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科技快讯 >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一般不超过

卫生防护距离与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有什么区别?

卫生防护距离为有害因素的部门(车间或工段)的边界至居住区边界的最小距离,即为防止本企业无组织排放污染物对居民区造成污染。注意是车间和工段边界,根据卫生防护距离计算公式可知包括有组织和无组织排放。大气环境防护距离为无组织排放面源中心达到环境质量标准的最小距离,超出厂界以外的范围,为大气环境防护区域。注意是面源中心,只是无组织排放。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一般不超过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一般不超过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一般不超过


貌似现在的卫生防护距离已经不用计算了,如果以前个别行业有卫生防护距离标准的可以继续参照执行没有卫生防护距离标准的行业直接采用大气防护距离的软件进行计算就行了。。

查看原帖>>

新报告表设置大气防护距离吗

设置的。

确定方法_用模式中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模式计算各无组织源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它和卫生防护距离的确定是一项涉及建设规划、项目选址、工程建设 总平面布置、环境保护、环境卫生等方面的综合性工作。工业企业无组织排放污染源排放形式较为 分散、排放高度较低低,污染物未经充分扩散稀释就进入地面呼吸带,即使排放量不大,在近距离 内也可能会形成的局地污染,因此无组织排放对源附近区域的环境影响往往比有组织排放点源更强,不致于影响长期居住区人群的身体健康。

环评中 有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是否需要计算 卫生防护距离

根据行业标准来确定,有的行业对卫生防护安全防护距离有要求的,那么在环评中就是要进行计算的,如果没有要求的就不需要计算。比如房地产,是没有卫生安全防护距离的,就无需计算。

大气环境卫生防护距离如何计算?

应该是分为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和大气卫生防护距离两部分的.并且都是用模型预测,模型里面的相关参数输入就可以得到计算结果.给你一下,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可以用<<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标准计算程序>>;大气卫生防护距离可以用<>,从网上搜下应该可以的~

怎么计算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新导则规定 采用模式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各无组织源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当无组织源排放多种污染物时,应分别计算,并按计算结果的值确定其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对于属于同一生产单元、生产区、生产车间或工段的无组织排放源,应合并为单一面源计算并确定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一般不超过2000m ,如果大于2000m则应建议削减源强后重新计算大气防护距离。 下载了一个环境评估中心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软件,输入上述参数,点运行,就给出了结果。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参数选择(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 有场界排放浓度标准的,大气环境影响预测结果应首先满足场界排放标准。如预测结果在场界点处出现超标(以标准规定为准),应要求削减排放源强。计算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的污染物排放源强应采用削减达标后的源强。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内不应有长期居住的人群。

环评中的大气防护距离是怎么设定的?

是根据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 2.2-2008)中模式中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模式计算,具体的请参照该导则。

根据《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GB/T13201-)》,当无组织排放的有害气体发散到大气中,高度在人群呼吸高度左右时,其浓度如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与《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规定的居住区容许浓度限值,则无组织排放源所在的生产单元(生产区、车间或工段)与居住区之间应设置卫生防护距离。

是根据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 2.2-2008)中模式中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模式计算,具体的请参照该导则。

什么是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2008年下半年,在几次导则汇报与讨论会上,环境保护部环评司的提出要加入环境防护距离的管理要求和相关定义。虽然到现在为止,导则总纲的正式版还没推出,这次修订版气导则中率先提出了气环境防护距离的定义和管理要求。

提出和规范气环境防护距离的用意很明显,就是建立环保系统内的管理要求,以取代原有提出的卫生防护距离的概念。虽然这次定义和原来卫生防护距离很接近,包括对源的处理方法和管理要求,但还是有一些不同的地方,这些也是最近被咨询的比较多的地方:

1、计算气环境防护距离,直接采用修订版气导则的模式进行计算即可。不需要考虑原来所涉及的提级、叠加周围点源的综合影响,也不考虑污染物的毒性。

2、注意这次气环境防护距离的计算结果是以面源为中心的距离,然后以此为半径画圆,只有超出厂届以外区域才定义为项目的气环境防护区域。注意最终是一个区域的概念,应该结合包络线来表达。原来习惯定义的场界外多少多少米作为卫生防护距离是不太科学的。

关于两个防护距离的执行,注意以下几个具体要求:

1、现行标准中尚有效的各行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首先应执行该卫生防护距离标准。在环评中可参考环境防护距离计算出一个结果,但只作为参考。

2、对于没有相关的行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的,不必再采用原有年的卫生防护距离公式进行计算。直接计算气环境防护距离即可。

3、对于计算结果为没有超标的无组织排放源,不用再设置防护距离。

4、设置环境防护距离的前提是,无组织排放源场界点处排放达标。

转一个人的询问邮件:“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质发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的通知》中提及“6、环境防护距离根据正常工况下产生恶臭污染物(氨、、、臭气等)无组织排放源强计算的结果并适当考虑环境风险评价结论,提出合理的环境防护距离,作为项目与周围居民区以及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的控制间距,作为规划控制的依据。新改扩建项目环境防护距离不得小于300米。”该通知是在新气导则出台之前颁布的,按照以往计算卫生防护距离的要求,防护距离是从无组织排放的污染源边界开始计算,请问该通知中要求的300米的环境防护距离应从哪里开始计算。”

我的答复是,对于这些尚未失效的管理性的文件,仍应注意执行。同时,在环评中可参考环境防护距离计算出一个结果,但只作为参考。

从文字要求理解,该通知要求的300米的环境防护距离应从项目场界处开始计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