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科技快讯 >

抗美援朝第四次战役简介_抗美援朝四次战役简介内容概括

先说第三次战役结束时,志愿军已经相当疲劳,亟待休整和补充,毛泽东这时却下令:“打到三六线去!”。美国第8军团司令马修·李奇微根据以往的作战资料得出中国军队的攻势,最长的延续时间是8天,中国军队物资运输的手段接近原始的状态,到了第8天随身携带的武器弹药和口粮用完,不撤也不行了。李奇微称之为“礼拜攻势”。

抗美援朝第四次战役简介_抗美援朝四次战役简介内容概括抗美援朝第四次战役简介_抗美援朝四次战役简介内容概括


1951年1月15日,李奇微下令反攻,1月25日,“霹雳作战”开始。1951年2月17日,中国军队从东线和西线开始主动全线撤退,同时进行坚决的阻击战,以迟滞联合国军的行动。在中国军队阻击下,美军平均每天的北进速度仅为数公里,中国撤退了100公里。志愿军原本落后的后勤运输依旧困难,部队弹药缺乏和饥饿十分普遍,另外美军以海陆空立体火力,在汉江南岸迫使中国王牌“万岁军”38军在承受了极大伤亡后撤退,这也是唯一的一次。

西线美军向汉城大举进攻。美军针对中国军队迂回穿插的战术,改采紧密靠拢,抢占山头,逐步前推的打法。西线的中国军队认为可能会陷入被动,1951年3月14日,志愿军主动放弃汉城。美国空军实行地毯式轰炸。仅中国军队一个团的阵地就落下近十万颗炸弹。美军火炮由炮兵校正机指挥发射,命中率高。空中有几百架飞机盘旋轰炸以封锁志愿军的后方补给线。志愿军为了保护后勤线的畅通,付出了极大的伤亡。美军坦克突入中国军队的后方纵深进行炮击。

1951年2月11日晚,志愿军发起横城反击战,在志愿军牵制住了砥平里的联合国军的情况下,志愿军计划进攻横城西北的韩国第八师,由此打开缺口,向原州的美军防线进击。志愿军取得胜利,志愿军第三十九军一一七师创造了朝鲜战争中一个师在一次战斗中歼敌最多、缴获最多的记录,歼灭敌人3350名,击毁和缴获汽车和坦克200余辆、各种火炮100多门。志愿军通过横城反击战迫使韩国第三、第五、第八师以及美军第二师一部和空降一八七团开始后撤,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志愿军在整个战场上面临的压力。横城反击战后,东线联合国军出现了全线动摇的迹象,并开始不同程度的后退,除了砥平里的联合国军。[2]

2月13日,志愿军发起砥平里战役,是晚,中国人民志愿军、朝鲜六个军以迂回穿插战术向联合国军发动攻击,获胜。

温玉成将军随即指挥五个师中的八个团,约25000人,向横城以西砥平里的一团联合国军发动猛攻,美军第二师23团(弗里曼团)外加一个法国营一个炮兵营和一个坦克中队,约4500人以火海战术对人海战术,志愿军第39、第40、第42军的8个团蒙受惨重伤亡。 8个团伤亡高达5000余人。仅40军参加攻击的3个团就伤亡1830人,其中359团3营的志愿军几乎全部阵亡。美军伤亡301人, 42人失踪。

砥平里战役后,为了避免志愿军陷入不利局面,彭德怀果断下令志愿军全线后撤。之后,美军再发动“撕裂者行动”攻势。中国军队弹药不足,炮损严重。美军乘志愿军后撤之时,又空降部队到志愿军后方,企图抢占咽喉要道,攻占重要高地,但由于志愿军的果断后撤,不仅目的没有达成,空降部队还受到志愿军和朝鲜军队的打击。志愿军节节阻击,在每一个高地与联合国军激战,对联合国军造成重大杀伤,同时有效迟滞了联合国军的前进,为志愿军的顺利撤退提供了保证。

4月20日,志愿军完成撤退,开始构筑工事,等待联合国军到来。联合国军在“三八线”附近也停止了前进,第四次战役结束。

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根据当时部队困难和战争将是长期的情况,经与朝鲜人民军商定,采取力争停止敌人前进,稳步打开战局,并从各方面加紧准备,仍作长期艰苦打算的方针。在打法上,以一部兵力在西线组织防御,牵制联合国军主要进攻集团;在东线有计划地后退,待联合国军一部态势突出、翼侧暴露时,集中主力实施反击,从翼侧威胁西线敌人主要进攻集团,以动摇其布势,制止其进攻。此时,志愿军第一线部队有6个军21万余人,朝鲜人民军有3个军团7万余人。具体部署是:由志愿军副司令员韩先楚指挥第38、第50军和人民军第1军团(简称韩集团),在金浦、仁川及野牧里至骊州以北68公里地段上组织防御,抗击联合国军向汉城方向的进攻;由志愿军副司令员邓华指挥第39、第40、第42、第66军(简称邓集团),在人民军前线指挥部司令官金雄指挥的第2、第3、第5军团(简称金集团)配合下,在东线横城地区寻机实施反击。 1951年1月25~28日,西线美军第1、第9军先后在野牧里至骊州地段发起进攻,每日均在大量坦克、飞机、火炮的支援下分多路轮番攻击。位于该线防御的韩集团,依托临时构筑的野战工事,顽强坚守每一要点,战斗异常激烈。至2月7日,将“联合国军”阻于汉江以南的内飞山、文衡山、武甲山、杨子山一带,使其14昼夜只前进18公里,并付出很大伤亡代价(见汉江南岸阻击战)。这时,汉江开始解冻,汉江以南作战地区狭小,韩集团为避免背水作战,于7日晚将在汉江西段的第50军主力撤至汉江北岸组织防御,留一部兵力坚守南岸桥头阵地;将在汉江东段的第38军仍留于汉江以南坚守原阵地,继续牵制“联合国军”主要进攻集团,以保障东线反击作战得以顺利进行。人民军第1军团主力也撤到汉江北岸进行防御。“联合国军”自2月8日起,向汉江逼近,10日占领仁川。

1951年1月25~28日,西线美军第1、第9军先后在野牧里至骊州地段发起进攻,每日均在大量坦克、飞机、火炮的支援下分多路轮番攻击。位于该线防御的韩集团,依托临时构筑的野战工事,顽强坚守每一要点,战斗异常激烈。至2月7日,将“联合国军”阻于汉江以南的内飞山、文衡山、武甲山、杨子山一带,使其14昼夜只前进18公里,并付出很大伤亡代价(见汉江南岸阻击战)。这时,汉江开始解冻,汉江以南作战地区狭小,韩集团为避免背水作战,于7日晚将在汉江西段的第50军主力撤至汉江北岸组织防御,留一部兵力坚守南岸桥头阵地;将在汉江东段的第38军仍留于汉江以南坚守原阵地,继续牵制“联合国军”主要进攻集团,以保障东线反击作战得以顺利进行。人民军第1军团主力也撤到汉江北岸进行防御。“联合国军”自2月8日起,向汉江逼近,10日占领仁川。 东线,“联合国军”集中8个师,从1951年1月31日起从原州、武陵地区向砥平里、横城方向发起进攻。志愿军邓集团和人民军金集团各以一部兵力节节阻击,诱敌深入。与此同时,邓集团主力则分从高阳、东豆川里、金化地区向阳德院里及洪川以南地域迅速开进,准备进行反击。至2月9日,韩国军和美军一部已进到砥平里、横城、下珍富里、江陵一线,其中,南朝鲜军第8、第5、第3师前进至横城以北约 抗美援朝战争第四次战役 10公里,态势突出,翼侧暴露。中朝人民军队决心乘此有利时机,采取两翼突击和正面攻击相结合的战法,实施横城反击作战。 2月11日17时,邓集团多路向横城以北之韩国军发起反击:第42军第124师攻占上物安里和531高地后,继向鹰峰、石子洞、广田攻击前进;配属该军的第39军第117师经仓村、昆矣洞向横城西北方向进攻,一夜前进30余公里,前出至鹤谷里、夏日地区,将横城西北韩国军第8师的退路切断,造成歼灭该敌的有利态势;第125师主力经居瑟峙、下物安里、石花村进至横城西南之回岩峰,截歼了来自横城方向的逃敌一部。第40军由正面下高垈、新垈里发起突击,第118师割断韩国军第8师的防线,迅速前出至广田、碧鹤山、下草院里地区;第120师攻占圣智峰、梨木亭等地,牵制当面之敌,支援第118师向纵深发展。第66军第198师由五音山突破后,向草塘突击,歼敌一部;第196、第197师突破后,向横城东南方向突击,在红桃山、国士峰受阻。12日,邓集团已将韩国军第8师大部包围于下加云北山、鹤谷里和广田地区,经一天激战,将其3个团全部歼灭。由于向横城东南方向突击的部队,到达指定的曲桥里、德高山地区较晚,未能切断敌军退路;同时,已进至回岩峰的部队未能及时渡过蟾江,因而使横城地区的南朝鲜军第8师师部、第3师大部和美军第2师一部得以逃脱。人民军第3、第5军团在横城东北向釜洞里、花田里、铜山地区之敌发起攻击,于13日进至横城东南之鹤谷里、下安兴里地区,歼灭韩国军第3、第5师各一部,有力地配合了邓集团的反击作战。中朝军队在横城地区共歼韩国军和美军1.2万余人。 此时,东线“联合国军”除在砥平里的部队驻守未动外,其余部队被迫撤至原州、宁越、平昌、旌善等地。邓集团决心歼灭砥平里之敌,而以一部兵力前出原州予以配合。人民军部队向平昌、旌善方向扩张战果。砥平里有美军第2师第23团和1个法国营、1个炮兵营、1个坦克连,共6000余人,构筑了较坚固的 抗美援朝战争第四次战役 防御工事。13日晚,邓集团以6个团的兵力进行攻击。由于对其兵力和工事估计不足,仓促投入战斗,加之参加攻击的部队建制多,通信联络不畅,协同动作差,火炮又少,弹药也不足,以致当夜未能解决战斗。14日,邓集团调整部署,以6个团再次进行攻击,虽然将“联合国军”压缩在不足2平方公里的狭小地区,仍未能歼灭。15日,“联合国军”的增援部队到达,原州地区之敌也已集中。邓集团鉴于歼敌时机已失,遂于当晚停止进攻,逐步向北转移。人民军在横城反击作战后,即向东南方向发展进攻,收复平昌,逼近旌善,有力地配合了正面作战。砥平里战斗后,人民军也逐步向北转移。 在东线进行反击作战时,西线志愿军第38军和第50军1个团始终坚守在汉江以南,在非常困难的条件下,抗击“联合国军”连续进攻,有力地配合了东线反击作战。砥平里战斗后,该两军部队先后向汉江北岸转移。 运动防御 中朝人民军队以运动防御将“联合国军”阻止在“三八线”附近 1951年2月17日,中朝人民军队决定全线转入运动防御,准备用两个月时间,集结兵力,补充兵员,改善交通运输,囤积作战物资,待“联合国军”深入后再行反击。防御部署是:第一梯队由西向东依次为人民军第1军团主力,志愿军第50、第38、第42、第66军和人民军第5、第3、第2军团,共8个军(军团),在西起汉江口,沿汉江北岸经杨平、中元山、横城、烽火山、酒峰至下珍富里一线展开,并要求在纵深25~30公里的防御地幅内抗击1个月。第二梯队为人民军第1军团1个师和志愿军第26、第40、第39军共3个军1个师,在西起汶山里,经议政府、铸锦山、青雨山、座防山、洪川江北岸至洪川、丰岩里一线展开。 1951年2月19日,“联合国军”首先在东线发动进攻,在中朝人民军队的节节抗击下,进展缓慢,至3 抗美援朝战争第四次战役 月6日推进到杨平、横城、下松滨迄东海岸之江陵一线,将东西战线拉平。7日,“联合国军”在西线以5个军共14个师又3个旅、2个团的兵力,发动大规模进攻。中朝人民军队根据汉江南岸防御作战的经验,采取兵力配置前轻后重,火力配系前重后轻的战术原则,实施宽正面、大纵深的运动防御。从10日起,按预定计划将第一梯队各军逐步向北转移,由第二梯队继续进行运动防御,14日晨主动撤离汉城。“联合国军”15日进占汉城,16日以后继续采取“主力靠拢”、“等齐发展”的战法和“磁性战术”向北推进,至23日,进占高阳、议政府、加平、春川、瓦野里、注文津一线。中朝人民军队采取重点设防、梯次配备、扼守要点、以点制面的部署,以阻击结合反击、伏击、袭击等各种手段,依托每一阵地节节抗击,予敌以大量杀伤。志愿军第26军在议政府铁原地区防御战斗中抗击美军第1军主力进攻,作战38天,毙伤俘敌1.58万余人。其间,美军空降第187团用飞机100余架次,于汶山里地区伞降了约4000人和少量坦克、火炮,企图切断正在向北转移的人民军一部的退路。由于该部人民军此时已撤至临津江以北,致美军企图落空。28日,美军进攻旺方山时,第一次使用直升机1架载步兵30余人,实施机降,攻占了2个班的阵地。 战至3月底4月初,中朝人民军队全线转移至“三八线”以北附近地区,“联合国军”再次越过“三八线”。4月15日,志愿军第3、第19兵团已经入朝,分别在伊川、铁原、平康地区和南川店、市边里、兔山地区完成集结,原在元山地区休整的第9兵团也在平康、洗浦、淮阳地区完成集结。“联合国军”发觉志愿军后续兵团到达,加上连续作战部队损伤严重,因此除在铁原、金化地区继续发动进攻外,在其他地区基本上停止了进攻。4月21日,“联合国军”被阻止在开城、长湍、高浪浦里、文惠里、华川、杨口、元通里、杆城一线,第四次战役遂告结束。

第一阶段中朝人民军队进行汉江南岸坚守防御和横城反击作战(一月二十七日至二月十六日);第二阶段中朝人民军队以运动防御将"联合国军"阻止在"三八线"附近(二月十七日至四月二十一日)

战至3月底4月初,中朝人民军队全线转移至"三八线"以北附近地区,"联合国军"再次越过"三八线"。4月15日,志愿军第3、第19兵团已经入朝,分别在伊川、铁原、平康地区和南川店、市边里、兔山地区完成集结,原在元山地区休整的第9兵团也在平康、洗浦、淮阳地区完成集结。"联合国军"发觉志愿军后续兵团到达,加上连续作战部队损伤严重,因此除在铁原、金化地区继续发动进攻外,在其他地区基本上停止了进攻。4月21日,"联合国军"被阻止在开城、长湍、高浪浦里、文惠里、华川、杨口、元通里、杆城一线,第四次战役遂告结束。

抗美援朝的三大战役分别是什么?

1、第一次战役

抗美援朝战争第一次战役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于1950年10月25日至11月5日,在朝鲜人民军配合下,在朝中边境及其附近地区,对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及其指挥的韩国国军突然发起的进攻战役。第一次战役志愿军共歼敌15000多人。

2、第二次战役

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于1950年11月7日至12月24日,在朝鲜人民军配合下,将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及其指挥的韩国国军诱至预定战场后,对其突然发起反击的战役,是扭转朝鲜战局的一次战役。第二次战役志愿军共歼敌36000多人。

3、第三次战役

抗美援朝战争第三次战役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于1950年12月31日至1951年1月8日,为打破美国政府“先停火,后谈判”,争取喘息时间,卷土重来的阴谋,突破“三八线”,对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及其指挥的韩国国军进行的进攻战役。

志愿军集中6个军,在人民军3个军团协同下,对依托“三八线”既设阵地进行防御的“联合国军”发起全线进攻,将其从“三八线”击退至北纬37°线附近地区,占领韩国首都汉城(今首尔),并适时停止了战役追击。第三次战役共歼敌19000多人。

4、第四次战役

抗美援朝战争第四次战役是1951年1月25日至4月21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为制止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及其指挥的韩国国军发动的攻势,争取时间掩护后续兵团到达,进行反击准备,在“三八线”南北地区进行的防御战役。

志愿军连续取得三次战役胜利后,主力转入休整。“联合国军”发现志愿军补给困难、第一线兵力不足,便迅速补充人员、物资,调整部署,于1951年1月25日恢复攻势。志愿军立即由休整转入防御,与朝鲜人民军一起,展开第四次战役。

5、第五次战役

抗美援朝战争第五次战役于1951年4月22日发起,至6月10日前后结束,历时50天,战役的结果是志愿军和人民军将“联合国军”从三八线附近地区打退到汉江南岸地区,但又被“联合国军”推回到三八线南北地区,志愿军和人民军共歼灭“联合国军”8.2万余人,自身作战减员8.5万余人

一.云山之战――中美两军第一次较量。 二.清长战役之德川、三所里、龙源里之战。 三.清长战役之新兴里之战―――志愿军全歼美军团级部队的唯一战例。

抗美援朝三大著名战役

1 云山之战——中美两军第一次较量

2 清长战役之德川 三所里 龙源里之战

3 情场战役之新兴里之战——志愿军全歼美军团级部队的唯一战例

抗美援朝三大著名战役

1 云山之战——中美两军第一次较量

2 清长战役之德川 三所里 龙源里之战

3 情场战役之新兴里之战——志愿军全歼美军团级部队的唯一战例!

一:云山之战

二:清远战役之德川战役,三里所

龙源里之战役

三:清远战役之新兴里战役。

云山战役,三所里战役和清远战役。

一.云山之战

二.清长战役之德川、三所里、龙源里之战

三.清长战役之新兴里之战

抗美援朝应该是有五场战役,而不是你说的三大战役,而且抗美援朝的五场战役,应该是没有具体的名称的吧。

抗美援朝的三大战役分别是什么,总共是五次战役。。

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

1950年10月19日晚,以彭德怀为司令,中国人民志愿军从安东(今丹东)、河口(即宽甸县长甸镇河口)、辑安(今集安)等多处地点秘密渡过中朝界河鸭绿江。入朝后的第一次战役在1950年10月25日打响。当天志愿军第40军第118师在北镇对联合国军发起突袭,用了一个多小时夺回温井,是为志愿军入朝后第一场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因此将10月25日订为“抗美援朝纪念日”。

联军并未料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军队会在联军越过三八度线进入朝鲜的情况下发动进攻,而且此前联军也没有收到任何中华人民共和国军队已经跨过鸭绿江的情报。联军被打得措手不及,全面撤退至清川江以南。第一次战役以志愿军全面告捷结束。

在撤退的过程中,由于李承晚政府与军方将领的贪渎侵吞物资,40万以上的韩军于缺乏给养的寒冬中撤退,演变成一场死亡行军,导致9万军人于沿路上因饥寒而死。

云山之战:抗美援朝战争第一战

1950年10月,朝鲜半岛的战火烧到鸭绿江边,严重威胁了我国安全。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一起在云山、温井地区迎击进犯的敌人,这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后的第一次战役。

战役持续12天,歼敌13000余人,收复了云山、博川、温井、宁边、德川等重要城镇

第三次战役:抗美援朝战争中损失最小的一次战役

1950年12月31日至1951年1月8日,志愿军和人民军在北起“三八线”,南至水原、原州一线地区向“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发起第三次战役,突破敌人“三八线”防御,这是一次较大规模的进攻战役。此战役中,歼灭“联合国军”及南朝鲜军1.9万余人,志愿军和人民军伤亡8500余人(志愿军伤亡5800余人,朝鲜人民军伤亡2700余人)。敌我伤亡对比为1:0.43。此役,是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损失最小的一次战役。

第四次战役作战经过要图

第四次战役:抗美援朝战争中历时最长的一次战役

1951年1月25日至4月21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在“三八线”南北地区对“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发起第四次战役,此役,长达87天,成为抗美援朝战争中历时最长的一次战役。

“联合国军”在连遭志愿军和人民军三次战役的打击后,丢失了汉城,败退到三七线附近地区。经过半个月的时间,“联合国军”迅速完成了部署调整和后勤补给,从25日开始,集中16个师3个旅又1个空降团共23万余人,在李奇微统一指挥下,采取各师互相靠拢,稳扎稳打,齐头并进的战法,从西到东逐步在全线发起大规模进攻。

第五次战役作战经过要图

第五次战役:抗美援朝战争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

1951年4月22日至6月10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共计投入15个军的兵力,在“三八线”南北地区,向“联合国军”及南朝鲜军发起第五次战役,这是抗美援朝战争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

第四次战役结束时中朝人民军队已将“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阻止在“三八线”南北地区。4月中旬,志愿军后续兵团到达朝鲜完成战役集结后,“联合国军”则以一部兵力继续在铁原、金化、金城地区保持进攻,其他方向暂时转入防御,准备从志愿军侧后东西海岸登陆,配合正面进攻,企图在朝鲜半岛蜂腰部建立新防线。

上甘岭战役

上甘岭战役中,美军调集兵力6万余人,大炮300余门,坦克170多辆,出动飞机3000多架次,对志愿军两个连约3.7平方公里的阵地上,倾泻炮弹190余万发,炸弹5000余枚。

战斗激烈程度为前所罕见,特别是炮兵火力密度,已超过二次大战最高水平。我方阵地山头被削低两米,高地的土石被炸松1—2米,成了一片焦土,许多坑道被打短了五六米,举世闻名的上甘岭战役,持续鏖战43天,敌我反复争夺阵地达59次,我军击退敌人900多次冲锋。

1950年10月19日晚,以彭德怀为司令,中国人民志愿军从安东(今丹东)、河口(即宽甸县长甸镇河口)、辑安(今集安)等多处地点秘密渡过中朝界河鸭绿江。入朝后的第一次战役在1950年10月25日打响。当天志愿军第40军第118师在北镇对联合国军发起突袭,用了一个多小时夺回温井,是为志愿军入朝后第一场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因此将10月25日订为“抗美援朝纪念日”。

上甘岭战役中,美军调集兵力6万余人,大炮300余门,坦克170多辆,出动飞机3000多架次,对志愿军两个连约3.7平方公里的阵地上,倾泻炮弹190余万发,炸弹5000余枚。

抗美援朝战争第四次战役,是1951年1月25日~4月21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为制止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及其指挥的韩国军发动的攻势,争取时间掩护后续兵团到达,进行反击准备,在“三八线”南北地区进行的防御战役,也是朝鲜战争中最大规模战役。下面由我给大家整理了朝鲜战争最大规模战役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抗美援朝战争第四次战役概述

在朝鲜三八线南北地区进行的防御战役。第四次战役是在第三次战役结束后,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利用中朝军队休整之机发起反扑的情况下,进行的防御作战。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经过二十一天的汉江南岸坚 守防御与横城地区的反击作战,和六十二天机动防御作战,歼敌“联合国军”多国部队七万八千余人,掩护了中国新入朝部队的开进,集结和展开,为下一次战役的准备赢得了时间,并初步取得了在优势装备之敌进攻面前实施防御作战的 经验 。

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后,连续发动三次战役,在朝鲜人民军配合下,将“联合国军”由鸭绿江边打退到北纬37度线附近。“联合国军”为挽回失败影响,乘志愿军战线延长,部队疲惫,补给困难之际,于1951年1月下旬,集中16个师、3个旅共23万人的兵力,发起大规模反攻,西线以美第1、第9军所属6个师为主力,向汉城实施主要突击,东线以韩国军8个师为主力,向原州、清平川实施突击。志愿军 决定 以第38、第 50军在西线进行防御,抗击对方进攻;以第39、第42、第 66军在朝鲜人民军协同下,向“联合国军”实施反突击,粉碎其进攻。1月27日,西线美军开始发起宽大正面进攻,志愿军在气侯严寒,粮弹缺乏的条件下,一把炒面一把雪,在汉江以南坚守10多天,尔后转到北岸。东线韩国军于1月28日发起进攻,2月9日,其推进较快的第8、第5、第3师进抵横城以北,态势突出,志愿军与人民军抓住战机,于2月11日发起反突击,歼灭其第8师大部和第3、第5师各一部,因其两翼援军赶到,遂于15日停止反击,转入防御。此后,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实施大纵深运动防御,抗击“联合国军”的持续进攻。3月31日,全线撤退至三八线以北后转入坚守防御,直至4月21日,“联合国军”再无进展。此时,中国人民志愿军新入朝的第3、第19兵团已到达指定集结位置,即将发起新的攻势,“联合国军”遂停止进攻,第四次战役结束。在此次战役中,“联合国军”以85天的时间和7.8万人的伤亡,才攻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第三次战役中用8天时间攻占的地区,足见志愿军防御的坚韧和艰苦。

抗美援朝战争第四次战役背景

中朝军队由休整转入防御

“联合国军”在中朝人民军队第一、第二、第三次战役的打击下,丢失汉城,退至北纬37°线附近地区。由此,美国对朝鲜战争的战略问题,是撤是守,又一次展开争论,最后仍坚持不退出朝鲜的方针。为争取时间,恢复攻势,挽回其失败影响,美国操纵联合国大会第一委员会通过所谓“立即安排停火”的“五步方案”,同时在国内大力扩军备战,在战场上加紧作战准备,从美国本土和其他地区迅速抽调大批老兵补充在朝部队。

1951年1月15日,“联合国军”在水原至利川间采用“磁性战术”(始终与对方保持接触,以消耗战制约对方的一种战术)进行试探性进攻。当察觉中朝人民军队第一线兵力不足、物资供应困难时,决心发起大规模进攻,企图夺回汉城,将中朝人民军队压回到“三八线”以北。1月25日,美军第8集团军司令M.B.李奇微指挥美军第1、第9、第10军和韩国军第1、第3军团共16个师又3个旅、1个空降团,计23万余人,由西至东逐步在全线发起大规模进攻。这次进攻改变过去分兵冒进作法,采取互相靠拢、齐头并进、稳扎稳打战法,将主力置于西线(南汉江以西),向汉城方向实施主要突击,以一部兵力在东线(南汉江以东)实施辅助突击。

志愿军接连取得三次战役的胜利,士气高涨。但由于连续作战,部队十分疲劳,兵员未得补充,物资供应不足。因此,中朝人民军队从1951年1月8日起转入休整,计划于3月发动春季攻势。当“联合国军”发起大规模攻势后,中朝人民军队于1951年1月27日停止休整,转入防御作战。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 政治 委员彭德怀根据当时部队困难和战争将是长期的情况,经与朝鲜人民军商定,采取力争停止敌人前进,稳步打开战局,并从各方面加紧准备,仍作长期艰苦打算的方针。在打法上,以一部兵力在西线组织防御,牵制“联合国军”主要进攻集团;在东线有计划地后退,待“联合国军”一部态势突出、翼侧暴露时,集中主力实施反击,从翼侧威胁西线敌人主要进攻集团,以动摇其布势,制止其进攻。此时,志愿军第一线部队有6个军21万余人,朝鲜人民军有3个军团7万余人。具体部署是:由志愿军副司令员韩先楚指挥第38、第50军和人民军第1军团(简称韩集团),在金浦、仁川及野牧里至骊州以北68公里地段上组织防御,抗击“联合国军”向汉城方向的进攻;由志愿军副司令员邓华指挥第39、第40、第42、第66军(简称邓集团),在人民军前线指挥部司令官金雄指挥的第2、第3、第5军团(简称金集团)配合下,在东线横城地区寻机实施反击。

抗美援朝战争第四次战役结果

第四次战役历时87天,敌军虽向北发起猛烈进攻,却只前进了100余公里。中朝军队保全实力并撤至三八线以北,所进行的机动防御以空间换取了时间,为进行下一次反击创造了必要的条件。此役共歼敌7.8万人,中朝部队战斗损失共5.3万人。

战至3月底4月初,中朝军队全线转移至"三 八线"以北附近地区,"联合国军"再次越过"三八线"。4月15日,志愿军第3、第19兵团已经入朝,分别在伊川、铁原、平康地区和南川店、市边里、兔山地区完成集结,原在元山地区休整的第9兵团也在平康、洗浦、淮阳地区完成集结。"联合国军"发觉志愿军后续兵团到达,加上连续作战部队损伤严重,因此除在铁原、金化地区继续发动进攻外,在其他地区基本上停止了进攻。4月21日,联合国军被阻止在开城、长湍、高浪浦里、文惠里、华川、杨口、元通里、杆城一线,第四次战役遂告结束。

输了,汉城都丢了,战线从三七线回到了三八线。

各有胜负,而且还没打完,还有第五次.

第四次战役的结果:

联合国军收复汉城,朝中联军从「三七线」退回至「三八线」附近

抗美援朝战争第四次战役

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后,连续发动三次战役,在朝鲜人民军配合下,将“联合国军”由鸭绿江边打退到北纬 37度线附近。“联合国军”为挽回失败影响,乘志愿军战线延长,部队疲惫,补给困难之际,于1951年 1月下旬,集中16个师、3个旅共23万人的兵力,发起大规模反攻,西线以美第l、第9军所属6个师为主力,向汉城实施主要突击,东线以南朝鲜军8个师为主力,向原州、清平川实施突击。

志愿军决定以第38、第 50军在西线进行防御,抗击对方进攻;以第39、第42、第 66军在朝鲜人民军协同下,向“联合国军”实施反突击,粉碎其进攻。1月 27日,西线美军开始发起宽大正面进攻,志愿军在气侯严寒,粮弹缺乏的条件下,一把炒面一把雪,在汉江以南坚守10多天,尔后转到北岸。东线南朝鲜军于1月28日发起进攻,2月 9日,其推进较快的第8、第 5、第 3师进抵横城以北,态势突出,志愿军与人民军抓住战机,于 2月 l1日发起反突击,歼灭其第 8师大部和第 3、第 5师各一部,因其两翼援军赶到,遂于 15日停止反击,转入防御。此后,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实施大纵深运动防御,抗击“联合国军”的持续进攻。3月14日,主动放弃汉城,3月31日,全线撤退至三八线以北后转入坚守防御,直至 4月 21日,“联合国军”再无进展。

此时,中国人民志愿军新入朝的第 3、第 19兵团已到达指定集结位置,即将发起新的攻势,“联合国军”遂停止进攻,第四次战役结束。在此次战役中,“联合国军”以 85天的时间和 7.8万人的伤亡,才攻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第三次战役中用 8天时间攻占的地区,足见志愿军防御的坚韧和艰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