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脑手机 >

职业卫生档案_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和职业卫生档案

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制度

职业卫生档案管理制度 (试行)

职业卫生档案_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和职业卫生档案职业卫生档案_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和职业卫生档案


职业卫生档案_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和职业卫生档案


根据《中华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结合本公司的实际,对公司各单位建立职业卫生档案,员工个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简称“两档”,并由专人负责保管。现为统一规范档案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一、职业卫生档案包括:

1.1企、事业单位职业卫生记录卡;

1.2厂区各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平面示意图、厂区各单位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平面示意图;

1.3厂区各单位工艺流程简图(用箭头表示);

1.5各单位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员作业人员登记卡;

1.6职业病危害、职业中毒记录卡;

1.7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汇总资料;

1.8职业病危害因素程度分级管理表;②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1.98、职业病危害因素程度分级管理表;职业中毒报告与处理记录表;

1.10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范、标准、文件、监督文书清单及有关文本;

1.11职业卫生管理方针、、目标、方案、程序、指导书、管理制度;

1.12职业卫生专(兼)职管理组织、职能及人员分工;

1.13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管理档案;

1.14职业病预防控制措施技术档案;

1.15职业病防护设施和防护用品档案;

1.16职业卫生培训教育汇总资料;

1.17职业病应急救援预案及演练有关资料。

二、员工个人健康档案包括:

2.1员工的职业史、既往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

2.2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

2.3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职业症名单及处理情况;

2.4职业病诊断、职业病病例登记表等员工个人健康资料;

2.5职业健康监护委托书或合同;

2.6职业性健康检查工种及人员名单;

2.7职业病人处理、安置情况汇总资料。

三、“两档”资料按档案管理的要求建立目录、统一编号、专册登记;分、长期、短期三种期限及时进行归档。

四、“两档”资料应字迹清楚、图表清晰、文字准确可靠,并管好和用好“两档”。

五、随时、定期地根据公司人员的变动,及时调整和补充“两档”,各表卡每年10月前系统地调整一次。

六、“两档”档案中各种资料按要求每三年复核一次;日常职业卫生工作须将测定结果、健康检查结果、职业病管理情况随时过录,以备分析。

八、职业病诊断,鉴定单位需提供有关“两档”资料时,档案室应如实地提供。

九、安全部对各部门移交来的职业卫生档案,要进行质量检查,归档的案卷要填写移交目录,双方签字,及时编号登记,入柜保管。

十、档案对档案的收进、移出、销毁、管理、借阅利用等情况要进行登记,档案调离时,必须办好交接手续。

十一、职业卫生档案柜要坚固、安全,做好防盗、防火、防虫、防鼠、防高温、防潮、通风等项工作,并有应急措施。职业卫生档案柜要设专人管理,定期检查清点,发现档案破损、变质时要及时修补。

十二、利用职业卫生档案的人员应当爱护档案,职业卫生档案存放室严禁吸烟,严禁对职业卫生档案拆卷、涂改、污损、转借和擅自翻印。

十三、本制度解释权归公司安全部。每年对其合规性进行评估修订。

十四、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施行。有关职业档案管理的其他规定按照现行的法律、法规、标准和公司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执行。

一、职业卫生管理台帐

1、台帐之一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档案

2、台帐之二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档案

3、台帐之三 职业病防治实施档案

4、台帐之四 职业卫生教育档案

6、台帐之六 职工健康监护档案

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和健工卫生档案和什么档案

职业健康应以促进并维持各行业职工的生理、心理及社交处在状态为目的;并防止职工的健康受工作环境影响 ;保护职工不受健康危害因素伤害;并将职工安排在适合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的工作环境中。

一、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管理档案 1.职业健康监护委托书; 2.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报告和评价报告; 3.④医疗救护措施,储备针对急救伤员所需的有效抢救品、器械。⑤定期进行培训和演练、考核有关人员在发生后的应变抢险、自救互救能力,考核不合格者不得上岗。指定专人负责,并定期检查抢险个人防护用品、工具、品、器械,及时更换失效的品和损坏的器械。职业病报告卡; 4.对职业病患者、患有职业证者和已出现职业相关健康损害从业人员的处理和安置记录。二、GBZ/T 225—2010《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 4.1.11 建立、健全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根据规定,用人单位应为存在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含临时工)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劳动者名册应按照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分别建立存档。 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劳动者姓名、性别、年龄、籍贯、婚姻、文仁程度、嗜好等一般概况; —劳动者职业史、既往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 —相应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事; —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理情况; —职业病诊疗等劳动者健康资料。

职业卫生档案与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制度

组织对劳动者的职业卫生培训以及劳动者之间 (包括劳动者及其代表)的合作与交流,以全面实施其职业卫生管理体系要素;

职业卫生档案管理制度

7、培训:各种培训记录。我们一般有培训申请、评价、签到、培训记录。课件打印后装入。如果有试卷也装一份。

二、职业卫生档案包括:

1、企、事业单位职业卫生记录卡;

2、厂区各生产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平面示意图、厂区各生产单位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平面示意图;

3、厂区各生产单位工艺流程简图(用箭头表示);

4、各生产单位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员一览表;

5、各生产单位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员作业人员登记卡;

6、职业病危害、职业中毒记录卡;

7、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汇总资料;

9、职业中毒报告与处理记录表等;

10、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范、标准、文件、监督文书清单及有关文本;

11、职业卫生管理方针、、目标、方案、程序、指导书、管理制度;

13、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管理档案;

14、职业病预防控制措施技术档案;

15、职业病防护设施和防护用品档案;

16、职业卫生培训教育汇总资料;

17、职业病应急救援预案及演练有关资料。

三、员工个人健康档案包括:

1、员工的职业史、既往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

2、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

3、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职业证名单及处理情况;

4、职业病诊断、职业病病例登记表等员工个人健康资料;

5、职业健康监护委托书或合同;

6、职业性健康检查工种及人员名单;

四、“两档”资料按档案管理的要求建立目录、统一编号、专册登记;分、长期、短期三种期限及时进行归档。

五、“两档”资料应字迹清楚、图表清晰、文字准确可靠,并管好和用好“两档”。

六、随时、定期地根据公司人员的变动,及时调整和补充“两档”,各表卡每年10月前系统地调整一次。

七、“两档”档案中各种资料按要求每三年复核一次;日常职业卫生工作须将测定结果、健康检查结果、职业病管理情况随时过录,以备分析。

八、员工离开单位时,有权索取个人健康档案资料并复档案室应如实地、无偿地提供,并在所提供的个人复印件上签章。

九、职业病诊断,鉴定单位需提供有关“两档”资料时,档案室应如实地提供。

十、档案室对各部门移交来的职业卫生档案,要认真进行质量检查,归档的案卷要填写移交目录,双方签字,及时编号登记,入库保管。

十一、档案对档案的收进、移出、销毁、管理、借阅利用等情况要进行登记,档案调离时,必须办好交接手续。

十二、职业卫生档案库房要坚固、安全,做好防盗、防火、防虫、防鼠、防高温、防潮、通风等项工作,并有应急措施。职业卫生档案库要设专人管理,定期检查清点,如发现档案破损、变质时要及时修补。

十三、利用职业卫生档案的人员应当爱护档案,职业卫生档案室严禁吸烟,严禁对职业卫生档案拆卷、涂改、污损、转借和擅自翻印。

十五、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施行。有关职业档案管理的其他规定按照现行的法律、法规、职业卫生标准和公司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执行。

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制度

为了保护职工健康和维护公司权益,根据《中华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用人单位为劳动者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妥善保存,特制订本制度。

1、 安健环部负责为每一位职工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妥善保管。

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包括:

(一)劳动者职业史、既往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

(二)相应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

(三)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理情况;

(四)职业病诊疗等健康资料。

3、劳动者离开单位时,本人有权索取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档案管理人员应如实、无偿提供,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

4、对已离职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在离职后三个月后进行封存,并保存10年以上,以备上级部门查阅。

5、档案管理人员应将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妥善保管,防虫蛀、防霉、防丢失、防丢失,保证档案安全。

6、所有档案应有专柜存放、加锁,定期清理通风,防湿。

7、所有档案不得随意查阅、复印,不得置于公共场所。

8、其他依照公司档案管理制度执行。

9、本制度从下发之日起执行。

怎样做好单位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

三、职业卫生管理(40分)1、建设项目管理。及时、如实向安监部门进行职业病危害申报工作;2、职业危害作业点的管理。职业危害作业点应建立定点登记台帐,采取有效治理和防范措施;3、职业卫生设备设施管理。建立职业病费那个湖设备设施台帐,并配备起源、定期维护检测以保证有效运行。4、个人防护用品管理;5、现场管理:醒目位置设有公告栏、作规程、规章制度及警示标识。6、职业危害应急管理制度。

1 建立、健业卫生管理组织

职业卫生管理组织应由单位负责人、工会负责人,安全卫生机构负责人及专职或的职业卫生人员组成。职业卫生人员应当包括各个层次和级别,如车间或较大班组组员应当熟悉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了解本单位的生产工艺,职业病危害现状,控制方法,单位的负责人应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依法组织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每个成员都要明确,实行追究制。

2制定职业病防治和实施方案

职业病防治是用人单位一项长期的工作,因此,必须要有近期和远期规划,将防治职业病的阶段目标和总体设想纳入到中去。制定前必须对本单位的职业病危害情况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全面了解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分布、种类,浓度(强度)及危害后果,了解有关防护设施的运行和效能,了解职工健康,发病情况。

实施方案应着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开发应用,限制使用或淘汰职业病危害的技术、工艺、材料,明确经费投入和实施时间,以预防、消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

3职业病危害应急预案

针对本单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隐患,制定应急预案是增强防范意识,提高对突发应急救援能力,减少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有效办法,具体应包括:

①深入调研,搞清本单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隐患、性质和危害程度。

②应急的现场措施,如:设置报警装置和应急通风装置,预备抢险使用的个人防护用品和工具。

③设置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

4建立、健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

4.1职业卫生档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①劳动者从事职业病危害作业的职业史、相应作业场所中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

③职业健康检查的组织和检查结果评价。

4.2健康监护档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①劳动者从事职业病危作业的职业史、相应作业场所中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

③职业病的诊断、处理,治疗和疗养情况。④职业危害的抢救情况。

职业卫生管理是一项繁杂的工作,涉及的内容较多,对于控制和预防职业病是至关重要的。用人单位应结合本单位实际需要,建立、健全以下管理制度。

5.1职业卫生培训制度

①用人单位有关负责人及职业卫生人员应定期培训和学习,熟悉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掌握本单位职业卫生状况及对策,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②用人单位应当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和在岗期间的职业卫生培训,普及相关法律知识和职业卫生知识,告知本单位职业病危害两头及可能产生的健康损害。

③指导劳动者正确使用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④对劳动者进行遇险时应掌握的自救知识培训。

⑤劳动者培训考核合格,经职业卫生专业人员认可,方可上岗作业。

5.2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①作业场所与生活场所分开,职业病危害作业与无害作业分开,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场所与其他场所分开。

②使用有害物品作业场所必须设置有效的通风装置,可能突然泄漏大量有毒物品或易造成急性中毒的作业场所,必须设置自动报警装置和应急通风设施。

③高毒作业场所设置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

⑤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必须在职业病危害作业现场公示。

⑥职业病防护设施必须保持正常运行,并有相关人进行维护。

⑦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要配发齐全,不使用个人防护用品,不得上岗作。

⑧针对不同职业病危害作业,制定相关的安全作规程并严格履行。

⑨用人单位负责人,职业病防治机构的有关人必须定期对作业场所职业卫生进行检查;职业卫生专业人员应经常(每日1~2次)对作业场所进行检查;特殊情况应跟班检查指导。对查出的问题应以书面形式提出整改意见,责成专人落实,制定相应管理规定,对违反规定的行为,给予处理,检查及检查结果要详细记录,存档备查。

5.3 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①对从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包括以下内容:事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为其建立职业健康档案,并按规定组织其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如实将检查结果告知劳动者。

②用人单位应当对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及时组织救治,进行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

③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经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有职业的劳动者从事其所的作业。

④职业健康检查中发现有与所从事的职业相关的健康损害的劳动者,应当调离原工作岗位,并妥善安置,对职业病患者应积极进行治疗,恢复后应调离原工作岗位,妥善安置。

⑤职业健康检查应到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从事职业健康检查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检查应当严格按规定周期进行,不得抽查瞒检。

⑥职业健康检查应当视同正常出勤,所需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⑦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有权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无偿提供,并在其档案的复印件上签章。

5.4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制度

①用人单位应当向所在地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时应当提交《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表》及有关材料。

②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定期对职业病危害作业场所进行检测评价。

③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由依法设立的取得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资质认证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

④用人单位应当实施由专人负责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并确保监测系统正常运行。

⑤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不符合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时,用人单位应当立即采取相应治理措施,经治理仍然达不到要求时,必须停止职业病危害作业,经治理符合要求的,方可重新作业。

5.5 建设项目管理制度

①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以下统称为建设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单位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应当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并向卫生行政部门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

②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的防护设施设计,应当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查,符合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方可施工。

③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后,建设项目的生产规模,工艺或者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防护设施等发生变更时,应当重新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与卫生审核。

④建设项目在竣工验收前,建设单位应当进行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竣工验收时,其职业病防护设施经卫生行政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正式生产和使用。

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应当由依法取得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承担。

⑥建设项目在竣工验收之日起30日内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

5.6 个人防护用品的管理制度

①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提供个人使用的、符合防治职业病要求的个人防护用品; 不符合要求的不得使用。

②按规定定期为从事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配发个人防护用品。

③指导劳动者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④损坏或无效的个人防护用品要及时更换。

⑤对从事职业病危害作业又拒不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的劳动者进行批评、教育。

职业卫生档案与从业人员健康监护档案的区别是什么?

职业卫生档案:是填写单位职业卫生整体状况。而健康附:职业卫生管理台帐样本目录监护档案:则是填写职业病危害岗位从业人员个人的基本状况;这就是二者的区别。

一、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管理3、检查:就是平时的检查资料,如果和安全一起的,就把检查资料复印一份安全装一份,职卫装一份档案

2.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报告和评价报告;

3.职业病报告卡;

二、GBZ/T 225—2010《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

根据规定,用人单位应为存在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含临时工)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劳动者名册应按照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分别建立存档。

—劳动者姓名、性别、年龄、籍贯、婚姻、文仁程度、嗜好等一般概况;

—劳动者职业史、既往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

—相应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事;

—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理情况;

劳动者什么查阅复印其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该句话正确描述为:劳动者有权查阅、复印其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要求,严格遵守职业卫生标准,在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也有权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无偿提供一、组织机构建设(10分):1、设置或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2、配备专职或职业卫生专业人员;3、职业病防治工作纳入法定代表人的目标管理职责。,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

《中华组织执行职业卫生管理体系的方针政策;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按照规定的期限妥善保存。

职业病防治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转移给什么单位和

一、根据《中华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结合本公司的实际,对公司各单位建立职业卫生档案,员工个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简称“两档”,并由专人保管。

法律客观:

4.1.11 建立、健全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中华职业病防治法》第二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采取下列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 (一)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或者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二)制定职业病防治和实施方案; (三)建立、健业卫生管理制度和作规程; (四)建立、健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 (五)建立、健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 (六)建立、健业病危害应急救援预案。

职业卫生档案包括什么内容?

负责确定职业危害识别、评价及其12、职业卫生专(兼)职管理组织、职能及人员分工;控制人员的职责、义务和权利,并告知劳动者;

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包括:工人的基本情况(姓名、性别、住址、文化程度),接害职业史,既往病史(重点记录职业症,职业接害可能导致的疾病)自觉症状及体症,一般体格检查,根据接害物针对性健康检查和仪器检查。(接尘的拍片,接触甲酰氨的要化验肝功能,接触苯的要化验血液等)

如何完善职业卫生的6个档案

七、员工辞职离开单位时,有权索取个人健康档案资料并复档案室应如实地、无偿地提供,并在所提供的个人复印件上签章。

你要说一下是哪6个啊?

我这儿知道的档案多啊,对于以下的档案主要包括:

1、职业健康监护档案(一人一档):基本信息,三岗体检,结果告知等等

2、危害项目申报:就是每年5月,往网上申报的那个事。包括你交的表和回执。

4、告知:合同告知、年度危害因素结果告知、体检告知。

5、三同时:新改扩的项目评价报告,没有就是现评报告

6、应急:预案和演练记录。应急物资清单、急救箱及品清单

8、劳保:各种劳保表格,包括、采购申请、发放标准、发放记录的复印件等等

9、防护设施:防护设施清单、防护设施巡检记录等等

10、检测和评价:危害因素年度检测报告、各种评价报告

11、制度:职卫12项制度。

基本是12项制度各建立文件盒进行管理。我不知道你的6项档案具体怎么合并的。

一句话:只要沾边的就往盒子里面放,越多越好。别人看着也舒服。

④职业病危害作业场所必须设置获救标志和中文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载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希望能帮到你

职业卫生档案的台账有哪些内容?

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内容:一般是劳动者姓名、性别、年龄、籍贯、婚姻、文仁程度、嗜好等一般概况; 劳动者职业史、既往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相应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事; 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理情况; 职业病诊疗等劳动者健康资料。 首先,我们要十分明确日常监测人员,并对数据的准确性负责,明确尘、毒、噪声的合理布点,布置图,明确监测时间,并做好记录表,规定监测办法。有目的性的记录,准确的记录,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懈怠和放松。

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档案包括:职业危害的种类,本单位职业卫生管理组织,职工总人数,接触有害因素的人数及性别分布,生产工艺流程,有害作业点的分布情况,有害因素的强度,职业病防护设施的有关情况,职工健康监护情况,职业病人登记情况。

在确定取得委托取得资质认定的职业健康技术服务机构进行作业场所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的检测和评价。作业场所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若超过职业接触限值,我们应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治理措施难度较大的应制定规划,限期解决。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在投入使用时和在设备大修后,应进行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检测和评价。

明确职业危害检查负责部门和人员,以及相应的任务和职责。明确职业危害检查方式日常、定期、季节性、节假日前后和一般性及检查周期。明确职业危害思想认识、管理制度、现场环境、职业危害标志、职业危害设施、工艺、设备、仪表、问题整改等方面的检查内容。检查查记录保存完好,明确对检查中发现问题的处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