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科技快讯 >

生灵涂炭哀鸿遍野 生灵涂炭哀鸿遍野内忧外患的意思

编号 1501 成语 哀鸿遍野 注音 ㄞㄏㄨㄥˊㄅㄧㄢˋㄧㄝˇ 汉语拼音 āi hóng biàn yě 释义 找不到栖身之所的鸿鴈,悲伤哀痛地鸣叫。

生灵涂炭哀鸿遍野 生灵涂炭哀鸿遍野内忧外患的意思生灵涂炭哀鸿遍野 生灵涂炭哀鸿遍野内忧外患的意思


语本《诗经.小雅.鸿鴈》。

后用「哀鸿遍野」比喻到处都是流离失所的难民。

典源 《诗经.小雅.鸿鴈》鸿鴈于飞,集于中泽。

之子于垣,百堵皆作。

虽则劬劳,其究安宅。

鸿鴈1>于飞,哀鸣嗷嗷2>。

维此哲人3>,谓我劬劳4>。

维彼愚人,谓我宣骄5>。

〔注解〕(1)鸿鴈:动物名。

一种群居水边的候鸟。

羽毛呈紫褐色,腹部白色,嘴扁平,腿短,趾间有蹼。

食植物种子、虫、鱼以维生,亦称为「大雁」。

(2)嗷嗷:状声词。

形容哀号声。

嗷,音ㄠˊ。

(3)哲人:贤明而智慧卓越的人。

(4)劬劳:劳苦、辛勤。

劬,音ㄑㄩˊ,勤劳、劳苦。

(5)宣骄:骄奢。

典故说明 「哀鸿遍野」是由《诗经.小雅.鸿鴈》:「鸿鴈于飞,哀鸣嗷嗷」两句句义扩大而来,原意是找不到栖身之所的鸿鴈,悲伤哀痛地鸣叫。

又根据〈诗序〉所写,〈鸿鴈〉一诗是用来赞美周宣王,因为在当时「万民离散,不安其居,而能劳来还定安集之。

至于矜寡,无不得其所焉」,而周宣王中兴周朝,让流离失所的人民得以安居乐业,所以「鸿鴈于飞,哀鸣嗷嗷」又引申为形容流离失所的难民, *** 呼救的悲惨景况。

后来就用「哀鸿」比喻流离失所的灾民。

「哀鸿遍野」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到处都是流离失所的难民。

如清代汤斌〈睢沐二邑秋灾情形疏〉:「历年灾患频仍,黎民涂炭,今春卖儿卖女者,有售无受,以故哀鸿遍野。」

书证 01.《唐宋文醇.卷四七.眉山苏轼文》引宋.苏轼〈奏浙西灾伤第一状〉清.高宗评语:「后世司牧斯民者,哀鸿遍野,尚欲壅于上闻。

能如轼之未雨绸缪、憯怛忠爱,为民 *** 乎?」02.清.汤斌《汤子遗书.卷二.睢沐二邑秋灾情形疏》:「历年灾患频仍,黎民涂炭,今春卖儿卖女者,有售无受,以故哀鸿遍野。」

03.清.蓝鼎元〈与吴观察论治台湾事宜书〉:「台湾当朱一贵作乱之后,干戈蹂躏,哀鸿遍野。

继以风灾埽荡,疠疫连绵,民之憔悴极矣。」

04.清.张集馨《道咸宦海见闻录.戊申四十九岁》:「金陵、仪征一带居民皆架木栖止,余家天安桥宅亦复水深数尺。

哀鸿遍野,百姓其鱼。」

用法说明 【语义说明】比喻到处都是流离失所的难民。

【使用类别】用在「境况凄惨」的表述上。

【例句】<01>在兵荒马乱的年岁,往往哀鸿遍野,民不聊生。

<02>天灾人祸,让世界许多地区陷入哀鸿遍野的惨况。

<03>惨遭敌军的蹂躏摧残后,满城狼嗥鬼叫,哀鸿遍野。

<04>战乱之后,又遭旱灾,这一带哀鸿遍野,人民无以为生。

<05>在政治动荡的年代,每遇灾荒,老百姓便流离失所,哀鸿遍野。

<06>当时社会动荡,天灾人祸,哀鸿遍野,到处都是流离失所的人民。

<07>日前发生七级大地震,震毁房舍无数,导致哀鸿遍野,景况凄惨。

近义词: 生灵涂炭

反义词: 民康物阜,安居乐业,国泰民安 辨识 参考语词 哀鸿遍地

巧取豪夺,生灵涂炭.蚕食鲸吞,民不聊生.横征暴敛,哀鸿遍野.什么意思

巧取豪夺

【解释】:巧取:软骗;豪夺:强抢。旧时形容达官富豪谋取他人财物的手段。现指用各种方法谋取财物。

【出自】:宋·苏轼《次韵米黻二王书跋尾》:“巧偷豪夺古来有,一笑谁似痴虎头。”

生灵涂炭

【解释】:生灵:百姓;涂:泥沼;炭:炭火。人民陷在泥塘和火坑里。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

【出自】:《尚书·仲虺之诰》:“有夏昏德,民坠涂炭。”《晋书·苻丕载记》:“先帝晏驾贼庭,京师鞠为戎穴,神州萧条,生灵涂炭。”

蚕食鲸吞

【解释】:象蚕吃桑叶那样一步步侵占,象鲸吞食那样一下子吞并。比喻用各种方式侵占吞并别国的领土。

【出自】:《韩非子·存韩》:“诸侯可蚕食而尽,赵氏可得与敌矣。”

民不聊生

【解释】:聊:依赖,凭借。指老百姓无以为生,活不下去。

【出自】:《史记·张耳陈余列传》:“财匮力尽,民不聊生。”

横征暴敛

【解释】:敛:搜刮。指向人民强行征收苛捐杂税,进行残酷剥削。

【出自】:宋·朱熹《已酉拟上封事》:“国家财用皆出人民,如有不节而用度有阙,则横赋暴敛必将有及于民,虽有爱人之心,而民不被其泽矣。”

哀鸿遍野

【解释】:哀鸿:哀鸣的鸿雁。比喻啼饥号寒的灾民。比喻在天灾人祸中到处都是流离失所、呻吟呼号的饥民。

【出自】:《诗经·小雅·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嗷嗷。”

描写社会的成语

太平盛世 国泰民安

丰衣足食 安居乐业

政通人和 人寿年丰

夜不闭户 路不拾遗

多事之秋 兵荒马乱

流离失所 生灵涂炭

家破人亡 哀鸿遍野

民不聊生 内忧外患

成语生灵涂炭是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你们知道生灵涂炭的对对子吗?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成语生灵涂炭的对对子,供大家阅读!

成语生灵涂炭的对对子

生灵涂炭 兄弟阋墙

其他成语对对子

额手相庆 反唇相讥 义无反顾 乐不可支 史无前例 民不聊生 势若破竹 味同嚼蜡

宝刀不老 破镜重圆 义愤填膺 干劲冲天 道貌岸然 遍体鳞伤 急中生智 笑里藏刀

装模作样 弄虚作假 开门见山 刨根问底 有恃无恐 欲盖弥彰 循名则实 益寿延年

扭亏为盈 转危为安 忘恩负义 丧心病狂 分门别类 推本溯源 视死如归 杀身成仁

发号施令 造谣中伤 成群结队 拉帮结伙 崇洋媚外 卖国求荣 争名夺利 好大喜功

成语生灵涂炭的解析

【拼音】shēng líng tú tàn

【出处】先帝晏驾贼庭,京师鞠为戎穴,神州萧条,生灵涂炭。 《晋书·苻丕载记》

【释义】生灵:百姓;涂:泥沼;炭:炭火。人民陷在泥塘和火坑里。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指社会时局

【相近词】水深火热、民不聊生、民生涂炭

【反义词】国泰民安、安居乐业

成语生灵涂炭的造句

1.战乱频起,警钟长鸣,农民无地可耕,商人无利可图,人心惶惶,百业俱废,是以饿殍满地,哀鸿遍野,所见之处无不是一派生灵涂炭的悲惨景象。

2.一年前的今天,一场惨绝人寰的地震猝然而至,山崩地坼,生灵涂炭。

3.惟是生灵涂炭,恻焉在怀,倘贵朝果以爱民为心,不谷不难,降心相从,遵事大之礼,至通好之后,巡逻兵哨,自当调回。

4.万千修炼界,群魔乱舞,魔王肆虐,生灵涂炭,明争暗斗,而文节欲求无上大道,他如何赴险如夷,斗智斗勇,战魔王,救生灵,灭位面之主!

5.全境生灵涂炭,全城饿死无数,都是你们这几个人造成的(阖境涂炭,阖城馁死,正为军容辈数人耳)。

6.我也曾听闻奔雷妖王深明大义,不会做出这生灵涂炭之事,此番得叶兄弟亲口证实就更坚信不疑了。

7.之后,生灵涂炭,庄中黎民生活不安宁,走的走搬的搬,海无边每见搬走一人,心中万分难过,深感愧疚,恫瘝在抱,而亲自相送,表示歉意,无能为力。

8.他在战场扬名天下,可惜了一代名将却生得一副儿女心肠,他眼见天下生灵涂炭,实在不愿再作大孽,于是乎修书一章,诏告八方豪杰,从此归隐山林,不再过问世间俗事。

9.文武瓦解,六宫丝乱,宗庙丘墟,生灵涂炭,臣民侧目,莫敢谁何?普天之下,竟无仗义兴师。

10.战国七雄鼎足而立,各国皆有吞并海内、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纳八方之野心,一时间,华夏大地,风云变幻,狼烟四起,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哀鸿遍野。

11.人类行为中没有比战争对人权的侵害程度更烈、规模更大的了,战端一开,兵连祸接,战火所及,生灵涂炭。

12.冗长的信件总算读完了,通过信件内容,徐小奇仿佛看见一位忧国忧民的将军不甘大战兴起生灵涂炭,而奋笔疾书,希望他所谓的“叛逆”。

13.古风做了一个很长很长的梦,梦里千万神魔浴血交战,天崩地裂,生灵涂炭,横尸万千;又有一曲魔音幽然荡起,时而温婉如云,声动梁尘,时而空幽凄美,引人失魂。

14.再者,大丈夫当横刀立马,立不世功勋,如今贼寇横行,生灵涂炭,正是你我披荆斩棘,救民于水火之时,难不成还在这深山躲避一世?

15.天愁地惨、生灵涂炭、阴差阳错、万神俱灭。

16.我好像梦游般地带着朋友来到薄雾缭绕的深山,为英雄呐喊助阵,但看到的却是屠城杀戮无数生灵涂炭的情景。

17.可这荒诞让我们四万万同胞历经生灵涂炭,又如何让人心甘?读完此书不禁掩卷长叹,心中充满悲壮、愤懑。

18.而且江南是二位桑梓之地,一旦兵戈过后,必定是生灵涂炭,为何二位仍然愿战不愿降呢?

19.当时,金兵南侵,生灵涂炭,南宋政府又不恤民情,诛求无厌,人民走投无路,纷纷举行起义。

生灵涂炭的意思及造句

生灵涂炭的意思是人民陷在泥塘和火坑里,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成语出自《尚书·仲虺之诰》。

生灵涂炭的意思

生灵:百姓;涂:泥沼;炭:炭火。人民陷在泥塘和火坑里。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

出处:《尚书·仲虺之诰》:“有夏昏德,民坠涂炭。”

《晋书·苻丕载记》:“先帝晏驾贼庭,京师鞠为戎穴,神州萧条,生灵涂炭。

生灵涂炭的近义词

黎庶涂炭:形容人们处于水深火热的境地。

水深火热:比喻百姓生活异常艰难痛苦。

荼毒生灵:荼毒:毒害、残害;生灵:指百姓。指残害人民。

民不聊生:老百姓无以为生,没有办法生活下去。

生灵涂炭造句

1.百年不遇的浩劫席卷了大地,哀鸿遍野,生灵涂炭。

2.二战以来,中东战火不断,生灵涂炭,百姓流离失所。

3.如果撞击发生在人烟稠密的地带,无疑数百万人将生灵涂炭,伤者更众。

4.上个世纪,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生灵涂炭,经济社会发展遭受严重挫折。

5.不闻战争沙场的喧嚣,不闻生灵涂炭百姓的幽怨,亦不闻换代君王的豪情感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