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科技快讯 >

莫言对高行健的看法_莫言与高密

高行健呢

莫言对高行健的看法_莫言与高密莫言对高行健的看法_莫言与高密


启示,也许能说明我们的体制越来越宽容了吧,慢慢的能说真话了,随着民智的觉醒,慢慢迎来真正的民主

莫言作为第一个获得此荣誉的中国人,无疑是向世界宣告了中国人的文化底蕴,为各国华人打了针强 心剂。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不只是国人心中的精神支柱,同时也在向全世界蔓延,对于当今信息化、全球化的趋势,文化品牌对于提高我国的世界影响力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文化的倒退

以面对 为标题作文

《面对非议》同沐在一样的阳光下,同枕着一样的星河,非议仅是过眼云烟。面对非议,泰然处之,做好自己。——题记我相信每一个中国人当得知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时,应该没有莫言的“惊喜而惶恐”,只有“喜”,因为他是诺贝尔文学奖设立以来除了法籍华人高行健于2000年获得此奖项以外,莫言是中国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本土作家。然后自莫言获奖后,种种对于诺贝尔文学奖猜测的争鸣不断。面对非议,我们要抱着一颗平常心,坚持做好自己,不要因为他人的眼光而丢失自己。莫言也在自己的获奖感言中说他起初也认为大家争议的对象时他,而他又渐渐地感到这个被争议的人,是一个与他毫不相干的人,他如童话一个看戏人,看着众人的表演。他看到那个得奖人身上落满了花朵,也被掷上了石块,泼上了污水,他生怕那个人被打垮,但他微笑着从花朵和石块中钻出来,擦干净身上的脏水,坦然地站在一边。世界上没有一个作家,能让所有的读者都喜欢他,世界上也没有一个人,能让所有的人都认可他。我们同时也要正确看待非议,因为它犹如一面镜子,可以照出每个人身上的缺点,一步步地发现和改正,才能使的人认可自己。伦敦奥运会上,刘翔在110米跨栏比赛中再次退赛,此举遭到了大量的非议;叶诗文在游泳比赛中斩获两枚金牌,两破世界纪录,却遭到了西方媒体的非议。其实并非普通才会遭到非议,普通人也是如此。非议并不可怕,可怕的事面对非议乱了阵脚,面对非议,应淡然处之;面对非议,积极自省,择善而从。

听说莫言获得了2012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于是找了篇3年前写的莫言作品读后感贴上,和大家聊聊莫言。我比较看好莫言早、中期作品,最近10年来他写的那些长篇实在差得让我不能卒读,这是我的真实感受。当我读《红高粱》、《天堂蒜薹之歌》、《食草家族》、《十三步》等作品的时候,我为其充满速度的叙述、斑斓的意味、锋利的究诘和卓越的语言才华而兴奋不已。

当然,我也为他后来的《丰乳肥臀》、《生死疲劳》、《蛙》等感到极度失望。真不知道是我自己的阅读感觉在退化还是莫言的水准在下降。当然,文学就是文学,需要真诚的阅读与公正的评价:莫言得他的奖,读者则必须有属于自己的真实的阅读感受。

真实的阅读感受,就是将文学当作文学来读,而不是像那些戾气哄哄的伪“公知”一样将文学简化为“时政批评”。这些唯恐天下不乱且站在虚假的道义制高点上的家伙,以偏激的观点迎合、撩拨大众诉求,消费政治,标榜自己,中饱私囊,还以为大众都是傻瓜,对此我深恶痛绝。Mr Liu是英雄,莫言也是大师。但是,这些虚伪成性的家伙总是喜欢道德绑架别人。好了,不谈他们了,一谈他们我就来气。

再谈谈莫言吧:莫言可能是当下中国文坛最博大、勤奋的作家。博大源自其尝试的写法多而宽,充满试验性的创新精神,其笔法汪洋恣肆、气势蓬勃、自由率性。勤奋源自其写作的数量和质量之积,也源自其不懈的开拓精神,就中国当下而言,无人能出其右。

下面是我4年前阅读莫言的随感,零碎、任意,但确是我真实的感受。其实,真正来说,国人长期以来将诺奖看得太高了,都神秘化了,单从文学的层面看的话,高行健那样的小说都可以得诺奖,中国当代能得诺奖的作家就绝不止莫言一个。所以,诺奖确实有明显的政治评价,绝不单单是一仅从文学价值出发的奖项。当然,更重要的是:不是诺奖成就了莫言,而是莫言的作品成就了莫言;不是莫言被授予了诺奖,而是诺奖配得上莫言;只有伟大的作品,没有伟大的奖项!

看作文的题目,从艺术的角度,就是让你明白不是谈莫言本人的作品,而是从莫言本人,数十年啦坚持的态度,获奖之后的从容,作为一个艺术家,一个作家风格魅力,引领中国作家,坚持 我们国家应该有的民族特色,而不是为了获奖改变我们国家语言魅力

莫言在法兰克福

莫言在法兰克福到底表现如何,这个很难说,上网一搜,新闻都是“法兰克福掀起莫言热”。一面之词是,在戴晴要演讲时,莫言屁颠儿屁颠儿地跟着官方代表团退出场外,在遇到老友徐星时,莫言在公开场合竟然不敢跟对方说话,只想在私下里套近乎。我不知道这是不是真的,不过看莫言本人后来在书展上的演讲,那种急于自我辩护的姿态,联系到之前手抄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之行为,个人觉得,这家伙多少都有点儿既想当婊子,又要立牌坊的劲儿。

现在莫言获奖了,祝贺祝贺,不过我想说的不是获奖的事儿。莫言的作品我其实没看过多少,就看过的而言,认为他写得并不好,语言啰嗦,叙事没有力量,故事平淡乏味,卖弄所谓的“残酷”。我要说的是上文提到的他在法兰克福的演讲。这个演讲很有意思,就像高行健当初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的演说一样,谈论文学与政治,而且二者的主旨看来很像,都要高扬文学的独立,摆脱政治的禁锢和束缚。可是……对于什么是“政治的”,二人看法显然不同。高行健认为,要我服从权力,这是政治对文学的绑架,而莫言认为,要我公然反抗权力,这是政治对文学的绑架!

说句公道话,如果不考虑二人说话的处境,如果我们狭隘地理解“政治”的话,就字面而言,就文学之为一种艺术而言,二者都对。但问题是作家并不是某种单纯的处于某个更高存在层次的文学创作者,他首先是人,这就像掏大粪的首先不是掏大粪的,而是人一样。如果要求掏大粪的在掏粪的时候显示政治正确性或反抗政治正确性,当然可以说这是政治对掏粪的绑架,可是如果你说一个优秀的掏大粪的,“理想主义”(诺奖评奖宗旨)的掏大粪的应该在掏大粪时以及在掏大粪之余做个像模像样的好人,说公道话,做良心事,这也是政治对掏粪事业尊严的贬低,那就说不过去了。

莫言

莫言(1955年2月17日- ),原名管谟业,生于山东高密县,中国当代著名作家。香港公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青岛科技大学客座教授。1980年代中以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莫言在小说中构造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天马行空的叙述,陌生化的处理,塑造神秘超验的对象世界,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2006年荣登中国作家富豪榜第20位,2007年问鼎中国作家实力榜第1名,2011年凭长篇小说《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2012年10月11日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

莫言(1955年2月17日-

1、诺贝尔文学奖,诺贝尔在1895年11月27日写下遗嘱,捐献全部财产3122万余瑞典克朗设立基金,每年把利息作为奖金,授予“一年来对人类作出最大贡献的人”。根据他的遗嘱,瑞典政府于同年建立“诺贝尔基金会”,负责把基金的年利息按五等分授予,文学奖就是其中之一。

2.因为莫言是第二个获得诺贝尔的国人,第一个是高行健。(荣誉啊~~)

3.

中文名: 莫言

外文名: MOYAN

别名: 管谟业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山东省高密市大栏乡

出生日期: 1955年2月17日

职业: 作家

毕业院校: 解放军艺术学院

1,诺贝尔文学奖,诺贝尔在1895年11月27日写下遗嘱,捐献全部财产3122万余瑞典克朗设立基金,每年把利息作为奖金,授予“一年来对人类作出最大贡献的人”。根据他的遗嘱,瑞典政府于同年建立“诺贝尔基金会”,负责把基金的年利息按五等分授予,文学奖就是其中之一。

2,莫言获奖原因:土地和人民给了创作源泉。

莫言:主要得益于我的这种文学的品质,当然我的作品都表现了对社会、对人生的一些看法,更重要的我的作品一直在写人,既直面人生又立足于写人的这么一个角度,我的小说了一直把所有的人都当人来看,无论是所谓的好人、所谓的坏人,在我的笔下我都用一种同情的态度,不是把一个人美化成什么,也不是把一个人丑化到什么,站在人的立场上的一种写作,这可能是我能获奖的最重要的原因。是文学的品质获得了文学奖。

3,,毕业院校: 解放军艺术学院

高行健哈,2000年得奖,他是大学毕业后好几年才移居法国的,加入了法国籍。老实说,我不喜欢他,好多人说他是因为政治倾向才得奖的,我赞成这个说法。

高行健,加入法籍。。

对于这些:

首先,不管高先生对或者错,他是一个中国人他就有权力用他的方式表达他的思想,他没有侵害他人的权力不应该被弄到“流亡”的地步。

其次,上面的第一位的说法非常极端和偏颇。其“(高行健)作品的普遍价值、刻骨铭心的 洞察力和语言的丰富机智,为中文小说艺术和戏剧开辟了新的道路”都已经指出了他是为中文小说艺术和戏剧开辟了新的道路,这也就是一种创新,是一种对新的表达方式的探索,这有什么错呢,这位网友不喜欢这种表达方式是你的权力,可是你有权力剥夺别人这么表达的权力么?

第三,对于下面的那段评论,我又被代表了,我是中国人民的一员,我没觉得我的感情因为瑞典文学院颁奖给高先生而受到伤害;对于“首先我们要 问,其作品何在?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有几人知道什么高行健?其知名度,即使 较之其东洋兄弟高仓健,便差之远矣,更不要说广受人民爱戴的两岸三地知名作家 如琼瑶、金庸、余秋雨了。”这句,可以这样回答:高先生在国内就已经是文学名人了,之所以他后来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他的作品不为人所知,是因为你们都把他的书给禁了,自然没人看得到了;

第三,对于“什么叫“为中文小说艺术和戏剧开创了新的道路”?泱泱中华,上下五千年,早在唐朝就有剧本出现,在元朝更有光宗耀祖的伟大艺术 形式元曲从天而降,中华5000年戏剧史怎能为一个区区的高行健而改写?自欺岂能 欺人,欲盖反而弥彰。”这句我的回答是这样的:既然都赞同唐朝出现剧本,赞同元朝时创新出的元曲,那为什么就不赞同中文小说艺术和戏剧中创新出一个新的表达方式或者说是流派呢?而且还有失风度的称高先生为“一个区区高行健”,你这部是要把开创元曲的那位先辈也会看成区区么?

第四,诺贝尔颁奖典礼都有录影,为高先生的颁奖本人看过,各位也可以查实考证,在颁奖典礼上都是要求获奖者用英语发表获奖感言的,而高先生坚持用中文说一遍,再翻译成英文说,可见其爱国之心。一个爱国之人却要“流亡异乡”是一件多么可悲的事情,是一个多么可悲的国家才会发生的事情!!!而其原因仅仅是与当权者意见相左和其在之前的十年动乱中对所遭受的迫害的不满。

第五,人要有宽容之心,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什么就不按我们的优良传统来办事呢?而要把一个不同意见人士迫害到要流亡他国,如此继续下去恐怕不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人永远得不到诺贝尔文学奖,甚至在这种教育和管制体制下诺贝尔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和医学奖什么都永远得不到,中国永远做世界上的加工工厂,永远出卖大众的廉价劳动力来换得当权者的作威作福!!!

你跟你的名字一样幼稚!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