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科技快讯 >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九章《一次函数》教案

初中一次函数教案

初中一次函数教案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九章《一次函数》教案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九章《一次函数》教案


《一次函数》是人教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九章的内容。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函数的概念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以下是我整理的一次函数教案,希望大家认真阅读!

【1】一次函数教案 教材分析

《一次函数》是人教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九章的内容。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函数的概念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教材首先是通过比较观察,然后找出所列方程的共同特点,进而确定一次函数的概念,并应用一次函数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通过对一次函数的概念的学习,加深巩固对函数概念的理解,是学习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前提。作为一种有效的数学模型,函数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一次函数在现实情境和数学问题情境中的应用是学习的重点,熟练掌握一次函数的性质和应用,对今后学习反函数、二次函数会有直接的影响。

学情分析

学生在对代数式和函数认识的基础上学习的,因此为学习本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为学生对一些具有规律性的问题充满了探求的欲望,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归纳、总结、表达的能力,基本上能够够在教师的下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他们同时具有较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所以学习过程中教师要细心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关注每一个变化,努力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要善于发现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性的评价和。

教学目标

1、知道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意义.

2、能写出实际问题中正比例关系与一次函数关系的解析式.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对于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概念的理解.

教学难点:根据具体条件求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1、复习前四节所学内容。

2、做小游戏:

在一个自然长度为3厘米的弹簧秤下挂上不同重量的物体(已准备好砝码),观察弹簧长度的变化,把测得的数据填入表中相应的空格。

此实验由一位学生协助老师量出弹簧的长度,并填入表内空格。要求学生观察表格的数据并找出其中规律。并尝试列出物体重量x(千克)与弹簧长度y(厘米)的关系?

学生积极动脑、思考并回答。

y=3+0.5 x

通过实验来引入新课,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也能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生活。

二、新授

[活动

(1)某登山队大本营所?在地的气温为5℃,海拔每升高1 km气温下降6℃,登山队员由大本营向上登高x km时,他们所在位置的气温是y℃,试用解析式表示y与x的关系。

教师学生思考、分析,列出解析式,并板书。

学生自己分析后同桌之间互相交流,并回答,教师做以纠正,评价。

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师生共同分析,得出函数解析式,为下面的问题的`解决提供必要的思路,启发学生思考。

[活动

下列问题中的变量间的对应关系可用怎样的函数表示?这些函数有什么共同点?

(2)有人发现,在20~50℃时蟋蟀每分鸣叫次数c与温度t (单位:℃)有关,即c的值约是t的7倍与35的;

(3)一种计算成年人标准体重G(单位:千克)的方法是,以厘米为单位量出身高值h,再减去常数105,所得是G的值;

(4)某城市的市内电话的月收费额y(单位:元)包括:月租费22元,拔打电话x分的计时费(按0.1元/分收取);

(5)把一个长10cm、宽5cm的长方形的长减少x cm,宽不变,长方形的面积y(单位:cm2)随x的值而变化;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合作交流过程中,教师要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发现个别问题及时解决,后,在聆听学生发言后,给予积极的评价、鼓励和纠正。

学生先独立思考、分析、列出解析式,然后前后桌同学交流,总结出本组见解。

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完成后,再进行组内交流,能够有自己思考的过程,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同时,也为合作交流奠定基础,只有学生先思考了,交流时才有话可说;通过多道题目学生才更容易找到一次函数形式上的共同特点,利于学生归纳、总结概念。

[活动3]

讨论

(1)这些函数在形式上有什么共同特点?

(2)一次函数概念:

教师积极学生发现在上述等式等号的右边都是关于一个字母的一次式。并且函数的形式是一样的。并归纳出一次函数的概念。

在学生思考、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要进行整理重点内容,并板书。

教师提出问题,合作交流过程中,教师要

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发现个别问题及时解决,后,在聆听学生发言后,给予积极的评价、鼓励和纠正。

学生先独立思考、分析,然后与同桌、前后桌讨论,后派代表阐述本组见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合作交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交流的过程中体会概念生成的过程,对概念能进一步深化

三、随堂练习:

1、(1)若y =5x 3m-2是正比例函数,则m = _______(2)若是一次函数,则m = _______

2、课本114页练习题

教师学生做题,并讲解分析。

学生先独立思考,做题,并同桌之间交流,后,在老师的指导下进一步理解。以上两个问题设计从易到难,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这两个问题主要是想让学生进一步掌握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对比例系数和常数项的要求

四、归纳小结

教师启发学生思考回答下列问题,教师补充。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谈谈本节的收获和疑惑?

让学生自己小结,活跃课堂气氛,做到全员参与,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强化了重点,内化了知识,培养了能力。

五、布置作业

课本120页

习题14.2第3题

板书设计

1.一次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形如y=kx+b的函数,我们称它为一次函数,这里的k称为一次项系数,b称为常数项。(k、b都是常是数,且k≠0。)

人教版一次函数说课稿

一次函数作为初中生在初二接触到的函数概念,对于学生后续学习函数概念,乃至提高数学素质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我给你分享人教版一次函数说课稿,欢迎阅读。

人教版一次函数说课稿 一、 说教材

(一)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的内容是人教版 八年级 上册第14章第2节第2课时,就是课本115到116页的内容。在许多方面与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有着紧密联系,是本章中的重点。本节课安排在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与一次函数的概念之后。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一次函数图象的画法和一次函数的性质。它既是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拓展,又是今后继续学习“用函数观点看方程(组)与不等式”的基础,在本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教学内容还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形结合”这一数学思想 方法 的很好素材。作为一种数学模型,一次函数在日常生活中也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

(二)说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的教材分析,结合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确立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理解直线y=kx+b与y=kx之间的位置关系;

2、会利用两个合适的点画出一次函数的图象;

3、掌握一次函数的性质.

数学思考:

1、通过研究图象,经历知识的归纳、探究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概括、推理的能力;

2、通过一次函数的图象 总结 函数的性质,体验数形结合法的应用,培养推理及 抽象思维 能力。

情感态度:

1、通过画函数图象并借助图象研究函数的性质,体验数与形的内在联系,感受函数图象的简洁美;

2、在探究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活动中,通过一系列富有探究性的问题,渗透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识和探究精神。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教学难点:由一次函数的图象归纳得出一次函数的性质及对性质的理解。

二、说教法学法

1、 教学方法

依据当前素质 教育 的要求: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让教限度的服务与学。因此我选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自学体验法——利用学生描点作图经历体验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一步归纳总结。

目的:通过这种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

2、直观教学法——利用多媒体现代教学手段。

目的:通过图片和材料的展示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把抽象的知识直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逐步将他们的感性认识到理性的思考。

2、学法指导

做为一名合格的老师,不止局限于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学会如何去学。本着这样的原则,课上指导学生采用以下 学习方法 。

1、应用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阅读能力和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

2、指导学生观察图象,分析材料。培养观察总结能力。

三、 说教学程序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活动1:观察:

展示学生作图作品(书P28例2),强调列表及图象上的点的对应关系。

课前一两分钟对学生上交的作图作品进行快速筛选,进量多选出一部分,课上多肯定多表扬多鼓励。再从中选取一两幅的作品上课为示例。

目的有四:

1、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都具有强烈的表现自我的心理。大部分学生盼望在课上教师能展示自己的作品,这样将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作图会比平时更规范更准确;也可以说完成了变教师课上被动讲为学生课外主动学习的过程,这样以来学生的所获更多,印象更深;

2、课上展示学生作品本身就是对学生完成作业情况的肯定,这又恰好给予了学生足够的成功感和荣誉感,这便增加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乐意学习数学,激发了学习热情,听课更加专心。

3、学生经历画图象进而感悟它的形状及与正比例函数图象的异同,为后面的发现规律作了准备。

4、令教师对学生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能更好地把握课堂。

(二)尝试探索、体验新知:

活动1、观察探索:

比较两个函数图象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第一步;根据你的观察结果回答问题。(书中原问题1、2、3)

目的:这样在学生已经知道正比例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的基础上,通过对应描点法来画出了图象,让学生通过操作体验感悟两者之间的关系,问题变得直观形象,学生们非常容易地完成平移。

第二步:在学生作出的两条平行直线中,教师先学生观察正比例函数图象的交点情况,引用两点法(两点确定线);在此基础上学生发现“直线y=--6x+5与坐标轴交点”并思考:一次函数y=--6x+5又如何作出图象?

目的:这样通过启发学生视觉见到的两点,即与坐标轴的交点{(0,b),和(-b/k,0)两点};此交点的求法(学生易从填表中的数据发现),再反之学生抓住这两点画图象。就此题体验一次函数图象的两点确定;同时也教会了学生用两点法画一次函数图象。

活动2:知识再体验: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四个K值不同的一次函数图象,并观察分析。

目的:进一步巩固两点作图法,为探究一次函数的性质作准备。

活动3:展示“上下坡”材料,解决象限问题。(多媒体展示)

目的:让学生触发漫画中“上下坡”的情景,思考k、b对图象的影响——设置化抽象为形象,化枯燥为生动,同时学生对这种直观的知识易接受,易理解,记忆深刻。从而突出了重点,攻破了难点。

活动4:师生互动(师生角色互换),提高拓展。(多媒体展出内容)

目的:通过这种师生互动角色转换形式,不但能尽快烘起课堂气愤,而且复习了本课的重点内容,对一次函数的性质理解的更透彻。

(三)课堂小结

学生回忆所学知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得到什么启示和收获?谈谈你的感受.

目的:总结回顾学习内容,有助于学生养成整理知识的习惯;有助于学生在刚刚理解了新知识的基础上,及时把知识系统化、条理化。

(四)作业布置

加强“教、学” 反思 ,进一步提高“教与学”效果。

四、说板书设计

采用了如下板书,要点突出,简明清晰。

一次函数

正比例函数图像的画法:确定两点为(0,0)和(1,K)一次函数选择的两点为:(0,k)和(-b\k,0)

五、说课后小结

实践证明,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学方法的优势,为学生创造一个好的学习氛围,来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解决问题。多媒体课件支撑着整个教学过程,令学生在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上,能愉快地接受知识

人教版一次函数教学反思

一次函数解析式的求法一般是采用待定系法,对于学生而言,如何理解这种方法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已知直线y=kx+b经过点(1,2)和点(-2,3)试求这个函数关系式?学生们很容易想到列方程组解决这个问题,我却提出了一个比较简单的问题,为什么你要选择列方程组解决这个问题,你的目的是什么?我教的那个班的学生沉默了好久,是啊,对于学生来说,他们习惯于如何做题,却从不想为什么采用这种方法,这种方法的出发点是什么?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有的学生终于答出了这个问题:他们说这是为了确定k,b的值,只要k,b的值确定了,那么一次函数解析式就确定下来了。而实际他们回答的恰恰是待定系数法的精髓,学生们只有能理解到这一点才能领会到待定系数法的精髓。进而我总结,如果知道一次函数图象上个点就能确定它的解析式。如上例是显而易见的两点。

接着我给出另一个例题:已知一次函数图象过点(1,-2),且与直线y=3x+2交y轴于同一点,试求该函数的解析式。这个题一个点显而易见,另一个点是隐含的,学生们开始找到一个明线,通过分析找到了另一个暗线,终大家一致认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想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只要找到两个点的坐标就行。

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知识点:一次函数

【 #高一# 导语】高中数学的重要性不是谁能想象的,刚进入高一,有些学生还不是很适应,如果直接学习高考技巧仿佛是“没学好走就想跑”。任何的技巧都是建立在牢牢的基础知识之上,在应试教育中,只有多记公式定理,掌握解题技巧,熟悉各种题型,才能在考试中取得的成绩。这篇《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知识点:一次函数》是 高中频道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欢!

一、定义与定义式:

自变量x和因变量y有如下关系:

y=kx+b

则此时称y是x的一次函数。

特别地,当b=0时,y是x的正比例函数。

即:y=kx(k为常数,k≠0)

二、一次函数的性质:

1.y的变化值与对应的x的变化值成正比例,比值为k

即:y=kx+b(k为任意不为零的实数b取任何实数)

2.当x=0时,b为函数在y轴上的截距。

三、一次函数的图像及性质:

1.作法与图形:通过如下3个步骤

(1)列表;

(2)描点;

(3)连线,可以作出一次函数的图像——一条直线。因此,作一次函数的图像只需知道2点,并连成直线即可。(通常找函数图像与x轴和y轴的交点)

2.性质:(1)在一次函数上的任意一点P(x,y),都满足等式:y=kx+b。(2)一次函数与y轴交点的坐标总是(0,b),与x轴总是交于(-b/k,0)正比例函数的图像总是过原点。

3.k,b与函数图像所在象限:

当k>0时,直线必通过一、三象限,y随x的增大而增大;

当k<0时,直线必通过二、四象限,y随x的增大而减小。

当b>0时,直线必通过一、二象限;

当b=0时,直线通过原点

当b<0时,直线必通过三、四象限。

特别地,当b=O时,直线通过原点O(0,0)表示的是正比例函数的图像。

这时,当k>0时,直线只通过一、三象限;当k<0时,直线只通过二、四象限。

四、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已知点A(x1,y1);B(x2,y2),请确定过点A、B的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1)设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也叫解析式)为y=kx+b。

(2)因为在一次函数上的任意一点P(x,y),都满足等式y=kx+b。所以可以列出2个方程:y1=kx1+b……①和y2=kx2+b……②

(3)解这个二元一次方程,得到k,b的值。

(4)后得到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五、一次函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1.当时间t一定,距离s是速度v的一次函数。s=vt。

2.当水池抽水速度f一定,水池中水量g是抽水时间t的一次函数。设水池中原有水量S。g=S-ft。

六、常用公式:(不全,希望有人补充)

1.求函数图像的k值:(y1-y2)/(x1-x2)

2.求与x轴平行线段的中点:|x1-x2|/2

3.求与y轴平行线段的中点:|y1-y2|/2

4.求任意线段的长:√(x1-x2)^2+(y1-y2)^2(注:根号下(x1-x2)与(y1-y2)的平方和)

人教版一次函数教案

函数概念是初中阶段数学的基本概念之一,为重点教学内容。而一次函数是学生学习函数概念接触的知识,与实际生活有着紧密联系,为其他函数的学习打下基础,下面我给你分享人教版一次函数教案,欢迎阅读。

人教版一次函数教案

教学目标

1、经历一般规律的探索过程,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2、理解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概念,能根据所给条件写出简单的一次函数表达式,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教学重点

1、 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的概念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2、 会根据已知信息写出一次函数的表达式。教学难点一次函数知识的运用教学方法教师学生自学法教具准备弹簧一根、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1、 简单复习函数的概念(设在某一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和Y,如果 ,那么我们称Y是X的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

2、 演示弹簧在力的作用下发生形变现象,提出问题:在弹簧长度发生变化过程中,弹簧的长度是哪个变量的函数?为什么?

3、 汽车匀速行驶途中,油箱中的剩余油量与什么有关系?这其中有函数吗?

二、新课学习

1、 做一做。让学生做书上157页上面两个题目,使学生在探索一般规律的过程中,发展抽象思维能力。

2、 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的概念学习讨论:刚才写出的两个关系式y=3+0.5x、y=100-0.18x在形式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让学生分析出他们的共同点:①左边都是因变量,右边都是含自变量的代数式;②自变量X与因变量Y的次数都是1;③从形式上看,形式都为y=kx+b,K,b为常数。

问:从自变量的次数上看,这样的函数大家认为可以取个什么名字?学生归纳出一次函数的概念:若两个变量x,y间的关系可以表示成y=kx+b(k,b为常数,k≠0)的形式,则称y是x的一次函数(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

问:一次函数y=kx+b中,k可以为0吗?b可以为0吗?学生得出正比例函数的概念。

并接着学生比较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关系(用的方法比较):一次函包括正比例函数,正比例函数是一次函数的特殊情况。

3、 例题学习

例题1是考察学生对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概念的理解,学生直接进行口答。

例题2是培养学生根据题意列出简单一次函数关系式及利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中第三问严格地讲应先判断出工资的范围是800

三、随堂练习

1、找出下面的一次函数,并指出其中K、b的值。若不是一次函数,请说明理由。

A、y= +x B、y=-0.8x C、y=0.3+2x2 D、y=6-

2、已知函数y=(m+1)x+(m2-1),当m ,y是x的一次函数;当m ,y是x的正比例函数。

四、拓展应用

学校组织部分学生去井岗山体验革命历史。出行方面准备从甲、乙两家旅行社中选择一家代办,已知两家旅行社报价相同,都是每人200元。不过,甲旅行社开出的团体(15人以上)优惠办法是返还现金500元作为门票费,乙旅行社的团体优惠是,所有人员费用均打9折。设学生人数为x人,两家旅行社的收费分别为y甲、y乙,解答下列问题:(1)分别写出两家旅行社收费y(元)与学生人数x(人)之间的函数关系式;该关系式是什么函数?(y甲=200x-500,y乙=180x)(2)如果学生为20人,分别计算两家旅行社收费。到哪家合算?(y甲=200×20-500=3500(元);y乙=180×20=3600(元);y甲< y乙,所以到甲旅行社合算。)(3)在什么情况下,选择乙旅行社?(依题意得, y甲- y乙>0,即(200x-500) -180x>0,解不等式得,x>25,所以当学生多于25人时,到乙旅行社合算。)五、课堂小结

让学生归纳本节课学习内容:1、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2、会根据已知信息写出一次函数的关系式。

六、作业读一读:古代漏刻必做题:161页习题6.2第1、2、3题选做题:161页试一试

人教版一次函数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一次函数解析式的特点及意义

2、理解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关系.

3、会画一次函数的图象

学习重点:理解和掌握一次函数解析式特点.

学习难点: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关系的正确理解.

学习过程

一. 课前预习,细心认真。

1.写出下列问题的解析式

(1)某登山队大本营所在地的气温为15℃,海拔每升高1km气温下降6℃.登山队员由大本营向上登高xkm时,他们所处位置的气温是y℃.(1)试用解析式表示y与x的关系.

(2)有人发现,在20~25℃时蟋蟀每分钟鸣叫次数C与温度t(℃)有关,即C的值约是t的7倍与35的.

(3)某城市的市内电话的月收费额y(元)包括:月租费22元,拨打电话x分的计时费(按0.1分收取).

(4)把一个长10cm,宽5cm的矩形的长减少xcm,宽不变,矩形面积y(cm2)随x的值而变化.

上面这些函数的形式都是自变量x的k(常数)倍与一个常数的和. 如果我们用b来表示这个常数的话.这些函数形式就可以写成:y=kx+b(k≠0)

2.一次函数的概念

一般地,形如y=kx+b(k、b是常数,k≠0)的函数,叫做一次函数.当b=0时,y=kx+b即y=kx.所以说正比例函数是一种特殊的一次函数.

1.对一次函数概念内涵和外延的把握:

(1)自变量系数(常数)k≠0;

(2)自变量x的次数为1;

2.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辨证关系可以用下图来表示:

二. 小试身手,我是棒的!

3:下列函数关系式中,哪些是一次函数,哪些又是正比例函数?

(1)y=-x-4 (2)

(3) (4) y=-8x

4.若函数y=(m-1)x+m是关于x的一次函数,试求m的值.

分析:一次函数的条件:

(1)、自变量次数为1; (2)、自变量系数k ≠0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一次函数不一定是正比例函数 (B)不是一次函数就一定不是正比例函数

(C)正比例函数是特定的一次函数 (D)不是正比例函数就不是一次函数

6.已知函数y=(2-m)x+2m-3.求当m为何值时,

(1)此函数为正比例函数?

(2)此函数为一次函数?

.三 小组合作,展示提升。

7、一个小球由静止开始在一个斜坡向下滚动,其速度每秒增加2米。(1)求小球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函数关系式,它是一次函数吗?(2)求第2.5秒时小球的速度?

8.汽车油箱中原有油50L,如果行驶中每小时用油5L,求油箱中油量y(L)随行驶时间x(小时)变化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y是x 的一次函数吗?

9、梯形的上底长x,下底长15,高8;

(1)写出梯形的面积y与上底x的关系式,是一次函数吗?

(2)当x每增加1时, y是如何变化的?

(3)当x=0时, y等于多少?此时y的意义是什么?

10.若函数y=mx-(4m-4)的图象过原点,则m=_______,此时函数是______函数.若函数y=mx-(4m-4)的图象经过(1,3)点,则m=______,此时函数是______函数.

要预习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一次函数了,能教下吗?

形式:y=kx+b (k为任意不为0的常数,b为任意常数)

当x取一个值时,y有且只有一个值与x对应。可以画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当x=0时,b为函数在y轴上的点,坐标为(0,b)。

当b=0时(即 y=kx),一次函数图像变为正比例函数,正比例函数是特殊的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图像经过原点。

k(斜率)=(y2-y1)/(x2-x1) (x1,y1,x2,y2分别为两点坐标)

两条垂直相交直线的斜率相乘积为-1:k1k2=-1

两条平行直线斜率相等:k1=k2

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作法与图形:通过如下3个步骤:

(1)列表.

(2)描点;[一般取两个点,根据“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道理,也可叫“两点法”。 (3)连线,可以作出一次函数的图象——一条直线。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