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科技快讯 >

宏观经济政策的背景是什么_宏观经济政策概述

试析宏观经济政策的四种组合及其影响?

关于这个宏观经济政策的资本组合,他们就说基金项目如果说是请说明,那就是它会对其他方面有一定的影响,扩大内需,嗯,下行压力也会增加,然后这个出口反正这些政策制定起来确实是很麻烦,用不好就会就会起到反作用。

宏观经济政策的背景是什么_宏观经济政策概述宏观经济政策的背景是什么_宏观经济政策概述


宏观经济政策的背景是什么_宏观经济政策概述


宏观经济政策的背景是什么_宏观经济政策概述


松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政策,即“双松”政策;紧的财政政策与紧的货政策,即“双紧”政策;紧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政策;松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政策。应用背景是:通货膨胀和经济萧条并存。政策组合是:通过减税等扩张性财政政策措施需求,增加供给;用紧缩性货政策控制通货膨胀。

已影响到的发展以及的积极性。没毛病。

对于宏观经济政策的论述是比较专业的,大学基础的经济学教程上都有的。

我国当前扩大赤字率的宏观经济背景是什么?

财政赤字率是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表示的是一定时期内财政赤字额与同期国民生产总值之间的比例关系。按照《关于2022年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3年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2023年赤字率拟按3%安排,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全国财政赤字38800亿元,比上年增加5100亿元,其中,财政赤字31600亿元,增加5100亿元;地方财政赤字7200亿元,与上年持平。

宏观经济形势背景

新世纪初始,世界经济全面复苏,2003~2006年连续四年持续保持高速增长,2005年全球经济实际增长4.9%,2006年达到5.1%。和印度等新兴已经取代美国和其他发达,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凭借着地域辽阔、人口众多、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巨大以及日益开放和市场化的经济体制,新兴市场受到资本更多的青睐,开始分享分工和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更大利益;新兴影响力不断提升,世界经济多极化发展的趋势逐步增强。跨国并购日益活跃,推动全球能源及其他矿产、钢铁、机械等行业的资产重组。

2007年世界经济发展速度有所放缓,据预测,全球经济增长减缓到3.2%。发达的经济增长预计为2.5%,欧洲的经济预计将会减缓到2%左右,日本将回落到2%以下。发展家经济增长8.1%,印度为9%。东亚经济将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平均增长率将达到7.5%,但南亚发展速度有所放缓。不发达的经济运行也十分抢眼,特别是在受益于高商品价格的中的一些石油生产国和其他矿产出口国,这些的经济增长率预计继续保持在7%左右的强劲势头。

从世界范围来看,需求旺盛特别是全球经济增长格局变化导致的需求激增,以及美元疲软、期货市场、美国次贷危机、欧佩克限产、投机活跃等因素,继续影响全球初级产品的价格走向,能源和初级产品市场的供求关系仍然趋紧,价格继续攀升。在需求保持刚性的条件下,日益脆弱的供给体系使市场价格持续走高,活动、自然灾害、地缘等因素进一步抬高了全球资源产品的供给成本,使资源性产品的供给弹性缩小。世界大多数,特别是以“金砖四国”(巴西、、印度、)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普遍出现不同程度的通货膨胀。

2007年,我国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平稳发展,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为246619亿元,比上年增长 11.4%,连续五年增长在 10%以上。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 11.1%,二季度增长 11.9%,三季度增长 11.5%,四季度增长11.2%。分产业看,产业增加值280亿元,增长3.7%,回落 1.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121381亿元,增长13.4%,加快0.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96328亿元,增长11.4%,加快0.6个百分点;发展存在不平衡现象,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发展偏快,这也是影响我国资源需求旺盛的重要因素。

消费价格上涨较快,房屋销售价格涨幅较大。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4.8%,涨幅比上年提高3.3个百分点,其中,城市上涨4.5%,农村上涨5.4%。食品、居住价格上涨是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的主要原因。分类别看,食品价格上涨 12.3%;居住价格上涨4.5%。全年商品零售价格上涨3.8%。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4.4%。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3.1%。全年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比上年上涨7.6%,涨幅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2007年以来,物价持续走高,通货膨胀压力加大。可以看出,与国土资源有关的房地产价格上涨幅度较大,远远高于物价总体上涨幅度,是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

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外商直接投资继续增长。全年进出口总额2173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5%,回落0.3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2180亿美元,增长25.7%,回落 1.5个百分点;进口9558亿美元,增长20.8%,提高0.8个百分点。贸易顺2622亿美元,比上年增加847亿美元。全年实际使用非金融机构外商直接投资74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3.6%。年末外汇储备余额达到1.53万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3.3%。

固定资产投资处于高位运行状态,全年全固定资产投资139亿元,比上年增长24.8%,提高0.9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 117414亿元,增长25.8%,提高 1.5个百分点。从行业看,采矿业投资5271亿元,同比增长26.9%,比上年降低2个百分点;除非金属采矿业投资增幅加快外,其他采矿业增速都减缓。其中煤炭开采及洗选业投资1805亿元,同比增长23.7%,比上年降低3.5个百分点;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投资2230亿元,同比增长22.4%,比上年降低1.4个百分点;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投资427亿元,同比增长19.7%,比上年降低8.5个百分点;有色金属矿采选业投资498亿元,同比增长64.1%,比上年降低3.7个百分点;非金属矿采选业投资298亿元,同比增长46.1%,比上年增长0.9个百分点(图1)。从全年的变化趋势看,采矿业投资稳步增长,增速逐步加快;有色金属投资持续保持较高的增长水平,增幅偏高;非金属矿采选业稳步增长,呈现良好发展势头。在冶炼加工方面,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投资2563亿元,同比增长12.2%;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投资1299亿元,同比增长34.9%,比上年提高7个百分点;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投资2799亿元,同比增长50.8%,比上年大幅提高 17.8个百分点;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投资1412亿元,同比增长50.3%,比上年提高32.4个百分点。冶炼加工业平均增长34.1%,远高于上年14.4%的增速,冶炼加工业又出现快速增长的势头,需要给予高度重视。地质勘查业投资76亿元,同比增长27.7%,远高于上年14.4%的增长速度,近几年来首次超过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平均增长速度。

图12007年采矿业及其主要领域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幅度变化情况

2007年国土资源形势分析报告

总体上看,矿业的上、中、下游投资变化情况有别,下游的冶炼加工业投资出现反弹现象,远远高于去年的增长水平,有色金属又出现较高的增长速度;近几年火爆的采矿业投资增幅继续趋缓,已接近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平均水平,从季度到第四季度增幅逐渐增加;上游的地质勘查业近年来首次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对地质工作的重视(图2)。

另外,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投资86亿元,同比增长120.2%,是增长幅度的行业,增速再次超过,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充分反映了和对资源循环利用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具体行动在不断加强。

图22007年矿业上、中、下游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变化情况

2007年国土资源形势分析报告

房地产业一直是、高度重视、普遍关注的领域,宏观调控力度进一步加大,各类政策文件纷纷出台,但在巨大需求的驱动下,投资增长过快的势头仍在持续,2007年全年投资28543亿元,比上年增长32.2%,增幅提高6.8个百分点,整体上出现了反弹现象,比全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平均增长水平高出8.4个百分点(图3)。从全年变化趋势来看,房地产业投资增幅从季度到第四季度呈现逐渐增长的态势,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动向,需要进一步加大调控力度,寻求更有效的调控手段和方式。

图32007年房地产业投资与全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变化情况

2007年国土资源形势分析报告

宏观经济形势背景

全球经济在新世纪连续多年保持高速增长之后,遭遇百年以来的经济危机。2010年,全球经济在艰难中缓慢复苏,但复苏的基础尚不牢固,复苏尚不稳定、不平衡,不确定性因素较多。全球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双速”现象,传统发达或经济体经济增长疲软,并存在下行的风险,欧洲债务危机和持续较高的失业率等加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大多数发展家经济增长强劲,、印度等新兴经济体表现抢眼,经济发展保持较高的增速,为全球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资源性产品需求在短期内由缓渐强,价格在震荡中不断爬升,部分矿产品的价格已经逼近甚至超过经济危机之前的水平,持续高涨的能源资源产品价格也将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世界经济发展加快复苏步伐。根据货基金组织(IMF)新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在经济体强劲表现以及其他地区出现稳定或适度复苏的带动下,全球经济似乎再次呈现扩张势头。2010年全球经济增长率预计为5%(按市场汇率计算的世界增长率为3.9%),其中发达经济体为3.0%,发展中和新兴经济体为7.1%。从或地区来看,美国增长2.8%,日本增长4.3%,欧元区增长1.8%,发展势头不错。和印度等新兴保持持续较高增长速度,继续担当世界经济发展“引擎”的作用,增长10.3%,印度增长9.7%,巴西增长7.5%。

2010年,继续积极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政策,采取多种措施“保增长、保稳定”,有力维持了经济持续健康平稳发展,“四万亿投资”和“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等一揽子经济政策取得良好效果,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平衡发展,实现了经济较快增长。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39.8万亿元,同比增长10.3%,经济依然保持较快发展速度,显示出较强的抗御金融风险的能力,凸显了在当前世界经济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11.9%,二季度增长10.3%,三季度增长9.6%,四季度增长9.8%。分产业看,产业增加值4.1万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18.6万亿元,增长12.2%;第三产业增加值17.1万亿元,增长9.5%。

消费平稳较快增长,通胀管理压力加大。全年消费品零售总额154554亿元,同比增长18.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4.8%。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3.3%,其中,城市上涨3.2%,农村上涨3.6%。全年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9.6%。与国土资源有关的矿产品价格震荡上行,始终是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

我国对外贸易总额2972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4.7%。其中,出口15779亿美元,增长31.3%;进口13948亿美元,增长38.7%。贸易顺1831亿美元,比上年下降6.4%。

为了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及时出台和实施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实施多项拉动内需的激励政策,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民生工程、交通等基础设施、生态环保工程等,拉动内需的措施取得显著成效。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全固定资产投资27.8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3.8%,增速比上年回落6.2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24.1万亿元,同比增长24.5%,回落5.9个百分点;农村固定资产投资3.7万亿元,同比增长19.7%,回落7.6个百分点。分地区看,东部地区投资增长21.4%,中部地区增长26.2%,西部地区增长24.5%。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48267亿元,增长33.2%。

采矿业固定资产投资9653亿元,同比增长18.1%,增幅与上年基本持平,整体投资增速远低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平均水平。其中,煤炭开采及洗选业投资3770亿元,同比增长23.3%,增幅比上年降低2.6个百分点;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投资2893亿元,同比增长3.6%,增幅比上年降低0.8个百分点;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投资1066亿元,同比增长26.4%,增幅比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有色金属矿采选业投资1010亿元,同比增长21.7%,增幅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非金属矿采选业投资880亿元,同比增长49.5%,增幅比上年降低9.3个百分点(图1)。从全年变化情况来看,除了1~2月份增幅较低外,其他月份变化不大。

在冶炼加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方面,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投资3465亿元,增长6.1%;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投资2924亿元,增长35.8%;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投资7556亿元,增长28.0%;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投资2076亿元,增长12.9%。从全年的变化趋势看,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投资又出现加快趋势。

地质勘查业有关产业(包括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固定资产投资1288亿元,同比增长18.8 %。

图 1 2010年采矿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幅度变化情况

总体上看,矿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幅度低于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幅度,是矿业周期长、对经济复苏反映滞后的表现,从矿业的上游、中游、下游固定资产投资变化情况看,下游的冶炼加工业部分行业投资增长又出现增速加快的趋势(图2),如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地质勘查业固定资产投资无论是总量,还是增长速度,都是比较少而慢的。

图 2 2010年矿业上、中、下游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变化情况

另外,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投资337亿元,同比增长37.7%,持续保持高速增长势头,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充分反映了和对资源循环利用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具体行动在不断加强。

房地产业一直是、高度重视和普遍关注的领域,从年初到年末,房地产宏观调控力度前所未有,各类政策文件纷纷出台,努力保持房地产业的稳定,但调控只能说是取得初步成效。从全年变化趋势来看,房地产业投资增幅在季度和第四季度都表现出加速的势头,但在有力的宏观调控措施下,全年投资增长幅度变化不大,与上年正好相反,房地产投资增长幅度始终高于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幅度,平均高9个百分点,全年投资57557亿元,比上年增长35.5%,增幅比去年加快13.6个百分点(图3)。

图 3 2010年房地产业投资与全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变化情况

宏观经济形势背景

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世界经济异常复杂多变。2012年,美国和日本等高收入经济持续低迷,欧洲经济总体呈负增长,叙利亚等局部地区武装冲突增多,等新兴经济增长减速,然而,全球经济总体并没有陷入衰退,而是实现了3.2%增长,其中,7.8%的经济增速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

2012年世界实体经济复苏缓慢。由于对全球经济增长信心受损,新兴市场经济体在高速起飞阶段深层积累的脆弱性风险持续释放,导致实体经济的活跃度下降。全球实体经济增长乏力,市场上主要矿产品及其工业产品需求缩减,铁、铜、铝等金属价格下降,太阳能电池组件、钢材、陶瓷、玻璃等工业产品价格下降。年末,大宗矿产品价格出现上涨,全球实体经济显现复苏的迹象,典型代表是美国,美国推进“再工业化”战略,经济回归以生物工程、清洁能源和纳米技术等新兴产业为主的实体经济。我国制造业采购指数PMI由8月和9月的50%以下到12月回升到50.6%,表明制造业开始恢复;我国经济总量位列世界第二,工业原材料消费量占世界的三分之一以上,实体经济企稳回升为世界实体经济复苏输入了正能量。

2012年经济全球化阻碍重重。一是贸易保护主义盛行,根据IMF的预测,2012年全球贸易增速仅为3.2%,低于1980年以来5.68%的年均增速,需求萎缩导致反倾销、反补贴等贸易壁垒纷繁林立;二是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缓慢,受欧洲货一体化深层受挫影响,全球区域经济合作和区域经济金融一体化持续推进的阻力不断加大;三是经济协作成果寥寥,2012年内,无论是各种类型的双边协商还是G20等多边沟通,都缺乏振奋人心的合作案例,制度化的全球政策协作并未能达成实质性进展;四是货战硝烟再起,受全球货政策普遍趋向宽松的影响,各国货竞争性贬值倾向悄然加大,汇率市场内的干预层出不穷,博弈形势日趋紧张;五是地缘动荡造成经济分割,受不同区域地缘冲突和震荡的影响,部分间经济往来渠道明显收窄。

金融风险悬而未决。一是美国财政悬崖解决不,为未来经济埋下了隐患,影响深远;二是欧洲债务危机深度恶化,2012年第四季度欧洲边缘迎来新一波偿债高峰,债务风险再度放大,而三驾马车在希腊债务削减上的矛盾渐深、希腊技术性违约的可能性放大、救助机制对救助条件的苛刻要求、核心在自身增长乏力背景下利益输出主动性的大幅下降、欧洲统一货区体制完整性的裂痕渐深又进一步导致了危机潜在恶化。

2012年我国经济发展稳中有进。、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及时改善宏观调控,应对外部需求大幅度下降的严峻形势,及时采取扩大内需、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和别化管理等经济政策,实现了国民经济运行缓中企稳,经济发展稳中有进。

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51.93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8%。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8.1%,二季度增长7.6%,三季度增长7.4%,四季度增长7.9%。分产业看,产业增加值5.2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23.53万亿元,增长8.1%;第三产业增加值23.16万亿元,增长8.1%。

全年消费品零售总额20.72万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4.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1%),增速比上年回落2.8个百分点。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6%,其中,城市上涨2.7%,农村上涨2.5%。食品价格比上年上涨4.8%,其中粮食价格上涨4.0%;居住上涨2.1%。全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下降1.7%;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比上年下降1.8%。

对外贸易增速下降。全年进出口总额38667.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2%,增速比上年回落16.3个百分点;出口20489.3亿美元,增长7.9%;进口18178.3亿美元,增长4.3%。

2012年末,大陆总人口13.54亿人,其中:15~59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9.2%,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52.57%。全国就业人数7.67亿人。

采矿业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减缓。2012年全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6.5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20.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9.3%)。其中,采矿业固定资产投资1.3万亿元,同比增长11.8%,比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低8.8个百分点(图1-1),增幅比上年下降9.6个百分点,是近10年增速小的。采矿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固定资产投资的3.6%,比2008年的4.5%下降0.9个百分点。

图1-1 全固定资产投资与采矿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幅对比

数据来源:

从各类矿产投资看:煤炭开采及洗选业固定资产投资5286亿元,同比增长7.7%,增幅比上年下降18.2个百分点;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2854亿元,同比增长6.1%,增幅下降6.5个百分点;有色金属矿采选业1477亿元,同比增长19%,增幅下降5.2个百分点;非金属矿采选业1631亿元,同比增长26.3%,增幅下降2.4个百分点(图1-2);黑色金属矿采选业1529亿元,同比增长23.7%,增幅上升5.3个百分点。连续6年,我国对非金属矿采选业投资年增长率超过25%,表明非金属矿项目对资金的吸引力较强。

图1-2 2012年采矿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

冶炼加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额24148.97亿元,同比增长18.35%,增幅回落9个百分点。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固定资产投资5055亿元,同比下降2%;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4485亿元,同比增长20.6%,增幅回落15.8个百分点;非金属矿物制品业1.22万亿元,同比增长17.9%,增幅回落13.9个百分点;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23亿元,同比增长5.4%,增幅回落4.7个百分点(图1-3)。至少连续3年我国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投资增长率超过18%,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是高能耗重污染行业,水泥、玻璃和陶瓷产能过剩,金属冶炼及压延业不但能耗高、污染重,而且主要原料对外依存度高、产能过剩。应采取措施抑制扩建产能,加快产业升级改造和产业结构调整,如:清洁生产工艺,节能工程和环境保护工程。

冶炼加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占全总投资额的比重为6.6%,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占3.35%,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占1.39%,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占1.23%,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占0.7%。

另外,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固定资产投资619.98亿元,同比增长51.2%,但所占比重只有0.2%,表明废弃资源利用率比较低,需进一步激励资金投资废弃资源安全循环利用,如:废弃电器和废弃建筑材料等。

全年房地产业投资9.24万亿元,同比增长22.2%(图1-4),增幅比上年下降7.6个百分点。上半年房地产业投资增速呈回落态势,下半年趋稳。

图1-3 2012年采矿业及下游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

图1-4 2012年房地产业投资与房地产开发固定投资增长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