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科技快讯 >

杨家将历史名人_杨家将历史人物

杨家将名单

杨家将历史名人_杨家将历史人物杨家将历史名人_杨家将历史人物


第一代:金刀杨会

第二代:金刀王杨会之子:火山王杨衮(杨信杨君爱)、杨嗣(高阳关前阵钤辖保州刺史杨嗣:名将杨信之弟,是杨家将七郎原型也是演义中假杨滚的原型)

第三代:火山王杨滚之子:杨继忠(杨继周)、杨继孝、杨继仁、杨继义、杨继康、杨继凯、金刀王金刀令公杨继业(杨崇贵后更名杨业杨无敌)、杨继亮(义子:原名高怀亮)

第四代:杨延平(杨泰渊平延朗)、杨延定(延浦延定延广延用杨贵)、杨延光(延广延训延辉延庆杨顺)、杨延辉(延玉延环延朗杨□ 化名:木易)、杨延德(延环延贵杨春)、杨延昭(

延贵杨景)、杨延嗣(延彬杨希)、杨延顺(义子:原名王平 化名:王司徒)、杨延举(原六朗部将自认是杨九郎六郎义弟业继业义子自己号称杨九郎自认义子:原名杨举)、假六郎

杨延惠(因其代六朗而死和生前有认六郎为兄后佘太君认其为义子死后追封:原名任堂惠)、杨延琪(杨八姐杨春花)(女)、杨延瑛(杨九妹)(女)、杨排风(小说中最后佘太君认其为义

女,演义中没有)(女)

第五代:

(1)大郎杨延平之子:杨传永、杨德政、杨文广、杨充广

(2)二朗杨延定之子:杨宗愧(刘版杨家将中,最特别的一个人物,长象和其父亲一样十分相识宋皇,最后死因也基本一致)

(3)三郎杨延辉之子:杨宗宪(刘版杨家将中,貌似潘安是评书中常见的小生型武将,擅长弓箭有塞李广之称,类似薛丁山一类人物)

(4)四郎杨延辉之子:杨宗孝、杨宗峰(杨忠峰)、杨宗原(四郎二妻其耶律金娥之子:原名耶律中原)

(5)五郎杨延德之子:杨宗槐(刘版杨家将中,杨家唯一长象不雅的武将,昙花一现,轻功高强,评书里常出的矬子,力大无穷呼延平类人物使用的兵器也是棒槌)

(6)六郎杨延昭之子:杨宗保(杨宗闵)、杨宗勉(杨宗冕杨宗显)、杨宗政杨秋菊(女)

(7)七郎杨延嗣之子:杨宗英

(8)八郎杨延顺之子:杨宗连(杨宗德杨宗林杨宗奎)、杨宗飖、杨宗土(八郎二妻其耶律银娥之子:原名耶律中土)

(9)九郎杨延举之子:杨宗敏

(10)十郎杨延惠之子:杨宗童(其是六朗义子也是佘太君认的义子任堂惠之子:原名任宝童)

第六代:杨宗保之子:杨文广、杨文举、杨金花(女)、杨宣娘(女)、杨充广、杨文贵杨文藩(义子

:原名杨藩)

第七代:杨文广之子:杨怀仁、杨怀兴、杨怀恩、杨怀玉(化名:吴玉)、杨邦玉、杨邦仪、杨邦怀杨满堂(此女将只有传说北海予风景区号称“甘肃第一园”,其中马踏泉最负盛名,它不仅有宋代杨门女将杨满堂西征的美丽传说)(女)

第八代:

(1)杨怀玉之子杨士奎、杨士亮、杨士瀚(杨世汉 化名:花昆)、杨士鹏、杨瑞娘(女)

(2)杨邦怀之子:杨广荣

第九代:杨士瀚之子:红梅童子杨金豹、杨彩凤(女)

第十代:

(1)杨金豹之子杨满堂(杨再兴)

(2)杨畋

第十一代:

(1)杨畋之子:杨再礼、杨再取、杨再光、杨再兴(2)青面兽杨志

第十二代:

(1)杨再兴之子:杨继周、杨正修、杨正拱、杨正心

2)青面兽杨志之子:杨若兰(女)

第十三代:杨正心之子:杨德、杨留、杨陈

第十四代: 杨德之子:杨春

杨家女将

第一代:金刀王杨会杨会之妻:罗乙萍(演义中传说是罗成后代)

第二代:火山王杨衮之妻:金玉荣

第三代:金刀令公杨继业:金刀令无佞侯婆余赛花(折赛花佘太君杨令婆)

第四代:

(1)大郎杨延平之妻:张金定(周夫人)

(2)二郎杨延定之妻:李翠萍(耿金花)

(3)三郎杨延光之妻:朱月梅(花谢玉花似玉)

(4)四郎杨延辉之妻:林素梅(云翠英林月英罗氏女)、大公主耶律金娥(耶律碧莲)

(5)五郎杨延德之妻:马赛花(马翠玉)

(6)六郎杨延昭之妻:郡主柴美容(柴郡主)、大刀王兰英(王怀女)、黄琼女、重阳女

(7)七郎杨延嗣之妻:杜金娥(杜玉娥)、呼延赤金(呼延赞之女七郎为过们的妻子)

(8)八郎杨延顺之妻:周淑荣(班秀英肖金蓉)、二公主耶律银娥(耶律青莲)

(9)九郎杨延举之妻:高媚娘

(10)十郎杨延惠之妻:高玉珍

(11)其余:杨延琪、杨延瑛、杨排风

第五代:

(1)杨宗保之妻:浑天侯穆桂英

(2)杨宗勉之妻:焦月娘

(3)杨宗英之妻:姜北平(姜翠苹江北萍)、石丽贞

(4)其他:杨秋菊

第六代:

(1)杨文广之妻:杜月英、窦锦姑、鲍飞云、长善公主、宋百花(百花公主)、吴金定、双绝少女曾凤英、苏三娘

(2)杨文举之妻:万红玉、黄翠琼

(3)其他:杨金花、杨宣娘

第七代:

(1)杨怀玉之妻:金莲、陈玉霞、花玉梅、罗三娘、孟九环、隆淑贞、王鸾英、王凤英、李明霞

(2)其他:杨满堂

第八代:

(1)杨士瀚之妻:陆云娘

(2)其他:杨瑞娘

第九代:

(1)金豹之妻:郭彩云

(2)其他:杨彩凤

第十代:杨满堂之妻:芷兰公主、萧玉姣、萧月姣、安巧妹

第十一代:

(1)杨再兴之妻:罗芝芯

(2)青面兽杨志之妻:锦秀姑

第十二代:其他:杨若兰

杨家将最厉害最有名的就是杨家将的创始人杨业了,他擅长骑马射箭,武艺高强,又很有领导能力,雁门关大战中仅仅用了几千名士兵就将契丹几十万士兵击退

杨四郎,杨四郎的武艺非凡,兵法见解超凡脱俗,常常出人意料,他一生比较坎坷,少年体弱多病,并是兄弟中唯一一个没有在杨家长大的。

杨家将中哪位最有名最厉害应该是杨业被称为“杨无敌“。杨业不仅战功赫赫,而且对朝廷忠心耿耿。

总共有十几代人物,其中有杨会,杨衮,杨继业,杨延平、杨延定、杨延光、杨延辉、杨延德、杨延昭、杨延嗣、杨延顺, 杨延琪 ,杨延瑛, 杨延兴 ,杨宗保、杨宗英、杨宗勉, 杨文广 ,杨满堂 等等。

在经过后世的多种演绎上,杨家将的传承了大概十几代人,而人数更是多达百人;最早出现的是金刀杨会,火山王杨衮,杨继业,七郎八虎,杨忠宝,杨宗英,杨宗勉,杨文广,杨怀玉,杨金豹等等。

在演艺评书中,杨家将有十几代人物;分别有金刀杨会,火山王杨衮,杨继业,七郎八虎,杨宗保,杨宗英,杨宗勉,杨文广,杨怀玉,杨士瀚,杨金豹,杨满堂。

在历史上,杨家将是是一个惩恶扬善,忠肝义胆的家族。杨家几代人为大宋立下了汗马功劳,西夏人和辽人听到杨家将都闻风丧胆,在边境他是将士们的主心骨,在朝堂上是民族英雄。杨家世代为大宋征战沙场,可见大宋皇帝对杨家人的信任。杨家共有10代人,有初期的杨业追随太祖,后有杨延昭抗击辽人,杨家人无论男女都进入了军营为大宋效力,杨家媳妇穆桂英也是一位大英雄,他在西夏和大宋都很有名声,穆桂英为两国安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杨业、杨延昭击退大辽,守护了边疆。杨家本身是北汉人,但是在国主和朝堂的猜忌下,杨业也无法发挥自己的能力,在北汉后主投降大宋后,赵匡胤一直看好杨业,杨业在抗击大辽时,也被辽人忌惮,随后杨业就跟随赵匡胤征战沙场。可惜在伏击辽军时,潘美却没有到达约定的地方,反而逃跑,此刻杨家将全部被辽军所包围,杨业也死在了战场上,此后他的儿子杨延昭继承了他的衣钵继续与辽人作战,但为父报仇,杀掉了潘美,被发配边关,被奸人所害,也是十分的可惜。

穆桂英挂帅,抗西夏。穆桂英本是杨家的媳妇,但是她出色的本领和熟练的兵法让她闻名天下,在西夏祸乱西北之际,宋英宗让穆桂英挂帅,带领杨家将去反击西夏人。穆桂英在战场上发挥了自己应有的实力,在处理事情上,也做出了一定的让步,本应该听取皇命除掉狄青,但还是根据当前情形稳住西夏人。最后靠自己的聪明化解了两国之间的矛盾,双方也重归和平,穆桂英为两国边境之间的安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杨家十代人为大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杨家子女大多数都死在了战场上,可是杨家人从未抱怨过朝廷,可见杨家人对大宋的忠心,不愧为民族英雄。

杨业,杨延昭,杨文广,这三个人是历史中杨家将的主要人物。杨家将三代血战报国的事迹,为后人所传扬。尤其是杨业和杨延昭,在北宋时期,已经天下闻名。欧阳修在《供备库副使杨君墓志铭》中写:“父子皆为名将,其智勇号称无敌,至今天下之士,至于里儿野竖,皆能道之”。这里的父子就是指杨业和杨延昭,这位供备库副使杨君,叫杨琪,其祖父是杨崇勋,杨业是其伯祖。宋朝积弱,最后亡于外敌,所以遗民们更加追思那些血战保国的将领。于是杨家将的故事得以广泛流传,在流传过程中,民间加入了许多神奇的人物和故事。在南宋遗民所著的《烬余录》中,将杨嗣的功绩安到杨延嗣身上,将杨文广的事迹,创造出了一个杨宗保。还杜撰了杨家将父子救援宋太宗的情节。而在元朝的杂剧中,有关杨家将的剧目更是很多,比如《昊天塔孟良盗骨》等等。到了明朝,又有人编撰出《杨家将演义》,以及以《演义》为底本,写出了《北宋志传》,在戏曲中,杨家将的曲目更为兴盛,因为明朝中后期的形势,也是面临外敌入侵,朝廷积弱的局面,杨家将的故事也得以在这个背景下流传。在杨家将故事整个的流传过程中,作为官方,是希望通过宣传杨家将,强调忠孝的思想,而在民间的流传,是一个个的传奇故事,其中反映了许多民间愿望和思想。

第一代:火山王杨衮字君爱,由北汉宋初时的杨信演变而来。“金刀杨会”之子

第二代:北宋的抗辽名将杨业演变成小说中的杨继业。评书中杨家将第二代为兄弟七人,有杨继忠、杨继孝、杨继仁、杨继义、杨继康、杨继凯、杨继业、杨继亮(义子,原名高怀亮),合成“老八郎”。

第三代:《宋史》等书所记兄弟七人是:延朗(延昭)、延浦、延训、延玉、延环、延贵、延彬。《烬余录》中所记兄弟七人为:渊平、延浦、延训、延环、延贵、延昭、延彬。其中,大郎杨延昭已经变成杨六郎。有的书中,杨延昭作杨延钊。元明杂剧中,写杨六郎(或为杨六使)的戏文较多,剧中人名多叫杨景或杨朗。明代小说《北宋志传》中,兄弟七人为:渊平、延定、延辉、延朗、延德、延昭、延嗣。而《杨家府》中兄弟七人则为:渊平、延广、延庆、延朗、延德、延昭、延嗣。早期京剧《铁旗阵》中,七兄弟都为单名,他们是:杨泰、杨贵、杨顺、杨□、杨春、杨景、杨希。晚清时,评书、戏曲中,七兄弟才定型为延平、延定、延光、延辉、延德、延昭、延嗣,加上杨继业的义子延顺(原名王平),合成“七郎八虎”或作“中八郎”。从前述中可知,大郎杨渊平,流传几百年,最后才改渊平为延平。二郎杨延定,是由《北宋志传》延用而来。三郎杨延光与《杨家将》中的杨延广音近,可能与其有关。四郎杨延辉,在《北宋志传》中为三郎,自京剧《四郎探母》问世后,四郎杨延辉已经定型。五郎杨延德从明人小说到今天的评书、戏文一直未变。六郎杨景字延昭,从元人杂剧一直流传到今天。七郎杨延嗣从明人小说一直流传到今天。八郎杨延顺源于京剧与河北梆子《雁门关》。此外,还有八姐杨琪(京剧中作春花)和九妹杨瑛。

第四代:历史上有大郎杨延昭(朗)之子传永、德政、文广、充广,还有六郎杨延贵之子杨宗闵。明代小说中的六郎之子杨宗保,是由历史上的杨宗闵演变而来的。评书中杨门第四代堂兄弟七人是:杨延辉之子杨宗孝、杨宗峰(忠);杨延昭之子杨宗保、杨宗勉(京剧中作杨宗冕或杨宗显);杨延嗣之子杨宗英;杨延顺之子杨宗林(德、连、奎)、杨宗飖,加上杨延昭的义子任宝童(任堂惠之子),合称“少八郎”。其中,杨宗保、杨宗英二人的故事最多。

第五代:杨文广由历史上杨家将第四代的杨文广演变而来。明代小说《杨家府》中,杨文广有一个姐姐杨宣娘。后来在评书中,第五代有杨文广、杨文举、杨金花兄妹三人(均为穆桂英所生)。其中,杨文广的小说、评书最多。另外,京剧《太君辞朝》中还有个杨藩。

杨家将主要人物有令公令婆、七郎八虎、杨门女将等。

杨家将故事从第一代的杨业(即杨令公)归宋开始,即展开一场又一场可歌可泣的故事。杨令公遭潘仁美陷害,在狼牙谷撞李陵碑而死,长子渊平、次子延广、三郎延庆,皆死于战场;杨四郎为番兵所擒,后来在辽国暗助宋朝;杨五郎出家逃难;七郎遭潘仁美万箭攒身而死,其惨烈直可谓惊天地,泣鬼神。至此,杨家仅存杨六郎接续血脉,再由杨宗保传至杨文广,承继祖先之余烈,为大宋江山抛头颅,撒热血。 更难得的是,其间还写到杨门女将不让须眉的事迹,例如:穆桂英、琪八娘、瑛九妹、宣娘等。杨家一门五代,不分男女,皆为不世之英雄。最后写至杨怀玉因不堪奸臣凌辱与残害,举家归隐太行,躬耕田野。结束了杨家忠义的事迹,历经六朝天子〈宋太祖、宋太宗、宋真宗、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

杨家将是一部英雄传奇系列故事,以纪振伦(秦淮墨客)校阅的《杨家府演义》、熊大木的《杨家将传》(又名《北宋志传》、《杨家将演义》)等演义、话本、戏剧等形式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它对北宋前期杨业、杨延昭、杨文广等人的事迹加以演义,讲述了杨家四代人戍守北疆、精忠报国的动人事迹。《薛家将》、《杨家将》、《呼家将》等构成了我国通俗小说史上著名的“三大家将小说”。

成员

令公令婆

老令公杨继业,原名杨业,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北宋名将。 官至云州观察使、判代州,赠太尉、大同军节度使。杨业领八千火山军挂帅扫北,掌中一口九环金锋定宋刀,横扫雁门,威震北国。这杨继业每临阵前必举红令字旗为号,军中习称为“金刀令公杨无敌”。令公领兵直攻到辽国都城幽州,逼得辽主天庆梁王耶律尚纳降称臣,从此宋辽两国便以白沟为界南北分疆,暂止兵戈。杨继业因功授爵火山王,位列开国九王之一。一门妻子官封五侯,赐金水河畔清风无佞府,府门头造一座八宝重檐滴水天波楼,楼上供奉着当年太祖爷的玉带和御批金书铁券,铁券记杨门救驾有功,可免杨门子弟九死之罪;又在府前设石碑玉坊,着令满朝文武百官至此必须下马通过。从此天波杨府在东京汴梁城名重誉满。后被困两狼山。盼兵不到,率兵突围未果,至苏武庙李陵碑前,绝望与饥渴交加,碰碑而死。

老太君佘赛花,屡次出现在各评书中,寿约七十多岁。杨继业之妻。掌中一口九环泽州大花刀,这佘赛花每临阵前上阵必打白色令字军旗,又都称她为“金刀令婆佘太君”。追随丈夫为国征战几十年,其夫及七子二孙(二孙指杨宗英和杨宗勉)皆为国捐躯。太祖皇帝封太君为归命无佞侯、一品诰命夫人,位列五老阴侯之辅。御赐一根九龙监国锡杖,可以上打昏君,下打谗臣,宝杖龙头上镌刻着八个字是“虽无銮驾,如朕亲临”,平时只要手里有这根宝杖,见官大一级,甭管你是什么人、多大的官,都得跟前边这呵儿喽着。拿着这根宝杖,等于是先皇亲临,上殿不用给皇上施礼,下殿也不用辞王,只要拿宝杖点三点就得了。虽屡受奸臣排挤、打击,但当西夏入侵宋境之时,她深明大义,以百岁高龄亲自挂帅,以寡妇征西,体现杨家将忠烈报国的精神。

七郎八虎

杨家将的正史、戏曲与小说,分裂许多不同的版本,杨业七子的名字和结局都有不同。按照作品年份,人物由大到小的排列为:

《宋史》:延朗(后改名延昭)、延浦、延训、延玉、延环、延贵、延彬。其中杨延昭最有名,杨延玉阵亡。

《北宋志传》(《杨家将传》)和《飞龙全传》:渊平(延平)、延定、延辉、延朗、延德、延昭、延嗣。

《杨家府演义》:渊平、延广、延庆、延朗、延德、延昭(因犯武功郡王赵德昭之名讳,改名杨景)、延嗣。

晚清时,评书中称作七郎八虎:

大郎杨泰,字延平,善使一杆屈卢浑金枪;随太祖征讨南唐时立了头功,加封为忠孝侯、位列当朝八少阳侯、官拜代州节度使。娶妻花解语,次妻周云镜;因其与宋王赵匡义(后改名赵光义,赵匡胤其弟,宋时第二位皇帝)相像,金沙滩双龙会代宋王而死。曾一箭射死天庆梁王(辽景宗)。

二郎杨永,字延定,善使一杆八宝赤金枪;随太君扫北,阵前曾连斩北国

十八员上将,后来加封为义勇侯、代州观察使,娶妻耿金花,次妻邹兰秀;双龙会代南清宫八王千岁而死。闯重围时,为保兄弟们闯出重围力举千斤顶,在没有还手之力时被辽兵乱剑砍死。

三郎杨勋,字延光,善使一杆透甲缕金枪;随太君扫北,在北辽阵前斩将夺旗,官封忠武将军、代州防御使,娶妻董月娥;金沙滩一战,被马踏入泥而死。

四郎杨贵,字延辉,善使一杆菊花点金枪;也在阵前立功,封明威将军、代州团练使,娶妻孟金榜;金沙滩一战被俘,将杨姓拆木易,与铁镜公主匹配夫妻,十五年后,过关探母,助宋破辽,多有功勋,得以与家团圆,是七郎八虎中唯一长寿的人。

五郎杨春,字延德,善使一杆独角皂金枪;瓦桥关前单人独骑踹辽营,生擒过辽国郡马耶律高,官封宣威将军、殿前司马、步军都指挥使,娶妻马赛英;金沙滩一战,受伤,后皈依佛门,五台山为僧,后为大破天门阵出山。

六郎杨景,字延昭,善使一杆素缨錾金枪;在铜台关追车救驾,官封保灵侯、殿前司左右金枪班都指挥使,娶妻八贤王的御妹郡主柴美容;七郎八虎中唯一在金沙滩一战中返国之人,三关兵马大元帅。后病死于关外。

七郎杨希,字延嗣,善使一杆虎头乌金枪;在铜台关箭射辽将救驾,官封敏烈侯、殿前司东西招箭班指挥使,娶妻呼延赤金;幽州一战横勇无敌。因在争帅印擂上打死太师潘仁美(原名潘洪,字仁美,原字美)之子潘豹,被潘仁美用酒灌醉后绑在百尺高杆上用箭射死,共射一百零三箭,其中七十二箭箭穿前胸,后六郎杨延昭将潘仁美在黑松林除掉。

八郎杨顺,字延顺,善使一杆荷包滚金枪,官封殿前虎旗飞猛军指挥使,娶妻蔡绣英;据《下河东》:八郎是令公后来收的螟蛉义子,乃是他王令公的遗腹子,本名王顺。当年老令公不肯归宋,河东刘王又受反间计挑拨,派兵围困应州。辽军乘机出兵征讨老令公,令公腹背受敌,是王锦冒死突围搬来呼延赞解围,后来重伤而死。令公收养小王顺,怕他长大后和全家人生分吃苦,故没有对他明说,就更名为杨顺,表字延顺,杨八郎小小年纪在头年里也被赐了个殿前虎旗飞猛军指挥使。金沙滩一战中,八郎被辽掳去,改名王司徒,娶妻青莲公主。

杨门女将

杨门女将查得共22人,包括佘赛花、大郎之妻花解语、周云镜、二郎之妻耿金花、邹兰秀、三郎之妻董月娥、四郎之妻孟金榜、铁镜公主、五郎之妻马赛英、六郎之妻柴郡主、王兰英、七郎之妻呼延赤金、杜金娥、八郎之妻蔡绣英、耶律银娥、杨八姐杨延琪、杨九妹杨延瑛、烧火丫头杨排风、杨宗保之妻穆桂英、杨宗英之妻姜翠苹、杨宗勉之妻焦月娘、穆桂英之女杨金花。

花解语,杨大郎正妻,有书写大郎妻是张金定,花氏本征讨南唐时候著名五少阴将之一,素珠圣母之徒,太祖加封正一品夫人,乃是下一代杨门女将的头领,详见《赵太祖三下南唐》。后金沙滩、双龙会后,花解语出家离府,长儿媳之位继由周氏代理。故后来十二寡妇之中,已无花氏。

周云镜,杨大郎次妻,有书写大郎妻是,周氏为原北汉降将汾阳铁旗令公周审义之女,后为十二寡妇之首,家传铁旗藏刀法,随营征西,智慧机巧、指挥有方。

耿金花,杨二郎正妻,有书写二郎妻是李翠萍,为原北汉降将泽州花刀令公耿忠之女,人号“大刀耿二娘”。

邹兰秀,杨二郎次妻,为原北汉降将宪州花枪令公邹铜之女,人号“花枪邹二娘”,家传梨花枪法,后此枪法传杨门后人。

董月娥,杨三郎妻,有书称花谢玉、朱月梅或花似玉,为原北汉降将忻州铁弓令公董镇洪之女,人号“神射董三娘”。

孟金榜,杨四郎正妻,有书称林素梅、云翠英或罗氏女,为原北汉降将代州铜锤令公孟志远之女,人号“神力孟四娘”。

耶律金娥,杨四郎次妻,辽国萧太后次女铁镜公主,又称碧莲公主。杨四郎延辉在宋、辽金沙滩一哉中,被辽掳去,改名木易,与铁镜公主结婚。十五年后,四郎听说六郎挂帅,老母佘太君也押粮草随营同来,但无计过关见母,愁闷非常。公主问明隐情,盗取令箭,使四郎趁夜混过关去与杨家团聚。子杨宗原。

马赛英,杨五郎妻,有书称罗赛英或罗刹女,为原北汉降将石岭关长眉令公马信之女,善使九股练索。

柴美容,杨六郎正妻,有书称柴文意、柴银屏、金花郡主、金花公主,为后周主柴荣之女,宋太祖赵匡胤敕封皇御妹金花郡主。

王兰英,杨六郎次妻,有书称玉林公主王怀女或重阳女,善使双刀,人号“大刀王兰英”。

呼延赤金,杨七郎正妻,为铁鞭王靠山王呼延赞之女。平北王忠孝侯呼延守用(呼延守勇)、忠勇侯呼延守信之姑姑。

杜金娥,杨七郎次妻,有书称作杜玉娥,七虎幽州一战时七郎出重围搬兵与其相遇,在杜家山结为夫妻。子杨宗英。十二寡妇中为此一人乃是天上荒星降世。向授九华仙人妙法,会灭兵接刃之术,武艺出众,使三口飞刀,百发百中,杨府内外皆尊之。

蔡绣英,杨八郎正妻,有书称周淑荣或肖金蓉,为原北汉宰相蔡融之女,蔡融后投辽国,任南府宰相,佘太君破辽国四门铁旗阵时替八郎招收其女为儿媳,一同破阵。

耶律银娥,杨八郎次妻,辽国萧太后三女玉镜公主,又称青莲公主。

杨琪(杨八姐),字春花,使梨花嵌金枪,嫁火山军部将、殿前司铜锤班指挥使,铜锤程普;据《下南唐》程普乃南唐鲁国公程飞虎之子,即程咬金后人,程飞虎阵前丧命,托孤于高怀德,后为老令公收养于火塘寨。

杨瑛(杨九妹),字秋菊,使朝阳灿金枪,嫁火山军部将、殿前司银戟班指挥使,银戟张文;据《下河东》张文为河东绛州银戟令公张公谨之孙、小奉先张达之子,自幼寄在杨家。

杨排风,杨府烧火丫头,使一条烟火棒,后来杨门女将出征,都以其为先锋。杨排风自小无爹无娘投入天波府为仆,与杨七郎、杨八姐、杨九妹等小辈弟子一起长大,是以年纪不大,辈分却高,乃是杨家第二代子弟。曾随穆桂英一同出征,立下赫赫战功,巾帼不让须眉。是杨门女将中数一数二的高手。

穆桂英,杨六郎长子杨宗保之妻,戏曲及小说《杨家将》中人物。原为穆柯寨穆羽之女,武艺超群、机智勇敢,传说有神女传授神箭飞刀之术。因阵前以杨宗保交战,生擒宗保并招之成亲,归於杨家将之列,为杨门女将中的杰出人物。与杨家将一起征战卫国,屡建战功。佘太君(佘赛花)百岁挂帅,领军寡妇西征,她五十岁犹挂先锋印,深入险境,力战番将,大获全胜。

姜翠苹,杨七郎子杨宗英之妻。杨宗英下山认祖归宗,通过他收降的辽邦女将。在天门阵中阵亡。

焦月娘,杨六郎次子杨宗勉之妻,杨六郎副将焦赞之女。

杨金花,穆桂英之女,武艺高超,箭法更精。“杨文广时代”,在杨金花夺帅印时,由于误伤狄青之子,引起狄、杨结仇;后来两家共同为国平叛,虽说有些误会,内部化解了。

“后人”

杨家将的名单有那些

杨继业(杨令公)娶妻佘赛花(佘太君、杨令婆),生七子二女:大郎杨渊平(延平)(妻张金定)、二郎杨延宗(妻云翠英)、三郎杨延辉(妻罗素梅)、四郎杨延朗(妻罗氏女/耶律琼娥)、五郎杨延德(妻马赛英)(后来于五台山出家)、六郎杨延昭(妻柴美容)、七郎杨延嗣(妻杜金娥),还有义子八郎杨怀亮(原名王英,杨继业之亡友王子明之生子)(妻姜翠屏/耶律催云),号称“七郎八虎”;二女是八姐杨延琪和九妹杨延瑛

杨信、杨业、杨景、杨文广。这四代人都是带兵的将领,所以被后世人称为“杨家将”。没有七郎八虎,也没有八姐九妹,更没有杨宗保和穆桂英这代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