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脑手机 >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现行版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最新

第一章总则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现行版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最新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现行版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最新


第1。0。1条为保证建筑给水排水设计的质量、使设计符合适用、经济、安全、卫生等的基本要求、特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建筑给水排水设计、应满足生活、生产和消防等要求、同时还应为施工安装、操作管理、维修检测以及安全保护等提供便利条件。

第1。0。3条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给水排水设计、但设计下列工程时、还应按现行的有关专门规范或规定执行:

一、湿陷性黄土、多年冻土和胀缩土等地区的建筑物;

二、抗震设防烈度为10度的建筑物;

三、矿泉水疗、人防建筑和有放射性的、遇水引起爆炸的生产工艺等、有特殊要求

的给水排水和热水供应的设计。

第1。0。4条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

规范的要求。

第二章给水

第一节用水定额和水压

第2。1。1条住宅生活用水定额及小时变化系数、根据住宅类别、建筑标准、卫生器具完善程度和地区条件、应按表2。1。1确定。

住宅生活用水定额及小时变化系数表2。1。1

注:当地对住宅生活用水定额有具体规定时、可按当地规定执行。

第2。1。2条集体宿舍、旅馆和其他公共建筑的生活用水定额及小时变化系数、根据卫生器具完善程度和地区条件、应按表2。1。2确定。

集体宿舍、旅馆和公共建筑生活用水定额及小时变化系数表2。1。2

注:①高等学校、幼儿园、托儿所为生活用水综合指标。

②集体宿舍、旅馆、招待所、医院、疗养院、休养所、办公楼、中小学校生活用水定额均不包括食堂、洗衣房的用水量。医院、疗养院、休养所指病房生活用水。

③菜市场用水指地面冲洗用水。

④生活用水额定除包括主要用水对象用水外、还包括工作人员用水。其中旅馆、招待所、宾馆生活用水定额包括客房服务员用水、不包括其他服务人员用水量。

⑤理发室包括洗毛巾用水。

⑥生活用水定额除包括冷水用水定额外、还包括热水用水定额和饮水定额。

第2。1。3条工业企业建筑生活用水定额、应根据车间性质确定。一般宜采用25~35L/人·班、小时变化系数为3。0~2。5、用水使用时间为8h。

工业企业建筑淋浴用水定额、应按表2。1。3确定、淋浴用水延续时间为1h。

工业企业建筑淋浴用水定额表2。1。3

注:①每辆汽车的冲洗时间为10min、同时冲洗的汽车数应按汽车台的数量确定。

②汽车库内存放汽车在25辆及25辆以下时、应按全部汽车每日冲洗一次计算;存放

汽车在25辆以上时、每日冲洗数、一般按全部汽车的70%~90%计算。

第2。1。4条生活用水定额、水压及用水条件、应按工艺要求确定。

第2。1。5条有洗车台的汽车库内汽车冲洗用水定额、根据道路路面等级和沾污程度、应按下列定额确定:

小轿车250~400L/辆·d

公共汽车、载重汽车400~600L/辆·d

注:每辆汽车的冲洗时间为10min、同时冲洗的汽车数应按汽车台的数量确定。

第2。1。5A条汽车库地面冲洗用水定额可在2~3L/m2范围内选定。

第2。1。6条消防用水量应按现行的有关消防规范的规定确定。

第2。1。7条卫生器具给水的额定流量、当量、支管管径和流出水头、应按表2。1。7确定

卫生器具给水的额定流量、当量、支管管径和流出水头表2。1。7

注:①表中括弧内的数值系在有热水供应时单独计算冷水或热水管道管径时采用。

②淋浴器所需流出水头按控制出流的启闭阀件前计算。

③充气水龙头和充气淋浴器的给水额定流量应按本表同类型给水配件的额定流量乘以0。7采用。

④卫生器具给水配件所需流出水头有特殊要求时、其数值应按产品要求确定。

⑤浴盆上附设淋浴器时、额定流量和当量应按浴盆水龙头计算、不必重复计算浴盆上附设淋浴器的额定流量和当量。

第2。1。8条在满足使用要求和保持给水排水系统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应采用节水型卫

生器具给水配件。节水型卫生器具给水配件应满足产品标准的要求、并具有产品合格证。

第二节水质和防水质污染

第2。2。1条生活饮用水的水质、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当生活饮用水不能保证用水需要、或技术经济比较合理时、可采用非饮用水作为

大便器(槽)和小便器(槽)的冲洗用水。

第2。2。2条生产用水的水质、应按工艺要求确定。

第2。2。3条生活饮用水不得因回流而被污染、设计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给水管配水出口不得被任何液体或杂质所淹没。

二、给水管配水出口高出用水设备溢流水位的最小空气间隙、不得小于配水出口

处给水管管径的2。5倍。

三、特殊器具和生产用水设备不可能设置最小空气间隙时、应设置防污隔断器或

采取其他有效的隔断措施。

第2。2。4条生活饮用水管道不得与非饮用水管道连接。在特殊情况下、必须以饮用水作为工业备用水源时、两种管道的连接处、应采取防止水质污染的措施。在连接处、生活饮用水的水压必须经常大于其他水管的水压。

第2。2。5条严禁生活饮用水管道与大便器(槽)直接连接。

第2。2。6条生活饮用水管道应避开毒物污染区、当受条件限制不能避开时、应采取防护措施。

第2。2。7条室内埋地生活饮用水贮水池与化粪池的净距、不应小于10m。当净距不能保证时、应采取生活饮用水贮水池不被污染的措施。

第2。2。8条生活、消防给水合用的水箱(池)、应采取防止水质变坏的措施。

第2。2。9条生活饮用水贮水池和生活饮用水水箱的溢流管必须采取防污染措施。生活饮用水水箱溢流管的排水不得排入生活饮用水贮水池。

第2。2。10条生活或生活用水与其他用水合用的水池、水箱的池(箱)体应采用独立结构形式、不得利用建筑物的本底结构作为水池池壁和水箱箱壁。

第2。2。11条在非饮用水管道上接出水龙头时、应有明显标志。

第三节系统选择

第2。3。1条给水系统的选择、应根据生活、生产、消防等各项用水对水质、水温、水压和水量的要求、结合室外给水系统等综合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或经综合评判方法而确定。

第2。3。2条生产给水系统应优先设置循环或重复利用给水系统、并应利用其余压。

第2。3。2A条生活、生产给水系统当采用循环水冷却系统时、循环水冷却宜采用机械通风冷却方式。

第2。3。3条生活、生产、消防给水系统中的管道、配件和附件所承受的水压、均不得大于产品标准规定的允许工作压力。

第2。3。4条高层建筑生活给水系统的竖向分区、应根据使用要求、材料设备性能、维修管理、建筑物层数等条件、结合利用室外给水管网的水压合理确定。分区最低卫生器具配水点处的静水压、住宅、旅馆、医院宜为300~350kPa;办公楼宜为350~450kPa。

第2。3。4A条建筑物内的生活给水系统、当卫生器具给水配件处的静水压超过本

规范第2。3。4条规定时、宜采取减压限流措施。

第2。3。5条建筑物内部的给水系统、宜利用室外给水管网的水压直接供水。当室外给水管网中的水压昼夜周期性不足时、应设置水箱;当水压经常不足时、应设置升压或升压及水量调节装置。

第2。3。6条删除。

第四节管道布置和敷设

第2。4。1条室内给水管网宜采用枝状布置、单向供水。不允许间断供水的建筑、应从室外环状管网不同管段设两条或两条以上引入管、在室内连成环状或贯通枝状双向供水。如不可能时、应采取设贮水池(箱)或增设第二水源等保证安全供水措施。

第2。4。2条给水管道的位置、不得妨碍生产操作、交通运输和建筑物的使用。管道不得布置在遇水会引起燃烧、爆炸或损坏的原料、产品和设备的上面、并应避免在生产设备上面通过。

第2。4。3条给水埋地管道应避免布置在可能受重物压坏处。管道不得穿越生产设备基础;在特殊情况下、如必须穿越时、应与有关专业部门协商处理。

第2。4。4条给水管道不得敷设在烟道、风道内、生活给水管道不得敷设在排水沟内。

管道不宜穿过橱窗、壁柜、木装修、并不得穿过大便槽和小便槽。当给水立管距小便槽端部小于及等于0。5m时、应采取建筑隔断措施。

第2。4。5条给水管道不宜穿过伸缩缝、沉降缝、如必须穿过时、应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第2。4。6条生活给水引入管与污水排出管管外壁的水平净距不宜小于1。0m。

第2。4。7条建筑物内给水管与排水管之间的最小净距、平行埋设时应为0。5m;交叉埋设时应为0。15m、且给水管宜在排水管的上面。

第2。4。8条生活给水管道宜明设、如建筑有特殊要求时、可暗设、但应便于安装和检修。给水横干管宜敷设在地下室、技术层、吊顶或管沟内;立管可敷设在管道井内。

第2。4。9条生产给水管道应沿墙、柱、桁架明设。当工艺有特殊要求时、可暗设、但应便于安装和检修。

第2。4。10条给水管道与其他管道同沟或共架敷设时、宜敷设在排水管、冷冻管的上面或热水管、蒸汽管的下面。给水管不宜与输送易燃、可燃或有害的液体或气体的管道同沟敷设。

第2。4。11条管道井的尺寸、应根据管道数量、管径大小、排列方式、维修条件、结合建筑平面和结构形式等合理确定。管道井当需进入检修时、其通道宽度不宜小于0。6m。

管道井应每层设检修设施、每两层应有横向隔断。检修门宜开向走廊。

第2。4。12条给水横管宜设0。002~0。005的坡度坡向泄水装置。

第2。4。13条给水管道穿过地下室外墙或地下构筑物的墙壁处、应采取防水措施。

第2。4。14条给水管道穿过承重墙或基础处、应预留洞口、且管顶上部净空不得小于建筑物的沉降量、一般不宜小于0。1m。

第2。4。15条通过铁路或地下构筑物下面的给水管、宜敷设在套管内。

第2。4。16条给水管道外表面如可能结露、应根据建筑物的性质和使用要求、采取防结露措施。

第2。4。17条给水管宜敷设在不结冻的房间内、如敷设在有可能结冻的地方、应采取防冻措施。

第2。4。18条给水管不得穿过配电间。

第五节管材、附件和水表

第2。5。1条给水管管材应根据给水要求、按下列规定采用:

一、生活给水管管径小于或等于150mm时、应采用镀锌钢管或给水塑料管;管径大于150mm时、可采用给水铸铁管。生活给水管埋地敷设、管径等于或大于75mm时、宜采用给水铸铁管。

二、生产和消火栓系统消防给水管一般采用非镀锌钢管或给水铸铁管;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消防给水管应采用镀锌钢管或镀锌无缝钢管。

三、大便器、大便槽和小便槽的冲洗管、宜采用给水塑料管。

四、各种管道应采用与该类管材相应的专用配件。

五、根据水质要求和建筑使用要求等因素生活给水管可采用钢管、聚乙烯管、铝塑复合管、涂塑钢管或钢塑复合管等管材。

注:①消防、生活共用给水管网、消防给水管管材应采用与生活给水管相同的管材。

②镀锌钢管、镀锌无缝钢管应采用热浸锌工艺生产。

第2。5。2条给水埋地金属管道的外壁、应采取防腐蚀措施。埋地或敷设在垫层内的镀锌钢管、其外壁亦应采取防腐蚀措施。含有腐蚀性气体房间内的给水管道及其配件、应采用耐腐蚀管材或在管道外壁采取防腐蚀措施。

第2。5。3条当通过管道内的水有腐蚀性时、应采用耐腐蚀管材或在管道内壁采取防腐蚀措施。

第2。5。4条给水管网在下列管段上、应装设阀门:

一、引入管、水表前和立管。

二、环形管网分干管、贯通枝状管网的连通管。

三、居住和公共建筑中、从立管接有3个及3个以上配水点的支管。

四、工艺要求设置阀门的生产设备配水支管或配水管。但同时关闭的配水点不得超过6个。

第2。5。5条阀门应装设在便于检修和易于操作的位置。

第2。5。6条给水管网阀门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管径小于或等于50mm时、宜采用截止阀;管径大于50mm时、宜采用闸阀或蝶阀。

二、在双向流动管段上、应采用闸阀或蝶阀。

三、在经常启闭的管段上、宜采用截止阀。

四、不经常启闭而又需快速启闭的阀门、应采用快开阀门。

注:配水点处不宜采用旋塞。

第2。5。7条给水管网的下列管段上、应装设止回阀:

一、两条或两条以上引入管且在室内连通时的每条引入管。

二、利用室外给水管网压力进水的水箱、其进水管和出水管合并为一条管道时的引入管。

三、装设消防水泵接合器的引入管和水箱消防出水管。

四、生产设备的内部可能产生的水压高于室内给水管网水压的设备配水支管。

五、升压给水方式的水泵旁通管。

第2。5。7A条止回阀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管网最小压力或水箱最低水位应能自动开启止回阀。

二、止回阀的阀板或阀芯在重力作用下应能自动关闭。

第2。5。7B条用于分区给水的减压阀、其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减压阀宜设置两组、其中一组备用。环网供水和设置在自动喷水灭火系

统在报警阀前时、可单组设置。

二、减压阀前后应装设阀门。

三、减压阀前后宜装设压力表。

四、减压阀前应装设过滤器、并应便于排污。

五、消防给水系统的减压阀后(沿水流方向)应设泄水阀门定期排水。

注:当减压阀阀前压力超过阀后给水分区允许工作压力时、不得绕减压阀设旁通管。

第2。5。8条当需对水量进行计量的建筑物、应在引入管上装设水表。

建筑物的某部分或个别设备需计量时、应在其配水管上装设水表。住宅建筑应装设分户水表、分户水表或分户水表的数字显示宜设在户门外。由市政管网直接供水的独立消防给水系统的引入管上、可不装设水表。

第2。5。8A条水表口径的确定应符合以下规定:

一、用水量均匀的给水系统以给水设计秒流量来选定水表的额定流量;

二、用水量不均匀的给水系统以给水设计秒流量来选定水表的最大流量。

第2。5。9条消防和生活、生产共用给水系统的建筑物、只有一条引入管时、应绕水表设旁通管、旁通管管径应与引入管管径相同。

第2。5。10条水表应装设在管理方便、不致结冻、不受污染和不易破坏的地方。水表前后直线管段的长度、应符合产品标准规定的要求。

第2。5。11条当必须对水量进行计量、而又不能采用水表时、应采用其他流量测量仪表、装置前后应设规定长度的直线管段。

第2。5。12条高层建筑的给水系统、应根据水泵扬程、管网压力变化情况、在输水干管上装设防水锤装置。

第2。5。13条住宅每户进户给水支管宜装设一个可曲挠橡胶接头等隔振降噪装置和配件。

第六节设计流量和管道水力计算

第2。6。1条生活用水的最大小时流量、应按本规范第2。1。1条、第2。1。2条和第2。1。3条的规定计算确定。

第2。6。2条生产用水的最大小时流量和设计秒流量、应按工艺要求计算确定。

第2。6。3条给水管的管径、应根据设计秒流量、室外管网能保证的水压和最不利处的配水点或消火栓所需的水压计算确定。

第2。6。4条住宅、集体宿舍、旅馆、宾馆、医院、幼儿园、办公楼、学校等建筑的生活给水设计秒流量、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qg--计算管段的给水设计秒流量(L/s);

Ng--计算管段的卫生器具给水当量总数;

a、k--根据建筑物用途而定的系数、应按表2。6。4采用。

注:①如计算值小于该管段上一个最大卫生器具给水额定流量时、应采用一个最大的卫生器具给水额定流量作为设计秒流量。

②如计算值大于该管段上按卫生器具给水额定流量累加所得流量值时、应按卫生器具给水额定流量累加所得流量值采用。

③综合楼建筑的a值和k值应按加权平均法计算。

根据建筑物用途而定的系数值表2。6。4

第2。6。5条工业企业生活间、公共浴室、洗衣房、公共食堂、实验室、影剧院、体育场等建筑的生活给水管道设计秒流量、应按下式计算:(2。6。5)

式中:qg--计算管段的给水设计秒流量(L/s);

q0--同类型的一个卫生器具给水额定流量(L/s);

n0--同类型卫生器具数;

b--卫生器具的同时给水百分数、应按表2。6。5-1、2。6。5-2、2。6。5-3、

2。6。5-4采用。

注:如计算值小于该管段上一个最大卫生器具给水额定流量时、应采用一个最大的卫生器具给水定额流量作为设计秒流量。

工业企业生活间、公共浴室、洗衣房卫生器具同时给水百分数表2。6。5-1

公共饮食业卫生器具和设备同时给水百分数表2。6。5-2

实验室卫生器具同时给水百分数表2。6。5-3

影剧院、体育场、游泳池卫生器具同时给水百分数表2。6。5-4

第2。6。6条不允许断水的给水管网、如从几条引入管供水时、应假定其中有一条被关闭

修理、其余引入管应按供给全部用水量进行计算。

允许断水的给水管网、引入管应按同时使用计算。

第2。6。7条引入管的管径、不宜小于20mm。

第2。6。8条给水管道的水流速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生活或生产给水管道的水流速度、不宜大于2。0m/s。

二、消火栓系统消防给水管道的水流速度、不宜大于2。5m/s。

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给水管道的水流速度、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自动喷水

灭火系统设计规范》的要求。

注:当有防噪声要求、且管径小于或等于25mm时、生活给水管道内的流速度可采用

0。8~1。0m/s。

第2。6。9条给水管网的水头损失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钢管和铸铁管的单位长度水头损失、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当u<1。2m/s时

当u≥1。2m/s时

式中:i--管道单位长度的水头损失(mm/m);

u--管道内的平均水流速度(m/s);

dj--管道计算内径(m)。

二、塑料管的单位长度水头损失、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2。6。9-3)

式中:Q--计算流量(m3/s)。

三、局部水头损失、宜按下列管网沿途水头损失的百分数采用:

1。生活给水管网为25%~30%。

2。生产给水管网;生活、消防共用给水管网;生活、生产、消防共用给水管

网均为20%。

3。消火栓系统消防给水管网为10%。

4。生产、消防共用给水管网为15%。

第2。6。10条消火栓栓口处所需水压、应按下式计算:

(2。6。10)

式中:Hxh--消火栓栓口处所需水压(kPa);

hd--水带的水头损失(kPa);

Hq--水枪喷嘴造成一定长度的充实水柱所需水压(kPa);

qxh--消火栓射流出水量(L/s)、应按消火所需的充实水柱计算确定;

Az--水带的比阻、应按表2。6。10-1采用;

Ld--水带长度(m);

B--水流特性系数、应按表2。6。10-2采用。

水带比阻Az值表2。6。10-1

第2。6。11条水表的水头损失、应按下式计算:

(2。6。11)

式中:hd--水表的水头损失(Mpa);

qg--计算管段的给水流量(m3/s);

Kb--水表特性系数。

按式2。6。11计算后的取值尚应满足:对旋翼式水表不得大于0。0245Mpa、对水平螺翼式

水表不得大于0。0128Mpa;当消防时、应分别不得大于0。049Mpa和0。0294Mpa。

第七节水泵、吸水井及贮水池

第2。7。1条水泵的扬程和出水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给水系统无水箱(罐)时、水泵的扬程应满足最不利处的配水点或消火栓及自动喷水灭火设备所需水压。水泵的出水量应按设计秒流量确定。

二、给水系统有水箱时、水泵的扬程应满足水箱进水所需水压和消火栓及自动喷水灭火设备所需水压。水泵的出水量应按最大小时流量确定。当高位水箱容积较大、用水量较均匀时、水泵的出水量可按平均小时流量确定。

三、气压给水设备的水泵扬程应满足气压给水系统最大工作压力。水泵出水量、当气压水罐内平均压力时、不应小于管网最大小时流量的1。2倍。

四、生活、生产调速水泵的出水量应按设计秒流量确定。生活、生产、消防共用调速水泵、在消防时其流量除保证消防用水总量外、尚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现行国家标准《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生活、生产用水量的要求。

第2。7。2条生活给水系统的水泵、宜设一台备用机组。生产给水系统的水泵备用机组、应按工艺要求确定。不允许断水的给水系统的水泵、应有不间断的动力供应。

第2。7。2A条需增压的给水系统、在节能性能可靠的前提下、可采用变频调速水泵。变频调速水泵电源应可靠、并宜采用双电源或双回路供电方式。

第2。7。2B条变频调速水泵应有自动调节水泵转速和软起动的功能、其电机应有过载、短路、过压、缺相、欠压、过热等保护功能。

第2。7。2C条变频调速水泵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水泵工作点应在水泵主高效区范围内。

二、计算的用水工况宜在水泵流量--扬程曲线的右侧。

三、调整范围宜在0。75~1。0范围内、在高效区内可允许下调20%。

四、当用水不均匀时、变频调速水泵宜采用并联配有小型加压泵的小型气压水罐在夜间供水。

第2。7。3条水泵宜设置自动开关装置。

第2。7。4条水泵装置宜采用自灌式充水。

第2。7。5条室外给水管网允许直接吸水时、水泵宜直接从室外给水管网吸水。但室外给水管网的压力、不得低于100kPa(从地面算起)。

第2。7。6条水泵直接从室外给水管网吸水时、计算水泵扬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1997年版)第3.2.8A条规定:地漏的顶面标高应低于地面 5~10mm,地漏水封深度不得小于50mm。

此条规定目的就是防止水封被破坏后污水管道内的有害气体窜入室内污染室内环境卫生。但是在给排水设计说明中很少有人提及,建设及施工单位为了降低造价,使用市场上价格低廉的地漏,这种地漏水封一般不大于3厘米,满足不了水封深度要求。

建筑给水排水注意事项

需要注意气压水罐内的最低工作压力,应满足管网最不利处的配水点所需水压,气压水罐内的最高工作压力,不得使管网最大水压处配水点的水压大于0.55MPa,水泵(或泵组)的流量(以气压水罐内的平均压力计,其对应的水泵扬程的流量),不应小于给水系统最大小时用水量的1.2倍。

由城镇给水管网夜间直接进水的高位水箱的生活用水调节容积,宜按用水人数和最高日用水定额确定,由水泵联动提升进水的水箱的生活用水调节容积,不宜小于最大时用水量的50%,水箱的设置高度(以底板面计)应满足最高层用户的用水水压要求,当达不到要求时,宜采取局部增压措施。

以上内容参考

《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是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组织的,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国家规范类图书。以下是中达咨询小编整理相关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内容:

《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基本简介:

《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是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组织的,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国家规范类图书,最新版本号为GB50015-2003(2009年版)。

《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为保证建筑给水排水设计的质量、使设计符合适用、经济、安全、卫生等的基本要求、特制订本规范。

《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建筑给水排水设计、应满足生活、生产和消防等要求、同时还应为施工安装、操作管理、维修检测以及安全保护等提供便利条件。

《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的内容主要包括:(1)总则(2)术语、符号(3)给水(4)排水(5)热水及饮水供应等内容,其中总则的基本内容如下:

为保证建筑给水排水设计的质量、使设计符合适用、经济、安全、卫生等的基本要求、特制订本规范。

条建筑给水排水设计、应满足生活、生产和消防等要求、同时还应为施工安装、操作管理、维修检测以及安全保护等提供便利条件。

条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给水排水设计、但设计下列工程时、还应按现行的有关专门规范或规定执行:

一、湿陷性黄土、多年冻土和胀缩土等地区的建筑物;

二、抗震设防烈度为10度的建筑物;

三、矿泉水疗、人防建筑和有放射性的、遇水引起爆炸的生产工艺等、有特殊要求的给水排水和热水供应的设计。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

更多关于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点击底部客服免费咨询。

法律分析:《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是2007年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组织编著的图书。主要讲述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的种种要求。

法律依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第1.0.1条 为保证建筑给水排水设计的质量、使设计符合适用、经济、安全、卫生等的基本要求、特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应满足生活、生产和消防等要求、同时还应为施工安装、操作管理、维修检测以及安全保护等提供便利条件。

最新的给排水设计规范有哪些

01、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 50013-2006

0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2006(2011年版)

03、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2009版)

0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

0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2005年版)

06、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084-2001(2005年版)

07、建筑中水设计规范GB 50336-2002

08、游泳池给水排水工程技术规程CJJ 122-2008

09、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 50555-2010

10、泵站设计规范GB 50265-2010

11、工业循环水冷却设计规范GBT 50102—2003

12、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 50050-2007

13、工业用水软化除盐设计规范GBT 50109-2006

14、水喷雾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219—95

15、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 50067—97

16、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 50140-2005

17、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370—2005

18、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193—93(2010年版)

19、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2011

20、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

21、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1-2005

22、管道直饮水系统技术规程CJJ 110—2006

23、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CJ 3020-1993

24、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

25、 饮用净水水质标准CJ 94—2005

26、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

27、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

28、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CJ 343—2010

29、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分类GBT 18919-2002

30、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GB 18920-2002

31、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 18921—2002

32、污水再生产利用工程设计规范GB 50335—2002

33、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

34、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 50400-2006

35、给水排水工程基本术语标准GB∕T 50125-2010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年版)

国家标准中肯定是有的,GB就是国家标准的意思。GB50015是该规范的编号,目前现行版本是在2009年进行修订后的2003年版本。

目前行业通用的是GB50015-2003(2009年版)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我这边有电子版的,需要的可以私信我

您可以参考一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