结果记录下来。

5、分组汇报

6、提问小结:什么图形可以直接用尺量?什么图形不能直接用尺测量?

三、实践运用,鼓励创新

课件:关,考眼力。老师邀请你们到我家去做客,看漂亮吗?请你说一说你看到哪些物体的表面上有周长?

课件:第二关,玩拼图,打出字:请你们在粘板上摆出你喜欢的图形,并算一算它的周长,看谁摆得快,算得准。)

摆好的同学在小组内说一说你摆的是什么图形,周长是多少,每个小组送一份作品,到前面来。

第三关。(课件:第三关争冠军,(打出:小白兔和小灰兔在不同的图形边上赛跑,它们跑的路程一样长吗?)

你们猜一猜,到底谁说的对。(课件:平移)边演示课件教师边说,两边平移,长度不变,周长一样。

通过这节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或体会?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人教版第六单元思维导图怎么画简单又好看

师:同学们,你们也想得到这样一片美丽的树叶吗?它已经轻轻的飘落到你的身边了。(各种形状真,假)快,找一找。快告诉老师你找到的是什么树叶?你们找到了各种各样的树叶,用你灵巧的小手来描一描它的周长吧。谁描的又快又好,这片树叶就属于谁。老师有一片漂亮的大树叶,谁愿意到前面来描?你是怎么描的?(生边说,师边指导:从一点开始,沿树叶外边缘一周再回到起点,这就是树叶的周长)你描的很好!这片漂亮的大树叶送给你了。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人教版第六单元思维导图怎么画简单又好看如下:

(二)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三年级上册数学思维导图的绘制中,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展开: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和常见的量。

1、数的认识

我们需要让学生掌握数的概念,包括整数、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认识。我们可以以一个中心主题数的世界开始,然后分出三个子主题。

整数:整数包括正整数、0和负整数。我们可以以正整数和负整数为子主题,再分别列出它们的正负数和0。

小数:小数包括整数部分、小数点和小数部分。我们可以以小数的组成为子主题,再分别列出整数部分、小数点和小数部分的例子。

分数:分数包括分子、分母和分数线。我们可以以分数的组成为子主题,再分别列出分子、分母和分数的例子。

2、数的运算

我们需要让学生掌握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我们可以以一个中心主题四则运算开始,然后分出四个子主题。

加法:加法可以结合个知识点中的例子来进行。

减法:减法也可以结合个知识点中的例子来进行。

乘法:乘法可以介绍一些乘法的小技巧和速算方法。

除法:除法可以介绍一些除法的小技巧和速算方法。

3、常见的量

我们需要让学生掌握常见的量的概念,包括长度、重量、时间和角度等。我们可以以一个中心主题生活中的量开始,然后分出四个子主题。

思维导图绘制的注意事项:

1、突出重点和核心概念。在思维导图中,应该把最重要的信息放在最或最上方,把次要的信息放在次要位置或下方,以此类推。这样可以确保思维导图的主次分明,重点突出,方便使用者快速找到核心概念。

2、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和图形。在思维导图中,应该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和图形来表达信息。尽量避免使用冗长、复杂的句子或难懂的词汇,使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和图形来传达信息,可以让使用者更容易理解思维导图所表达的内容。

3、保持思维导图的清晰易读。在思维导图中,应该保持线条和色彩的清晰易读,尽量避免使用过多的颜色和图形,避免出现混乱和难以理解的情况。此外,还需要注意思维导图的排版和布局,确保整体美观易读,方便使用者理解和记忆。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测量的核心素养是什么

1.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作等活动,认识周长。能测量并计算出规则图形的周长。生:秒针走一小格就是1秒。

量感。根据查询教育出版社网站显示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测量的核心素养是量感。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将“量感”作为核心素养之一,量感主要是指对事物的可测量属性及大小关系的直观感知。建立量感有助于养成用定量的方法认识和解决问题的习惯,是形成抽象能力和应用意识的经验基础。在学业要求中,对图形的认识与测量里,本学段要求学生能描述长度单位千米、分米、毫米,能进行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能在真实情境中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求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下册数学教材目录,谢谢!

16、从一个长10厘米,宽7厘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米的长方形中剪下一个的正方形,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目录:

1 测量

2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3 四边形

4 有余数的除法

5 时、分、秒

6 多位数乘一位数

7 分数的初步认识

8 可能性

掷一掷

10 总复习

三年级下册教材目录:

1 位置与方向

2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3 统计

4 年、月、日

制作年历

5 两位数乘两位数

6 面积

7 小数的初步认识

8 解决问题

设计校园

10 总复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