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科技快讯 >

山西五台山简介 山西五台山简介200

五台山位于那个省份哪个市

五台山位于:山西省东北忻州市五台县。

山西五台山简介 山西五台山简介200山西五台山简介 山西五台山简介200


五台山简介:

位居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称为“金五台”,为文殊菩萨的道场。

五台山并非一座山,它是座落于“华北屋脊”之上的一系列山峰群,景区总面积达2837平方公里,最高海拔3058米。

五座山峰环抱整片区域,顶无林木而平坦宽阔,犹如垒土之台,故而得名。

五台山与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四川峨眉山、共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

五台山与尼泊尔蓝毗尼花园、印度鹿野苑、菩提伽耶、拘尸那迦并称为世界五大佛教圣地。

气候:五台山景色五台山气候寒冷,又被称作“清凉山”。

五台山在山西省东北部,离太原挺近的。与四川峨嵋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共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

五台山是忻州市五台县的

山西

五台山(Mount Wutai)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境内,位列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

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

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

五台山位于那个省份哪个市?

五台山位于:山西省东北忻州市五台县。

五台山简介:

位居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称为“金五台”,为文殊菩萨的道场。

五台山并非一座山,它是座落于“华北屋脊”之上的一系列山峰群,景区总面积达2837平方公里,最高海拔3058米。

五座山峰环抱整片区域,顶无林木而平坦宽阔,犹如垒土之台,故而得名。

五台山与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四川峨眉山、共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

五台山与尼泊尔蓝毗尼花园、印度鹿野苑、菩提伽耶、拘尸那迦并称为世界五大佛教圣地。

气候:五台山景色五台山气候寒冷,又被称作“清凉山”。

五台山(Mount Wutai),地处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境内东北部,现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中华十大名山之一,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世界五大佛教圣地之一。【摘要】

五台山位于那个省份哪个市?【提问】

亲,您好,我正在为您查询相关信息,请您耐心等待一下,会在六分钟之内回复您,不要着急哦【回答】

五台山旅游景点介绍

关于五台山旅游景点介绍

五台山位列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位于山西省东北部。五台山旅游景点有哪些?下面是我整理的关于五台山旅游景点介绍,欢迎大家阅读!

五台山由东西南北中五大高峰组成,据说代表着文殊菩萨的五种智慧:大圆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成所作智,法界体性智;以及五方佛:东方阿閦佛,西方阿弥陀佛,南方宝生佛,北方不空成就佛,中央毗卢遮那佛。

东台名望海峰 ,海拔2795米,东台顶上“蒸云浴日,爽气澄秋,东望明霞,如陂似镜,即大海也,”故冠此名。由于海拔高,台顶气温低,盛夏时节,仍须穿棉衣。中国佛协前会长赵朴初填词赞曰:“东台顶,盛夏尚披裘。天著霞衣迎日出,峰腾云海作舟浮,朝气满神州。”

西台名挂月峰 ,海拔2773米,西台峰“顶广平,月坠峰巅,俨若悬镜,因以为名。”有诗赞曰:“西岭巍峨接远苍,回瞻乡国白云傍。孤峰岭翠连三晋,八水分流润四方。晴日野华铺蜀锦,秋风仙桂落天香。当年狮子曾遗迹,岩谷常浮五色光。”

南台名锦绣峰 ,海拔2485米,此峰“顶若覆盂,圆周一里,山峰耸峭,烟光凝翠,细草杂花,千峦弥布,犹铺锦然,故以名焉。”著名诗人元好问赋诗赞曰:“沈沈龙穴贮云烟,百草千花雨露偏。佛土休将人境比,谁家随步得金莲?”

北台名叶斗峰 ,海拔3061米,五台最高,有“华北屋脊”之称,其台“顶平广,圆周四里,其下仰视,巅摩斗杓,故以为名。”康熙皇帝赋诗赞曰:“绝磴摩群峭,高寒逼斗宫。钟鸣千嶂外,人语九霄中。朔雪晴犹积,春冰暖未融。凭虚看陆海,此地即方蓬。”

中台翠岩峰 ,海拔2894米,其台“顶广平,圆周五里,巅峦雄旷,翠霭浮空,因以为名。”有诗赞曰:“群峰面面拥奇观,朝雨和烟积翠峦。策杖千山浑不倦,披裘六月尚余寒。苍崖碧嶂周遭合,古木黄沙四望宽。云雾渐看山半起,却疑身已在云端。”

五台古刹

五台山现有建筑比较完整的寺院95处,其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南禅寺、佛光寺、显通寺、广济寺、岩山寺(繁峙县)、洪福寺(定襄县);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处:塔院寺、菩萨顶、圆照寺、罗睺寺、殊像寺、碧山寺、南山寺、龙泉寺、金阁寺、尊胜寺、延庆寺、公主寺(繁峙县)、三圣寺(繁峙县)、惠济寺(原平市)、石佛堂(河北省阜平县);其余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宗教活动场所的角度,被公布为全国重点寺院的有11处:显通寺、塔院寺、菩萨顶、罗睺寺、殊像寺、碧山寺、金阁寺、广宗寺、广仁寺、黛螺顶、观音洞。

五台山佛教组织以寺院为单位,按佛教传承之不同,寺院分为青庙和黄庙。青庙亦称和尚庙,僧侣大都为汉族,一般穿青灰色僧衣,称青衣僧。五台山大部分寺院属于青庙。青庙中又有十方庙和子孙庙之分。子孙庙按师徒关系实行家传制,外寺僧人不得在本寺担任职事。历史上五台山青庙多属子孙庙。十方庙可以接待四方来僧,在寺僧人亦可十方云游,组织管理实行选贤制。现在,根据中国佛教协会颁布的《汉传佛教寺院管理办法》,原来的子孙庙均已不实行家传制而改行选贤制,子孙庙和十方庙已无明显的分别。

黄庙亦称喇嘛庙,属于藏传佛教。五台山藏传佛教均属宗喀巴大师创立的格鲁派,信教喇嘛均穿黄衣,戴黄帽,称黄衣僧。明永乐年间,五台山始有青庙改成黄庙。清康熙时,敕令将罗睺寺、寿宁寺、三泉寺、玉花池、七佛寺、金刚窟、善财洞、普庵寺、台麓寺、涌泉寺等10寺改为黄庙。于是,青衣僧改为黄衣僧,汉喇嘛由此产生。现在,五台山有黄庙8处,即菩萨顶、罗睺寺、广仁寺、万佛阁、镇海寺、广化寺、观音洞、上善财洞。

名寺简介

显通寺

位于台怀镇中心地,是五台山历史最古、规模最大也是全中国继洛阳白马寺之后的第二座的寺庙。该寺始建于汉明帝永平十一年,原名大孚灵鹫寺。北魏教文帝时期扩建,因寺侧有花园,赐名花园寺。唐代武则天以新译《华严经》中记载有五台山,乃更名为大华严寺。明太祖重修,又赐额“大显通寺”。现占地面积约120亩,各种建筑400余座,规模浩大。

塔院寺

塔院寺在显通寺南侧,原是显通寺的一部分,元代大德六年(公元1302年)由尼泊尔匠师阿尼哥设计,至明永乐年间独立起寺,与显通寺分开,院内修建白塔一座,取名为塔院寺。人们进入台怀镇,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高大的塔院寺白塔,非常引人注目,常被人们看作是五台山的标志。

菩萨顶

位于显通寺北侧的`灵鹫峰上。从下往上仰望层层台阶,犹如天梯,直达菩萨顶上的梵宇琳宫。相传文殊菩萨就居住在山顶上,故起名叫菩萨顶,亦称文殊寺。原为青庙,初建于北魏,到了清朝顺治年间,经过扩大重修改为黄庙,由喇嘛主持。寺院规模宏大,占地45亩,有殿堂房舍430余间,均为清代重建。参照皇宫模式营造,瓦为三彩琉璃瓦,砖为青色细磨砖,非常豪华,为五台山诸寺之首。

栖贤寺

位于五台山的大社村,故古称大社寺。据传,北宋年间,杨七郎在一次擂台比武中,打死了潘仁美第三子潘豹,潘家即把杨家视为不共戴天的仇人,不断向皇帝控告杨家“罪状”,加上潘仁美之女潘妃在宋太宗面前哭哭啼啼,内外夹攻,迫使宋太宗下令将杨家父子革职为民,遣送到五台山大社寺软禁。被软禁的第二年秋天,辽邦撕毁了和约,大举进犯宋朝边境,宋太宗以潘仁美为师,御驾亲征,结果被困在幽州,此时势逼宋太宗又要启用杨家将,便派八贤王赴五台山向杨家父子求救。当杨家父子离开大社寺时,村里人为纪念他们,把大社寺更名为“栖贤寺”,后面被毁,现已改为“栖贤阁”宾馆!

龙泉寺

原为杨家将家庙,始建于宋代,民国初期重建,占地15950平方米,殿堂僧舍165间。因这里由九道山岭环抱,泉水清澈见底,谓之龙泉,寺因此而得名。龙泉寺有一座牌坊,是五台山文物中最出名的石刻牌坊。它共有三门六柱,呈“一”字形,整体雄伟壮观,巧夺天工,据说是由工匠耗时六年才建成。牌坊上刻有81条蛟龙,鳞爪俱现,神态逼真;人物表情栩栩如生。游人观后,无不交口称赞,印象深刻。距龙泉寺西北里许的山坡,有一座杨业的瘗骨塔。传说杨业死后,五郎将其尸骨葬此,并建塔纪念。宋太宗后来追封杨业为杨令公,故后人称此塔为令公塔。

金阁寺

从龙泉寺对面的公路盘升,经过九拐十八回,就可望到一处南台之北,中台之南的金阁寺了。除五座台顶的寺庙建筑外,金阁寺所处的地势最高,海拔1900多米,距台怀镇15公里。

唐代宗大历五年(770年),从印度来华的三藏法师不空被诏往五台山,他根据名僧道义禅师所说的文殊菩萨显圣处“金阁浮空”而创建了金阁寺。该寺铜铸为瓦,瓦上涂金,以合“金阁”圣名。在金阁寺修建中,由印度那烂陀寺纯陀法师监工,依照经轨建造。三藏法师不空是唐玄宗时从印度来的,后来中国的几代帝王,都对他十分优礼。当年秋金阁寺落成后,不空回京师,唐代宗迎入城。三藏法师不空是当时新兴密宗的主要创立者,不空离开五台山后,门徒高僧含光常住金阁寺弘扬密宗。因此,历史上金阁寺在国内外很有声誉。

;

五台山属于哪里

五台山位于:山西省东北忻州市五台县。

五台山简介:

位居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称为“金五台”,为文殊菩萨的道场。

五台山并非一座山,它是座落于“华北屋脊”之上的一系列山峰群,景区总面积达2837平方公里,最高海拔3058米。

五座山峰环抱整片区域,顶无林木而平坦宽阔,犹如垒土之台,故而得名。

五台山与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四川峨眉山、共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

五台山与尼泊尔蓝毗尼花园、印度鹿野苑、菩提伽耶、拘尸那迦并称为世界五大佛教圣地。

气候:五台山景色五台山气候寒冷,又被称作“清凉山”。

山西五台山简介 山西五台山简介描述

1、五台山,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介于北纬38°55—39°66、东经113°29—113°39之间,景区规划面积607平方千米,行政管辖面积436平方千米。

2、《名山志》载:“五台山五峰耸立,高出云表,山顶无林木,有如垒土之台,故曰五台。”五台山是中国青庙黄庙共处的佛教道场,有宗教活动场所86处,其中多敕建寺院,多朝皇帝前来参拜。著名的有:显通寺、塔院寺、菩萨顶、南山寺、黛螺顶、金阁寺、万佛阁、碧山寺等。

3、五台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2004年,五台山被评为中华十大名山。2009年6月,五台山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2007年,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五台山在哪个省哪个市

五台山在哪个省哪个市

五台山在哪个省哪个市?相信不少看过武侠小说的人,应该会对五台山有很深刻的印象吧。其实五台山是在现实中真实存在的,就在我们中国,下面一起来看看五台山在哪个省哪个市吧。

五台山在哪个省哪个市1

五台山,位于山西省忻州市。

五台山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中华十大名山,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世界五大佛教圣地。

因其有五座主峰峰顶平缓有如垒土之台而得名,在五座台顶上,分别供奉着文殊菩萨的五个法身,又称五方文殊。

山西五台山与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并称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与尼泊尔蓝毗坭花园、印度拘尸那迦、印度鹿野苑、印度菩提伽耶、并称为世界五大佛教圣地,或者世界五大佛教名山 。

五台山,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中华十大名山,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世界五大佛教圣地。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介于北纬38°50—39°05、东经113°29—113°44之间,总面积592.88平方千米。

五台山由古老结晶岩构成,北部切割深峻,五峰耸立,峰顶平坦如台:东台望海峰、西台挂月峰、南台锦绣峰、北台叶斗峰、中台翠岩峰。五峰之外称台外,五峰之内称台内,台内以台怀镇为中心。

五台山最低处海拔仅624米,最高处北台顶海拔3061.1米,有“华北屋脊”之称。山中气候寒冷,台顶终年有冰,盛夏天气凉爽,故又称清凉山,为避暑胜地。五台山自然植被以草地为主,由草甸、草原、灌丛构成,是优良的夏季牧场。

扩展资料:

五台山朝台时候注意事项介绍:

1、夏季气温高,有雷雨,大雾,云层低,湿度大,需要冲锋衣裤等防雨装备;

2、冬天气温低,有冰雪封山,穿越难度加大,被有些山友作为高海拔登山的拉练。

3、春秋两季相对舒适,但是由于海拔高,山区小气候变化莫测,所以遇到雨、雪、冰雹、大雾等是正常的,对徒步穿越的装备要求比较高。

5、大雾中容易迷路,所以出发前多研究线路,导好线路轨迹,穿越途中保持手机电量充足。

五台山在哪个省哪个市2

五台山位于山西省忻州市。

五台山,世界文化遗产,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介于北纬38°55—39°66、东经113°29—113°39之间,景区规划面积607平方千米,行政管辖面积436平方千米。

五台山属太行山系的北端,跨忻州市五台县、繁峙县、代县、原平市、定襄县,周五百余里。介于北纬38°55—39°66、东经113°29—113°39之间,由一系列大山和群峰组成。其中五座高峰峰顶平坦如台,故名五台。又因山上气候多寒,盛夏仍不见炎暑,故又别称清凉山。

扩展资料:

景点介绍

1、叶斗峰

北台名叶斗峰,海拔3061米,五台最高,有“华北屋脊”之称,其台“顶平广,圆周四里,其下仰视,巅摩斗杓,故以为名。”康熙皇帝赋诗赞曰:“绝磴摩群峭,高寒逼斗宫。钟鸣千嶂外,人语九霄中。朔雪晴犹积,春冰暖未融。凭虚看陆海,此地即方蓬。”

2、翠岩峰

中台翠岩峰,海拔2896米,其台“顶广平,圆周五里,巅峦雄旷,翠霭浮空,因以为名。”有诗赞曰:“群峰面面拥奇观,朝雨和烟积翠峦。策杖千山浑不倦,披裘六月尚余寒。苍崖碧嶂周遭合,古木黄沙四望宽。云雾渐看山半起,却疑身已在云端。”

3、塔院寺

塔院寺位居台怀镇中心,以五台山的标志大白塔而得名。这座大白塔高达75.3米,周围为83米,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历代屡经修造,明代又重建。

五台山在哪个省哪个市3

五台山,位于山西省忻州市。

五台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山西省忻州市,属太行山系的北端,跨忻州市五台县、繁峙县、代县、原平市、定襄县,周五百余里。

介于北纬38°55—39°66、东经113°29—113°39之间,由一系列大山和群峰组成。景区规划面积607平方千米,行政管辖面积436平方千米。

五台山简介:

位居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称为“金五台”,为文殊菩萨的道场。

五台山并非一座山,它是座落于“华北屋脊”之上的一系列山峰群,景区总面积达2837平方公里,最高海拔3058米。

五座山峰环抱整片区域,顶无林木而平坦宽阔,犹如垒土之台,故而得名。

五台山与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四川峨眉山、共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

五台山与尼泊尔蓝毗尼花园、印度鹿野苑、菩提伽耶、拘尸那迦并称为世界五大佛教圣地。

气候:五台山景色五台山气候寒冷,又被称作“清凉山”。

五台山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西班牙当地时间2009年6月26日12时36分,在西班牙塞维利亚召开的`第33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审议了中国申报的五台山项目。

世界遗产委员会一致认为,五台山符合世界遗产第(II)、(III)、(IV)、(VI)等4条标准,遗产保存和保护管理状况良好,具有高度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决定将其作为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至此,中国已有38处世界遗产。其中文化遗产27处,自然遗产7处,文化和自然混合遗产4处。

五台山位于中国山西省忻州市,此次申报的内容包括从公元4世纪到19世纪(中国北魏、唐、宋、元、明、清)的佛教建筑及独特的圣山环境景观,反映了各个时期建筑艺术和技术的杰出成就和特点,悠久的佛教文化传统。

五台山是什么意思?

五台山是什么意思?

五台山释义:

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在 山西省 五台县 东北。五峰耸峙,峰顶如垒土之台,故称 五台 。主峰北台,海拔3,058米。山无炎暑,又名 清凉山 。 汉 永平 年间,始建寺庙,历代增修,蔚为大观,遂有 文殊 道场之称。简称“五台”。 元 萨都剌 《送闻师之五台》诗:“ 丹阳 才洗钵,又入 五台 游。”

五台山上是什么意思

五台山,又名清凉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在山西五台县,相传为文殊菩萨的道场。

五台山这两句话什么意思?

知见不正能见佛吗?

无恶不作谁保平安!

知见不正:知见,知为意识,见为眼识,意谓识别事理、判断疑难。修行人要竖立良好的正知正见,所知,所见如果不正,便无益于修行。也就见不到佛了。

无恶不作:十恶不赦之徒,总想通过烧香拜佛来求平安。谁会保佑他平安呢。

对联大意:

通过反问的方式,告诉世人要想见佛,需要正确的所知、所见;十恶不赦之徒来求平安也是徒劳的。。。

字迷中五台山是什么意思

传说,五台山五爷是龙王的5儿子,是文殊菩萨的又一个化身,在我们当地人心目中五爷是有求必应的,每月的初一、十五早晨都会去拜五爷,还有很多太原、北京等感觉受到过五爷保佑的人赶来拜五爷,你有时间来五台山的话一定到万佛阁(五爷庙)看看。不过还是的心诚则灵。

五台山的来历?

传说五台最早是道家的地盘,《道经》里称五台山为紫府山,曾建有紫府庙。《清凉山志》称佛教的文殊菩萨初来中国时,居于石盆洞中,而石盆在道家的玄真观内,这说明当时五台山为道家所居。

大多数到过五台山的人通常只是到了以五台县台怀镇为中心的历史悠久、规模巨集大的寺院群。而真正意义上的五台山实际上是指五台县的五座相互连线环绕、挺拔秀丽的山峰。它们分别是:东台望海峰、西台挂月峰、南台锦绣峰、北台叶斗峰和中台翠巖峰。由于五山峰海拔均在3000米以上,因此除了一些虔诚的佛教徒能够登临五峰台顶朝拜文殊菩萨外,很少有人能够到达五台。也是由于台怀镇寺院群分布在五座山峰之间,因此,人们通常就把到过台怀镇视为去过五台山了。

五台山原先并不叫五台山,而是叫紫府山,也称作五峰山道场。这里曾是道士们修行的地方。到了东汉永平11年(公元68年),天竺(今印度)高僧迦叶摩腾、竺法兰从洛阳白马寺来到五峰山一带,认为这里是文殊菩萨讲经说法的道场,于是就想在这里建筑寺院,供奉文殊菩萨。可是这里的道士并不同意,最后由汉明帝在洛阳白马寺主持,举行道士与两位高僧的赛法,结果两位高僧获胜。从此,佛教界在台怀镇一带就取得了建筑佛教寺院的权利,所建的第一座寺院就是如今的显通寺。从此,历经各个朝代的修建、扩建,以台怀镇为中心的寺院最多时曾达到360多座,直到今天还保留着100多座。因此,五台山也就以其佛教寺院历史悠久、规模巨集大位于全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

至于五峰山更名为五台山,这里面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据传说,远古时代的五峰山一带气候异常恶劣,常年酷暑,当地百姓苦不堪言,时逢文殊菩萨在那里讲经说法,见到黎民百姓的疾苦,深表同情,于是发大愿拯救百姓脱离苦海。文殊菩萨装扮成一个化缘的和尚,行程万里到东海龙王那里寻求帮助。他在龙宫门口发现了一块能散发凉风的巨大青石,于是便把它带了回来。当他把那块大青石(东海龙王的歇龙宝石)放置在五峰山一道山谷里时,刹那间,那里一下就变成了草丰水美、清凉无比的天然牧场。此后,那条山谷也被起名叫做清凉谷。人们在山谷里建了一座寺院,将那清凉石圈在院内。为此,五峰山又名清凉山。

后来,隋文帝听说此事后,便下诏在五座山峰的台顶各建一座寺院供奉文殊菩萨。即东台顶的聪明文殊,西台顶的狮子吼文殊,南台顶的智慧文殊,北台顶的无垢文殊,中台顶的孺童文殊。在东台顶能看日出,西台顶能赏明月,南台顶能观山花,北台顶能望瑞雪。这就是五台山的由来。

佛教五台山为金 *** 是什么意思

四大佛教名山,,过去有:金五台,银峨眉,铜普陀,铁九华,,之说!,,实际上四大佛教名山,四大菩萨,都是平等的,都是金色世界!

五台山为什么取名“五台”

传说五台山最早是道家的地盘。《道经》里称五台山为紫府山,曾建有紫府庙。《清凉山志》称文殊菩萨初来震旦(古代印度人称中国为震旦)时,居于石盘洞中。而石盘洞是在道家的玄真观内,这说明五台山为道家所踞。

五台山取佛教替代道教,最终成为我国的佛教名山,来源于佛祖的明示及佛道两家的争斗。据《文殊师利法宝藏陀罗尼经》记载,佛祖释迦牟尼对金刚密迹主菩萨说:“我灭度后,于此瞻部洲东北方,有国名‘大振那’。其国中有山,号曰‘五顶’。文殊师利童子, *** 居此,为诸众生,于中说法。”这里所说的“五顶山”,就是指现今的五台山。佛教传入五台山,史载始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被汉明帝青来的两位印度高僧迦叶摩腾和竺法兰从洛阳来到五台山(当时叫清凉山)。由于山里很早就有了阿育王的舍利塔,再加上传说中五台山又是文殊菩萨演教和居住的地方,他二人遂产生了在此建寺的想法。但因当时五台山是道家的地盘,道家不会轻易地允许外来教派在此建寺。一个要建,一个不让建,这就需要借助于第三者来裁决。据《国史旧闻》记载:“永平十四年正月十五日,明帝集诸道士于白马寺,使于摩腾、竺法兰二人赛法。”在明帝的主持下,双方达成了“赛法”协议,即约期焚经,以别真伪(相传焚经地点在今洛阳焚经台)。其结果,道教经文全部焚毁,佛教经文却“烈火不烧”。可见,外来的和尚不但会念经,而且其经文也能经得起“千锤百炼”。印度二高僧因此也就获得了在五台山建寺的权利。接下来就是建寺地点的选择了。据《清凉山志》记载:“在大塔左侧,有释迦佛所遗足迹,其长一尺六寸,广六寸,千辅轮相,十指皆现。”相传他二人不仅发现了此足迹,而且还发现有“舍利”,再加上此处山势奇伟,气象不凡,与印度的灵鹫山(释迦牟尼修行处)相似,故决定在此建寺,并取名灵鹫寺。明帝为表示信佛,追命“大孚灵鹫寺”。“大孚”即弘信的意思。“大孚灵鹫寺”就是今显通寺的前身。从那时起,佛教就在五台山深深扎下了根,并开始成为我国的佛教中心。

今年游五台正值暑季,出太原,过忻州,一路北上,署气逼人。乘坐的大巴因无空调,更使同行者汗流浃背。但一到五台山,顿觉凉气宜人,实为一个避暑消夏的清凉世界。但传说在很早以前,五台山并非现在模样。那时它叫五峰山,气候非常恶劣,不是风雪交加,就是酷暑难当。当地百姓苦不堪言,遂向在此传教的文殊菩萨求援。文殊菩萨慈悲心肠,运用神通向东海龙王要来了“清凉石”,并将其安放在中台南边瓦厂村东北的一条山谷后,使五峰山成为气候宜人的“清凉佛国”,这条山谷也被命名为“清凉谷”,在此又建了一个寺院,取名“清凉寺”。“五峰山”也就更名为“清凉山”了。

“清凉石”原来是青龙歇息石,青龙得知文殊菩萨将其移到了五峰山,遂大发雷霆之怒,追至五峰山,用龙尾把五个峰扫成了平台,用利爪把山顶岩石刨得个乱七八糟。据导游小姐讲,这些石块至今还遍布满山,人称“龙翻石”。而原来的五峰山也就更名为五台山了。

“清凉石”与“龙翻石”随着人们的传说在五台山流传了千百年。如今,清凉寺虽以破败,但那块清凉石仍在。石长五米,宽二米半,厚两米,围十五米,石面青色,有云纹。据说,人坐其上,顿生凉意,遗憾的是此次游五台山,我没有去到清凉谷,也就无幸一睹那块为五台山带来灵气的“清凉石”了。到是登南台时,我着意留心了那些至今犹存的“龙翻石”,和同行的小叶一人拣回几块装进旅行包,也算是了却了一桩心愿。

在许多史籍中,有很多关于五台山的记载。《清凉山志》中说:五台山原名“清凉山”,后因其五座山峰耸立,称为“五台”,故易名“五台山”。《大方广佛华严经疏》中说:“清凉山者,即代州雁门五台山也。岁积坚冰,夏......

我和老公生气他说去五台山什么意思!

去静静心吧,出家不是件容易的事,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夫妻俩吵吵就算了,夫妻吵架很正常,希望你们早日和好!

五台山简介用50个字概述

五台山(Mount Wutai)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境内,位列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五台山位于山西省东北部,隶属忻州市五台县,西南距省会太原市230公里,与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四川峨眉山、共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

五台山地层完整丰富,特别是前寒武系地层典型奇特,是中国地质科考的重点地区。五台山境内的绝大部分地层组段,都是以该地区的山、水、村、镇命名的,它们在地质学领域具有重要的位置和作用。

五台山拥有独特而完整的地球早期地质构造、地层剖面、古生物化石遗迹、新生代夷平面及冰缘地貌,完整记录了地球新太古代晚期—古元古代地质演化历史,具有世界性地质构造和年代地层划界意义和对比价值,是全球地质科学界研究地球早期演化以及早期板块碰撞造山过程的最佳记录,是开展全球性地壳演化、古环境、生物演化对比研究的典型例证。因此,五台山当之无愧地被誉为 “中国地质博物馆”。

在五台山五爷庙里面碰见主持带我一下是什么意思

给您加持,消灾免难。

五台山简介

五台山位于山西省忻州地区五台山县五台山风景区,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与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四川峨眉山、共称“中国佛教四大佛教名山”。

中国的四大佛教名山有这样的形容:金五台、银普陀、铜峨眉,五台山有金五台之称。

五台山有众多的佛塔宝刹。

建筑使用材料,有砖塔、石塔、琉璃塔、木塔、铁塔、铜塔、银塔、玉塔、水晶塔等等;建筑形制有车堵波式塔、密檐式塔、楼阁式塔、亭阁式塔、金刚宝座式塔、组合式塔;性质有佛塔与墓塔之分。

佛塔中为舍利塔、灵迹塔及一般的供奉塔。

墓塔中可分为高僧墓塔与一般性纪念塔;时代上最早的是北魏石塔,以后各个时期均有,最迟的是近年来为五台山圆寂高僧建的舍利塔;规模上大者高56.4米,刺破苍穹,欲与天公试比高。

小者仅0.05米,精巧玲珑。

在全国现存佛塔中,圆果寺的元建阿育王塔,塔院寺的释迦文佛舍利宝塔,显通寺的组合式铜塔以及《华严经》字塔,均属珍品。

五台山的塔,沿革之久,数量之多,用材之广,形制之全,性质之繁,都是全国同类地区罕见。

扩展资料

1982年,五台山以山西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的名义,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历年来获得了“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华十大名山”之一、“国家地质公园”、“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世界遗产”等荣誉。

五台山海拔很高,虽然处于与北京大致相同的纬度,但气候特征却和中国东北部的大兴安岭差不多。

春秋季节:4月上旬至10月上旬,平均气温在12℃—21℃之间。

冬季:每年10月下旬至次年4月上旬,日平均气温在0℃—10℃之间。

夏天的时候五台山地区夏季湿度大,常有雨水,上山需带雨具。

春、秋两季来五台山旅游,需带毛衣、毛裤。

若想登东台观日出,得租棉大衣才行。

从北边的繁峙、砂河一带翻越鸿门岩来五台山,需注意季节和气候变化。

4月以前和11月以后,高入云端的公路有可能被积雪封堵,难以通行,建议走其他南线或西线路上山。

夏季是到五台山旅游的较好季节。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