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科技快讯 >

蒙古铁骑俄国屠城电影 蒙古铁骑攻入欧洲的电影

《蒙古王》电影歪曲历史。

蒙古人的屠杀可以说是骇人听闻

蒙古铁骑俄国屠城电影 蒙古铁骑攻入欧洲的电影蒙古铁骑俄国屠城电影 蒙古铁骑攻入欧洲的电影


他们的嗜好是屠城

而且是抵抗 杀! 投降 也杀!

因为他们认为留给自己一个没有敌人或者潜在敌人的后方更安全。

这也是他们一路打到多瑙河畔的原因之一。

具体的情况你可以在网上查一查。

电影,艺术加工很正常,外蒙古人(蒙古国)如今却对中国人恨之入骨!

《蒙古王》里面说的铁木真当了努力后被卖到金国是假的 楼上说的都是假的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真真假假

俄罗斯史诗大片《大蒙古国》好看吗?

历史上,瑞典、法国、德国,这些虎狼之师最终无不败在俄罗斯广袤的土地上。俄罗斯的强大,在于其自身的游牧民族基因-胜则毁灭一切,败则飘然而 去,游牧民族不需要携带所有给养,抢掠是其主要供养方式,当他们失败时,因为游牧民族不存在"固定资产",所以也没有必须要坚守的地盘,游牧民族可以凭借 其广袤的-草-原和沙漠拖死对手。

二战德苏战争,出现与法俄战争类似情况。在斯大林格勒会战中死亡达150万,大部分是被活活冻死与饿死的。四年时间里,数十次巨大的会战,与法军同样强大的德军被吞噬在俄罗斯的冰天雪地。

金帐汗国第二代大汗兼俄罗斯沙皇萨尔塔克汗(右),与他的结拜兄弟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左)。亚历山大·涅夫斯基拒绝接受罗马教皇的自杀性的、与蒙古人血战到底的命令,而选择依附于蒙古人,这通常被认为是俄罗斯脱离欧洲,投向亚洲的转折点。1246年,金帐汗封他为基辅大公。俄罗斯与蒙古的结合,使俄罗斯从此对欧洲立于不 败之地。2008年,俄罗斯国家电视台举行了一次“史上最伟大的俄罗斯人”的评选活动,结果涅夫斯基名列首位。

蒙古凭借高超的战术谋略、发达的谍报系统、严密的作战计划、先进的军事科技以及高速的机动性等优势,在不到70年的时间里征服了世界,结束了旧世界的秩 序,开启新的时代。蒙古从未一次派出超过10万人的大规模军团,却在25年的时间里征服了比罗马帝国400年征战还要广阔的土地。美国五星上将麦克阿瑟在 《十九颗星对美国四位名将之研究》中说:“如果有关战争的记载都从历史上抹掉,只留下蒙古人战斗情况的详细记载,且被保存得很好,那么军人将仍然 拥有无穷无尽的财富,塑造一支用于未来战争的军队。”与蒙古帝国相比,历史上伟大如亚历山大马其顿帝国、拿破仑法国与希特勒德国全都黯然失色。蒙古帝国鼎盛时期东起太平洋,西抵多瑙河,北入北极圈,南到南海,总面积超过4000万平方公里,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1/3,为人类史上版图最大的帝国。

好看是好看,但是有点太单调了。画风非常好。

找部俄罗斯电影的名字,关于车臣那会的

车臣 (Chechnya) 是俄罗斯联邦领土,位于高加索山脉北侧,与格鲁吉亚隔山为邻,面积约1. 5万平方公里,人口超过100万。首府格罗兹尼 (Grozny) 是在1818年建立的格罗兹尼城堡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车臣人骁勇善战,信奉伊斯兰教。

有关车臣人的最早记载是在7世纪初以前。“车臣人”这一称呼最早源自阿尔贡河边的“大车臣”这一村庄的名称,以后逐渐成为车臣民族的族称。车臣人自称“纳赫乔人”,即“平民百姓”的意思。车臣人在13世纪遭受蒙古-鞑靼人的侵袭,14世纪末又遭到中亚帖木儿帝国军队的蹂躏。直到15至16世纪金帐汗国解体后,车臣人才开始从山区向平原迁徙。16至19世纪,伊斯兰教开始传入车臣。在17至18世纪之交,车臣开始成为波斯、奥斯曼、俄罗斯三大帝国争夺的对象,此后车臣经历了长达两个多世纪的血腥残酷的战争。

19世纪,沙俄经过近半个世纪的高加索战争于1895年把车臣并入帝国版图。1922年11月成立车臣自治州。1934年1月车臣与其西邻印古什合并,1936年12月改成车臣—印古什自治共和国。二战期间,苏联政府以车臣人同德国侵略者合作为由,把许多车臣人强行迁出家园。当时有38.7万多车臣人被驱逐到中亚和西伯利亚。直到1957年1月9日,苏联最高苏维埃才决定恢复车臣—印古什自治共和国的建制,归俄罗斯联邦管辖。

1991年9月6日,即苏联发生“8·19”事件后不久,苏联空军少将、车臣人杜达耶夫依靠武力推翻了当地的苏维埃政权。10月,车臣举行共和国总统和议会选举,杜达耶夫当选总统。11月,即在苏联解体的前夕,杜达耶夫颁令成立“主权国家”车臣共和国,并很快组织了车臣国民卫队。从此,车臣既不签署1992年的俄联邦条约,也不参加1993年的俄议会选举,在“独立”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俄罗斯当局为了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于1994年12月出兵车臣。但是车臣武装一直拒绝放下武器,致使这场内战持续了20个月之久,杜达耶夫在这场战争中被打死。1996年底,在车臣非法武装在俄境内先后制造两起重大劫持人质事件后,俄军被迫撤出车臣。1997年1月,阿·马斯哈多夫当选车臣共和国总统后,仍然坚持车臣是“独立国家”。1997年5月,俄联邦与车臣签署和平与相互关系原则条约。但是,车臣领导人始终未放弃其“独立”主张。

为彻底解决车臣问题,俄联邦当局于1999年出动10万军人,对车臣进行封锁和展开军事打击。经过空中轰炸和地面围剿,大股车臣非法武装被消灭,俄军几乎控制了车臣全境。但是,车臣剩余的非法武装化整为零,在车臣内外采取游击战术,频频进行暗杀和恐怖活动。特别是近两年来,车臣非法武装分子活动猖獗,不断制造恐怖袭击事件,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002年10月23日,数十名车臣武装分子在莫斯科杜布罗夫卡剧院将800多名正在观看演出的观众和演职人员劫为人质。3天后,俄特种部队向剧院内施放催眠气体后,成功地解救了大多数人质,但仍有130名人质不幸丧生。俄军随即在车臣展开

在八鲁湾之战中击败蒙古铁骑的扎兰丁最后跑到哪儿去了呢?

当时成吉思汗刚刚攻下塔里寒城堡,正在休整庆祝胜利,便传来扎兰丁击败失吉忽都忽的消息。

成吉思汗心“呯”地一下,感到很意外,但不动声色地说:“忽都忽以前总是打胜仗的,今遭此挫折,会吸取教训,获得作战经验,今后行事会谨慎的。”然后便集结部队,准备收拾扎兰丁。

很快,失吉忽都忽率领残存的将士来到塔里寒城堡,向成吉思汗请罪,详细讲解了兵败的经过,并且讲是手下八邻部的将领兀客儿与忽秃儿大意犯了过失。

(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没有追究任何人的过错,要求他们从中吸取教训,在今后战斗中将功补过,其实八鲁湾惨败责任在失吉忽都忽。

成吉思汗兵分三路迅速寻找扎兰丁大战,大军途经一个叫古儿疾汪的地方,当地军民顽强抵抗,历时一个月才拿下,随后“逾欣都山,此山构成印度北界。”进攻范延堡,攻城过程中,成吉思汗最心爱的孙子、二子察合台的儿子秃坚中箭而亡,令成吉思汗十分伤心,攻破城堡后,屠城,杀光所有生灵,“将城堡毁成荒漠”,从此人们叫这里为“卬危八里”,波斯语“歹城”的意思。

如此一来,成吉思汗延误了追击扎兰丁的时间,但二子察合台与三子窝阔台率军从花剌子模旧都来与成吉思汗会师,军队人数大增。

再说扎兰丁,八鲁湾大胜后,为了瓜分战利品发生了内讧。阿明灭里与阿黑剌黑为了争夺一匹阿拉伯好马争吵起来,阿里灭里用马鞭抽打阿黑剌黑的头部,阿黑剌黑找扎兰丁评理,由于扎兰丁娶了阿明灭里的女儿,偏袒老丈人,阿黑剌黑一气之下率领自己的军队“跑到起儿漫和昔黑兰的山里去了”,古儿部的首领阿匝木灭里对于扎兰丁不能秉公主持公道愤愤不平,也带人马离开,扎兰丁反复劝阻都没有用。

于是,扎兰丁好不容易组织起来的十余万大战土崩瓦解,仅剩阿明灭里的军队以及自己收集的一点花剌子模人,实力大损。

扎兰丁得到成吉思汗率大军而来,从八鲁湾撤到哥疾宁,又从哥疾宁向申河(今巴基斯坦境内印度河)岸边逃窜,企图渡过申河,逃往印度。

成吉思汗大军到达哥疾宁,得知扎兰丁正准备渡过申河,迅速率军追击。

当蒙古铁骑追到申河岸边(大约今卡拉巴黑附近)时,扎兰丁已经把全部物资装上了船,正打算第二天全军渡河。

看到蒙古前哨人马追到,扎兰丁令大将兀儿汗殿后,抵挡蒙古人马,兀儿汗被一阵杀败。

成吉思汗得到扎兰丁就在申河岸边,防止他渡河而去,马不停蹄,在黎明前把扎兰丁部队包围,发起攻击。

成吉思汗命令不得用箭射伤扎兰丁,一定生擒(英雄惜英雄)。

扎兰丁与阿明灭里各统兵马分两翼死战,首先阿明灭里的右翼人马经不住蒙古铁骑攻击,死伤大半,阿明灭里率少数人脱离战场,向白沙瓦方向溃逃,被蒙古人马追上,死于乱刀之下。

扎兰丁率左翼主力拼死战斗,并主动发起攻击,企图撕开一个口子,但随着一波又又一波的攻击,人马越战越小,蒙古大军逐渐缩小包围圈。

由于成吉思汗下令要生擒扎兰丁,军卒一不敢放箭,二又不能给扎兰丁带来伤害,这给了扎兰丁纵横冲杀的余地。

战斗从黎明杀至中午,扎兰丁身边仅剩不足七百人,扎兰丁似乎也看出蒙古人马是要生擒他,让令他无所畏惧,横冲直撞,左砍右杀,在万马丛中所向披靡,并迅速换了一匹新战马。

有了这匹精神百倍的新战马,奋勇杀向蒙古人马,迫使所有人不得不退让,让出一片空地。扎兰丁突然掉转马头,一边策马疾驰,一边脱掉铠甲,背负盾牌,手握战矛,纵马从二十尺左右的高崖跃入申河,驮着他向对岸游去。

蒙古铁骑俄国屠城完整版电影是什么名字

怒战狂心 Легенда о Коловрате (2017)

导演: Ivan Shurkhovetskiy、贾尼克·法伊济耶夫

编剧: Dmitriy Paltsev、Dmitriy Raevskiy

主演: Ilya Malakov

类型: 动作

地区: 俄罗斯

语言: 俄语

上映: 2017-11-30(俄罗斯) / 2017(美国)

片长: 120分钟

又名: Furious / Legend of Kolovrat / Легенда о Коловрате / Legenda o Kolovrate / 科洛夫拉特传奇

怒战狂心 Легенда о Коловрате (2017)

导演: Ivan Shurkhovetskiy、贾尼克·法伊济耶夫

编剧: Dmitriy Paltsev、Dmitriy Raevskiy

主演: Ilya Malakov

类型: 动作

地区: 俄罗斯

语言: 俄语

上映: 2017-11-30(俄罗斯) / 2017(美国)

片长: 120分钟

又名: Furious / Legend of Kolovrat / Легенда о Коловрате / Legenda o Kolovrate / 科洛夫拉特传奇

推荐几部关于蒙古,关于成吉思汗的电影或者书籍

电影《蒙古王》

苍狼 The Blue Wolf

《蒙古王》 DVD中文字幕(孙红雷2007战争大片)

成吉思汗

蒙古王

哭泣的骆驼

狼图腾

蒙古王

库利科沃战役:俄罗斯人打破蒙古人不可战胜的神话

14世纪中叶的术赤兀鲁思风光不再,前文提到的月即别汗是最后一位可以驾驭局面的统治者,也是兀鲁思政权的巅峰时代。月即别汗死后,经过血腥的内斗,次子札尼别(Jani Beg)在1342年即大汗之位。

札尼别汗在欧洲的主要政策是支持莫斯科压制快速崛起的波兰与立陶宛,立陶宛自不必说,波兰此时在“伟大的”卡齐米日三世统治下也基本统一。

札尼别汗向波兰发动了一次失败的入侵,又经过十年的争斗,波兰成功吞并加利西亚-利沃尼亚王国,术赤兀鲁思的势力范围完全缩回克里米亚。这段 历史 我们以后会讲。

但札尼别汗在西亚的扩张还是成功的,他在1356年征服了阿塞拜疆与伊朗西北部的大不里士,灭亡旭烈兀兀鲁思(伊尔汗国)。

结果就在他回国的路上被自己儿子别尔迪别(Berdi Beg)毒杀,别尔迪别无力掌控局势,在1359年又被他的弟弟忽里纳杀死,一年之后忽里纳又被他的弟弟纳兀鲁斯刺杀。

“黄金家族”后裔的自相残杀让术赤兀鲁思在几年时间内迅速衰落,1359至1381年被称为“大衰落时期”,二十年时间里就有18个可汗轮番出现,而且都不得善终。

忽里纳刺杀别尔迪别后,术赤兀鲁思瞬间分裂,各个汗、万人长、将军、权臣和贵族划分了地盘互相攻打,争夺大汗宝座。

但其中实力最强的人名叫马迈(Mamai),他是出身于蓝帐汗国万户长的克里米亚总督。按照汉语语境,马迈是一位大权臣和最强的军阀,术赤兀鲁思名义上暂时被他统治,但他不是汗。

在讲本期视频的主角“顿河王”迪米特里之前,且让我先叙述一下术赤兀鲁思是如何衰落的,以及之后克里米亚汗国和它的联系。

当我们打开维基百科,赫然写着术赤兀鲁思“亡于”1502年,即末代大汗谢赫阿合马(Sheikh Ahmed 又称谢赫·艾哈迈德)兵败苏拉河,流亡立陶宛的那年。

可是这个说法有误,因为在当时没有任何一个势力认为大兀鲁思灭亡了,这样的内斗发生了太多次。至于大兀鲁思衰落的原因很简单,因为鞑靼的政治文化里根本就什么统一的趋向,甚至分裂才是常态,统一反而是少数,月即别汗死后的长期内讧等于加速了大兀鲁思解体的过程。

所以1502年的解体 ,不过是谢赫阿合马的汗位被克里米亚吉拉依家族的孟格里夺取了而已。硬要给1502年加上什么意义,只能说这年以后,不再有以萨莱城为中心的鞑靼政权了。

而之前早已分裂出来的各个鞑靼政权,如克里米亚、阿斯特拉罕、喀山等各个都宣称自己是大兀鲁斯正统,只是最后没有人再能完成统一而已。

最后再提一下鞑靼人和蒙古人的关系。说白了,留在大兀鲁思的纯种蒙古人只有几万人,不可能成为主体民族。再加上钦察突厥人西迁,这个由多种游牧民族融合的产物就是鞑靼人。

好,我们回到14世纪末的时间点。

一个世纪过去了,曾经衰落不堪的罗斯人重新团结了起来,吹响反击号角的 历史 使命交给了迪米特里。此时大兀鲁思已经分裂,其赖以为生的贸易路线随着旭烈兀兀鲁思的分裂而受到削弱。

雪上加霜的是,黑死病从克里米亚蔓延到萨莱,严重打击了大兀鲁思的经济和军事力量,立陶宛又把鞑靼人的势力从基辅一带赶走。这还没完,东面斡尔达兀鲁思,博尔济吉特家族(Borjigin 孛儿只斤)的脱脱迷失(Tokhtamysh)在跛豪帖木儿(Timur)的帮助下在1378年夺取汗位。

而后准备效仿祖先统一分裂的术赤兀鲁思,重新建立对罗斯的全面控制,他第一个要解决的人正是马迈。短短四十年,大兀鲁思的力量受到腰斩。

马迈急需最强大的罗斯王公迪米特里的效忠和贡赋,然而,鞑靼人养了一个世纪的蛊终于玩火自焚。几年前还亲自来到马迈面前赔礼效忠的迪米特里已非池中之物。在击退立陶宛的入侵后,迪米特里终于可以腾出手全力对付鞑靼人。

毕竟是曾经的强敌,迪米特里没有选择对鞑靼人直接开战,而是通过制造僭越之举来观察他们的反映。从1371年到1376年,迪米特里高调地四处派兵征战,迫使喀山与梁赞向他缴纳贡税。

马迈当然不会允许莫斯科如此我行我素,在1378年派出五个万人队对莫斯科进行惩罚式入侵,8月11日,德米特里亲率35,000人与其在付扎河相遇,伏扎河之战(Battle of the Vozha River)打响。

莫军依河坚守,也有一种说法是故意放弃河滩阵地固守山坡。蒙军不再僵持,发起渡河进攻。鞑靼人引以为豪的箭雨和重骑兵冲锋全都被罗斯步兵坚固的半圆形盾墙挡住,莫军挡住了最猛烈的攻势后,发现蒙军后劲不足,便主动发起有序的反击。

事实证明,如果鞑靼骑兵无法在硬碰硬的战斗中获胜,所谓的诱敌深入战术也就没有意义了。蒙军在混乱中溃退,大批士兵落水淹死,主将贝吉奇被阵斩,莫军取得完胜。

伏扎河的意义并不在消灭了多少蒙军,而是让全罗斯都清清楚楚地看见,鞑靼人不是无敌的,也会流血,也会战败!一个世纪以来,罗斯军队首次正面打败鞑靼人,伏扎河的胜利鼓舞了迪米特里发动更大规模的战役。

《俄罗斯统一国家的形成》一书中如此写道:“罗斯奋起了。对压迫着和掠夺者,对鞑靼汗和鞑靼贵族,对“鞑靼魔怪”的无尽无休的炽烈仇恨迸发出来了。罗斯人进行殊死的可怕战斗,他们为家乡的土地而战,为自己的辽阔牧场,浓密森林,为家庭和田地,为自己的自由和荣誉而浴血奋战!”

马迈的计划是攻破莫军的左翼,将其包抄而后在沼泽里全歼对手。迪米特里的战术很简单,就是不让对方得逞,正面打垮他们。

迪米特里在科洛姆纳集结军队,在9月6日抵达顿河,考虑到要在立陶宛军抵达之前开战,于是冒险渡过了顿河。这是一次豪赌,因为如果战斗失利,莫军将无路可退。

俄罗斯的各种编年史中对迪米特里军队的数量做出了各种夸大的描写,经过后世史学家的合理推测,大致确定莫斯科军队不会超过50,000人。鞑靼军队的数量更加难以考证,估计在10万人左右。

迪米特里认真分析了战场情况,河对岸的库利科沃原野局促狭窄,两侧不是河流就是茂密的树林,严重的阻碍了蒙古人最擅长的两翼包抄战术,地形迫使蒙古人只能发动正面进攻,狭窄的战场宽度也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蒙古人的数量优势。

仿佛上天在眷顾饱受苦难的东斯拉夫人民,迪米特里在晚上下令搭建浮桥渡河的时候,正巧下起了大雾,等到他大部分军队都渡过河流的时候马迈才反应过来。9月8日,在清晨的雾霭中,双方在库利科沃的原野上排兵布阵。

布置战术之后,迪米特里将自己的战马和盔甲给了一位新人的博伊尔,而后身穿普通的盔甲到前线督战。临近中午,第一次战斗爆发了,准确地说,这是一次勇士的决斗。莫斯科军队派出亚历山大·佩列斯韦特,鞑靼人派出了帖木儿,两位勇士舍身搏斗,最后竟然同归于尽。

马迈的计划是攻破莫军的左翼,将其包抄而后在沼泽里全歼对手。迪米特里的战术很简单,就是不让对方得逞,正面打垮他们。

鞑靼人的冲锋还是让罗斯人体会到了当年蒙古铁骑的余威,迪米特里的前锋被迅速击溃,鞑靼人开始向莫军全线突击。战斗的惨烈无需多说,由于人数众多而且战场太狭窄,导致有些战士死了竟然还被挤到“站立”。

在《马马耶夫的屠杀》一书中描述道:“镀金的头盔叮铃作响,深红色的盾咚咚隆响。宝剑呼啸,锐利的军刀在好汉们的头颅旁边闪烁,勇士的献血沿着包铁皮的马鞍留下,头盔在马蹄旁滚动。”

到下午三点,鞑靼人成功撕开了莫军的左翼防线,为防止被包围,莫军被迫全军缓步向顿河后撤。局势非常危险,因为在冷兵器时代这样的后撤极易变成崩溃,但迪米特里维持了稳定的阵线。

战斗到现在已经变成耐力的比拼,鞑靼人发起无数次冲锋,莫军在箭雨和长矛的双重打击下坚持了很久,仍然死战不退。

就在鞑靼人对莫军形成半包围之时,早已埋伏好的罗斯骑兵军团对鞑靼人的侧翼发起突袭,鞑靼人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再加上激战导致的疲劳,根本无力抵抗莫斯科生力军的反击。莫斯科军队全军反攻,鞑靼人肝胆俱裂全军溃散,莫军追击50公里到克拉西瓦河才返回主战场。

由于局势混乱,迪米特里不知所踪,士兵最后在附近一棵树下找到了昏睡的统帅。一身的淤青和外伤以及几乎破烂不堪的铠甲证明了莫斯科大公像普通士兵一样在最前线厮杀。

双方都蒙受了巨大伤亡,罗斯联军500多位波雅尔战死,总损失接近三分之一,鞑靼人几乎全军覆没。库利科沃之战,作为中世纪最大规模的战役之一载入史册,迪米特里一战封神,得到了“顿斯科伊”的称号,意思是顿河上的英雄。

补充一下,立陶宛军队在约盖拉的指挥下早就抵达了战场,但他选择在一旁观战,坐视马迈被击败而没有出兵支援。约盖拉也是一位优秀的指挥官,如果他从背后进攻罗斯联军,之后的事情就难以预料了。

但我要指出的是,就算迪米特里战败,充其量也只是延缓兀鲁思政权灭亡的时间,罗斯的统一已经是大势所趋。库利科沃战役的伟大胜利,意味着兀鲁思政权正逐渐失去对罗斯各国的控制,其彻底解体只是时间问题了。

但如果抛弃俄罗斯民族视角来看,库利科沃战役在当时并没有给罗斯诸国或是莫斯科的地位带来立竿见影的改变。就在迪米特里返回莫斯科重整军备时,库利科沃战役的胜利果实已经被脱脱迷失夺走了。

他在跛豪帖木儿的帮助下,于1380年的第二次卡尔卡河战役中彻底击败马迈,夺取了马迈的斡耳朵与兀鲁思,名义上成了术赤兀鲁思的大汗。面对桀骜不驯的迪米特里,脱脱迷失在1382年8月23率军围攻莫斯科城。

围攻的鞑靼人受到惨重损失,脱脱迷失玩了一手阴的,他去把苏兹达尔与下诺夫哥罗德的两位大公请来,说服守军开城,并承诺绝对秋毫无犯。结果等莫斯科人开城之后,鞑靼人马上冲进去抢劫、屠杀和焚烧他们看见的一切。这次屠城几乎把繁荣的莫斯科夷为平地,造成约24,000人丧命。

莫斯科王公迪米特里两年前在库利科沃昂起的头,这次又低了下去。他被迫重新向脱脱迷失宣誓效忠,但还是保住了“全俄大公”的地位,1389年,迪米特里去世。

下一期的时间跨度是100多年,会简单讲述迪米特里到伊凡三世之间的 历史 ,会详细讲述诺夫哥罗德共和国的兴衰史以及伊凡三世的统一大业,还有术赤兀鲁思对俄罗斯的 历史 影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