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科技快讯 >

鹅的技术养殖 鹅的技术养殖方法

养鸡的技术鹅怎样养

2、饲料

1、养鹅要在地势较高、光照充足的地方建立养殖场,附近要有干净的水源,方便放水。日常管理中,要提供充足的青料作为食物,一般要定时定量进行投4、雏鹅开食:通常雏鹅的饲养密度为每平方米20—25只,鹅苗进舍后,1—2小时内应先饮水,身体弱不会饮水的,应人工驯饮;2小时后,把准备好的小鹅专用饲料、切碎的嫩黑麦草、苦荬菜放入料槽,任其采食,对个别不会食料的雏鹅,人工驯食1—2次。喂。平时要注意打扫卫生,保持环境清洁,还要定期注射,预防各种疾病。

鹅的技术养殖 鹅的技术养殖方法鹅的技术养殖 鹅的技术养殖方法


鹅的技术养殖 鹅的技术养殖方法


为提高种鹅产蛋和受精率,要充分考虑母鹅产蛋所需的营养,需配制粗蛋白质为15%~16%的种鹅混合精料为口粮,在繁殖期,每天每只按体重大小喂给克~300克混合精料,为保证种鹅对维生素的营养需要,除放牧外,还要多喂含维生素高的青绿多汁饲料(如卷心白、胡萝卜、黑麦草等)。产蛋季节,早上、下午将种鹅赶进池塘或水沟中嬉水配种,以提高种蛋的受精率。2、饮水和开食。

3、水盘中备好2%的葡萄糖水,0.03%水溶液和复合维生素水溶液,为缓解运输过程中带来的应激,可在水中加入抗菌素、恩诺沙星等。

4、鹅苗进舍后,1~2小时内应先饮水,身体弱不会饮水的,应人工驯饮;2小时后,把准备好的小鹅专用饲料、切碎的嫩黑麦草、苦荬菜放入料槽,任其采食,对个别不会食料的雏鹅,人工驯食1~2次。

5、饲喂方法。雏鹅的消化系统发育未完全,体积较小,雏鹅从食入到排出经过消化道的时间为2小时左右。因此饲喂雏鹅要做到少食多餐。

6、1周龄前,每天可喂8~10次,其中2~3次在晚上喂,这是提高育雏成活率的关键;2周龄时每天可喂6~8次,其中晚上一定要喂1~2次;3周龄起鹅舍内放入砂盘,保健砂砾以绿豆大小为宜。

小鹅应该怎么养

2、养殖环境

雏鹅出壳后,待绒毛干时即从巢中取出。青年母鹅所生的蛋孵出的雏鹅约36小时给食;成年母鹅所生的蛋孵出的雏鹅24小时给食。小鹅油腻物,用洗净切细而鲜嫩的青绿饲料拌上碎米喂10一15天,青料比例要多。白天喂3―4次,晚上喂1―2次,并供给清洁的水。

严禁用被农污染的农作物秸秆、草、菜喂鹅,严防农中毒。

小鹅要以青菜为主,如莴苣叶等。

不要喂得太饱,以免撑坏小鹅。

要注意防止别的动物对小鹅造成伤害,如黄鼠狼。

小鹅的饲养方法和注意中鹅饲养到70~80日龄左右,体重达到上市标准的可上市出售。那些发育落后瘦弱过小的鹅只则需进行短期育肥。事项如下:

为使雏鹅健康生长,必须保证有良好的温度环境。雏鹅第1周龄时给予28℃--32℃,第2周龄时为24℃--28℃,第3周龄为 20℃--24℃,

放到清洁的河水或水池中,水深不超过鹅的踝关节为宜,让鹅自由饮水。雏鹅一般每日饮水2-3次。开食是将用水浸泡过的少量碎米(浸泡1小时)

放在塑料布上,然后让雏鹅任意采食,随吃随添,再喂切成丝状的青菜,每次喂食约20-30分钟。

鹅怎么养殖

2、除此之外,还可1.进育雏室后要及时潮口(次饮水),水温应控制在20℃左右,并抓住几只雏鹅将其喙浸入饮水器内,其学会饮水,之后其他雏鹅就会模仿饮水。以选择在林下、果园等处饲养肉鹅,但是在选择林下和果园喂鹅时要注意禁止在喷洒过农后喂鹅。

3、因此要保持育雏舍的环境温度,冬季要做好保暖的工作,夏季则要做好防暑降温雏鹅的管理的工作,育雏室还要控制好相对湿度,如果湿度过大易引起雏鹅腹泻,还易造成舍内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使雏鹅患病。

4、做好环境的控制工作,加中期的饲养管理: 101~150日龄为中期,此阶段的饲养管理应注意如下几点:强日常环境卫生的清理工作,勤换垫草垫料,并做好鹅场内外环境的消毒工作。和车辆在进出鹅舍时要严格的消毒,以免将病原菌带入,引发疫病。

冬季如何高效养鹅,新手冬季养鹅需要注意什么

冬鹅经过40~50天的饲养,主羽已长出,体重达2.5千克时,即可用高能量、低蛋白的日粮进行强度育肥20~30天,鹅个体重可达5千克。

鹅在秋冬季节活动量少、增重快,特别是塑料大棚养殖,更为该季节养鹅提供了优越的条件。本文为大家介绍冬季如何高效养鹅,5、饲喂管理:依据雏鹅的生理特点,应选用优质小鹅专用饲料,这样不仅满足雏鹅生长需要,还能提高育雏成活率,牧草可选用嫩黑麦草、苦荬菜等多汁青绿饲料,切碎后与精料拌和饲喂,供雏鹅自由采食,育雏期精料和牧草的比例为1:2。新手冬季养鹅需要注意什么,供参考。

在2~4日龄喂用开水泡过的小米,日喂4~5次,夜间喂1次;5~10日龄日喂3~4次,夜间2次,日粮中米饭占20%~30%,青饲料占70%~80%。11~20日龄逐渐喂配合饲料。

一、精选雏鹅

应选择体型大、生长快、耐粗饲、抗病力强的品种鹅或杂交鹅。

要求雏鹅健壮活泼、反应灵敏,卵黄收缩良好,毛干后能站稳,叫声有力,用手握住其颈部提起时,双脚能够迅速收缩。对腹大、歪头以及卵黄收缩不好的弱雏要坚决淘汰。

二、温室育雏

刚出壳的雏鹅要进行温室饲养。育雏温度为1~5日龄28℃~30℃,6~15日龄25℃~28℃,16日龄后可控制在18℃~20℃,相对湿度以控制在50%~65%为宜。

三、科学饲养

刚出壳的雏鹅饮0.05%的水溶液(呈微粉红色即可),每100ml中加维生素c5ml,葡萄糖5克,红糖3克,日喂3次,连喂5天。

此阶段的饲料配方:玉米50%,米糠20%,优质草粉10%,鱼粉8%,生长素1%,贝壳粉0.5%,抗生素及各种微量元素0.5%,豆粕10%。

在30日龄后至主翼羽长出前以粗料为主,适当补充精料,使其充分运动。粗饲料以选择优质青干草粉或农作物秸秆粉,喂前要充分浸泡。

30日龄后的饲料配方:玉米20%,花生饼4%,米糠10%,统糠59%,鱼粉4%,抗生素1%,贝壳粉1%,沙子1%。矿物质、微量元素按产品说明添加。

四、快速育肥

参考饲料配方:玉米35%,粉渣30%,米糠或优质草粉20%,高粱6.5%,贝壳粉3%,食盐0.5%,沙子1%,豆粕4%。

每次进鹅前及出售后要用2%的或20%的石灰水对鹅舍、用具消毒。

选择免疫过的鹅进场或进场后立即注射小鹅瘟血清或小鹅瘟。勤扫鹅舍,勤换垫草,定期对饲槽、饮水器具清洗消毒。

种鹅养殖模式和关键技术?

饲养密度为每平方米8~12只,温室可用空闲房屋,塑料棚育雏更好。

种鹅的养殖方法:

吃食前要先给小鹅水喝

1.种鹅公母配比要合理

要给小鹅打。

不同的鹅品种,其公母比例也有不同,大型品种1∶4~5,小型品种1∶6~7,中型1∶5~6。天气寒冷的冬天或早春、老龄的公鹅,饲养水平不高,以及公鹅的性活动减弱时,公母比例要相应缩小。采用人工授精技术,公母比例可以提高到1∶15~20,这样的公母比受精率可达90%以上。在生产实践中,公母配比的具体大小要根据种蛋受精率的高低进行调整,如果公鹅过多,因争抢爬跨影响交配,受精率反而下降。在配种季节,如发现受精率偏低,主要检查公鹅,个体不合格、的应立即更换。

2.增加营养,提高产蛋率和受精率

①鹅舍必须保持干燥、清洁。在鹅舍内设置网架,让种鹅在网上过夜,减少疾病发生。

②设置产蛋箱。规格为深10厘米,宽30厘米,长1米~2米。每30只~40只设置一个产蛋箱,产蛋箱内的垫草用干净的稻草铡成3节。产蛋箱不能被雨淋湿和阳光曝晒。种蛋不能在外过夜,以保证种蛋质量。

③注意舍内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搞好冬季防寒和夏季防暑降温,保持鹅安静。

④注意合理密度,以2只~3只/平方米为宜。密度过大,影响种鹅的生长发育。

注意事项:

3.及时的进行隔离。

4.在一定时期适当保温。

5.补充营养。

6.合理使用物预防细菌性疾病和寄生虫病。一个是减少鹅苗意外的伤亡。

种鹅养殖管理技术

产蛋期的饲养:产蛋期鹅对蛋白质饲料、能量饲料及矿物质和维生素的需要量比非产蛋期多,如果营养不足,不仅产蛋量降低,而且会出现蛋壳变薄、蛋畸形等现象,所以种鹅在满足青粗饲料的基础上,要提高精料的营养标准和补饲量,保证产蛋期的营养需要。产蛋鹅要保持中等膘情,过肥过瘦都影响产蛋量,过肥要适当减喂精料,并增加运动量;过瘦应加喂精料,并增加日粮中蛋白质的含量。

种鹅的选择

选择种鹅是进行纯种繁育和杂交改良的基础。选择种鹅应从育雏开始,按品种要求和育种方向选择健康雏,8周龄时再根据生长速度和外貌特征进行选择。

公鹅的选择:应选择前期生产速度快,体质健壮,头大脸阔,肉瘤大而光滑,眼明亮有神,啄而钝,颈粗稍长,胸宽深,背宽长,腹部平整,胫粗有力,两腿间距较宽,鸣声响亮,雄壮威武,旺盛的公鹅。此外,应在留种时和配种前检查公鹅发育是否正常。

后备种鹅的饲养

依据后备鹅生长发育的特点,通常将整个后备期分为前、中1、肉鹅为食草型水禽,有强健的肌胃和发达的盲肠,消化粗纤维的能力较强,可以利用大量的青绿饲料,如各种野草、蔬菜、饲草等都可作为肉鹅的饲料,因此饲养成本较低。、后三个阶段,分别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

一是公、母鹅分开注意温度,不要太低。饲养管理,防止早熟鹅滥交乱配;

二是实行限制饲养,适当控制采食量,使后备鹅体重增长和卵巢发育趋于同期化和适时化。此阶段多以放牧为主,如牧草好,不用补喂精料;如牧草不好,可适当补料。

后期的饲养管理:产蛋前一个月左右为后期。此期饲养管理的重点是搞好防疫接种,加料促产,增喂矿物质、维生素饲料,增加光照,尽快恢复鹅的体力,促进器官的发育,争取尽快进入临产状态。

产蛋期饲养管理

产蛋期的管理:鹅舍温度以10~25℃为宜,在冬季要注意保暖,增加保温设施,夏季要注意散热,给鹅搭凉棚;产蛋期光照时间以14小时为宜,光照不足,要增加光照;饲养密度要适中,每平方米2~3只,并经常通风换气,保持空气的新鲜;在产蛋前两周安好产蛋箱,2~3只母鹅一个产蛋箱;产蛋期要勤捡蛋,防止种蛋被弄;要搞好舍内环境卫生,每天及时清扫粪便,定期对鹅舍、用具及场地进行消毒;及时淘汰不产蛋和产蛋性能不佳的母鹅。

种鹅的疫病防制

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在加强饲养管理、搞好卫生消毒的基础上,作好免疫接种工作,提高鹅群免疫力,减少疫病的发生。

建议采用以下种鹅免疫程序:

四月龄种鹅,肌注副粘+鹅流感二联油苗0.5ml/只;产蛋前45天,肌注小鹅瘟苗(1:100种鹅苗)1ml/只;产蛋前35天,肌注禽霍乱+蛋子瘟二联油苗0.5ml/只;产蛋前25天,肌注副粘+鹅流感二联油苗0.5ml/只;产蛋前15天,肌注小鹅瘟苗(1:100种鹅苗)1ml/只。

种鹅养殖技术要点 原来有这几步

五、疾病防治

1、育雏期(1~30日龄)

二是圈养育肥:用高粱秸或葵花秸秆围成小栏,每栏养十几只,栏高60厘米,鹅在栏内能站立但不能昂头鸣叫。饲槽和饮水器放在栏外,鹅可以伸出头来采食饮水。喂以粉碎的全株玉米、糠麸等饲料,白天喂3次晚上喂1次,并给以充足清洁的饮水。经15~20天催肥体重增加30~40%即可出售。

雏鹅初期应该舍饲,舍饲主要是喂给水、草粉和精饲料,按照精细加工、少喂勤添的原则进行。一般要求是及时饮水、适时开食。适时饮水利于卵黄的吸收,食欲,促进胎粪排出。水质要求清洁卫生,水温要求在25度左右。葡萄糖或电解质,以避免暴饮引起的和营养不良;适时开食有利于补充能量,促进生长发育,食欲,促进胎粪排出。开食要在雏鹅第1次饮水后并表现有啄食行为时进行。饲料是全价配合饲料。

2、育成前期(30~90日龄)

这个阶段是鹅生长发育阶段,骨骼、肌肉、羽毛生长迅速,消化力和对环境的适应性逐渐增强。针对这一特性,除加强放牧饲养以外,还要适当补饲一些玉米、稻谷、杂粮和糠麸、薯类等精粗饲料,同时加入1%的骨粉,2%的贝壳粉,0.3%的食盐等矿物质饲料,以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使之能充分长好骨架。

3、育成期(90日龄~性成熟)

此时期的鹅仍处于生长发育期与换羽期,性发育很快。为了防止过早性成熟,采取先粗后精的办法,即以终日放牧为主,晚间补饲1次,但适当限制饲喂精饲料,以以后改为18℃即可。鹅张口啄食手指,并发出尖叫声,此时即可饮水开食。在开食前先饮水,方法是先把竹蓝内垫料暂时取出,然后将竹蓝同雏鹅防止过肥影响产蛋和配种。同时锻炼其耐粗饲能力,减低饲料成本,防止过早产蛋影响开产整齐度。

产蛋前期适当增添精料,每天每只种鹅饲喂稻谷0.05~0.1千克,饼类0.05千克,并添加钙、磷等矿物质饲料,用水拌成半干湿状,日喂2~3次,还可将田螺壳、贝壳等压碎与砂砾拌合撒于鹅舍入口处和运动场,任其采食。衡量日粮中补饲量和饲料搭配是否恰当,可根据鹅粪形状来判断,如鹅粪粗大而松散,轻轻一拨就可分为几段,说明精粗料和青饲料搭配合适;如鹅粪细小而硬实表明精料多了,这时则加长放牧时间,减少补饲次数。但这时期仍要防止鹅长得过肥。

怎么养殖鹅

前期的饲养管理:70~100日龄为前期。由于后备种鹅往往不是来自于同一个鹅群,彼此不熟悉,常不合群,必须通过让它们合群,这是此期管理上的重点。在饲养上酌情补饲精料,以保正常生长发育和次换羽的营养需要。

养殖鹅,在地势高燥和阳光充足的地方建造鹅舍,养殖环境要求温暖通风,夏冬两季需要为鹅舍做好控温措施,鹅是草食性禽类,日常可以多饲喂青绿饲料,在养殖期间要定期对鹅舍打扫消毒,以防病菌大量滋生。

鹅如何养殖 1、鹅舍建造

想要养殖鹅,需要在地势高燥、阳光充足和安静的地方建造鹅舍,鹅场的周围需要有充足的水源和草源,这样方便养鹅时的放养管理,我们还可以在林下或者果园等地方来养殖鹅,这样鹅也能够健康生长。

养殖鹅需要让其有适宜的环境,在鹅幼苗期的时候,需要让其在温暖的环境中生长,夏季要为鹅降温通风,避免鹅处在闷热的环境中,不然鹅很容易出现食欲下降或者生病母鹅的选择:应选择体质健壮,面目清秀,啄短,眼睛饱满灵活,鸣声低而短,颈细中等长,两翅紧扣体躯,羽毛紧密而富光泽,体躯长而圆,前躯较浅窄,后躯深而宽,臀部,胫结实距离宽以及羽毛、胫、蹼的颜色符合品种特征的母鹅。的现象,冬季的时候要为鹅保暖。

养殖鹅最重要的就是饲料的供给了,鹅是一种草食性的禽类动物,日常养殖的时候,可以多给它喂野草、蔬菜等青绿饲料,不宜饲喂腐坏变质的饲料,在鹅生长期的时候,需要让其有充足的营养。

养殖1、选择鹅苗:鹅苗养殖要从管理正规、品种纯正又没患过传染病的种鹅场预定鹅苗。种鹅开产前必须进行小鹅瘟和副黏等防疫,使鹅苗有足够的母体抗源保护。鹅需要注意预防疾病,平时饲喂的时候,可以在饲料中添加一些益生菌来提高鹅的抵抗力,鹅舍需要定期打扫消毒,避免有病菌大量滋生,如果有鹅生病的话,要及时处理,防止病原大量扩散。

养鹅技术和疾病预防

2.不可避免地会在雏鹅群内出现一些弱小的个体,所以要做好弱雏复壮工作。

1、场地:养鹅要选择地势较高、坡地较小的场地,为其营造干燥的环境,避免产生积水。2、饲料:为鹅提供米糠、麦麸、蔬菜叶、水果、牧草等饲料。3、定期消毒:每周将场地清洁一次,并用生石灰消毒。4、管理:定期将鹅赶入水中清洁羽毛。

养鹅的技术和疾病的预防 1、场地

在鹅的养殖过程中,步就是选择一个合适的场地。养鹅厂需要坐落在地势较为高耸的地形上,且不能有大的斜坡出现,这样能够避免因为降雨之类的因素,使得积水进入养鹅厂中,造成疾病的滋生和蔓延传播。

鹅群每天都需要消耗大量的饲料,但我们在喂养鹅群时,一定要根据鹅群的不同生长阶段来喂养不同的饲料,以此节省饲料的同时让鹅群能够生长得健康壮硕,提高鹅群的免疫力,以此3.加强管理工作来预防疾病的发生与蔓延。

想要预防疾病的产生,定期消毒是最重要的工作,只有定期的对整个鹅舍进行充分的消毒处理,鹅群才能健康的成长。我们要定期的把地面上的泥土、粪便、食物残渣等进行铲除,并用石灰消毒后用清水冲洗,扼制病菌的产生。

管理也是疾3、定期消毒病预防和养殖中重要的一环。我们每日需要规范鹅群的进食时间,定时、定量的喂食,使鹅群产生条件反射,定时的让鹅群到水塘中休养,定时休息。只要鹅群有了规律的时间管理,就能健康的生长,对病菌有很强的免疫力。

商品鹅养殖管理技术

12~15日龄鹅雏肌注小鹅瘟,预防鹅雏后期感染小鹅瘟;

1、做好育雏前的准备工作

0~30日龄为育雏阶段,通常把雏鹅次饮水叫开水,次喂食叫开食,次喂青叫开青。三开时间是否适宜,直接关系到雏鹅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雏鹅运回后开食越早越好。三开的方法是开食前应先让雏鹅开水(俗称潮口)。把一部分雏鹅的嘴多次按入饮水器中让其饮水。只要有个别雏鹅到饮水器处饮水,其它雏鹅就会跟着饮水。然后把切成细丝状的嫩青菜放在手上晃动并均匀地撒在塑料布上,或将切碎的青菜丝均匀地拌入饲料中撒在塑料布上,用手轻轻地扣打塑料布,引诱或训练雏鹅采食。2~3天后逐步改用饲料槽喂料。雏鹅头1~3天吃料较少,每天喂4~5次以后随日龄增加,雏鹅的消化能力与采集量增强,喂料的次数和喂料量也相应增加。15日龄后如天气晴暖,可以开始训练放牧。放牧前不喂料让雏鹅在放牧地多采集青草。开始放牧时间要短,路程要近,以后逐渐延长,或者将青草割回粉碎后饲喂。20日龄后可全天放牧,夜间再补饲1次。

育雏面积按每平方米10只准备,备好取暖设施、育雏网、饮水器、料槽、活动栅栏等器具,并提前一周对育雏舍及用具清扫消毒;接雏前1~2天,对育雏舍进行加热,舍温要达到18℃以上,同时备好育雏饲料及品。另外在接雏途中要经常检查雏鹅状态,防止受寒或堆集受热,运雏要快要稳,在24小时内运到以便及时开水和开食。

2、雏鹅的饲养

3、 雏鹅的管理

加强管理是提高雏鹅成活率和增重的重要环节。主要的管理措施如下:

一是保温与防湿。育雏温度要求10日龄前,伞炕温周围温度要达到28℃以上,室温保持18℃以上;20日龄前,伞炕温周围温度要达到25℃以上,室温保持15℃以上。另外也可根据雏鹅的动态表现观察温度高低。温度适宜时,雏鹅安静无声,吃饱后不久就睡觉,彼此虽依靠,但无扎堆现象,有时散开单个睡觉。如果温度过低,雏鹅聚集在一角互相挤压,叫声频频,时发生扎堆,靠近热源,不时发出尖叫声。温度过高时雏鹅远离热源,张口喘气,行动不安,饮水频繁,采食量减少。当雏鹅表现出温度过高或过低的行为时,应立即调整温度。同时用手拨动拨开雏鹅,使之散开,达到调节温度、蒸发水气的目的。在夜间和气温较低时,应经常观察雏鹅动态,防止扎堆。如果扎堆容易引起伤亡或受热出汗而成僵鹅。潮湿对雏鹅的健康影响也很大。潮湿、低温环境容易引起雏鹅感冒和下痢,育雏舍内相对湿度应保持60~65%。

二是密度与分群。雏鹅生长发育较快,随着日龄的增加和体重的增大,雏鹅活动的面积也相应扩大,因此要按个体大小、体质强弱,及时调整饲养密度,大小分群饲养;并增加水槽和食槽数量,防止因争抢槽位而造成强弱异过大。一旦发现体质瘦弱、行动迟缓、食欲不振、粪便异常的雏鹅应及时挑出隔离饲养。

中鹅的饲养管理

中鹅指30~70日龄的仔鹅。该阶段是长骨骼、长肌肉和长羽毛等最快的时期。这个时期主要以放牧为主。

雏鹅一般在30日龄左右即可进行放牧,但此时雏鹅的羽毛尚未长成,怕冷、怕雨、怕露水、怕暴晒。因此放牧时应选择晴朗、温暖的天气,露水蒸发后再放牧。每天约放牧4~6小时。放牧地宜近不宜远。放牧时间随日龄增加而逐渐延长。结合放牧夜晚补给一些精饲料,单设一些贝壳或石粒槽供鹅自由采食,增强其消化功能。

40日龄后腹部羽毛已长齐,可进行全天放牧饲养,如果草质好晚上不用补料。在放牧地靠近水源附近,可因地制宜、因陋就简搭架临时性鹅棚,供鹅群休息,防止暴晒雨淋。一般~300只仔鹅为一群。如牧地较开阔草源丰4、预防疾病盛,水源良好,可组成1000只一群,草料丰盛处,鹅群应赶得拢些;草料欠丰盛处就应赶得散些,使之充分自由觅食。每天力争吃到4~5个饱,鹅群每吃一个饱后便会自动停止采食,此时应及时让仔鹅饮足水。

仔鹅育肥主要有两种方式

一是放牧育肥:农作物收割后白天将鹅群赶玉米地或豆地中,采集遗穗、遗粒及草籽,晚上再喂1~2次精料,并给以充足清洁的饮水。经过15~20天放牧育肥,体重可达到出售标准。

商品鹅的防疫灭病措施

首先要加强日常的饲养管理工作、搞好清洁卫生和场所、用具消毒,这是预防疫病的重要措施。另外要作好防疫工作,实行规范化免疫程序,提高鹅群免疫力。

商品鹅饲养建议采用以下免疫程序:

免疫种鹅所产后代7~8日龄鹅雏,皮射用鹅血清制作的抗小鹅瘟高免血清0.5ml/只;

10~15日鹅雏龄皮下或肌注副粘+鹅流感二联油苗0.5ml/只。

未免疫种鹅或免疫后期种鹅所产后代出壳48小时以内鹅雏皮射用鹅血清制作的抗小鹅瘟高免血清0.5ml/只,其它免疫程序与免疫种鹅所产后代相同。

只有对商品鹅分阶段的科学饲养管理,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大白鹅养殖方法是什么

4、管理3、饲料供给

2、饲养规模:饲养规模要根据养殖户的资金、草料、市场销售等情况来确定,一般农户饲养肉鹅500只左右,种鹅l50只左右。专业大户可适当多养,肉鹅可为l000~2000只。种鹅可为500~1000只。

4、成熟期(性成熟以后)

3、鹅舍修建:鹅舍应建在地势高燥、平坦或缓坡地带,南向或东南向,土质以透水性好的沙壤或土壤为宜。养殖户可利用废弃的旧房或搭建简易棚舍,周围用竹篱笆或粗网围护饲养。也可利用沟、河等流动水源将棚舍建在沟、河边围养,注意安装金属网防敌害。

6、日常管理:每天扫除鹅舍,经常清洗饲料槽、水槽,每隔5—7天用0。2%的百毒杀喷洒1次。依据本地实际情况和免疫程序,及时、准确地进行免疫,加强雏鹅对疫病的抵挡力。

7、成鹅饲养:鹅生长至4—10周龄,应分开育雏舍,转入生长鹅舍。通常每天饲喂4—5次,其中晚上加喂1次。喂料时可把牧草切碎和精料拌和后放在食槽内,精料和牧草的比例为1:4,精料可用自配料,其配方%)为:玉米粉粒45,米糠15,麸皮10,豆粕22,鱼粉4,骨粉1.5,贝壳粉1.6,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添加剂0.5,食盐0.4。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