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脑手机 >

扬州活体泥鳅养殖基地地址 扬州养殖业

四川省养泥鳅基地在哪里有百度app

主要包括产卵池、孵化池、育苗池以及成鳅池。

养泥鳅基地,广东、浙江相对多。

扬州活体泥鳅养殖基地地址 扬州养殖业扬州活体泥鳅养殖基地地址 扬州养殖业


扬州活体泥鳅养殖基地地址 扬州养殖业


1.注意补充池塘培水产品,促进天然饵料的繁殖和生长,稳定好的水质。2.防止寄生虫的产生。3.苗期要预防出血,可以用泥鳅菌毒克泼洒。4.要保证池塘充足的供氧。

泥鳅养殖条件

泥鳅为底栖鱼类,喜生活于有底淤泥的静水或缓和流水域中,如湖泊、池塘、稻田、沟渠、水库等,喜中性或偏黏性土壤,适宜的生活水温为10至32℃,最适水温为22至28℃;当水温在10℃以下或30℃以上时,泥鳅活动明显减弱;水温低于5℃或高于35℃以上时,就潜入泥中停止活动。冬季,泥鳅钻入淤泥20至30厘米处越冬,到第二年春天,水温达10℃以上时,才出来活动。

生活习性

泥鳅在底泥中或水的底层淤泥中活动,且喜昼伏夜出,长期在黑暗环境使其视力退化。但触须、侧线等却十分敏感,在避敌和觅食活动中起到关键作用。泥鳅除了用鳃呼吸外,还能进行肠呼吸,所以它对低溶氧的忍耐力很强。在缺水的环境中,只要泥土保持湿润,泥鳅仍可存活很长时间。泥鳅对环境的适应性很强,因而在鳅科100余种鱼类中,唯独泥鳅数量最多,分布最广。

摄食淤泥中藻类等底栖生物,也取食浮游动物。人工喂养时,可投喂昆虫、小型甲壳动物、水蚯蚓、嫩植物茎叶等,也可投喂豆饼、豆渣、糙糠等。

泥鳅是杂食性鱼类,体长5厘米以下的鳅苗主要摄食动物性饵料,如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等浮游动物,体长在5至8厘米时,除了摄食小型甲壳动物、昆虫幼虫、水蚯蚓外,还摄食高等水生植物、藻类和有机碎屑等,以后逐渐变为杂食性鱼类,几乎无所不食,凡水中和泥中的动植物及有机碎屑,都是泥鳅的天然饵料。泥鳅对动物性饵料最为贪食,特别爱吃鱼卵。亲鳅产完卵后,如果不及时取走,往往会把自己产的卵吃掉。泥鳅觅食主要是靠口须来完成,它的5对触须既是“探测器”帮助寻找食物,又是“过滤器”帮助分拣食物,可口的送入口中,不可口的弃掉,边吃食、边寻找、边移动。由于泥鳅取食广泛,所以与其他鱼类混养往往能起到“清洁工”的作用。泥鳅白天大多潜伏在泥中,喜上半夜外出觅食,如果环境安静,有时白天也出来活动。据养殖户观察,泥鳅在一昼夜间有两个明显的摄食高峰,上午8至9点和下午3至5点。而早晨5点左右为摄食低潮。在人工养殖条件下,白天投喂是完全可以的。一般情况下,泥鳅肠胃中的食物为其体重的8至10%;在繁殖季节,摄食量则更大些,泥鳅不同生长阶段的食物是不完全一样的。

扬州水产技术推广中心em菌

史健悟被当地人称为“泥鳅”。富裕后的他用自己的泥鳅生意带动家乡经济的发展,回报父老乡亲。泥鳅利用自己业务方面的关系,把韩国客商清水淡水株式会社的曹炯武先生引荐到梁园镇,兴建了卫星食品有限公司,公司投资240万美元,可生产泥鳅7000吨,创产值400万美元。依托卫星食品有限公司,韩商还兴建冷藏厂和饲料厂与之相配套,由活体出口到做成冰鲜产品和泥鳅罐头出口,同时还将利用泥鳅提取物,兴建养颜美容化妆品厂,泥鳅种苗人工繁殖场,完善泥鳅产业链,以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提高产品附加值。

泥鳅属杂食性鱼类,对环境适应能力强,是南方淡水养殖名优品种。

(一)、 养殖池塘建造

选择向阳、进排水方便,含腐殖质适中的粘质土壤池塘,面积100平方米左右,水深50厘米左右即可。池底铺30厘米厚的软泥。池壁要夯实并高出水面40厘米,比地面高20厘米以上。在池内近出水口处设一个占池面积5%~10%的鱼溜(集中鱼的地方),鱼溜比池底低30厘米。进水口要高于水面20厘米左右。进出水口须设有拦鱼网。

放养前在池底铺10厘米厚的软泥,然后放些竹筒或砖瓦石块搭成洞穴。每平方米鱼池撒100~150克生石灰,7天后加水30~50厘米深,泼施沼液适量(透明度30厘米左右),培育水生动物和培肥池水,池水PH值保持在6.5~7.5为宜

(三)、养殖管理目前人工养殖泥鳅多用水泥池进行养殖,池塘条件要求:面积以2到3亩为好,水深50到60厘米,池底铺15到20厘米厚的肥泥等。而且在池塘选址上要考虑排灌、交通、阳光、水质等环境因素。

养商品泥鳅可施肥(沼液、腐熟猪粪及家禽粪便等)培育天然饵料,施肥量视天气和水色而定(透明度20~30厘米)。当透明度降低,泥鳅不断浮出水面呼吸空气,应停止施肥,减少投饵并加注新水。

在养殖期间,应保持微流水,定期泼施沼液。高温季节,1/3水面种植水葫芦供鱼栖息,池面搭遮阴棚(可种水瓜、丝瓜等,占池面积1/2),避免阳光直射,抑制蓝绿藻繁殖过盛,同时可降低水温,为鱼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养商品泥鳅除施肥外,还应投喂饵料,常规鱼用饲料均可作饵料。鱼种刚下池时,每天傍晚投喂1次,以后逐步改为白天投饵,上午8时、下午2~3时各投1次。日投量约占鱼体重2%~8%,视水温和摄食情况增减。饵料投放在食台上或竹篮内,把篮沉到水底,鱼吃完后提出篮子。

四、鱼病防治

定期消毒池水和投喂饵,做好防病工作。鱼病多发季节,每半个月每立方米水用30克生石灰化水后或水产菌液每立方1公斤全池泼洒,消毒水体和调节水质。每公斤饵料加土霉素或呋喃唑酮2—3克,做成饵,每天喂1次,连续喂3次,也可按说明投喂用EM菌做成的饵预防鱼病。

本地泥鳅养殖技术,养殖基地需要什么条件

1、池塘处理:池塘四周夯实,周围修建好防逃设施,设置进水口和出水口,并在出水口处设鱼溜。2、放养:每平方米放养50-60尾泥鳅苗,放养前,进行消毒。3、投喂:5-6月份,日投饵量为泥鳅体重的4-5%,7-8月份,日投饵量为泥鳅体重的8-10%。9-10月份,日投饵量为泥鳅体重的5-6%。

一、本地泥鳅养殖技四川省没有养泥鳅基地。术

(1)池塘四周夯实(池壁高出水面30-40cm,高出地面20-25cm),并在周围修建好防逃设施。

(2)池塘设置进水口和出水口,并使用铁网将进出水口围住,防止泥鳅逃跑。

(3)在出水口设一个鱼溜,面积为养殖池的5-10%,低于池底30-35cm。

(4)池塘中在中适量的水葫芦,浮萍等水生植物,栽种面积为池塘面积的四分之一。

(5)放养之前,每100平方米水面撒施8-10kg生石灰,2-3天后进水,7天后将水排干,然后再放水至20-30cm,接着每100平方米施加30-45kg腐熟粪肥进行肥水。

2、放养

(1)放养之前,使用漂对泥鳅苗进行消毒。

(2)每平方米放养50-60尾泥鳅苗,泥鳅苗的规格为3-4cm左右。

3、投喂

(1)当水温为16-20℃的时候,以植物性饵料为主,大约占据总饵料的60-70%。当水温为21-23℃的时候,动植物饵料各占50%。当水温为24℃以上的时候,以动物性饵料为主,大约占据总饵料的60-70%。

(2)5-6月份,日投饵量为泥鳅体重的4-5%。7-8月份,日投饵量为泥鳅体重的8-10%。9-10月份,日投饵量为泥鳅体重的5-6%。一般以投饵后2-4小时内吃完为宜。

(3)每天分两次投喂,分别为早上9点以及下午4-5点。

4、管理

(1)坚持定期巡塘,观察水质、水色以及泥鳅的进食、活动情况。

(2)定期检查防逃设施,尤其是在大雨过后,防止泥鳅逃跑。

(4)在气压低、长时间下雨或天气闷热的时候,及时进行增氧。

(5)每隔15-30天,使用1-2ppm漂溶液进行消毒。

二、泥鳅养殖基地需要什么条件

1、地农盛乐水产em菌是由光合菌,乳酸菌,酵母菌,醋酸菌,双歧杆菌,放线菌,芽孢杆菌七大类微生物中的10属80种有益微生物复合而成,有效活菌数≥200亿cfu/ml(%)。点要求

(1)养殖基地应当建设在交通便利的地方,有利于饲料和泥鳅苗购买以及商品泥鳅的出售。

(2)要求电压比较稳定。

(3)靠近江河、湖泊等水源,并且水源没有受到污染。

(4)地势要略高。

2、底质

(2)如果土壤渗水较快,应当在池塘底部铺上塑料布,然后在上面铺上三合土(23-30cm)。三合土夯实后,铺上30-50cm厚的淤泥。

(1)江河湖泊水、地下水、山泉、井水、水库水、溪水、自来水均可。其中井水、地下水以及自来水应当在阳光下暴晒3-4天后,引入养殖池塘中。

(2)水体ph控制在6.5-7.5之间,水体氧气溶解量在4-5mg/L以上。

4、养殖池

可以观赏的金泥鳅,该如何养殖?

史健悟非常注重当地泥鳅产业的健康发展。他参与制定了省地方标准“泥鳅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技术规范”,组织开展了“泥鳅高密度养殖实验”,并获得成功。重视产品质量体系建设,在他的带领下,养殖基地通过了有机转换食品认证、无公害农产品和产地认证、省出口泥鳅质量安全区认证,2011年获得“省泥鳅产业基地”称号。目前,梁园已建成全省的泥鳅交易市场,开发“四季田园” 梁园泥鳅产业园,以此带动泥鳅养殖基地更大规模化,使之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养殖基地。

要选择一片合适的区域,也应该注意养殖的密度,一定要选择一些优质的饲料,还有就是要及时更换水资源,水质一定要清澈,可以和其他的海洋生物一起混合养殖。

准备好鱼缸,在鱼缸里放入这种动物,然后每天换水,记得喂食物就可以了,金泥鳅的价格不是只要出城去,沿大路走,两边看,就看见垂钓的招牌,一般10元/斤很贵。

养殖泥鳅需要一定的方法技巧,泥鳅苗种饲养管理技巧有哪些?

5、池塘需有一定量的淤泥:泥鳅生长的池塘需有一定量的淤泥,泥鳅习惯在淤泥里生活与玩耍,尽量要选择一个光线充足地区的区域创建池塘,那样水中的海菜,藻类植物都可以很好的生长,会给泥鳅提供一些植物性饲料,有益于生长。

1、投苗前准备,泥鳅苗是个体鱼类,特别是刚孵化的泥鳅苗个体较小,对环境和饵料要求较高一些。投放泥鳅苗前应对池塘进行杀虫、消毒处理,消除敌害和致病菌。然后是进行培水,为泥鳅苗准备充足的浮游动物等天然饵料。2、水温要求,放苗时池塘温度不能低于运苗水温3℃,若是水温相过大,要逐渐调整温,等到鳅苗适应之后再放入池塘中,在放入池塘前,可先将装泥鳅苗的塑料袋开口缓慢放入到安置好的水箱内,过个10-20分钟后再将泥鳅苗连同水一起缓慢倒入箱中。3、鳅苗下塘,选择池塘深水处,紧贴水面然后慢慢放苗,泥鳅苗入池一定要注意缓慢轻放,苗放养后不要立即离开,要看到泥鳅苗全部散开游入池塘中才可以离去,若是发现泥鳅苗密集游到一团,可以用水滴轻轻泼洒,使其散开游入池中。

10天后投放鱼种,一般水泥池每平方米水面投放体长6~8厘米的健壮鱼种50~60尾,小土池每平方米投放20~30尾。

1、养殖池的要求: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农等污染。2、养殖池的建设:苗种池面积50—100平米,不宜过大;池深度以80—100cm为宜;池壁夯实,确保不渗漏。

养殖你就一定要注意放养的数量和密度,还有就是一定要注意在养殖的过程中水的温度,还要定期的给你就放一些饲料,养殖泥鳅一定要注意定期进行管理。

怎样养泥鳅

(3)定期更换新水。

泥鳅属温水性鱼类,生活在15—30℃范围内,最适24—27℃的水温范围,农家建池养泥鳅,投资少,收益快,简单易行。

饲养方式:

1、池塘养鳅池塘养殖成鳅,是适合于大规模养殖的一种生产方式。目前,主要有单养和混养两种。

2、稻田养鳅,稻田养成鳅的意义稻田养成鳅是一项具有发展前途的事业。

3、池沼养成鳅,池沼中不便栽种其他农作物,但水草及水生动物较丰富,有利于养泥鳅。

4、洼地、水凼、坑塘养鳅农村闲散的洼地、水泥鳅白天喜钻入水底腐泥中,晚上出来觅食,以昆虫、小甲壳动物、扁螺、蚯蚓、水草和藻类为天然食物,更喜欢腐殖质。其养殖技术措施如下:凼、坑塘等,地块小而且分散,却因水质肥,易管理,成为泥鳅良好的栖息环境。

5、流水养鳅,网栏流水养鳅水源丰富、水流不断、场地狭窄的溪流、河沟,可利用起来养泥鳅。方法是在上、下设网或栅栏;或者用网或栅栏围圈起来,使水流通过,但又防止泥鳅逃跑。

6、缸、坛、罐及塑料盒养鳅在较大的缸、坛、罐及塑料盒内铺设约20厘米塘泥,掺杂有机肥(是鸡、鸭粪)和碎草,待发酵后注入净水,每平方米可放3~5厘米规格的鳅种30尾左右。特别要注意的是投饵量和水质变化,用0。5~1厘米的橡皮管接新鲜水放入底部,每天加注部分新鲜水。上面或开口,或直接溢出部分陈水,以保证水质活爽。

养殖泥鳅需要什么条件基地

鱼种刚下池要投喂蝇蛆、熟猪血、蚯蚓、禽畜内、螺蚌肉等共10天,以后逐渐减少动物鲜活料,过渡到喂全价塘角鱼配合饵料或七星鱼配合饵料为主。每天早、晚投喂1次,投料量以鱼半小时内吃完为合适。饵料先用清洁水按料水1:1兑水软化后投喂,以利于鱼消化和预防肠胃病。投料要定时、定量、定质、定位。冬季可喂适量饭米粒。

泥鳅养殖条件:洁净的水源、健康的泥鳅苗、好一点的繁殖技术、增氧设备、池塘需有一定量的淤泥。

1、洁净的水源:饲养泥鳅时,虽然对于水源的需求也不是很高,但也不能让水源有环境污染。因此水体要整洁,池塘能够接近水源,这样才可以便捷中后期往里加水。池塘水深层无需太多,类似在40至50cm就可以了。

2、健康的泥鳅苗:泥鳅苗一定要身心健康,才能够让后期饲养更为放心。泥鳅苗能用食盐加水来试,在水里添加适度的食盐,将泥鳅装进去,如蹦跶的可怕,这种泥鳅是不适合挑选的,如果可以正常活动,才可以选择。

3、好一点的繁殖技术:饲养泥鳅时,繁殖技术一定要把握得好,提前十天将池塘用石灰粉消毒杀菌。随后放苗,放苗了以后,一定要做好管理方法,每日固定不动2次喂养是不可缺少的,食材可采用发醇以后的人工饲料来喂。

如泥鳅在这两个小时内吃光了食材,那就需要加上要保证池塘中的水质,要定期更换新的水,也要定期放一些食物。要保证外界的温度,不要让温度太高。喂一次,要是没有,一般不应该多喂养一次。当水的温度超过30度时,泥鳅有可能出现身亡,因此池塘里边的水的温度要控制住,高温天气时,还可以在池塘里边放冰或者用遮阳布将池塘适度开展遮光。

4、增氧设备:泥鳅尽管是一种可耐乏氧的小型鱼类,但在密度高的的喂养前提下,高溶氧非常必需,泥鳅密度高,对水里溶氧规定也高,要不然无法满足其正常生长和基本新陈代谢,容易造成泥鳅魅力,吃胃口降低,生长迟缓,病症增加等,所以在密度高的的喂养池塘中,非常重要组装增氧机器设备。

养黄鳝泥鳅的池塘怎么建进基地

鱼种放养数量视技术而定,每平方米水面放体长3厘米左右的鱼种50~350尾,3~5厘米的鱼种放50~100尾。

1.池塘规格占地50-100m2,池塘高出水面40cm,垄坡60-70℃,池深80-100cm。池塘挖好后,应将池壁夯实,并用50cm×50cm水泥板做护坡。腐殖土要铺在池塘底部20cm左右,水深保持在30-50cm。2.防逃设施养殖池周围用网、塑料板或瓷板做围栏,防止蛇、鼠等敌人进入养殖区。进水口和出水口用120目网布包裹,防止泥鳅逃逸和有害生物及野生鱼栖息环境卵、鱼苗进入池塘。3.进水和排水设施进水口和出水口呈对角布置,进水口高出水面20cm。出水口设在落鱼槽的底部,与PVC管连接,高出水面30厘米。排水时,可通过调节PVC管的高度随意调节水位。4.鱼滑(泥坑)为了方便垂钓,池塘内应设置一条与排水口底部相连的鱼滑,面积约为池底的5%,比池底深30~50厘米。鱼滑梯的四壁用木板围起来,或者用水泥砌成。

泥鳅的养殖方法和技术

6、适时捕捉。 捕捉时可用竹笼诱捕,也可排干池水掘泥捕捉。捕捉时应注意捕大留小,保存繁殖鳅种,以利来年再生产。泥鳅一般放养150-180天,通过强化饲养,体重可增至鳅种的8--10倍,其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泥鳅的养殖方法和技术是池塘条件,清塘消毒,鳅苗投放,饲料喂养,水质调控。

1、池塘条件

2、清塘消毒

池四周离岸边1厘米左右的位置可栽种一些禾本科植物(如黑麦草、芦苇等),作遮荫用,对于水质培育也有好处。苗种下塘前,用生石灰(150Kg每亩)全池泼洒进行清塘消毒,当池水呈绿色时,即可放入苗种。

3、鳅苗投放

一般情况下,鳅苗的放养密度以800到1000尾为宜,有微流水条件的可适当增加。注意,同一池中要放养同批孵化规格一致的鳅苗,以确保苗种均衡生长和提高成活率。

4、饲料喂养

5、水质1、池塘处理调控

扬州本地那里有鱼塘可以钓鱼 怎么收费

鳅种刚入池时,池水水深保持在10到20厘米,以后随着鳅种的生长,逐渐加深水位到应有的深度,平时浅一些,炎热高温时可加深一些,并经常注入新水,保持良好的水环境。如发现泥鳅游到水面吐食空气,应及时添注新水或采取增氧措施。

乡下有一些餐馆有鱼塘,客人可以自己钓了鱼去请厨师做菜,算菜钱

扬州向北一直走,有好多,方巷镇三叉路口向北几百米,老张鱼塘什么的

10元(1)泥鳅养殖基地是建立在黏质土壤上(带有腐殖质),保水性能较好,并且养出来的泥鳅脂肪多,骨骼软,味道鲜美,并且有利于天然饵料的繁殖。500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