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科技快讯 >

日产轩逸价格图片 日产轩逸2022新款报价

新轩逸上市,觉得已经够省油,花13万买CVT悦享版足够?

无论是从销量还是产品力来看,在国内A级车市场,只要考虑家用车,

日产轩逸价格图片 日产轩逸2022新款报价日产轩逸价格图片 日产轩逸2022新款报价


12.3英寸大屏普及开了,这次e-POWER成为主推款?

新款轩逸(不含轩逸·经典)的图片在之前已经有过曝光,整体设计还是延续了日产家族式风格,拥有较高的辨识度,只是在前脸部分依旧向“大哥”

在外观上新款轩逸e-POWER和纯燃油版整体别不大,基本只能通过前车门下方面和车尾是否有e-POWER车标来区分不同版本。在尺寸方面,新款轩逸车长超过4.6米,轴距超过2.7米,实际空间表现和老款保持一致,乘坐宽敞,其优势良好舒适性以及宽大的座椅也得到了延续。

新款轩逸的配置相比老款有了全面提升,其中为核心的是12.3英寸中控大屏被下放到了更多车型上,除了e-POWER和纯燃油版入门车型外,其余均全系标配,而从实际体验来看,这套智能车机功能齐全,语音识别率也还不错,在同级中属于较为领先的水平。

在动力方面,新款轩逸配备了1.6L纯燃油动力系统以第二代e-POWER混动系统(增程)。其中e-POWER车型搭载1.2L自然吸气三缸增程器,增程器功率72马力,电动系统的综合功率为100kW,在省油能力方面有了一些提升。而纯燃油版车型搭载的是1.6L发动机,马力135匹,匹配CVT变速箱。总体来说,两套动力组合省油能力都还不错,别在于e-POWER带来更低油耗同时可以有电驱的行驶品质,而纯燃油版则胜在稳定、耐用。

汽油版买中配够用,想省油还得加钱上e-POWER

新款轩逸e-POWER共推出了5款车型,纯燃油版(不含轩逸·经典)共推出了3款车型,可以明显看到新款轩逸e-POWER的车型占比更大了,那么对于用户来说,新车在配置方面有何异呢?我们先来看看新款轩逸纯燃油版,详情见下表:

首先是售价11.90万元的入门版“2023款 1.6L CVT舒享版”,这款车配置基本还算齐全,并且起步就是CVT自动挡,对于配置需求不高的朋友来说够用,但是即便如此,我们也不太,原因是中配车型售价12.99万元的“2023款 1.6L CVT悦享版”要更值。

具体来看,在仅仅贵了1万多元的情况下,中配版肉眼可见的多出了数十项实用和科技配置,包括影像、后排出风口、电子手刹等都是经常要用到的,更重要的是,该配置增加了12.3英寸中控大屏,换句话说,多了智能车机后,新车才真正具备了科技属性,导航、车联网、语音控制等当下流行且好用的配置都可以拥有,所以建议直接多花钱上中配。相比之下,售价13.39万元的“2023款 1.6L CVT智驾版”就要看各人的需求了,该配置提升主要是多了L2级驾驶辅助系统,城市用处不大,但高速行驶能够大幅提升行车安全。

下面我们继续来看e-POWER车型。相比纯燃油版,新款轩逸e-POWER的入门版售价就已经要到13.89万元了,这个价格比纯燃油版顶配车型还要贵一些,而配置方面只比纯燃油版低配车型高一点点,看上去似乎有些不值,但是不要忘了,轩逸e-POWER车型优势是省油和电驱的行驶品质,而这些对于网约车司机来说无疑是相当有优势的,花少的钱,买到一块能够稳定省油的车型,所以这款“2023款 超混电驱 全电驱Pro”适合它们选择。

“2023款 超混电驱 全电驱大屏版”比上一个配置贵了4千元,主要提升是多了12.3英寸中控大屏,也就是多了一套智能车机,别小看这个配置增量,它其实对于更多家庭来说是非常有性价比的,既有智能车机,还非常省油,如果非要说遗憾,可能就是缺少了皮质座椅和后排空调出风口吧。

继续往上一个配置“2023款 超混电驱 超智联Plus”又要多花7千元,置增量是把一些缺失的实用功能几乎补齐了,尤其是多了皮质座椅、氛围灯、LED大灯、17寸铝合金轮毂、天窗后,车辆在视觉呈现上要提升一个档次,不钱的朋友可以买。而继续多花6千元可以买到“2023款 超混电驱 超智驾Max”,从名称就能看出配置增量是多了L2驾驶辅助系统,经常跑高速的朋友是完全可以考虑该配置的。后是顶配车型“2023款 超混电驱 超豪华Ultra”,它的售价超过了17万元,比上一个配置贵了近2万元,科技配置方面进一步丰富,但对于家用来说更多的是锦上添花,当然,如果以年轻人的视角,后视镜折叠、BOSE音响等功能还是有一定吸引力的。

总结:

作为一次中期改款车型,新款轩逸的改变还是十分明显的,外形上保持着和天籁高度相似性,科技配置大幅升级,但更重要的是,提高了e-POWER车型的数量,让用户可以有更多的选择权。而在具体车型选择上,如果只是看中新款轩逸的省油、大空间、耐用的品质,买纯燃油版中配足够,一定可以让你用车省心。而如果想追求潮流,在省油的同时希望有电驱品质,那么e-POWER不会让你失望,但如果从性价比角度考虑,中配车型“超智联Plus”更为,它比低配两款车型并没有贵多少钱的情况下,配置高出了一大截,怎么看都要更划算一些。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路咖汽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邦你养车】新款日产轩逸用车成本分析 月均花费1438元

2023年3月10日,新款

燃油版

e-POWER版

保险费用:每年保险费5431元

保险费用计算层面,我们按照交强险、车船税以及基础商业险来计算,基础商业险按照100万的三者责任险以及车损险,其它像车上人员险等险种消费者可以视自身情况来选择购买。我们的价格不考虑多年不出险的市场折扣价。

车型层面,我们选取2023款日产轩逸1.6L CVT舒享版车型,一年车船税420元,一年交强险950元,基础的商业险价格是4061元,一年保险总计5431元。

保养费用:1年保养费用2628元

保养层面,新款日产轩逸燃油版车型基本每5000公里或6个月保养一次,6万公里/6年计算总的保养支出为7883元,平均一年2万公里保养费用为2628元。

从保养具体明细来看,新车基本保养每隔5000公里或6个月保养一次,保养间隔比较合理,不过作为一款合资入门紧凑型轿车,保养价格并不便宜,不过好在6万公里内没有火花塞以及变速箱油等项目,4万公里的大保养价格也仅仅只有974元,如果能延长整体保养间隔的话,那么保养费用可以进一步降低。

一年油费:总共为9200元

新款日产轩逸燃油版车型搭载一台1.6L自然吸气发动机,发动机需要加注92号汽油,结合目前

外观上,新款日产轩逸提供燃油版和e-POWER版车型,两种版本在前脸设计上基本保持一致,只是在中网细节之处有所区别,新车整体采用新家族式设计语言,中网大嘴样式搭配犀利的LED大灯组等设计,看上去很年轻动感,像极了小号

燃油版

燃油版

内饰方面,新车整体中控布局基本是相同的,中间三个圆形空调出风口设计和双色拼搭设计亮点满满,搭配尺寸更大的12.3英寸悬浮式中控屏和7英寸液晶仪表,保证了一定的科技感。另外,两种版本车型在换挡机构设计等方面所不同,突出不同的定位需求。值得一提的是,新车内置Nissan Connect超智联多媒体系统,支持高德地图导航、语音识别、车联网以及OTA升级等功能,用车体验大大提升。

燃油版

e-POWER版

动力部分,新款日产轩逸提供燃油版和e-POWER版,燃油版搭载一台1.6L自然吸气发动机,功率为135匹,扭矩为159牛·米,匹配CVT变速箱。而e-POWER版搭载一套由1.2L自然吸气三缸发动机和电动机组成的油电混动系统,内燃机只负责发电,不参与驱动,发动机马力为72匹,WLTC工况百公里综合油耗为3.96升。

写在后:新款日产轩逸是一款大气时尚且舒适的合资紧凑型A级车,综合动力、油耗以及配置等方面都是有着不错的表现,综合一年保险费用、保养费用以及油费,我们计算得出一年的成本支出大概在17259元左右,每个月大约花费1438元,整体月均费用在合理范围内。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零零柒车邦德,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9.98万起,全新轩逸对比秦PLUS DM-i实力如何?

车评观察《车评社》

前言:尽管如今消费者对车辆呈现出多元化需求,但通过归纳总结不难看出,这些衍生出的新需求点,如工艺材质、智能科技、澎湃性能等,大都还是建立在车辆“省心放心”的基础上。不过将这两种产品特性发挥到的车型并不算多,家轿领域的

凭借亲民的售价定位,可靠的品质和不错的舒适性,东风日产轩逸自2006年至今,已经赢得500万家庭的信赖。即便是在2022年内卷愈发严重的阶段,也取得年销超42万的成绩,位居轿车榜单第一。如今随着汽车消费市场年轻化态势的推进,为了巩固自身在家轿市场的地位,同时也为给用户带来更好的出行体验,东风日产轩逸家族迎来蜕变。

不过在节能减排政策的影响下,更省油、更能跑的插电混动汽车开始走量,比如

3月10日,东风日产全新轩逸家族正式上市,新车共推出包括轩逸·经典在内的11款车型,并提供纯燃油版和电驱版两种动力系统,售价区间为9.98万元-17.49万元。其中全新轩逸起售价11.90万元,超混电驱版起售价13.89万元。

作为中期改款车型,新款轩逸在外观造型上采用了更加年轻时尚的设计,并对部分配置进行了优化升级,迎合了时下年轻消费者对新的车辆需求。

在外观造型方面,新款轩逸家族采用了日产新的V-Motion家族设计语言,并推出燃油版和e-POWER电驱版两种外观风格。前脸采用的是大尺寸倒梯形前进气格栅,和两侧造型犀利的柳叶眉大灯组连接形成一体式设计,提升了车辆的视觉宽度。

在中网设计上,燃油版采用的是横向镀铬装饰,有点“小号

相比外观来看,比亚迪秦PLUS DM-i外观则显得大气稳重,其前脸延续了“Dragon Face”的设计语言,进气格栅内布局短横辐式中网,车身比例协调,整车的辨识度很高。不过全新的轩逸看起来时尚运动,对年轻人比较友好。

车身侧面有着不错的运动感,前后翼子板处的轮眉以及上扬勾勒的内凹腰线,让整车的稳重风格中多出几分活力。而电驱版还提供17英寸的双五辐轮圈,搭配215/50 R17规格的轮胎。车身尺寸方面,长宽高分别是4652/1815/1450mm,轴距2712mm。尾部造型颇为简约,尾灯组采用了熏黑处理,横置线条的勾勒带来不错的层次感,隐藏式排气布局强化尾部整体感。

而秦PLUS DM-i是一款紧凑型轿车,其车身长度达到了4.7米,轴距为2.7米,已经可以比肩很多合资中型车,两车在空间表现方面都比较良好。

在内饰方面,两车的内饰也各有特色,细节做得也很到位。但要论整体的科技感,全新轩逸也有话语权。

轩逸车内在全新配色和细节调整的润色下,也呈现出年轻姿态。燃油版车型的中控屏升级至12.3英寸,并配备有Nissan Connect超智联2.0系统,显示效果和操作便捷性有了显著提升。电驱版车型的空调出风口从长方形调整为三圆形设计,多了几分柔性和时尚感,并搭载有拨杆式电子换挡机构。而在车内氛围和舒适感的营造上,新款轩逸也下了一番功夫。BOSE音响系统、环抱式氛围灯以及L2级智能驾驶辅助系统ProPILOT超智驾等配置的搭载,让出行生活充满乐趣和仪式感。

而比亚迪秦PLUS DM-i入门级车型的中控屏仅为10.1英寸,顶配车型为12.8英寸,但是相应的购车成本也会上升。车机系统方面,比亚迪秦PLUS DM-i搭载了新一代DiLink智能系统,车联网、OTA升级、语音识别控制等功能比较丰富。

动力方面,新款轩逸燃油版继续搭载1.6L自吸四缸发动机,功率135马力,峰值扭矩159牛·米,传动系统匹配CVT无级变速箱,轻松满足日常用车需求。

而新款轩逸e-POWER电驱版搭载的是由1.2L自吸发动机与单电机组成的混动系统,综合功率100kW,峰值扭矩300N·m,NEDC综合油耗4.1L。通过内燃机发电、电机驱动的方式,让用户可以享受到“快顺静省”的驾乘体验。

秦PLUS DM-i搭载了比亚迪的DMi超混系统,由一台拥有81kW的1.5L插混专用发动机和132kW功率的永磁同步电动机组成,百公里加速为7.9秒。

车评观察

其实在10万级家轿市场中,受造车成本的制约,很难找到“鱼和熊掌兼顾”的车型,所以这时就需要车辆做出一定取舍。显然,新款轩逸每次的迭代升级,都可以说符合消费者每个阶段的用车需求。拥有值得信赖的品质和口碑,稳重又充满活力的造型和油混双用的驱动方式,在和趋年轻化的市场言和的同时,还满足了消费者对性能和油耗经济性的双重需求。

从相同的价格区间对比来看,比亚迪秦PLUS DM-i颜值实力兼备,如果不在意品牌,日常家用还是够的。此外,它是一个上升期的轿车新成员,在消费者基数方面与轩逸还存在一定的距;当然,轩逸的综合实力也不错,日产的油电混动系统技术成熟、可靠,也具备不错的耐用性,而且还有着合资品牌的背书,再加上不到10万出头的入手价,全新轩逸的竞争力还是很强的。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车评社,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搭载日产新混动技术日产超混电驱 轩逸让用户告别里程焦虑

现在的汽车市场正在高速向电动化转型,各大车企也都纷纷加大电动化的研发投入,为的就是在未来不会因为技术落后,导致难以生存,但是现在因为续航里程和充电等方面的问题,让消费者对纯电车型还具有不小的抗拒,而燃油车因为环保和燃油经济性问题,显然是不符合部分消费者的购车需求了,这就让混动车型成为现在消费者购车重点考虑对向。

e-POWER混动技术 动力强油耗低

而混动车市场也有着众多的车型,对于消费者而言很难选择。今天AM车镜就给大家一款综合实力强劲的混动车型,它就是东风日产超混电驱 轩逸,它采用的日产第二代e-POWER混动技术,这个技术区别于市面上所有的混动技术,相比插电式混动车型,它不用充电,相比油电混动,超混电驱 轩逸在油耗上具有优势,同时超混电驱 轩逸还兼顾了纯电车型的行驶质感和静谧性。

动力上,超混电驱 轩逸采用的是1.2L自然吸气高效发动机,这款发动机虽然功率只有72匹马力,但是它并不会直接参与车辆驱动,而作为类似于增程器的功能,来带动车辆的发电机为电池充电,让电池为驱动电机供电,从而驱动车型行驶,而驱动电机的扭矩可以达到300N·m,这就可以让车辆具有非常强的加速体验,并且超混电驱 轩逸百公里油耗只有4L左右,在同级车型中也是具有不错的优势。

那么这时可能就会有人问了,超混电驱 轩逸在动力上的表示是不错,但是发动机不参与车辆的驱动,在中高速的二次加速是否会出现供能不足,加速疲软的问题?或者是在寒冷的冬天,超混电驱 轩逸采用的日产第二代e-POWER混动技术是否足够稳定,会不会出现馈电的问题?

其实,关于这两个问题,AM车镜在今年1月份就对日产超混电驱 轩逸这套e-POWER混动技术做过测试,当时是在零下十几度的冬天,我们用100-120公里每小时的时速不间断行驶210公里,车辆并没有出现馈电和动力衰减的情况,在高速上的动力很充沛,二次加速的动力响应也很及时,并没有任何的迟滞和不跟脚的感受。

此外,超混电驱 轩逸还配有增强版ProPILOT超智驾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支持车辆的L2级驾驶辅助,在你需要的时候,只需要按一下方向盘上的蓝色按键就可以一键开启,像自适应巡航、自动跟车、车道保持、车道偏离预警等一些常用功能等包含在里面,并且车辆在行驶时会自动检测与前车的距离,从而智能调整自身车速,有效地缓降长途驾驶的疲劳。

当然超混电驱 轩逸除了在动力、油耗和驾乘体验上具有同级领先的实力,其在外观内饰的设计、车辆配置和空间上也都具有较强表现。

外观运动 辨识度高

外观方面,超混电驱 轩逸采用了日产全新的V-motion设计语言,前脸采用了大面积星阵式进气格栅,两侧双V样式的镀铬饰条是日产标志性设计,配合两侧回旋镖式LED前大灯,让车辆整个前脸看上去具有强烈的辨识度,同时还具有不错的精致感和时尚气息。

车身侧面线条流畅,动感的腰线设计、向后倾斜的车顶线条、悬浮式车顶等设计,营造出非常流畅的运动感。此外,超混电驱 轩逸还在后视镜下方设计了e-POWER的标识来突出它的身份,彰显出它独特的动力系统。

车身尺寸上,超混电驱 轩逸的长宽高分别是465218151447(1445)mm,轴距2712mm,要知道超混电驱 轩逸可以一款紧凑型轿车,能有这样的车身尺寸已经是非常不错的表现了。

车辆尾部,超混电驱 轩逸采用了分体式LED尾灯设计,很好的和前大灯做出呼应,配合后保险杠上的镀铬饰条,让车辆的辨识度和时尚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内饰时尚 乘坐舒适

内饰方面,超混电驱 轩逸的设计风格简约时尚,但是依旧保留了空调的实体按键,让车辆在行驶中,空调的操控更加的便捷,当然你要是不想动手,超混电驱 轩逸还配备了语音控制功能,只需要轻声呼唤,就可以对车辆的多媒体、天窗、导航等功能进行控制,非常的方便快捷。

超混电驱 轩逸还搭载了12.3英寸的中控屏和7英寸液晶仪表,内置Nissan Connect超智联2.0系统,具有车载娱乐、在线音乐、OTA升级等功能,在车机的流畅度和清晰度也都表现的很不错。

东风日产有着大沙发的称号,在座椅的乘坐方面超混电驱 轩逸也是具有非常强的实力,它采用了Multi-Layer人体工学座椅,坐上去的包裹感和支持性都很不错,配合车辆搭载的双区空调,让每一位乘客都具有舒适的乘坐体验。

五款配置车型各有不同 可根据需求购买

在车辆的配置上,超混电驱 轩逸共五款车型,售价区间为13.89万元-17.49万元之间,分别是售价为13.89万元的超混电驱 全电驱Pro版,售价14.29万元的超混电驱 全电驱大屏版,售价14.99万元的超混电驱 超智联Plus版,售价15.59万的元超混电驱-超智驾Max版和售价为17.49万元的超混电驱-超豪华UItra版。在智能配置上五款车型有着非常多的异。

首先,我们先来看超混电驱 全电驱Pro,它配备了Zone Body车身结构、高强度高性能车身、前后高强度防撞钢梁、单级减速器、Auto Hold自动驻车、EPS车速感应式电动助力转向、车速感应式前雨刮器、EPB电子制动、7英寸3D平视信息显示系统等功能。

超混电驱全电驱大屏版相比上一款车型多了4000元,在智能科技方面得到了明显的提高,顾名思义就是其中控屏得到了升级,来到了12.3英寸,同时还增加了行车记录仪、影像、Nissan Connect超智联2.0、语音控制、远程控制、远程实时监测、实时在线导航、在线影音娱乐等功能。

超混电驱超智联Plus比上一款车型增加了7000元,前大灯也相较于超混电驱全电驱大屏版,由原来的卤素换成了LED,还增加了前流水转向灯、自动大灯、大灯延时关闭、电动天窗、主动进气格栅、智能遥控钥匙(靠近开锁 离开上锁)、无线手机充电等诸多配置。超混电驱超智驾Max又比上一版增加了6000元,配置方面增加了增强版ProPILOT超智驾,有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系统、预碰撞智能刹车、超视距碰撞预警、车道偏离预警、车道智能修正、变道盲区预警、疲劳智能预警等安全配置,极大地提升了车辆的行驶安全。

超混电驱超豪华UItra比上一款增加了1.9万元,增加了车内氛围灯、主驾座椅电动调节、座椅、360度全景影像、前后雷达、8扬声器高保真BOSE音响系统等配置,无论是安全配置还是舒适性配置,显然是超混电驱超豪华UItra版本更为齐全。

AM车镜总结:

超混电驱 轩逸作为一款混动车型,基于有着全球超500万销量的日产轩逸升级而来,其无论的外观内饰的设计,还智能配置都非常符合现在消费者的购车需求,同时超混电驱 轩逸在车辆的动力和油耗上也具有很强的实力,可以说超混电驱 轩逸是一款综合实力很强的车型,非常值得大家购买。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车镜,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十万左右预算买什么车?

日产轩逸(图片|配置|询价)

轩逸

售价:7.68万起降价:2.30万

图片参数配置询底价

懂车分3.54懂车实测空间·性能等车友圈89万车友热议二手车1.68万起 | 1972辆

在新的8月汽车销量排行榜中可以看到,轿车就是来自日产的轩逸,作为十万级的经典家用轿车,轩逸的卖点就在于空间、舒适和稳定性。2712mm的轴距配合日产大沙发称号的座椅,空间充裕并且乘坐舒适度有明显优势。畅销多年,经过充分的市场检验,稳定可靠性出色,百公里油耗4.9L,用车成本低,是不错的选择。

大众朗逸

朗逸

售价:7.49万起降价:2.60万

图片参数配置询底价

懂车分3.53懂车实测空间·性能等车友圈82万车友热议二手车1.18万起 | 1863辆

朗逸也是夺冠热门,车的身份让它更贴合国内车市消费者的需求,空间颜值和档次感出色,轴距2688mm,数据可能没有轩逸出色,但是大众品牌空间利用合理,后排空间表现也很出色,家庭用车需求都能兼顾。采用新的家族式设计语言,外观看上去更高级,更有档次感,而且EA211系列发动机和MQB平台都是加分项,终端还有2万左右的降幅,性价比出色。

大众宝来

宝来

售价:7.08万起降价:2.80万

图片参数配置询底价

懂车分3.54懂车实测空间·性能等车友圈45万车友热议二手车0.88万起 | 1090辆

相比朗逸,宝来的设计造型更加倾向于年轻消费群体,凌厉的腰线设计,也让整车运动感强烈,同样是2688mm的轴距,搭载了1.5L/113马力发动机,匹配5MT和6AT变速箱,动力总成稳定可靠,终端降幅近2.5万,入门门槛更低,更有性价比。

别克英朗(图片|配置|询价)

英朗

售价:7.99万起降价:4.00万

图片参数配置询底价

懂车分3.45懂车实测空间·性能等车友圈42万车友热议二手车1.20万起 | 1556辆

别克英朗这款车不用多说,畅销多年,经过了充分的市场验证,稳定可靠性出色,虽然颜值不高,轴距也不算出色,但胜在价格优势,新款车型上市半年多,终端给出了超4万的降幅,裸车跌至7万上下,重启了四缸发动机,打消了消费者顾虑,整体性价比出色,非常适合家庭用车需求,用车成本更低。

吉利帝豪(图片|配置|询价)

帝豪

售价:5.79万起降价:1.20万

图片参数配置询底价

懂车分3.49懂车实测空间·性能等车友圈36万车友热议二手车1.48万起 | 801辆

吉利帝豪是国产轿车的经典车型,畅销多年,在轿车排行榜牢牢占据一席之地,靠的就是整车性价比。6.98万起售,终端还有上万的降幅和优惠,入门门槛比同级别合资车型更有优势,2650mm的轴距,空间表现中规中矩,百公里油耗5.8L,用车成本更低,稳定可靠经过充分市场验证,值得入手。

长安逸动

逸动

售价:5.29万起降价:2.00万

图片参数配置询底价

懂车分3.49懂车实测空间·性能等车友圈48万车友热议二手车0.98万起 | 593辆

长安逸动近靠着蓝鲸版PLUS车型的登场,在国产轿车阵营乃至整个轿车领域都大放异彩,8月月销超1.7万辆,7.29万起售,终端降幅在5千上下,落地8万左右,性价比出色。1.6L/128马力四缸发动机,和1.4T/158马力四缸发动机两种动力选项,匹配5MT和6AT变速箱,轴距2700mm,空间和账面数据表现都很出色,领先同级别车型。

哈弗H6

哈弗H6

售价:8.39万起降价:1.50万

图片参数配置询底价

懂车分3.75懂车实测空间·性能等车友圈96万车友热议二手车1.28万起 | 1832辆

看完轿车,再来看看SUV,说到十万级的SUV,肯定是哈弗H6,畅销多年不管是稳定性还是保有量保值率表现都很出色,产品架构体系丰富,总有一款适合你。现如今2021款第二代哈弗H6上市,第三代车型也开启预售,选择更加多样化,不管是经典的还是符合车市热点的年轻化造型都囊括在内,满足多样化需求。

长安CS75

长安CS75

售价:7.29万起降价:3.00万

图片参数配置询底价

懂车分3.64懂车实测空间·性能等车友圈15万车友热议二手车2.58万起 | 449辆

长安CS75因为CS75 PLUS车型的助力,产品重获新生,销量大涨,跻身SUV榜单总排行榜第二位,月销连续多月破2万大关,是目前的夺冠热门人选。CS75 PLUS车型售价10.69万起,终端优惠在2千元上下,想要十万入手只能看看CS75车型,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荣威RX5

荣威RX5 MAX

售价:10.48万起降价:2.50万

图片参数配置询底价

懂车分3.76懂车实测空间·性能等车友圈6.2万车友热议二手车6.58万起 | 88辆

荣威RX5从上市起主打的就是科技感和智能化,在新车和RX5 PLUS身上也是展现的淋漓尽致,大尺寸液晶中控触控屏,以及车联网功能在PLUS版本上实现了标配,支持OTA升级,用车更便捷,全系LED大灯,PLUS车型还提供首任车主不限里程不限年限的质保政策,用车更省心无忧。

吉利博越

博越

售价:9.78万起降价:0.50万

图片参数配置询底价

懂车分3.69懂车实测空间·性能等车友圈36万车友热议二手车3.78万起 | 894辆

8.88万起售的吉利博越,也是十万级SUV中不错的一个选项,博越现如今也采用了双车战术,Pro车型上市,产品线更丰富,有2.0L/141马力四缸发动机,和1.8T/163马力以及1.8T/184马力和1.5T/177马力四种动力选项,匹配6MT和6AT以及7DCT三种变速箱,账面数据出色,选择多样化,轴距2670mm,也能满足日常出行所需,畅销多年,稳定可靠性有保障。

比亚迪宋

比亚迪宋Pro是一款新兴黑马,从去年上市就靠着出色的实力吸引了众多消费者关注,一款8.98万的紧凑型SUV展现了媲美合资15万级别车型的实力,轴距2712mm,空间表现出色,全系标配1.5T/160马力发动机,匹配6AT和6DCT变速箱,入门版就是自动挡,账面数据也不落下风,Dragon Face设计语言,前脸更有张力,运动感强烈。

东风日产轩逸新老款车型对比

国内紧凑型轿车市场中,轩逸是家喻户晓的车型,其宽敞的空间、舒适的座椅以及较低的油耗是吸引消费者的三大杀手锏。全新一代轩逸推出后,在延续这些经典优势的同时也不忘在设计上进行革新,使新车紧跟流行趋势,更具运动感和时尚气息。全新一代轩逸究竟有哪些变化?就通过本期的新老款车型对比,一起来寻找答案。

售价:略有下调

全新一代轩逸正式上市,新车售价区间10.90-14.30万元,相比停售的老款轩逸价格略有下调。车型配置方面,全新一代轩逸取消了1.8L发动机,并将车型精简至6款。动力系统方面,全新一代轩逸依旧搭载日产经典的HR16系列1.6L自然吸气发动机,传动系统匹配5速手动或CVT无级变速箱。

外观:车身更低矮,造型更运动

全新一代轩逸的改变重点在于对造型的重塑上,新车外观采用了与全新天籁相似的Vmotion 2.0概念车设计语言,整体造型更加运动。同时车身也更加低矮,营造出了类似于轿跑车的视觉效果。

中网采用标志性的V字造型,整体尺寸更大,同时前保险杠也更加凸出。修长的前大灯组与进气格栅相连通,内部采用类似于箭羽几何的设计,十分精致。灯光配置方面,全新一代轩逸采用全LED光源,相比老款LED+卤素的配置更加厚道。

全新一代轩逸的侧面采用分段式腰线设计,搭配分体式设计的C柱,相比老款略显保守的平滑腰线处理显得更加个性。车身尺寸方面,全新一代轩逸的长度和轴距分别加长了10mm和12mm,宽度增加了55mm,而高度却降低了足足56mm,因此带来了更加低矮运动的车身造型。旋风样式双色铝合金轮圈相比老款的多辐造型更加动感,轮胎尺寸也升级到了215/50 R17。

车尾造型简洁大气,得益于宽度的增加尾部更显宽大,并且下方还增加了运动范十足的底部扰流板。尾灯同样采用细长的造型,与头灯相呼应,内部增加了LED光带以及熏黑处理的设计元素,相比老款辨识度更高。

内饰:豪华质感更强,配置有增有减

相比外观的革新,全新一代轩逸对内饰同样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变。悬浮式中控屏增加了车内的科技感,而棕黑搭配的内饰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豪华感。中控台上部采用大面积的皮革材质进行包裹,再配合双缝线的工艺,视觉质感不俗。

全新样式的三辐式方向盘采用平底设计,造型相当运动,多功能按键也改为了方块的造型,相比老款的圆角造型显得更加精致。

仪表盘依旧采用传统机械构造,行车电脑显示屏尺寸有所增大,虽然比起老款的样式来说时尚不少,但相比更为主流的全液晶仪表还是有些中庸。

8英寸中控屏尺寸与老款保持一致,但改为了更加时尚的悬浮式设计,采用触控+实体按键的操作形式。屏幕搭载了日产智联娱乐系统,功能方面涵盖了平时常用的多媒体、导航以及车辆设置等,但相比老款减少了OTA远程在线升级功能。

空调出风口和空调控制面板样式均进行了重新设计,出风口采用了类似于飞机引擎的造型,空调面板增加了一块长条的液晶屏,可以显示温度、风量等信息。功能方面配备了双区自动空调系统,但没有PM2.5过滤功能。

配置方面,全新一代轩逸相比老款增加了副驾驶无钥匙进入、发动机远程启动、方向盘前后调节、内置行车记录仪、外后视镜加热等诸多实用性配置,但却将手刹改为了不太方便的脚刹,对于日常用车还是有比较大的影响。

动力方面,全新一代轩逸依旧搭载日产HR16系列1.6L自然吸气发动机,不过技术已经进化到了第三代,不仅动力性能小幅提升,还满足了国六排放标准,并且油耗也得到了进一步降低。参数方面,发动机功率提升至102kW(139PS),扭矩达到了169N·m。传动系统匹配的是5速手动或CVT无级变速箱。

空间:座椅升级,乘坐舒适性更好

日产车型座椅的舒适性一直为人所津津乐道,全新一代轩逸针对座椅进行了升级。不仅增加了菱形纹路,造型看着更加高级,还采用了三层缓冲材质,优化人机工程设计,使压力分布更加均匀,提供从腰部到背部的贴合支撑。功能方面,全新一代轩逸为驾驶席座椅增加了电动调节和腰部支撑调节,对比老款车型乘坐舒适性更好。

乘坐空间方面,由于全新一代轩逸长度、宽度和轴距都得到了增大,因此前后排腿部空间,后排横向空间势必得到了加强。而高度降低后头部空间多少会有些缩减,但对于整体的乘坐舒适性不会产生明显影响。

储物方面,全新一代轩逸也和老款车型一样,满足了基本的使用需求。前车门的储物槽宽度一般,仅能容纳一瓶水,相比之下后车门的储物槽宽度和长度都不错;扶手箱内部空间不小,全新一代轩逸还增加了一个USB接口;此外,前后排杯架、手套箱以及座椅后方置物袋都达到了这个级别车型该有的水准。

全新一代轩逸的后备箱开口宽度和高度均进行了调整,相比老款车型开口更宽同时高度有所降低,可以限度地方便用户装卸物品。后备箱内部平整度不错,560升的容积也足以满足日常使用需求。

安全:主动安全配置提升

安全配置方面,全新一代轩逸全系标配胎压监测、车身稳定控制、发动机电子防盗、坡道辅助等实用功能。相比老款车型,全新一代轩逸的顶配车型在主动安全配置方面进一步提升,除了继续搭载车道偏离预警、车侧预警、变道盲区预警等,新车增加了油门误踩纠正和疲劳智能预警等功能,同时,全新一代轩逸还提供了超视距前端碰撞预警系统,可以同时感知前方两辆汽车的相对速度和距离,从而提醒位于驾驶者视线之外的风险,避免追尾事故的发生。

老款轩逸凭借宽敞的空间、舒适的座椅以及较低的油耗,在紧凑型轿车市场中征战多年,积累了良好的用户口碑。全新一代轩逸在保留老款车型基因的同时,针对外观内饰进行了年轻化的打造,使其更符合当今主流年轻消费人群的审美;并且加强了主动安全配置,提升了新车的性价比;而性能小幅升级的动力系统,更是体现了日产深厚的技术功底。在整体售价降低的趋势下,综合各方面表现来看,全新一代轩逸仍然是这个级别中值得的家用轿车之一。

10万级热门车型对比,长安逸达VS日产轩逸谁的优势更明显

在此前很长一段时间里,国内家用轿车市场一直被合资产品所占据,以

近期,2023款长安逸达正式上市,新车目前共推出4款配置,售价区间8.79~10.79万元。从售价可以看出,该车主打10万级市场,那么在面对强敌日产轩逸时,该款车型能否占据呢?接下来就让我们选取售价为10.79万元的长安逸达顶配旗舰版与指导价格为11.90万元的日产轩逸入门舒享版来进行详细对比分析,看看哪款车型的表现更加突出。

新潮与传统碰撞,逸达更懂年轻人

对于家用车型而言,端庄好看是基本要求,从外观设计方面分析,逸达前卫的造型设计明显更加符合年轻人的胃口,而轩逸则采用了相对传统保守的设计,更加注重满足大众审美。具体来看,逸达应用长安全新的设计风格,整车以自然意象为设计的灵感,前脸部分所设置的无边界进气格栅加上扁平化的车头造型,给人以极强的视觉冲击力。新车前后灯组均采用长条状设计,起到了拉宽车身视觉效果的作用,同时灯组内部光源排布十分精致,下方还具备装饰件,让整个车身显得更加饱满。

相比之下轩逸的外观设计更偏传统,在进行中期改款之后,该车前脸格栅内加入了横向镀铬饰条装饰,侧面则运用分割C柱的黑色饰条作为装饰,视觉效果相对简洁紧凑。

逸达在设计层面所带给我们的惊喜一直延续至内饰部分,其中该车采用了全新的内饰设计风格,视觉效果与新能源车型相似,车内中控台上匹配一块横向的悬浮式液晶仪表盘和竖置的中控大屏,细节处设置木纹饰板以及颇具金属质感的装饰条点缀,让整个车内座舱具备了不错的豪华氛围。

在智能座舱方面,该车车机内置MT8666芯片,拥有8核CPU,并且设置讯飞飞鱼OS 4.0系统,支持喜马拉雅,酷我音乐,应用商店等丰富的生态服务,车机反应速度极为流畅,语音识别度更是极具优势。此外定位入门级的逸达还具备L2级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支持包含车道居中保持,疲劳驾驶提醒,开门预警,360度全景影像,透明底盘,全速自适应巡航在内的诸多辅助功能。

轩逸的内饰设计相对传统,作为入门级,舒享版车内中控台上并未匹配触控液晶屏,行车电脑显示屏幕尺寸为4.2英寸。同时基础的后驻车雷达,影像和定速巡航等功能也未提供,用车体验相对较。

超大空间,出行舒适

作为家庭用车,空间以及实用性自然也是消费者重点。两款车型均属于紧凑型轿车,其中逸达的长宽高分别为4770×1840×1450mm,轴距2765mm;轩逸的长宽高则为4652×1815×1450mm,轴距2712mm。从数据方面可以看出,两款车型除了车身高度一致之外,其他数据方面逸达也相对占优。

的车辆数据为逸达的内部空间奠定了坚实基础,其中身高1.8米的体验者来到该车后排,其头部空间接近一拳,腿部空间则为两拳以上。而轩逸的头部空间则为三指,腿部空间剩余一拳三指左右。此外逸达还支持轩逸并不提供的后排座椅放倒功能,放倒座椅靠背之后行李厢的地板长度可扩展至1900mm,行李厢容积增加至1250升,可以容纳日常出行中常用的大型物品。

新一代蓝鲸动力加持,逸达性能更强悍

除此之外,两款车型在动力性能表现方面也有着较大的异,其中逸达搭载蓝鲸新一代NE1.5T高压直喷发动机,其输出功率为125千瓦,峰值扭矩260牛米,传动系统方面匹配7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而轩逸则依旧匹配1.6L自然吸气发动机,输出功率99千瓦,峰值扭矩159牛米,传动系统方面搭载CVT无级变速箱。可以说,无论是从动力结构还是动力参数都能看出,逸达有着更强的运动属性。

而在经济性方面,逸达和轩逸的WLTC百公里综合油耗分别为5.99升和5.57升,并且两车都是能加注92号汽油,经济性处于相同水平。

总结

通过以上多方面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长安逸达在售价更低的前提下,对比日产轩逸在造型设计,空间表现以及动力性能等方面有所领先。与此同时,该车还保持了国产车型的优良传统,那便是高配置,L2级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和全新一代全场景智能交互系统可以让用户拥有更加沉浸式的智能体验以及愉悦的出行体验,此外现阶段购买逸达,还有至高20000元综合优惠补贴。而日产轩逸的入门级车型则是保持合资产品的一贯特点,配置表现一般,不过其造型相对同级产品较为年轻化,符合年轻一代的审美,而且该车现阶段还提供保客置换置换补贴至高1.9万元,免费评估,0压力,0首付,0利息,超长5年贷的优惠政策,看起来同样诱人。后回到开篇所提的问题,在面对强敌日产轩逸时,长安逸达能否占据呢?相信此时大家心中已有答案。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你敢来了,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