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科技快讯 >

杜甫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杜甫是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

杜甫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杜甫是我国古代负盛名的现实主义诗人。在他笔下,突出地表现了对祖国命运的关注,对苦难的同情;他大胆抨击权贵官吏军阀的罪恶,甚至指向执政者。他的诗,由于广泛、真实地反映了唐代由转衰的种种现实,而被称为诗史。杜诗语言精美,韵律谨严。“沉郁顿挫”是他的基本风格。同时,在不同内容、不同诗体的作品中,作者又善于创造性地利用各种形式,或铺排叙事,或述怀抒情,或大笔挥洒,或精细描摹,都能曲尽其妙,显示出极高的艺术才能。

杜甫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杜甫是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杜甫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杜甫是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


杜甫是什么样的人

1、杜甫的一生是忧愁困苦的一生,个人志向不展,适逢国破烽火连天之时,他把更多的目光聚集到了天下苍生;

2、“忧国忧民”是他留给后人的标准形象,是那位河南巩县杜甫陵园里愁眉苦脸、怜悯地看着天下苍生让人心情沉重的石雕老人。

杜甫的形象

提起杜甫,人们总会想起一个穷苦潦倒、抑郁寡欢的人物形象,但其实青少年时期的杜甫,其生活是相对安宁富足、潇洒自如的。

他出身于北方的大士族——京兆杜氏,是晋朝名将杜预之后,祖父杜审言是初唐诗人。在优越的家庭环境里,杜甫自小好学,七月已能作诗,少年时也是一个顽皮的孩子,老爱爬树。

出生、成长于世代为官的家族,忠君爱国、仁爱为民的家族思想如同血脉一般流淌在杜甫的身体里。

聪慧健壮的少年杜甫,已经立下了“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大志,立志要当上贤相,辅助明君,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

青年时期的杜甫,恰逢大唐盛世,曾经过了一段南北漫游、裘马轻狂的生活。青少年时期的杜甫,家境优越、才华满腹、青春年少,度过了人生中惬意、悠然的一段时光。

可惜的是,当惬意的时光落下帷幕,人生的艰辛和苦难就接踵而来。34岁的杜甫于天宝五载(746年)来到长安,从此就开始了在长安的十年困顿生活。考试不中,干谒不成,十年的努力和追求悉数沦为破碎的泡沫。

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落入叛军手中,被押解到陷落的长安。不久,他从中逃脱出来,开始了漫长的逃难和漂泊。在这个过程中,杜甫曾经在成都浣花草堂度过了一段相对安定的生活,但好景不长,由于安史之乱持续了八年之久,波及范围极广,杜甫只得带着家人东躲,不断地寻找栖身之地。暮年时期的杜甫穷困潦倒,疾病缠身,十分凄凉。

杜甫是个什么样的人

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他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理想和做人原则,除了对美与丑有着感性认识之外,还有自己对爱情的执着月

夜[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自阆州领妻子却赴蜀山行三首

【内容】:

汩汩避群盗,悠悠经十年。

不成向南国,复作游西川。

物役水虚照,魂伤山寂然。

我生无倚著,尽室畏途边。

长林偃风色,回复意犹迷。

衫裛翠微润,马衔青草嘶。

栈悬斜避石,桥断却寻溪。

何日干戈尽,飘飘愧老妻。

行色递隐见,人烟时有无。

仆夫穿竹语,稚子入云呼。

转石惊魑魅,抨弓落狖鼯。

真供一笑乐,似欲慰穷途

唐朝排名第2的诗人,诗圣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