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笙耀百科 >

科罗拉多州黑峡谷 科罗拉多大峡谷栈道

科罗拉多大峡谷是怎么样形成的?

科罗拉多河的长期冲刷,不舍昼夜地向前奔流,有时开山劈道,有时让路回流,在主流与支流的上游就已刻凿出黑峡谷、峡谷地、格伦峡谷,布鲁斯峡谷等19个峡谷,而后流经亚利桑那州多岩的凯巴布高原时,更出现惊人之笔,形成了这个大峡谷奇观,而成为这条水系所有峡谷中的“峡谷”。

科罗拉多州黑峡谷 科罗拉多大峡谷栈道科罗拉多州黑峡谷 科罗拉多大峡谷栈道


科罗拉多大峡在哪里

科罗拉多大峡谷

科罗拉多大峡谷是世界闻名的自然奇观,位于美国西部亚利桑那州西北部的凯巴布高原。大峡谷全长446公里,平均宽度16公里,深度1740米,平均谷深1600米,总面积2724平方公里。由于科罗拉多河贯穿其中,它也被称为科罗拉多大峡谷,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择保护的自然遗产之一。大峡谷是科罗拉多河的杰作。这条河发源于科罗拉多州的落基山脉,流经犹他州和亚利桑那州,从加利福尼亚州的加利福尼亚湾流入大海。

全长2320公里。科罗拉多在西班牙语中是红河的意思。这是因为河里泥沙多,河水常呈红色,故名。科罗拉多河的长期侵蚀,日夜奔流,时而削山削路,时而为回流让路,在主流和支流的上游,已雕琢出黑峡谷、峡谷地、格伦峡谷、布鲁斯峡谷等19个峡谷。后,当它流经亚利桑那州多岩石的凯巴布高原时,出现了惊人的一击,形成了这一大峡谷奇观,成为这一水系所有峡谷中的峡谷。科罗拉多大峡谷的形状极不规则,大致呈东西走向,全长349公里。

它像一条桀骜不驯的蟒蛇,蜿蜒曲折,匍匐在凯巴布高原。其宽度在6公里到25公里之间。峡谷两侧北高南低,平均谷深1600米,谷底宽762米。科罗拉多河在谷底向前奔涌,形成两道山壁,一条壮阔的水流,其雄伟的地貌、辽阔的气魄、凛然的神态、非凡的景色,举世无双。当美国西奥多罗斯福1903年访问这里时,他叹了口气说:大峡谷让我充满敬畏。它无与伦比,无法形容,在这个广阔的世界里。有人说,太空中能用肉眼看到的自然景观是科罗拉多大峡谷。早在5000年前,这里就有美洲土著印第安人居住。大峡谷的岩石是一幅地质画卷,反映了不同的地质时期。它在阳光的照射下变换着不同的颜色,其神奇的色彩吸引了全世界无数游客的目光。

历史上第一个欧洲人于1540年到达大峡谷,当时由弗朗西斯科瓦斯奎兹德科罗纳多率领的探险队的一名成员意外地发现了西波拉的七黄金城。几个世纪后,约翰威斯利少校率领第一支探险队探索了整个峡谷地区。他和他的9名水手于1869年5月底从怀俄明州的格林河出发,探险队的6名成员于8月30日抵达大峡谷西端的维尔京河。

峡谷的南缘全年开放,而北缘则因下雪在10月底至次年5月中旬关闭。道路和气候咨询电话:(520) 638-7888

甘尼逊黑峡谷公园

甘尼逊黑峡谷公园

甘尼逊黑峡谷公园(Black Canyon of the Gunnison National Park)位于美国科罗拉多州西部,由美国公园管理局(National Park Service)负责管理。

公园有两个入口,一个入口位于公园南面,而另一个入口则在公园北面,且北面的入口在冬季是关闭的。当地的犹特印第安人(Ute Indians)要比第一批来此的欧洲人看到甘尼逊黑峡谷要早很久。美国独立后,才有两支西班牙探险队经过峡谷。甘尼逊黑峡谷才被进行商业开发为旅游景点。被定位美国名胜保护区(U.S. National Monument),升级为公园,是美国评定为公园中较晚的一个。

甘尼逊黑峡谷公园以其峡谷景观而闻名,根据黑峡谷的岩石构成,前寒武纪片麻岩和片岩是其主要构成物质。深的峡谷有800多公尺深,宽度约2公里。如果单看这些数字的话,一定不会感觉这个峡谷公园有何出众的地方,只有进入公园后才会明白。

甘尼逊黑峡谷公园的峡谷景色气势磅礴,其壮观之处便是由于其峡谷的窄,很多狭谷壁近似于垂直,从而显得在谷底流经的甘尼生河 (Gunnison River) 格外湍急。峡谷岩石的色泽深暗且微泛蓝光,直上直下,棱角分外分明。另外,峡谷北面的壁画也是该公园中的一景。

大多数来甘尼逊黑峡谷公园游览的游客只到南崖,而且南崖的路况也比较好,为柏油路;而去北崖的路则是原始路面。北崖要比南崖地势高一些,站在北崖靠西北角的北Vista步道上,可以俯瞰两崖的景致。但是由于路况不佳,所以在北崖大概会用去半天到一天的时间,要依个人的情况而当。

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的“谷中谷”地貌

科罗拉多大峡谷位于美国西部亚利桑那州西北部的凯巴布高原上,大峡谷全长446km,平均宽16km,深度1740m,平均谷深1600m,总面积2724km2(图3-22)。由于科罗拉多河穿流其中,故名,它是一个举世闻名的自然奇观,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为受保护的天然遗产之一。

图3-22 科罗拉多大峡谷平面展布图

(据L.Greer Price,1999)

大峡谷是科罗拉多河的杰作。这条河发源于科罗拉多州的落基山,洪流奔泻,经犹他州、亚利桑那州,由加利福尼亚州的加利福尼亚湾入海,全长2320km。

科罗拉多河不舍昼夜地向前奔流,有时开山劈道,有时让路回流,在主流与支流的上游刻凿出黑峡谷、峡谷地、格伦峡谷、布鲁斯峡谷等19个峡谷,后流经亚利桑那州的凯巴布高原时,更是出现惊人之笔,形成了大峡谷奇观,而成为这条水系所有峡谷中的“峡谷”。

科罗拉多大峡谷的形状极不规则,大致呈东西走向,总长349km,蜿蜒曲折。峡谷上部宽度在6~25km之间,呈“盘状”或“U”形宽谷,两岸是陡峭的悬崖,谷底相对平坦。在“盘状”或“U”形宽谷底部,发育平均宽度762m的峡谷(图3-23)。峡谷两岸北高南低,平均谷深1600m。科罗拉多河在谷底汹涌向前,形成两山壁立、一水中流的雄伟景观。

图3-23 科罗拉多大峡谷的上部“U”形谷和底部峡谷地貌景观

科罗拉多高原为典型的“桌状高地”,地表起伏变化极小。大峡谷两岸都是红色的岩层,大自然用鬼斧神工的创造力镌刻得岩层嶙峋、层峦叠嶂,夹着一条深不见底的巨谷,彰显出无比的苍劲壮丽。峡谷岩壁的水平岩层清晰明了,两岸壁立千仞,夹持一线青天。登高远望,犹似坦如桌面的高原上一道大裂痕,那就是科罗拉多河在这片洪荒大地上的印记。

与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相比具有相似的构造背景和新构造演化过程。

科罗拉多大峡谷是在北美克拉通基础上发育起来的,构成大峡谷的地层主要是前寒武纪变质岩和古生代的水平沉积地层(图3-24)。

北美克拉通的基底由1700Ma以前的变质岩组成,其上沉积了厚达12000英尺的中新元古界大峡谷超群(Grand Canyon Supergroup),为一套分隔、不连续、类型复杂的沉积岩和岩浆岩,时代大约为1200~800Ma。古生代为一套海相稳定克拉通盖层沉积,缺失上寒武统—下泥盆统。

图3-24 科罗拉多大峡谷地层系统

(据L.Greer Price,1999)

大约60Ma前后,落基山脉开始形成,在其西坡形成现今科罗拉多水系的雏形。到5.5Ma科罗拉多河流出加利福尼亚湾入海,河流下切侵蚀科罗拉多高原,到1Ma以前科罗拉多大峡谷的构造地貌格局已基本形成。由于在过去数百万年里,科罗拉多高原处于持续隆升状态,隆升的幅度可达1000英尺,强烈的隆升加剧了科罗拉多河的侵蚀,从而形成现今长277英里,宽10多英里的世界八大自然遗产之一的大峡谷。

云台山峡谷地貌和科罗拉多大峡谷都是在古老克拉通基础之上发育起来的,构成二者峡谷地貌的地层均为古老变质基底之上的中新元古界和古生界水平地层,峡谷的主要形成时间均在新近纪以来的新构造运动期间。

由此可见,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的“谷中谷”地貌特征,不仅在大陆广为发育,在北美科罗拉多大峡谷也具有这一“谷中谷”地貌特征。

分别说明科罗拉多大峡谷和大峡谷岩石的成因

1、科罗拉多河的长期冲刷,不舍昼夜地向前奔流,有时开山劈道,有时让路回流,在主流与支流的上游就已刻凿出黑峡谷、峡谷地、格伦峡谷,布鲁斯峡谷等19个峡谷。

而后流经亚利桑那州多岩的凯巴布高原时,更出现惊人之笔,形成了这个大峡谷奇观,而成为这条水系所有峡谷中的“峡谷”。

2、科罗拉多高原的“桌状高地”,即顶部平坦侧面陡峭的山。这种地形是由于侵蚀作用(下切和剥离)形成的。在侵蚀期间,高原中比较坚硬的岩层构成河谷之间地区的突起,而河谷里侵蚀作用活跃。这种结果就造成了平台型大山或堡垒状小山。

扩展资料:

科罗拉多大峡谷的自然资源:

在大峡谷中,有75种哺乳动物、50种两栖和爬行动物、25种鱼类和超过300种的鸟类生存。整个公园是许多动物的乐园。驯鹿是峡谷内普遍的一种哺乳动物,能普遍地从悬崖边缘观察到它们的身影。

沙漠大盘羊生活在峡谷深处陡峭的绝壁上,在游人通常的游览路线中不易被发觉。体型中等或较小的山猫和山狗生活范围从绝壁边缘到河边无定所,公园中还有少量的山狮。小型哺乳动物包括有浣熊、海狸、花栗鼠、地鼠和一些不同种类的松鼠、兔和老鼠。

两栖和爬行动物有种类繁多的蜥蜴、蛇(包括当地特有的大峡谷粉红响尾蛇)、龟类、蛙类、蟾蜍和火蜥蜴。还有成百种不同的鸟类和数不清的昆虫和节肢类动物(蜘蛛)在此处定居。

参考资料来源:

科罗拉多大峡谷两侧有众多深窄巷谷的原因

1、外力搬运的物质在温暖的浅海、沿岸海滩或是沼泽地中沉积下来,固结成岩形成的沉积岩在板块活动引起的造山运动以及地壳运动的共同作用下被抬高,从而形成了科罗拉多高原。

2、这一抬高使科罗拉多河及其支流的落大大增加,从而加快了其流速,增强了其下切侵蚀的能力,终形成科罗拉多大峡谷。

3、在主流与支流的上游就已刻凿出黑峡谷、峡谷地、格伦峡谷,布鲁斯峡谷等19个峡谷,而后流经亚利桑那州多岩的凯巴布高原时,更出现惊人之笔,形成了这个大峡谷奇观,而成为这条水系所有峡谷中的“峡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