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科技快讯 >

长津湖冰雕连活下来的人(长津湖3个冰雕连仅2人生还是谁)

亲历者讲述“长津湖”战役,他在那场战役中究竟经历了什么?

“冰雕连”幸存者周全弟讲述“长津湖”战役:在长津湖的黄草岭埋伏,白天敌人的飞机在头上乱炸,因此需要隐蔽,我志愿军只能晚上行军。肚子饿了只能吃点干粮,吞一口雪进去,整体生存环境极度差。 在雪地里三天三夜,一动不动地在那里守着,即使想小便了也只能拉裤子里。由于天气太冷,再加上将士们不能随意动,导致很多人在雪地里埋伏身体被冻僵了,最后都成了“冰雕”。

长津湖冰雕连活下来的人(长津湖3个冰雕连仅2人生还是谁)长津湖冰雕连活下来的人(长津湖3个冰雕连仅2人生还是谁)


他在那场战争中经历了非常残酷的事情,当时的条件特别的恶劣,天气非常寒冷,然后和敌人的武器有很大的差距,他们最后牺牲了很多人,这是非常残酷的一场战争。

他在那场战役中可以说是经历了非常惨烈的事情,而且他的一条腿也被打中了。

曾卧雪3天冻掉4肢,晚年遗憾没有完成任务,这个长津湖幸存者是谁?

1950年,一场惨烈的战役在朝鲜地区展开,这是我军在抗美援朝的过程中,唯一一次建制地歼灭美军团级部队,而美国老兵在聊到这场战役时还说道:谁跟中国人打仗谁就是傻子。

抗美援朝上涌现出许许多多的英雄,他们用自己的生命谱写出一篇篇令人动容的 历史 篇章,除了几名英雄外,在抗美援朝中还有一个战斗连最震撼人心,他们卧在冰冷的雪地中,等待敌军的到来,但等到战斗开始时,他们却无法动弹,从远处望去宛如一座座冰雕,这就是著名的长津湖“冰雕连”。

但是在这样的一个恶劣天气的影响下,冰雕连中自然也有幸存者,在他们回顾起当时的战役时,内心很是激动,有些老兵还哭着说道:当我醒来的时候已经躺在医院里,可身边的战友却永远的留在了那片寒风刺骨的冰天雪地中。

而有这样的一个老兵,他同样也是长津湖战役的幸存者之一,当时他为了完成阻击任务,与战友一起趴在地上三天三夜没有动弹,当战斗发起时,他却发现自己的身体早已没有了知觉,当即便被送到医院进行治疗,而等到他醒来后却发现,自己的手脚已经全部截肢,而这一年,他才16岁。

这个老兵是谁?当年的战役到底有多么惨烈?老兵之后的生活过的怎么样?让我们带着疑问,一起回顾当年的惨烈岁月。

这个老兵名叫周全弟,是一位经历过长津湖战役的英雄,1934年出生于四川的一个普通家庭,由于家中有5个孩子,因此家里的生活过得比较贫苦,但就是这样,周全弟的父母依然坚持将他送到了私塾上学,主要还是对他的期望很高,毕竟作为父母,望子成龙是一辈子的心愿。

等到从学校毕业后,他便帮着父母做一些农活,家中有了新的劳动力,父母的压力自然减轻了不少,望着孩子们一天天的成长,作为父母,内心自然也是感到欣慰。

然而就在他15岁那年,他被国民党的人抓去做了壮丁,因此他便结束了在家务农的生活,被迫当兵。

当时他并不知道这支部队归属哪一派,他只知道的是,若自己不去当兵,那么自己的哥哥弟弟就会被抓去,为了保护家中兄弟,他只能选择挺身上前。

直到来到部队后,他才知道自己做的事情完全是错误的,他不明白自己人为何要打自己人,于心不忍的他决定逃跑,然而当时国军部队人手匮乏,对抓来的壮丁看管甚严,有的时候犯了错误就要挨打,甚至还吃不饱饭,简直就像是人间地狱一样。

周全弟自然也遭受到这种非一般的待遇,好在解放战争的结束缓解了他的生活,而他所在的部队被我军收编,从此便成为我军的一名战士,直到这个时候,他才知道,原来我军的生活如此温暖,从战士到上级领导,他们都如同家人一般,也就是这个时候,他下定决心,要跟着我军一直走下去。

这个老兵名叫周全弟,15岁时被国军抓去做了壮丁,在解放战争之后跟随部队起义,被编入到我军部队中,当他来到我军营地时,才发现这里如同在家一样,于是便下定决心,跟着我军一直走下去。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我军百万雄师过大江,抗美援朝战争就此展开,而周全弟的第九军团并不是第一批入朝作战,他们先去上海、江苏等地进行训练,之后便奔赴到山东,一开始他们并不知道,为何要训练爬山?

因为在他们的印象中,战争就是挖战壕、修工事、伏击敌人等,就算是镇守高地,也仅仅是几百米的高地,根本不用去训练,毕竟作为一个战士,负重跑步乃是基础,早在平时就已经训练出不错的体力。

然而当他们来到朝鲜时,才知道自己当时的想法有多么的单纯,回过头来想一想,若爬山训练无用,为何领导还会坚持让战士们做这种“无用功”?

等到部队跨过鸭绿江后,周全弟才知道这次的任务为抗美援朝,而在真正进入到战争前,他们都需要签署一份保证书,保证不打败敌人永不回国的决心。

当时连长还说道:此次作战凶多吉少,你们每个人都需要留下遗书,若是战死沙场,这将会是作为你们唯一的亲信送到你们亲人的手里。

听到连长的话,战士们签订完保证书后,又写了一份遗书,大字不识几个的战士们纷纷开始讨论了起来,有的则问你写的什么,有的则问某个字怎么写,而周全弟由于上过几年私塾,写起信来不在话下,周围的战士看到他行云流水地在纸上书写,纷纷围在他的身边,有不懂的也方便询问。

不一会儿,大家将写好的遗书交给连长,由于我军是秘密入朝,因此在他们的部队刚刚来到朝鲜领土时,便从火车上下来徒步前行,长达半个月的时间,他们每天都要在山里进行急行军,到了这个时候,他们当时的训练成果才展现出来。

部队中大部分都是南方人,从火车上下来自然受不了这里的温度,而且这一年正值寒冬,他们身上穿的还是入朝前的薄棉衣,刺骨的寒风吹着战士们瑟瑟发抖。

1950年11月24日,棉花般的雪花在风中飘扬,呼在人的脸上让人睁不开眼,他们接到的任务是在长津湖阻击敌人,由于敌军随时都有可能会路过此地,因此战士们便披着白色的战袍,卧在零下40度的冰雪上,一动不动,做好了战斗准备。

战士们仿佛裸露着身体趴在雪地上,体温迅速下降,有些战士实在是撑不住了,便掏出行军前袋的小米椒取暖,有的时候一颗小米椒分成好几份,分给那些士兵们,有些士兵平时不怎么吃辣,到了此时也不得不含上一口。

零下40度的气候让战士们瑟瑟发抖,他们为了能够完成任务,在冰冷的雪地上伏击三天三夜,很多战士都冻得浑身发麻,四肢毫无知觉,周全弟自然也在其中,是在顶不住了,便含上一口小米椒进行取暖。

在雪地里趴了三天三夜,这段时间他们依然保持着战斗姿态,终于在黄昏之际,远处传来了 汽车 的轰鸣声,而这正是他们等待已久的声音,当美军部队肆无忌惮的走在道路上时,他们并没有察觉到周围的异像。

他们认为,在这样恶劣的天气下,没有人敢在这里进行伏击,身着厚棉衣厚棉裤的美军,在这种环境下都无法静站10分钟,更何况资源匮乏的我军战士们,而且美军最高指挥官也对这里进行了多次侦查,并未发现我军在此地有任何活动,可现实情况并不是这样。

随着黄昏离去,夜幕降临,美军头顶上突然闪出几枚照明弹,一声冲锋号突然响起,划破天空的宁静,数万名我军战士从雪地中一跃而下,冲向敌人,到了这个时候,美军才意识到遭遇到了埋伏,慌乱之后瞬间便架起武器进行反击。

尽管我军战士是突袭方,可由于长期在恶劣环境下趴在雪地上,双脚早已没有了知觉,因此他们冲锋的速度不是很快,所以在美军反应过来时,伤亡并不是很大。

但是我军此时却成为了一个个的活靶子,此时周全弟也在努力地想从雪地中爬起,但不知为何,他的身体犹如泰山压顶般无法动弹,眼睁睁的看着眼前的战友们倒在面前,他努力想要站起来营救,但是毫无知觉的身体却丝毫未动,这让他很是着急。

由于长时间挨饿,再加上想要救队友的心很是急迫,在这种紧张的情况下,他最终却因为体力透支而晕倒在地,之后发生的事情他已经完全不知。

等到他醒来时,就发现自己已经躺在了医院,原本想要活动一下手脚,却发现自己已经失去四肢,顿时他便哭得撕心裂肺,就连医生给他喂饭,他也置之不理。

要知道,当时的他才16岁,作为一个孩子,在青春大好之时却失去四肢,心里自然无法接受,甚至他还想选择自杀来结束自己这一生,但是医生的话却又让他燃起了对生活的渴望。

当他知道整个连里就剩下他自己一个人的时候,他沉默了,不一会儿便调整好了自己的情绪,每天按时吃饭,他自知如今不是为了自己而活,而是为了战友们而活。

经过两年的时间休养,周全弟终于出院,之后便被组织安排到了四川的一个伤残军人休养院进行休养,由于他没有四肢,因此生活很是困难,但是当兵时的精神鼓舞着他,到最后不仅仅能够解决衣食住行,甚至还学会了书法。

如今周全弟老人已经87岁高龄,这几十年的时间,他的身体一直很好,当问道他是否需要国家的帮助时,他摇了摇头说道:我现在的遗憾就是,我没有能够与战友们一起冲锋,当年连长让我们写下保证书,不杀死敌人誓不回国,但是我并没有击杀任何一名敌人,就被送到医院,因此我也没有完成任务。

其实当年美军在收拾长津湖战场时,突然发现还有我军在此地进行埋伏,就在他们端着长枪缓步上前时,却发现我军战士早已没了气息,从远处望去宛如冰雕一样,他们放下手上的武器纷纷感叹道:我们为何要与中国为敌?

随着前段时间电影《水门桥》的火热上映,我们才了解到当年的抗美援朝有多不易,当现代的我们还在抱怨食物的味道不好时,你可知道当年的志愿军战士要是每天能吃上一袋炒面、喝上一碗热水就已经很满足了;当我们每天出门前还在挑剔身上的衣服不好看时,你可知道当年志愿军战士要是能有一件保暖的衣物长津湖战役也不会如此惨烈。

在长津湖战役中,仓促入朝的第9兵团虽然重创了美王牌陆战1师,可是也付出了将近28954人冻伤、4000多人冻死的惨痛代价。

在长津湖战役发动总攻的那一刻,美军迎接的很多都是无声的冲锋——战士们趴在雪地上永远起不来了,即使能起来武器也由于天气太寒冷根本拉不开。

事实上,像这种我们熟知的“冰雕连”在当时并非个例,在整个战役期间,类似的“冰雕连”是有三个的,那么其中有幸存者么?有一个战士叫周全弟,他就是冰雕连的唯一幸存者,但即使侥幸存活下来战后也被迫截去四肢。

还有一个奇迹就是235团三营的志愿军战士迟浩田,他在全营都有被冻伤的情况下居然毫发无伤并且所带的营虽有冻伤但减员很少,那么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1950年10月,抗美援朝第一枪在长津湖地区正式打响,此时中央很快意识到先期入朝的13兵团兵力不足,根本无法足以应付后续更大的战事,因此就紧急征调第9兵团入朝,当时21岁的迟浩田也就在这时加入到志愿军队伍中。

由于当时的命令下得很急,根本没时间给志愿军准备发放的物资,很多志愿军战士身上穿着单衣就出发了,到沈阳站的时候,贺晋年将军看到后吓了一跳说:“你们这样到了鸭绿江对岸会死人的。”

然而,即使如此,为了祖国安危为了民族尊严,志愿军战士们还是义无反顾地跨过鸭绿江,就如“冰雕连”一位战士留下的绝命诗写的那样:“我爱亲人和祖国/更爱我的荣誉/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冰雪啊/我决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上。”

由于军情紧急,供给站还没来得及准备棉衣棉裤等物资志愿军就必须进发,即便运送志愿军的火车已经启动还有大量的后勤人员往火车里扔棉衣也只是杯水车薪。

入朝后战士们才意识到,情况可能比之前来自东北的战友们说得还严重。那一年刚好遇上了几十年一遇的历史低温,气温已经降到零下40度了。很多战士刚从南方来,什么时候碰到过这种天气?有些战士下车那一刻脚都站不稳了。

迟浩田将军虽早年跟随父亲闯过关东,对于东北地区的寒冷气候有些了解,但这种几十年一遇的极寒天气出乎他的意料,但好歹稍微有一些防冻经验可以保护下自己及战友。

当时迟浩田将军给三营制定了一个制度:不管路上多累,到宿营地第一件事就是用雪搓手脚和脸,用雪和冷水洗脸。这是他当年和父亲闯关东时学到的土方法,在他的带头下三营虽有冻伤但减员较少,他自己也成为整个营唯一没有冻伤的人。

再加上当时三营所在的战场经常有些小规模的战斗,因此比起那些需要一动不动一直趴在地上的部队要好很多。

3.智取美军高地

1950年11月27日,9兵团司令部发动了总攻命令,当时迟浩田带领的三营得到的命令是攻下阻挡在他前面的美军高地。

志愿军擅长夜间作战,美军在吃过几次亏后也明白了这一点,因此对夜袭也有了一定的防备,迟浩田心想既然如此那我在白天进攻美军肯定意想不到。

于是在那之后,他带领部队经常白天秘密穿插。为了迷惑敌人,他特别命令士兵们把衣服反着穿,使白色的衬里朝外更好地在白雪中伪装,避开敌人的侦查。

果然当迟浩田带领部队大摇大摆通过时,美军根本没有察觉。当志愿军打到身前时,有些美军甚至还在晒太阳,一下子就被打蒙了,怎么也想不通志愿军怎么这时候打过来了。

在这次战斗中,迟浩田带部队一口气攻下4个美军高地,歼敌30多人仅伤亡2人,一个半小时向南推进了2公里,战后荣获二级英雄称号。

这场仗确实打得很漂亮,可是后来每当被问及提及长津湖的时候,老将军更多地是想到那些冻死的战友们:“我第一次看到战士瞪得眼睛很大笑眯眯的脸上都是冰,一化以后看很完整。这种场面我也是从来没有见过!也没见过一次冻死这么多人!”。没有自己的英勇事迹只有对战争残酷的无尽的唏嘘。

1988年迟浩田被授予上将军衔,1997年当选为军委副主席。

如今的中国已经国富兵强,当年长津湖的惨剧再也不会发生。

我们已体会不到当年志愿军战士们趴在雪地里静静地听着自己越来越弱的心跳是何感受,但那种“我们这代人把所有的仗都打完,我们的后代就不用打仗了”的朴素信念足以让我们泪流满面。

如今的盛世,老将军以及先烈们看了应该会很开心吧。

山河依旧,却不见当年的少年郎。

魂兮归来!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对于保家卫国这件事,无论是骁勇如霍去病这样的大将军,还是普通将士,他们都没有怀疑过。每一次要驱除外敌时,爱国之士总是走在最前面,而这样的精神也一直传承了下来。1950年的冬天,我们在长津湖上又一次看到了“不破楼兰终不还”的精神。

朝鲜的冬天很冷,即使是后备资源充足如美军都会觉得烦躁。从他们登陆仁川开始,虽然一路取胜,但是这种严寒天气对于前线的战士始终是一种考验,只是他们没有想到,这种考验只是他们的,志愿军从来都没有担心过这样的天气。

1950年11月27日,长津湖战役打响,美军士兵穿着大棉袄有的甚至都影响到了他们的行动,而对面的志愿军将士却只是穿着单薄的衣裤。那天的气温低到了零下40度,美军苦不堪言,面前的志愿军将士却面不改色,他们只认为中国人能忍,但他们却没想到,志愿军将士为了等待伏击他们,125位将士都已经留在了那个冬天。

那年朝鲜,美军士兵每个都有大衣和鸭绒睡袋,志愿军十几个人才能有两三床棉被。那时候物资紧缺,他们只能把棉被铺在雪地上,然后十几个人躺在上面抱团取暖。而那些被称为“冰雕连”的将士们,他们在最极端的天气,穿着最单薄的衣服,死守在自己的位置上,没有一个人后退了。

他们是军人,但是支持他们宁死也要服从命令的是保家卫国的信念。在他们牺牲的时候,他们手上还是拿着自己的武器,因为哪怕是血液都被冻得凝固,他们都要准备着行动。125个人,在冰雪天一动不动,就这样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天将明的时候,有小兵过来和他们传令,但这125名将士宛若冰雕已经一动不动了。传令的将士火速把这件事报告给了首长,首长带着身边的士兵向他们鞠了一躬,可是他们甚至没有办法为他们好好举行一场葬礼,因为面前还有美军的王牌部队要对付。

因为志愿军部队后勤困难,很多时候都在用雪充饥,所以这一仗打得很困难,从牺牲人数来说,虽然赢了但还是赢得惨烈。美军一开始也想不通,自己的武器装备怎么都是碾压志愿军的,但是当他们看到冰雕连的时候,他们才知道自己的敌人到底有多强大。

战争结束后,美军老兵回忆这场战争说自己最害怕的不是天气,而是中国军队的号角声,每天都在担心自己能不能平安活到明天。

求生是人的本能,志愿军却能够为了大义舍生忘死,这样的部队是不可战胜的。那时候的天气极度严寒,物资也是极度紧缺,可是他们却愿意一直坚守在这里。支持他们守在这里的不止是凯旋的希望,还有还朝鲜人民公平的决心,以及保家卫国的意志。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冰雕连的将士们从来都没有想过要后退,如果后退一步,或许这场战争就要多一天,甚至祖国大地都会少一块,所以他们不能退。这就是志愿军,中国军人,打不退的中国人!

最近因为长津湖电影的播出,引得很多人对长津湖背后的故事进行热议。因为长津湖源于真实的长津湖战役,所以背后的故事不管是电影也好真实的也好,都是令人感动的。

长津湖的3个冰雕连仅2人生还,你如何看待这件事?

对于长津湖的3个冰雕连仅2人生还这个事,让我既心痛又感动:让我心痛的是三个连的人只剩了两个,而感动的是他们那坚强不屈的精神……

在零下三十多度甚至四十度的冰天雪地里,我们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了祖国便在朝鲜战场的长津湖和美军作战,而不管那里的天气有多寒冷,我们的志愿军战士仍然保持着作战状态,由于物资缺乏加上天气寒冷,后来在长津湖的三个冰雕连只剩下两人生还,而其中一个就是周全弟。

伟大的中国人民志愿军

长津湖战役背后的真实场景,其实远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残忍很多,为了祖国他们不畏严寒、不畏艰险,时刻对敌人保持作战状态,因为他们知道他们的背后有一个祖国需要他们去保护,所以他们不能输。

只要每次一想到他们穿得单薄地在冰天雪地里就替他们感到难受,没有暖衣服穿,没有好吃的饭菜,只有雪和冻土豆吃,而如今的我们不仅能吃饱还能穿暖,生活得很幸福快乐,这些都是他们努力战斗换来的结果,没有他们就没有今天的我们,所以他们在我心中就是伟大的存在。

总结

看到他们为了祖国而努力战斗的样子,不禁让我想起了一句话,“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享受前人披荆斩棘的幸福吧”,我想当时的志愿军们一定有怀揣着这样的思想,为了家人,为了国家,为了国家未来而顽强斗争与拼搏。

这样的现象真的是让我们感觉到痛心,而且这么多人只有两个人继续活着也是非常的可悲。

我觉得这两个人能够生还是非常不容易的,然后他们也是人们心目中的英雄,让人非常的感动,非常值得敬佩。

我觉得这是一场非常残酷的战斗,这场战斗的生存环境非常恶劣,战士们缺衣少食,却还在顽强的战斗,真是令人伤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