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脑手机 >

立秋早凉嗖嗖 立秋早晚凉爽

“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字面意思指的是如果立秋早的话,接下来的天气就会比较凉爽,而立秋晚的话,天气会比较热。

立秋早凉嗖嗖 立秋早晚凉爽立秋早凉嗖嗖 立秋早晚凉爽


秋季天气凉了还会出现“热死牛”的情况就是所谓的“秋老虎”,出现“秋老虎”,立秋之后天气仍然热上一段时间。

而判断立秋是早是晚可以看立秋的农历时间,立秋在农历六月,属于“早立秋”,在农历七月就是“晚立秋”。但笔者认为这种说法不准确,这里的“早”“晚”指的应该不是立秋的农历月份,而是立秋这个时间点在一天中的时间,在中午之前,属于“早立秋”,在中午之后则属于“晚立秋”。

立秋的农事活动

立秋日对农民显得尤为重要,有农谚说:“雷打秋,冬半收”,“立秋晴一日,农夫不用力”。立秋前后中国大部分地区气温仍然较高,各种农作物生长旺盛。

中稻开花结实,单晚圆秆,大豆结荚,玉米抽雄吐丝,棉花结铃,甘薯薯块迅速膨大,对水分要求都很迫切,此期受旱会给农作物最终收成造成难以补救的损失。所以有“立秋三场雨,秕稻变成米”、“立秋雨淋淋,遍地是黄金”之说。

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什么意思 早立秋的早指的是什么

导读:节气时,民间俗语有很多,这些俗语更简单明了的解释了节气的气候特征,其中立秋就有这样一句俗语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你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早立秋的早指的是什么呢?接下来和我一起去了解下吧。

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什么意思

这句俗语的意思是,立秋时间早的话,接下来天气就会比较凉爽;反之如果较晚,立秋之后天气就会比较热。

不过,“早立秋”“晚立秋”的“早、晚”如何界定,现在存有争议。有人说,“早立秋”是指立秋时间所属月份比较早,比如在农历六月;“晚立秋”是指立秋时间较晚,比如农历七月。但更多的人认为,这里的“早”“晚”不是这个意思,而是指一天之中的时间点,在中午12点之前算是“早”,12点之后就算是“晚”。笔者比较倾向于后一种说法,即以当天12点为界。

说到这有些人可能会感到疑惑了,立秋不是一天吗?为啥会在12点之前或者之后呢?这是因为,农历本身是“阴阳合历”。二十四节气是智慧的先人,用太阳在黄道上运行的位置确定的,每运行15°就是1个节气。太阳什么时间运动到哪个位置,可以精确计算出具体的时间点,而不仅仅是算出来哪一天。

因此,立秋之类的节气,都是有一个具体的时间点的,今年的立秋时间具体就是8月8日3点17分。也就是说,今年的立秋,属于“早立秋”,接下来的天气,很有可能就会“凉飕飕”,而不会出现入秋了却还是高温不退的现象。

类似这样的俗语,是先人经过不断实践总结出来的,具有一定的科学道理。比如说“晚立秋热死牛”,“晚立秋”的年份,秋季出现“秋老虎”的几率大,所以就热。

早立秋的早指的是什么

谚语中的“早”和“晚”指的是阴历的日期而不是到达黄经角度的准确时间。比如六月初一就是早,七月初一就是晚。“冷”和“热”也是指不同年份的相同阴历日期之间的比较。

如果六月初一就立秋了,到七月初一已是阳历的9月初所以“冷飕飕”;而同样是七月初一,如果才立秋,正值阳历的8月初,当然“热死牛”了。千百年流传下来的谚语,不可轻言“没有科学道理”

俗话说,“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立秋将至,我国南方大部出现出骄阳似火、高温蒸烤的局面。此前,天文学家表示2013年的立秋时间在8月7日下午,“晚立秋”会不会导致我国出现高温干热的“秋老虎”天气? 是否出现“秋老虎”尚无定论。

立秋后天气情况:

立秋标志着秋天的开始,是一年中气温由升变降的转折期,但立秋不是真正秋天的到来。“从气象的角度,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低于22℃,才可认定为秋天。而目前,炎夏的余热未消,我国大部地区距这个标准仍有较大距离。”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林建说。至于立秋之后会不会出现“秋老虎”,气象监测尚不能肯定。“如果副热带高压在南落过程中长时间控制南方地区,就会出现‘秋老虎’”。

我国地域辽阔,处暑后南方、北方气温变化还有不同。北方气温下降明显,开始秋高气爽的天气。夏季称雄的“副热带高压”,虽说大步南撤,但绝不肯轻易让出主导权、轻易退到西太平洋的海上。

在它控制的南方地区,刚刚感受一丝秋凉的人们,往往在处暑尾声,再次感受高温天气,这就是名副其实的"秋老虎"。

“秋老虎”的说法也提醒人们,秋天还会有天气炎热的时候。《清嘉》的作者顾铁卿:“土俗以处暑后,天气犹暄,约再历十八日而始凉;谚云:处暑十八盆,谓沐浴十八日也。”意思是还要经历大约十八天的流汗日。

需要说的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往往在秋老虎天气结束后,才会迎来秋高气爽的小阳春,不过要到10月以后了。

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什么意思 怎么判断早立秋和晚立秋

导读:每一个节气都有谚语和俗语,这些民间俗语预示了一个节气的气候特点和天气状况。在立秋节气中,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的说法很是流行,那你知道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什么意思吗?早立秋和晚立秋都是立秋的一种形式,那怎么判断早立秋和晚立秋呢?下面和我一起去了解下吧。

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什么意思

东汉崔寔《四民月令》记“朝立秋,冷飕飕;夜立秋,热到头”。民谚也有“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的说法。

这句俗语的意思是说如果立秋是在早上的话,那么立秋后的天气就会比较凉爽。而如果立秋是在下午或者是晚上的话,那立秋以后的天气不但不会降温,甚至还会更加的炎热,因为有“秋老虎”在等着。今年立秋就是在晚上九点多钟,所以应该还会热上一段时间。当农夫问他们这话有什么科学依据时,老农们都表示在过去一直是这样的,这都是古人们一辈一辈辈传下来的经验,是错不了的。你认为今年立秋后还会热吗?

如何解读早晚立秋说法不一

一种认为是考量立秋所在一天当中的早晚。如果立秋时间在上午,则天气凉爽;立秋时间若在下午以后,天气就还要热上一阵。可惜数据不支持。气象专家经过多年观察记录,得出的结论是其实立秋的早晚和天气炎热并没有太大关系,“立秋”时刻早晚影响天气冷暖的说法没有科学依据。

另一种说法就比较复杂了。按照我国古代历法,立秋对应阴历七月。通常阳历立秋的时间相对固定,但是在阴历上的早晚会差很多,人们就通过立秋早晚来比较阴历七月凉热。如果阴历已经进入七月,阳历还没有立秋,就叫晚立秋,反之就叫早立秋。晚立秋,阴历七月正处三伏,不热也难;早立秋,阴历七月之前就已经退凉了。按照这个说法,准确表达应该是“早立秋,阴历七月凉飕飕;晚立秋,阴历七月热死牛”。

怎么判断早立秋和晚立秋

古人是没有阳历的,他们只按阴历走。一般而言,立秋多在阴历六、七月之交,因此立秋在阴历六月为早,阴历七月为晚。

而考量“凉热”的时间段应该指的是阴历七月,这个和我国古代的历法有关。我国古代还根据天干地支来纪月,节气就成了月份的起止点。立秋对应申月的开始,也就是一年中的第七个月。另外,立秋又多出现在阴历六七月之交,所以人们就通过立秋早晚比较阴历七月凉热的关系。

通常每年阳历立秋的时间相对固定,但是在阴历上的早晚会差很多。如果立秋晚,还得把之前已经过了的阴历七月给算进去。比如今年立秋是阴历七月十二,按阴历算法走,属于晚立秋。算阴历七月究竟热不热时,得把立秋之前的、已经过去了的阴历七月给算进来,也就是从阳历的7月27日到8月24日(这对应着阴历七月初一到二十九的一个月)。

而这段时间正好处在三伏天里,想不热都难。

如果立秋早,则反之。(为帮助理解,可以把上图中的阴历七月十二替换成六月二十,然后发现:哇塞,要等到阴历七月开始还得再等十天!然后你就发现:换成阳历,就是8月末9月初了,那时自然比现在凉快了。)

所谓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就是这么个道理。

立秋节气谚语及解析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立秋也就意味着天气要开始转凉了,早晚温差就逐渐增大了。而这句俗语的意思是说,入秋以后天气逐渐转凉了,尤其是在下雨以后,天气会更加的凉爽了。而随着秋雨一场一场的下,天气也逐渐由凉爽向寒冷转变。至于“十场秋雨要穿棉”中的“十场”并不是实数,而是指多秋雨过后,也就是差不多2个半月后,就要开始穿棉衣了,因为这个时候就马上要“立冬”了。

立秋无雨是空秋,万物历来一半收

这是一句关于立秋时天气的谚语,其意思是说如果在立秋当天如果没下雨的话,那这一年的收成将不理想,不管是种植的是何种农作物,在秋后的收成都减产比较严重,基本上都是丰收年的一半。

立秋有雨丘丘收,立秋无雨人人忧

这一句和上面一句是对立的,意思是说在立秋节气的时候,如果降雨的话,那表示今年的农作物在秋后都能大丰收,而如果立秋节气当天不下雨的话,那农民朋友就要开始为今年粮食欠受而苦恼了。在过去农民就是靠天吃饭,天气的好坏对农作物的收成是有很大的影响的。

秋前北风秋后雨,秋后北风干河底

这句俗语的意思是说在立秋前如果刮起了北风,那么在立秋后一般大会下一场雨,而如果在立秋后刮起了北风的话,那当年的冬天就很有可能会出现比较严重的旱情,河流都能干到底,说明其旱情是有多么的严重啊。

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什么意思?

01 “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字面意思很简单,如果立秋早的话,接下来的天气就会比较凉爽,而立秋晚的话,天气会比较热,当然“热死牛”只是一种夸张的说法。

“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什么意思?

“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字面意思很简单,如果立秋早的话,接下来的天气就会比较凉爽,而立秋晚的话,天气会比较热,当然“热死牛”只是一种夸张的说法。有人说了,秋季不是天气凉了吗?怎么还会出现“热死牛”的情况呢?这就是所谓的“秋老虎”,出现“秋老虎”,立秋之后天气仍然热上一段时间。

在古人的观点中,早立秋以后,秋老虎持续的时间不会太长,温度变化较快,过一段时间气温就会降下来,形成秋高气爽的局面。尤其是早晚温差,会逐渐增大,凉风渐起,寒意较早到来。

晚立秋的情况则相反。立秋以后,天气还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的炎热高温表现,特别是秋老虎,有可能延续到9月底10月初。虽然温度也会有所下降,但总体表现特别慢,高温持续的时间很长。用形象夸张的说法,那就是连家里的老牛都受不了,热得要死。

什么是早立秋和晚立秋?

关于立秋的早晚判断,民间有两种方式。

1、以农历月份来判断

众所周知,在公历上,立秋时间是相对固定的,一般都在8月7日前后。而在农历上,立秋却是个未知数,并不会具体固定在某一天。有可能是农历六月,也有可能是农历七月。所以,我们通常以7月为界限,早于7月1日的立秋,就是早立秋。而在7月以后的立秋,都被称之为晚立秋。

2、以立秋当地的具体时刻来划分

如果立秋的具体时刻是在当日中午12点以前,那就是早立秋。如果是在当日12点以后,那就是晚立秋。

没有准确性的依据,早秋凉爽,晚秋炎热。人们认为如果秋天的开始时间是在早上,天气会凉爽,如果秋天的开始时间是在下午之后,天气会炎热一段时间,气象部门表示,影响天气的因素非常复杂,目前的气象监测仍不确定。然而,如果亚热带高压在南下的过程中长时间控制南部地区,夏季将会出现。

今年是秋末。因为进入秋季开始的具体时间是 21点以后,而不是中午之前。早上进入是初秋,下午进入是初秋。国家气候中心将年份分为两组, 早秋和晚秋,并计算从早秋到 2009年底,2017年至 8月的平均气温,比较数据是全年全国平均气温 20.4 ℃ 的时间。今年是初秋,初秋的农历日期是确定早晚的基础。

如果是在 6月,那就是初秋, 如果是在 7月,那就是初秋,这样,今年秋天的开始是 6月26日,这无疑是秋天的开始,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天文和气象知识,其中许多都表现在民间谚语中,其正确性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过去,人们谈论农历,这与今天不同,初秋应该是指农历中秋初的早晚,而不是一天的早晚,节气表示天气现象,这与农业时间直接相关。太阳历中每个太阳节的时间是固定的,因为太阳历是根据地球围绕太阳的公转而形成的,每年的 8月7日或 8月8日,秋天的开始并不坏,8月的温度也不会有太大的差异,但是在农历中,节气年复一年地变化。

其他年份的秋季开始时间分布在 6月17至7日之间。可以看出,秋初的早晚差异可以是一个月,也就是说,在农历的同一天,可能有两个节气。

民间认为如果立秋时间在上午,则天气凉爽,立秋时间在下午以后,天气就要热上一会,气象部门表示,影响天气的因素很复杂,目前的气象监测尚不能肯定,但如果副热带高压在南落过程中长时间控制南方地区,就会出现“秋老虎”。

在古代没有阳历按阴历走,一般立秋都是在阴历的六七月份之交。早上立秋的话,天气会比较凉爽,立秋在下午或晚上的话,天气会比较炎热。这是古代的人们一辈辈传下来的经验,没有科学依据。另外一种说法,早立秋,阴历7月之前就已经退凉了。晚立秋,阴历7月正处于三伏天,很热。

因为每年立秋的时节是有适宜范围的,过早或过晚立秋都会对人们的生活造成影响。

“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的说法,认为如果立秋时间在上午,则天气凉爽;立秋时间若在下午以后,天气就还要热上一阵。气象专家认为,影响天气的主要因素是大气环流、太阳辐射、下垫面情况及人类活动等,“立秋”时刻早晚影响天气冷暖的说法没有科学依据。气象专家曾做过验证,以北京1990年至1999年立秋情况来看,这10年中有5年是早立秋,5年是晚立秋,而气象资料显示,这10年中有9年立秋后平均气温超过了常年平均值。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