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脑手机 >

交叉脱氢偶联反应机理 交叉脱氢偶联反应机理

大家好,今日天天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交叉脱氢偶联反应机理,交叉脱氢偶联反应机理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交叉脱氢偶联反应机理 交叉脱氢偶联反应机理交叉脱氢偶联反应机理 交叉脱氢偶联反应机理


1、Kumada交叉偶联反应,是一个有机化学术语。

2、Kumada反应是镍催化的格氏试剂与卤代烃的交叉偶联反应。

3、1960年,Chat和Shaw等发现,镍卤化物与格氏试剂能发生金属交换反应(Transmetallation),生成二芳基镍。

4、交叉偶联反应是在金属催化剂催化下,RX(X=卤素、OTf、磷酸酯等离去基团,R=烯基、联烯基、烯丙基、苄基、炔基等)与金属试剂形成C-C键的反应。

5、从基元反应角度讲,是RX与低价过渡金属催化剂发生氧化加成,使R-X键断裂生成R-M-X,R-M-X再与金属试剂R'-M'发生金属交换反应生成RMR',RMR'经还原消除在R与R'间形成的键,再生过渡金属催化剂反应过程。

6、反应机理:Kumada在论文中第一次提出了催化循环的机理,整个循环包括三部:氧化加成,金属转移,还原消除。

7、这一观点的提出改变了以往对于碳碳键形成的认知。

8、通过镍-膦配体第一次提出了分子催化的概念,而且催化活性与膦配体有关。

9、经过后来的发展,由于镍催化剂只能用于格氏试剂,而不能用于有机锂试剂,因此又有钯催化剂的出现。

10、反应的应用:作为第一个Pd或Ni催化的交叉偶联反应,由于可以直接使用简便、经济的格氏试剂,Kumada偶联被用于苯乙烯衍生物的工业规模化生产,也是非对称联芳合成经济、方便的首选方法。

11、通过改变配体,利用Ni-Mg双金属的协同作用,Beller、Nakamura和Althammer分别发展了不活泼的氯代烷、氟代烷和非活化对甲苯磺酸酯参与的Kumada偶联,拓展了Kumada偶联的适用范围。

12、Buchwald曾报道过在适当膦配体存在下,可实现官能化的Knochel型格氏试剂在低温下与芳基苯交叉偶联。

13、值得一提的是,在空气中稳定的PinP(O)H可以作为配体的前体使用。

本文到这结束,希望上面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