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脑手机 >

关于大型月季养殖基地的信息

本文目录一览:

哪里批发月季苗

赵国有,的月季种苗繁育基地和月季的龙头企业——河南南阳月季基地总裁。近30年的努力,南阳月季基地规模近5000亩,月季品种1200种,精优品种600余种,员工800余人,技术人员100余人,年产树状月季、大花、藤本等各类月季A级以上标准苗3000万株以上,各类盆栽月季500万盆,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并出口至日本、德国、荷兰等国,享誉国内外。

关于大型月季养殖基地的信息关于大型月季养殖基地的信息


坚信市场前景 忍常人所不能忍

1983年,农村改革之风正劲,33岁的赵国有开始种植月季,而这个本是无心插柳的举动却造就了一个传奇。2000年,南阳市石桥镇被、花卉协会命名为“月季之乡”,全国大部分地区用于绿化美化的月季苗木几乎都出自这里。

赵国有种月季时只有8分地,经营状况不太理想。两年后他在潦河镇创建了第二个月季园。次选址离市区有30多公里,不仅距离远,而且地下水水位很深,打机井时难找到水源,一年后只能放弃。随后,赵国有就在潦河镇另辟一块水源丰富的新基地,位于市区南15公里。

当时南阳专门种植月季的人不多,规模也不大,月季种苗很稀缺。“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办呢?我只好带着人上山割刺玫。”赵国有介绍说,刺玫就是野生的蔷薇,可用作嫁接繁育月季的砧木,郊外随处可见。虽然蔷薇扦插容易成活,但从50公里外的山地上割下来,再通过长途班车运回种植地,要花很长时间,蔷薇条子脱水,成活的并不多。没什么更好的办法弄来种苗,他们只能顶着太阳频繁往来于市郊之间。“从1987年到,我们一直是赔钱再赔钱。艰难困苦啊!”赵国有感慨道。

不仅手头拮据,赵国有和员工们的办公场所也十分简陋。“我们住的棚子都是自己搭的,墙是单坯砖砌成的,屋顶是油毡的。办公桌开始是个做包装箱的木箱子,后来是一张四条腿儿都晃荡的烂桌子,上面搭了一块塑料布,墙上挂一个有几个兜的布袋就算是邮箱了。没有电话,与客户联系都是写信,那时常常吃完早饭就骑着自行车往邮局跑。”赵国有说:“就是这样的办公条件,我们坚持了6年。”

物质生活的清贫和身体劳累的痛苦容易忍受,精神上的打击有时确实承受不起。他回忆说:“记得在潦河的第三年,好不容易用野生蔷薇做砧木嫁接的月季长好了,湖北一个客户同我们签了1.5万元的合同,我高兴得不得了。没料到苗子送去了,对方找了好多借口,硬是一分钱没给。心里那份苦、那份气,真是难以形容。你想想,一帮子人都等着拿工糊口呢!”

企业改制获活力 强化制度管理

1990年,河南省同位素研究所打算在南阳设立一个月季研究实验基地,经考察后相中了赵国有的潦河月季园,南阳月季基地的名号由此而来。1992年,月季经营出现明显好转的时候,赵国有又把月季发展重点放到了家乡的石桥镇,南阳月季基地的名字却沿用至今。

经过近十年的历练,南阳月季基地迈过了小作坊式经营的阶段,前景明朗了许多。公司效益好了以后,赵总的许多亲朋前来投奔。“家族式企业壮大了以后,往往难以突破快速发展的瓶颈。老板的亲戚往往谁也指挥不了,这给管理者带来很大压力,也给公司带来很大隐患。”赵国有说。

1999年,南阳月季基地正式改制为充满现代气息的股份制企业。管理人员的任用以能力为准,不论资排辈,有能者居之;公司有严格的 规章制度 ,对所有股东一视同仁;各部门各负其责又团结协作,群策群力。

“现代企业制度使公司各个环节的运转实现了良性循环。”赵国有说,“首先,有了新的规章制度做保障;其次是大家的利益绑在了一起,祸福共担;其三是企业发展到哪儿,制度就发展到哪儿,与时俱进。”

随着南阳月季基地规模的扩大,如今,公司5000余亩月季种植基地被划分成11个管理区、60个分场,还建立了花卉研究所、香料研究所,园艺A区、园艺B区等5个技术组,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各个部门运转有序。

标准化 产品销往国外

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公司乘势而上,把眼光从国内市场拓展到了市场。

入世之前,的月季种苗生产与同行之间的贸易往来、技术交流相当罕见,更没有所谓的“标准化”的概念。国内月季种苗没有详细的等级划分,销售苗木时仅根据苗龄大小、地茎粗度等确定价格。

2002年,南阳月季基地与一家日本客商洽谈贸易时,后者提出了一个当时看来十分苛刻的规格标准:外观整齐、均匀,枝条充分木质化,根系完整、无损伤,无失水风干现象;主根长度、地茎粗度、植株高度、主枝数量、主枝粗度、分支点距离均符合指标要求;病虫害方面,根结线虫、根腐线虫存在比例符合禁绝要求;种苗清洗干净,不带一丁点儿土壤;单株包装,所用的草炭、麻袋网、塑料袋必须专用等。

如此详细、严格的月季种苗规格标准在以前的国内贸易中从未出现,南阳月季基地也闻所未闻。“当时,这家日本客商并没有告诉我们该如何实现这些标准。我们的工人为了让将月季苗清洗干净,只能一株一株用水冲,没有专用的工具我们只能用牙刷刷。”南阳月季基地总裁助理许春峰说。“后来,一家德国客商告诉我们用什么工具,如何实现这些标准,我们慢慢就熟悉了。”

月季种苗的规格标准仅仅是月季标准化的一部分,国外的标准化涵盖了月季生产的全过程:从新品种培育到推广,从扦插、嫁接繁育到田间管理,从病虫害防治到疫病监测,从苗木销售到种苗溯源,甚至土壤结构分析、连废弃物处理等都有相当精细、严格的技术指标要求。

认识到与世界园艺公司的距以及标准化生产的意义,南阳月季基地着手建立一套标准化体系,与标准接轨。在月季种苗生产方面,配合南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委托南阳市土肥监测中心、南阳市植保站对生产用土地及其环境进行考察、统计、测量、分析,了解土地肥力、土壤成分、病菌、虫害等情况,同时做好了安全使用农化肥、监测和病虫害防治等工作。

在新品种培育方面,围绕改良现代月季品种,采用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基因工程等先进方法培育新型、优质月季品种。公司每年公布不低于3个月季品种,截至目前,已自主培育出“夏令营”、“粉扇”、“东方之子”等品种50余种,新品种培育工程初具成效。另外,南阳月季基地一直很注重对树状月季的研究和开发。通过各种古老野生蔷薇的研究、选育、驯化,公司逐步掌握了各种蔷薇和月季的嫁接时间、特种嫁接方法,掌握了野生古老蔷薇的移栽时间及养护办法,形成了切实可行的《树状月季培育标准》。

襄阳市襄城区卧龙镇的卧龙月季花海

卧龙月季花海位于襄阳市襄城区卧龙镇朝阳村一组。

襄阳市襄城区卧龙镇朝阳村一组

卧龙月季花海是襄阳市月季种植基地,该公司成立于2014年,注册资本500万元,预计投资1.5亿元,分三期投资,是一家集花卉苗木研发、种植、销售、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于一体的农业观光企业。其中以月季为主,拥有近200个品种,其它名贵苗木为辅,建设有机蔬菜培育基地、鱼塘养殖基地和优质果木种植培育基地。苗木产品形成以中部中大城市为中心,辐射全国各地。

天狼月季基地在哪里?有人去过这个月季基地吗

月季种苗标准化体系的实质,就是革新传统的粗放经营模式,对月季种苗从繁育到销售的全过程进行科学化、程序化和精细化的管理,让月季种苗按照设定的程序生长、出圃。因此,我们通过对20年来进行月季种苗生产的经验总结,参考同行的做法,制定了初步完善的月季标准化体系,共包含有6章14项的作业指导书及相关管理制度计1288个标准化条款,对月季种苗的每一个生产细节进行了规范和掌控。 结合我们自身实际,对南阳月季机构重新设置,将基地设为两所、八部、十三个管理区,并对每一个工作部门制定了岗位职责和任职要求。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月季盆景,包括刚刚修整完的精美花朵,还有石头、树桩、石臼等为容器的特色盆景。在月季花盆景展示区里,各种颜色和形状的花朵争奇斗艳,让人目不暇接。

不仅如此,园区还有一个室内展示厅,展出了更多精美的盆景以及文化传承相关的展品,让游客对于月季盆景的历史和文化了解更加深入。同时,基地还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如园林技术交流、月季花艺培训、手工制作月季盆景等,让游客可以更加全面的了解月季盆景的养护、种植和制作技术。

作为东部月季文化的代表,树桩月季盆景基地已经成为一个备受瞩目的旅游景点。如果你对月季盆景感兴趣,不妨前往扬州市广陵区,亲临基地一探究竟。

襄阳月季花海在哪

赵国有,的月季种苗繁育基地和月季的龙头企业——河南南阳月季基地总裁。近30年的努力,南阳月季基地规模近5000亩,月季品种1200种,精优品种600余种,员工800余人,技术人员100余人,年产树状月季、大花、藤本等各类月季A级以上标准苗3000万株以上,各类盆栽月季500万盆,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并出口至日本、德国、荷兰等国,享誉国内外。

坚信市场前景 忍常人所不能忍

1983年,农村改革之风正劲,33岁的赵国有开始种植月季,而这个本是无心插柳的举动却造就了一个传奇。2000年,南阳市石桥镇被、花卉协会命名为“月季之乡”,全国大部分地区用于绿化美化的月季苗木几乎都出自这里。

赵国有种月季时只有8分地,经营状况不太理想。两年后他在潦河镇创建了第二个月季园。次选址离市区有30多公里,不仅距离远,而且地下水水位很深,打机井时难找到水源,一年后只能放弃。随后,赵国有就在潦河镇另辟一块水源丰富的新基地,位于市区南15公里。

当时南阳专门种植月季的人不多,规模也不大,月季种苗很稀缺。“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办呢?我只好带着人上山割刺玫。”赵国有介绍说,刺玫就是野生的蔷薇,可用作嫁接繁育月季的砧木,郊外随处可见。虽然蔷薇扦插容易成活,但从50公里外的山地上割下来,再通过长途班车运回种植地,要花很长时间,蔷薇条子脱水,成活的并不多。没什么更好的办法弄来种苗,他们只能顶着太阳频繁往来于市郊之间。“从1987年到,我们一直是赔钱再赔钱。艰难困苦啊!”赵国有感慨道。

不仅手头拮据,赵国有和员工们的办公场所也十分简陋。“我们住的棚子都是自己搭的,墙是单坯砖砌成的,屋顶是油毡的。办公桌开始是个做包装箱的木箱子,后来是一张四条腿儿都晃荡的烂桌子,上面搭了一块塑料布,墙上挂一个有几个兜的布袋就算是邮箱了。没有电话,与客户联系都是写信,那时常常吃完早饭就骑着自行车往邮局跑。”赵国有说:“就是这样的办公条件,我们坚持了6年。”

物质生活的清贫和身体劳累的痛苦容易忍受,精神上的打击有时确实承受不起。他回忆说:“记得在潦河的第三年,好不容易用野生蔷薇做砧木嫁接的月季长好了,湖北一个客户同我们签了1.5万元的合同,我高兴得不得了。没料到苗子送去了,对方找了好多借口,硬是一分钱没给。心里那份苦、那份气,真是难以形容。你想想,一帮子人都等着拿工糊口呢!”

企业改制获活力 强化制度管理

1990年,河南省同位素研究所打算在南阳设立一个月季研究实验基地,经考察后相中了赵国有的潦河月季园,南阳月季基地的名号由此而来。1992年,月季经营出现明显好转的时候,赵国有又把月季发展重点放到了家乡的石桥镇,南阳月季基地的名字却沿用至今。

经过近十年的历练,南阳月季基地迈过了小作坊式经营的阶段,前景明朗了许多。公司效益好了以后,赵总的许多亲朋前来投奔。“家族式企业壮大了以后,往往难以突破快速发展的瓶颈。老板的亲戚往往谁也指挥不了,这给管理者带来很大压力,也给公司带来很大隐患。”赵国有说。

1999年,南阳月季基地正式改制为充满现代气息的股份制企业。管理人员的任用以能力为准,不论资排辈,有能者居之;公司有严格的 规章制度 ,对所有股东一视同仁;各部门各负其责又团结协作,群策群力。

“现代企业制度使公司各个环节的运转实现了良性循环。”赵国有说,“首先,有了新的规章制度做保障;其次是大家的利益绑在了一起,祸福共担;其三是企业发展到哪儿,制度就发展到哪儿,与时俱进。”

随着南阳月季基地规模的扩大,如今,公司5000余亩月季种植基地被划分成11个管理区、60个分场,还建立了花卉研究所、香料研究所,园艺A区、园艺B区等5个技术组,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各个部门运转有序。

标准化 产品销往国外

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公司乘势而上,把眼光从国内市场拓展到了市场。

入世之前,的月季种苗生产与同行之间的贸易往来、技术交流相当罕见,更没有所谓的“标准化”的概念。国内月季种苗没有详细的等级划分,销售苗木时仅根据苗龄大小、地茎粗度等确定价格。

2002年,南阳月季基地与一家日本客商洽谈贸易时,后者提出了一个当时看来十分苛刻的规格标准:外观整齐、均匀,枝条充分木质化,根系完整、无损伤,无失水风干现象;主根长度、地茎粗度、植株高度、主枝数量、主枝粗度、分支点距离均符合指标要求;病虫害方面,根结线虫、根腐线虫存在比例符合禁绝要求;种苗清洗干净,不带一丁点儿土壤;单株包装,所用的草炭、麻袋网、塑料袋必须专用等。

如此详细、严格的月季种苗规格标准在以前的国内贸易中从未出现,南阳月季基地也闻所未闻。“当时,这家日本客商并没有告诉我们该如何实现这些标准。我们的工人为了让将月季苗清洗干净,只能一株一株用水冲,没有专用的工具我们只能用牙刷刷。”南阳月季基地总裁助理许春峰说。“后来,一家德国客商告诉我们用什么工具,如何实现这些标准,我们慢慢就熟悉了。”

月季种苗的规格标准仅仅是月季标准化的一部分,国外的标准化涵盖了月季生产的全过程:从新品种培育到推广,从扦插、嫁接繁育到田间管理,从病虫害防治到疫病监测,从苗木销售到种苗溯源,甚至土壤结构分析、连废弃物处理等都有相当精细、严格的技术指标要求。

认识到与世界园艺公司的距以及标准化生产的意义,南阳月季基地着手建立一套标准化体系,与标准接轨。在月季种苗生产方面,配合南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委托南阳市土肥监测中心、南阳市植保站对生产用土地及其环境进行考察、统计、测量、分析,了解土地肥力、土壤成分、病菌、虫害等情况,同时做好了安全使用农化肥、监测和病虫害防治等工作。

在新品种培育方面,围绕改良现代月季品种,采用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基因工程等先进方法培育新型、优质月季品种。公司每年公布不低于3个月季品种,截至目前,已自主培育出“夏令营”、“粉扇”、“东方之子”等品种50余种,新品种培育工程初具成效。另外,南阳月季基地一直很注重对树状月季的研究和开发。通过各种古老野生蔷薇的研究、选育、驯化,公司逐步掌握了各种蔷薇和月季的嫁接时间、特种嫁接方法,掌握了野生古老蔷薇的移栽时间及养护办法,形成了切实可行的《树状月季培育标准》。

襄阳市襄城区卧龙镇的卧龙月季花海

卧龙月季花海位于襄阳市襄城区卧龙镇朝阳村一组。

襄阳市襄城区卧龙镇朝阳村一组

卧龙月季花海是襄阳市月季种植基地,该公司成立于2014年,注册资本500万元,预计投资1.5亿元,分三期投资,是一家集花卉苗木研发、种植、销售、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于一体的农业观光企业。其中以月季为主,拥有近200个品种,其它名贵苗木为辅,建设有机蔬菜培育基地、鱼塘养殖基地和优质果木种植培育基地。苗木产品形成以中部中大城市为中心,辐射全国各地。

月季之乡的种苗标准化体系

赵国有,的月季种苗繁育基地和月季的龙头企业——河南南阳月季基地总裁。近30年的努力,南阳月季基地规模近5000亩,月季品种1200种,精优品种600余种,员工800余人,技术人员100余人,年产树状月季、大花、藤本等各类月季A级以上标准苗3000万株以上,各类盆栽月季500万盆,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并出口至日本、德国、荷兰等国,享誉国内外。

坚信市场前景 忍常人所不能忍

1983年,农村改革之风正劲,33岁的赵国有开始种植月季,而这个本是无心插柳的举动却造就了一个传奇。2000年,南阳市石桥镇被、花卉协会命名为“月季之乡”,全国大部分地区用于绿化美化的月季苗木几乎都出自这里。

赵国有种月季时只有8分地,经营状况不太理想。两年后他在潦河镇创建了第二个月季园。次选址离市区有30多公里,不仅距离远,而且地下水水位很深,打机井时难找到水源,一年后只能放弃。随后,赵国有就在潦河镇另辟一块水源丰富的新基地,位于市区南15公里。

当时南阳专门种植月季的人不多,规模也不大,月季种苗很稀缺。“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办呢?我只好带着人上山割刺玫。”赵国有介绍说,刺玫就是野生的蔷薇,可用作嫁接繁育月季的砧木,郊外随处可见。虽然蔷薇扦插容易成活,但从50公里外的山地上割下来,再通过长途班车运回种植地,要花很长时间,蔷薇条子脱水,成活的并不多。没什么更好的办法弄来种苗,他们只能顶着太阳频繁往来于市郊之间。“从1987年到,我们一直是赔钱再赔钱。艰难困苦啊!”赵国有感慨道。

不仅手头拮据,赵国有和员工们的办公场所也十分简陋。“我们住的棚子都是自己搭的,墙是单坯砖砌成的,屋顶是油毡的。办公桌开始是个做包装箱的木箱子,后来是一张四条腿儿都晃荡的烂桌子,上面搭了一块塑料布,墙上挂一个有几个兜的布袋就算是邮箱了。没有电话,与客户联系都是写信,那时常常吃完早饭就骑着自行车往邮局跑。”赵国有说:“就是这样的办公条件,我们坚持了6年。”

物质生活的清贫和身体劳累的痛苦容易忍受,精神上的打击有时确实承受不起。他回忆说:“记得在潦河的第三年,好不容易用野生蔷薇做砧木嫁接的月季长好了,湖北一个客户同我们签了1.5万元的合同,我高兴得不得了。没料到苗子送去了,对方找了好多借口,硬是一分钱没给。心里那份苦、那份气,真是难以形容。你想想,一帮子人都等着拿工糊口呢!”

企业改制获活力 强化制度管理

1990年,河南省同位素研究所打算在南阳设立一个月季研究实验基地,经考察后相中了赵国有的潦河月季园,南阳月季基地的名号由此而来。1992年,月季经营出现明显好转的时候,赵国有又把月季发展重点放到了家乡的石桥镇,南阳月季基地的名字却沿用至今。

经过近十年的历练,南阳月季基地迈过了小作坊式经营的阶段,前景明朗了许多。公司效益好了以后,赵总的许多亲朋前来投奔。“家族式企业壮大了以后,往往难以突破快速发展的瓶颈。老板的亲戚往往谁也指挥不了,这给管理者带来很大压力,也给公司带来很大隐患。”赵国有说。

1999年,南阳月季基地正式改制为充满现代气息的股份制企业。管理人员的任用以能力为准,不论资排辈,有能者居之;公司有严格的 规章制度 ,对所有股东一视同仁;各部门各负其责又团结协作,群策群力。

“现代企业制度使公司各个环节的运转实现了良性循环。”赵国有说,“首先,有了新的规章制度做保障;其次是大家的利益绑在了一起,祸福共担;其三是企业发展到哪儿,制度就发展到哪儿,与时俱进。”

随着南阳月季基地规模的扩大,如今,公司5000余亩月季种植基地被划分成11个管理区、60个分场,还建立了花卉研究所、香料研究所,园艺A区、园艺B区等5个技术组,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各个部门运转有序。

标准化 产品销往国外

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公司乘势而上,把眼光从国内市场拓展到了市场。

入世之前,的月季种苗生产与同行之间的贸易往来、技术交流相当罕见,更没有所谓的“标准化”的概念。国内月季种苗没有详细的等级划分,销售苗木时仅根据苗龄大小、地茎粗度等确定价格。

2002年,南阳月季基地与一家日本客商洽谈贸易时,后者提出了一个当时看来十分苛刻的规格标准:外观整齐、均匀,枝条充分木质化,根系完整、无损伤,无失水风干现象;主根长度、地茎粗度、植株高度、主枝数量、主枝粗度、分支点距离均符合指标要求;病虫害方面,根结线虫、根腐线虫存在比例符合禁绝要求;种苗清洗干净,不带一丁点儿土壤;单株包装,所用的草炭、麻袋网、塑料袋必须专用等。

如此详细、严格的月季种苗规格标准在以前的国内贸易中从未出现,南阳月季基地也闻所未闻。“当时,这家日本客商并没有告诉我们该如何实现这些标准。我们的工人为了让将月季苗清洗干净,只能一株一株用水冲,没有专用的工具我们只能用牙刷刷。”南阳月季基地总裁助理许春峰说。“后来,一家德国客商告诉我们用什么工具,如何实现这些标准,我们慢慢就熟悉了。”

月季种苗的规格标准仅仅是月季标准化的一部分,国外的标准化涵盖了月季生产的全过程:从新品种培育到推广,从扦插、嫁接繁育到田间管理,从病虫害防治到疫病监测,从苗木销售到种苗溯源,甚至土壤结构分析、连废弃物处理等都有相当精细、严格的技术指标要求。

认识到与世界园艺公司的距以及标准化生产的意义,南阳月季基地着手建立一套标准化体系,与标准接轨。在月季种苗生产方面,配合南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委托南阳市土肥监测中心、南阳市植保站对生产用土地及其环境进行考察、统计、测量、分析,了解土地肥力、土壤成分、病菌、虫害等情况,同时做好了安全使用农化肥、监测和病虫害防治等工作。

在新品种培育方面,围绕改良现代月季品种,采用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基因工程等先进方法培育新型、优质月季品种。公司每年公布不低于3个月季品种,截至目前,已自主培育出“夏令营”、“粉扇”、“东方之子”等品种50余种,新品种培育工程初具成效。另外,南阳月季基地一直很注重对树状月季的研究和开发。通过各种古老野生蔷薇的研究、选育、驯化,公司逐步掌握了各种蔷薇和月季的嫁接时间、特种嫁接方法,掌握了野生古老蔷薇的移栽时间及养护办法,形成了切实可行的《树状月季培育标准》。

襄阳市襄城区卧龙镇的卧龙月季花海

卧龙月季花海位于襄阳市襄城区卧龙镇朝阳村一组。

襄阳市襄城区卧龙镇朝阳村一组

卧龙月季花海是襄阳市月季种植基地,该公司成立于2014年,注册资本500万元,预计投资1.5亿元,分三期投资,是一家集花卉苗木研发、种植、销售、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于一体的农业观光企业。其中以月季为主,拥有近200个品种,其它名贵苗木为辅,建设有机蔬菜培育基地、鱼塘养殖基地和优质果木种植培育基地。苗木产品形成以中部中大城市为中心,辐射全国各地。

天狼月季基地在哪里?有人去过这个月季基地吗

月季种苗标准化体系的实质,就是革新传统的粗放经营模式,对月季种苗从繁育到销售的全过程进行科学化、程序化和精细化的管理,让月季种苗按照设定的程序生长、出圃。因此,我们通过对20年来进行月季种苗生产的经验总结,参考同行的做法,制定了初步完善的月季标准化体系,共包含有6章14项的作业指导书及相关管理制度计1288个标准化条款,对月季种苗的每一个生产细节进行了规范和掌控。 结合我们自身实际,对南阳月季机构重新设置,将基地设为两所、八部、十三个管理区,并对每一个工作部门制定了岗位职责和任职要求。

赵国有:倾心创建月季繁育基地_月季园赵国有

赵国有,的月季种苗繁育基地和月季的龙头企业——河南南阳月季基地总裁。近30年的努力,南阳月季基地规模近5000亩,月季品种1200种,精优品种600余种,员工800余人,技术人员100余人,年产树状月季、大花、藤本等各类月季A级以上标准苗3000万株以上,各类盆栽月季500万盆,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并出口至日本、德国、荷兰等国,享誉国内外。

坚信市场前景 忍常人所不能忍

1983年,农村改革之风正劲,33岁的赵国有开始种植月季,而这个本是无心插柳的举动却造就了一个传奇。2000年,南阳市石桥镇被、花卉协会命名为“月季之乡”,全国大部分地区用于绿化美化的月季苗木几乎都出自这里。

赵国有种月季时只有8分地,经营状况不太理想。两年后他在潦河镇创建了第二个月季园。次选址离市区有30多公里,不仅距离远,而且地下水水位很深,打机井时难找到水源,一年后只能放弃。随后,赵国有就在潦河镇另辟一块水源丰富的新基地,位于市区南15公里。

当时南阳专门种植月季的人不多,规模也不大,月季种苗很稀缺。“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办呢?我只好带着人上山割刺玫。”赵国有介绍说,刺玫就是野生的蔷薇,可用作嫁接繁育月季的砧木,郊外随处可见。虽然蔷薇扦插容易成活,但从50公里外的山地上割下来,再通过长途班车运回种植地,要花很长时间,蔷薇条子脱水,成活的并不多。没什么更好的办法弄来种苗,他们只能顶着太阳频繁往来于市郊之间。“从1987年到,我们一直是赔钱再赔钱。艰难困苦啊!”赵国有感慨道。

不仅手头拮据,赵国有和员工们的办公场所也十分简陋。“我们住的棚子都是自己搭的,墙是单坯砖砌成的,屋顶是油毡的。办公桌开始是个做包装箱的木箱子,后来是一张四条腿儿都晃荡的烂桌子,上面搭了一块塑料布,墙上挂一个有几个兜的布袋就算是邮箱了。没有电话,与客户联系都是写信,那时常常吃完早饭就骑着自行车往邮局跑。”赵国有说:“就是这样的办公条件,我们坚持了6年。”

物质生活的清贫和身体劳累的痛苦容易忍受,精神上的打击有时确实承受不起。他回忆说:“记得在潦河的第三年,好不容易用野生蔷薇做砧木嫁接的月季长好了,湖北一个客户同我们签了1.5万元的合同,我高兴得不得了。没料到苗子送去了,对方找了好多借口,硬是一分钱没给。心里那份苦、那份气,真是难以形容。你想想,一帮子人都等着拿工糊口呢!”

企业改制获活力 强化制度管理

1990年,河南省同位素研究所打算在南阳设立一个月季研究实验基地,经考察后相中了赵国有的潦河月季园,南阳月季基地的名号由此而来。1992年,月季经营出现明显好转的时候,赵国有又把月季发展重点放到了家乡的石桥镇,南阳月季基地的名字却沿用至今。

经过近十年的历练,南阳月季基地迈过了小作坊式经营的阶段,前景明朗了许多。公司效益好了以后,赵总的许多亲朋前来投奔。“家族式企业壮大了以后,往往难以突破快速发展的瓶颈。老板的亲戚往往谁也指挥不了,这给管理者带来很大压力,也给公司带来很大隐患。”赵国有说。

1999年,南阳月季基地正式改制为充满现代气息的股份制企业。管理人员的任用以能力为准,不论资排辈,有能者居之;公司有严格的 规章制度 ,对所有股东一视同仁;各部门各负其责又团结协作,群策群力。

“现代企业制度使公司各个环节的运转实现了良性循环。”赵国有说,“首先,有了新的规章制度做保障;其次是大家的利益绑在了一起,祸福共担;其三是企业发展到哪儿,制度就发展到哪儿,与时俱进。”

随着南阳月季基地规模的扩大,如今,公司5000余亩月季种植基地被划分成11个管理区、60个分场,还建立了花卉研究所、香料研究所,园艺A区、园艺B区等5个技术组,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各个部门运转有序。

标准化 产品销往国外

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公司乘势而上,把眼光从国内市场拓展到了市场。

入世之前,的月季种苗生产与同行之间的贸易往来、技术交流相当罕见,更没有所谓的“标准化”的概念。国内月季种苗没有详细的等级划分,销售苗木时仅根据苗龄大小、地茎粗度等确定价格。

2002年,南阳月季基地与一家日本客商洽谈贸易时,后者提出了一个当时看来十分苛刻的规格标准:外观整齐、均匀,枝条充分木质化,根系完整、无损伤,无失水风干现象;主根长度、地茎粗度、植株高度、主枝数量、主枝粗度、分支点距离均符合指标要求;病虫害方面,根结线虫、根腐线虫存在比例符合禁绝要求;种苗清洗干净,不带一丁点儿土壤;单株包装,所用的草炭、麻袋网、塑料袋必须专用等。

如此详细、严格的月季种苗规格标准在以前的国内贸易中从未出现,南阳月季基地也闻所未闻。“当时,这家日本客商并没有告诉我们该如何实现这些标准。我们的工人为了让将月季苗清洗干净,只能一株一株用水冲,没有专用的工具我们只能用牙刷刷。”南阳月季基地总裁助理许春峰说。“后来,一家德国客商告诉我们用什么工具,如何实现这些标准,我们慢慢就熟悉了。”

月季种苗的规格标准仅仅是月季标准化的一部分,国外的标准化涵盖了月季生产的全过程:从新品种培育到推广,从扦插、嫁接繁育到田间管理,从病虫害防治到疫病监测,从苗木销售到种苗溯源,甚至土壤结构分析、连废弃物处理等都有相当精细、严格的技术指标要求。

认识到与世界园艺公司的距以及标准化生产的意义,南阳月季基地着手建立一套标准化体系,与标准接轨。在月季种苗生产方面,配合南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委托南阳市土肥监测中心、南阳市植保站对生产用土地及其环境进行考察、统计、测量、分析,了解土地肥力、土壤成分、病菌、虫害等情况,同时做好了安全使用农化肥、监测和病虫害防治等工作。

在新品种培育方面,围绕改良现代月季品种,采用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基因工程等先进方法培育新型、优质月季品种。公司每年公布不低于3个月季品种,截至目前,已自主培育出“夏令营”、“粉扇”、“东方之子”等品种50余种,新品种培育工程初具成效。另外,南阳月季基地一直很注重对树状月季的研究和开发。通过各种古老野生蔷薇的研究、选育、驯化,公司逐步掌握了各种蔷薇和月季的嫁接时间、特种嫁接方法,掌握了野生古老蔷薇的移栽时间及养护办法,形成了切实可行的《树状月季培育标准》。

天狼月季基地在哪里?

赵国有,的月季种苗繁育基地和月季的龙头企业——河南南阳月季基地总裁。近30年的努力,南阳月季基地规模近5000亩,月季品种1200种,精优品种600余种,员工800余人,技术人员100余人,年产树状月季、大花、藤本等各类月季A级以上标准苗3000万株以上,各类盆栽月季500万盆,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并出口至日本、德国、荷兰等国,享誉国内外。

坚信市场前景 忍常人所不能忍

1983年,农村改革之风正劲,33岁的赵国有开始种植月季,而这个本是无心插柳的举动却造就了一个传奇。2000年,南阳市石桥镇被、花卉协会命名为“月季之乡”,全国大部分地区用于绿化美化的月季苗木几乎都出自这里。

赵国有种月季时只有8分地,经营状况不太理想。两年后他在潦河镇创建了第二个月季园。次选址离市区有30多公里,不仅距离远,而且地下水水位很深,打机井时难找到水源,一年后只能放弃。随后,赵国有就在潦河镇另辟一块水源丰富的新基地,位于市区南15公里。

当时南阳专门种植月季的人不多,规模也不大,月季种苗很稀缺。“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办呢?我只好带着人上山割刺玫。”赵国有介绍说,刺玫就是野生的蔷薇,可用作嫁接繁育月季的砧木,郊外随处可见。虽然蔷薇扦插容易成活,但从50公里外的山地上割下来,再通过长途班车运回种植地,要花很长时间,蔷薇条子脱水,成活的并不多。没什么更好的办法弄来种苗,他们只能顶着太阳频繁往来于市郊之间。“从1987年到,我们一直是赔钱再赔钱。艰难困苦啊!”赵国有感慨道。

不仅手头拮据,赵国有和员工们的办公场所也十分简陋。“我们住的棚子都是自己搭的,墙是单坯砖砌成的,屋顶是油毡的。办公桌开始是个做包装箱的木箱子,后来是一张四条腿儿都晃荡的烂桌子,上面搭了一块塑料布,墙上挂一个有几个兜的布袋就算是邮箱了。没有电话,与客户联系都是写信,那时常常吃完早饭就骑着自行车往邮局跑。”赵国有说:“就是这样的办公条件,我们坚持了6年。”

物质生活的清贫和身体劳累的痛苦容易忍受,精神上的打击有时确实承受不起。他回忆说:“记得在潦河的第三年,好不容易用野生蔷薇做砧木嫁接的月季长好了,湖北一个客户同我们签了1.5万元的合同,我高兴得不得了。没料到苗子送去了,对方找了好多借口,硬是一分钱没给。心里那份苦、那份气,真是难以形容。你想想,一帮子人都等着拿工糊口呢!”

企业改制获活力 强化制度管理

1990年,河南省同位素研究所打算在南阳设立一个月季研究实验基地,经考察后相中了赵国有的潦河月季园,南阳月季基地的名号由此而来。1992年,月季经营出现明显好转的时候,赵国有又把月季发展重点放到了家乡的石桥镇,南阳月季基地的名字却沿用至今。

经过近十年的历练,南阳月季基地迈过了小作坊式经营的阶段,前景明朗了许多。公司效益好了以后,赵总的许多亲朋前来投奔。“家族式企业壮大了以后,往往难以突破快速发展的瓶颈。老板的亲戚往往谁也指挥不了,这给管理者带来很大压力,也给公司带来很大隐患。”赵国有说。

1999年,南阳月季基地正式改制为充满现代气息的股份制企业。管理人员的任用以能力为准,不论资排辈,有能者居之;公司有严格的 规章制度 ,对所有股东一视同仁;各部门各负其责又团结协作,群策群力。

“现代企业制度使公司各个环节的运转实现了良性循环。”赵国有说,“首先,有了新的规章制度做保障;其次是大家的利益绑在了一起,祸福共担;其三是企业发展到哪儿,制度就发展到哪儿,与时俱进。”

随着南阳月季基地规模的扩大,如今,公司5000余亩月季种植基地被划分成11个管理区、60个分场,还建立了花卉研究所、香料研究所,园艺A区、园艺B区等5个技术组,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各个部门运转有序。

标准化 产品销往国外

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公司乘势而上,把眼光从国内市场拓展到了市场。

入世之前,的月季种苗生产与同行之间的贸易往来、技术交流相当罕见,更没有所谓的“标准化”的概念。国内月季种苗没有详细的等级划分,销售苗木时仅根据苗龄大小、地茎粗度等确定价格。

2002年,南阳月季基地与一家日本客商洽谈贸易时,后者提出了一个当时看来十分苛刻的规格标准:外观整齐、均匀,枝条充分木质化,根系完整、无损伤,无失水风干现象;主根长度、地茎粗度、植株高度、主枝数量、主枝粗度、分支点距离均符合指标要求;病虫害方面,根结线虫、根腐线虫存在比例符合禁绝要求;种苗清洗干净,不带一丁点儿土壤;单株包装,所用的草炭、麻袋网、塑料袋必须专用等。

如此详细、严格的月季种苗规格标准在以前的国内贸易中从未出现,南阳月季基地也闻所未闻。“当时,这家日本客商并没有告诉我们该如何实现这些标准。我们的工人为了让将月季苗清洗干净,只能一株一株用水冲,没有专用的工具我们只能用牙刷刷。”南阳月季基地总裁助理许春峰说。“后来,一家德国客商告诉我们用什么工具,如何实现这些标准,我们慢慢就熟悉了。”

月季种苗的规格标准仅仅是月季标准化的一部分,国外的标准化涵盖了月季生产的全过程:从新品种培育到推广,从扦插、嫁接繁育到田间管理,从病虫害防治到疫病监测,从苗木销售到种苗溯源,甚至土壤结构分析、连废弃物处理等都有相当精细、严格的技术指标要求。

认识到与世界园艺公司的距以及标准化生产的意义,南阳月季基地着手建立一套标准化体系,与标准接轨。在月季种苗生产方面,配合南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委托南阳市土肥监测中心、南阳市植保站对生产用土地及其环境进行考察、统计、测量、分析,了解土地肥力、土壤成分、病菌、虫害等情况,同时做好了安全使用农化肥、监测和病虫害防治等工作。

在新品种培育方面,围绕改良现代月季品种,采用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基因工程等先进方法培育新型、优质月季品种。公司每年公布不低于3个月季品种,截至目前,已自主培育出“夏令营”、“粉扇”、“东方之子”等品种50余种,新品种培育工程初具成效。另外,南阳月季基地一直很注重对树状月季的研究和开发。通过各种古老野生蔷薇的研究、选育、驯化,公司逐步掌握了各种蔷薇和月季的嫁接时间、特种嫁接方法,掌握了野生古老蔷薇的移栽时间及养护办法,形成了切实可行的《树状月季培育标准》。

襄阳市襄城区卧龙镇的卧龙月季花海

卧龙月季花海位于襄阳市襄城区卧龙镇朝阳村一组。

襄阳市襄城区卧龙镇朝阳村一组

卧龙月季花海是襄阳市月季种植基地,该公司成立于2014年,注册资本500万元,预计投资1.5亿元,分三期投资,是一家集花卉苗木研发、种植、销售、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于一体的农业观光企业。其中以月季为主,拥有近200个品种,其它名贵苗木为辅,建设有机蔬菜培育基地、鱼塘养殖基地和优质果木种植培育基地。苗木产品形成以中部中大城市为中心,辐射全国各地。

天狼月季基地在哪里?有人去过这个月季基地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