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笙耀百科 >

苏州的历史简介_苏州的历史简介作文400字

苏州,古称吴,简称为苏,又称姑苏、平江等。

苏州的历史简介_苏州的历史简介作文400字苏州的历史简介_苏州的历史简介作文400字


1、行政区类别:地级市

2、所属地区:中国华东

3、下辖地区:5个区、4个县级市

4、高等学校:苏州大学、昆山杜克大学等

5、地理位置:位于江苏省东南部,长江三角洲中部,东临上海,南接嘉兴,西抱太湖,北依长江。

6、气候: 苏州属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1100毫米,年均温15.7℃,1月均温2.5℃。7月均温28℃。

7、著名景点:太湖、拙政园、狮子林、沧浪亭、留园、周庄、虎丘、寒山寺等。

8、自然资源:苏州水网密布,土地肥沃,主要种植水稻、小麦、油菜,出产棉花、蚕桑、林果,特产有碧螺春茶叶、长江刀鱼、太湖银鱼、阳澄湖大闸蟹等。

扩展资料:

苏州元宵节风俗:

1、祭猛将,祈丰收

苏州百姓供猛将为护农神,旧时苏州城宋仙洲巷设有猛将堂,正月十五是猛将的生日,苏城的百姓每年的这一天都要来猛将堂祭拜,祈求风调雨顺。

2、接紫姑,祭蚕神

紫姑就是厕神,传说她占卜很灵,每到正月十五夜,老百姓就要扎“紫姑轿”接她回来,请她显灵。苏州乡村还有白粥祭蚕神的习俗,祈求自家育出的蚕能吐出优质的丝,卖个好价钱。

3、走三桥,除百病

在古代,元宵夜对于长期被禁闭在家的妇女来说简直就是解放日。“走三桥”是女性专属的元宵节活动。据说走三桥可以消除百病,所以也叫“走百病”。

参考资料:

苏州,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江苏省东南部,古称吴郡,自文字记载以来已有四千余年的历史。苏州古城始建于公元前514年的吴王阖闾时期,又因城西南有山曰姑苏,于隋开皇九年(589年)更名为苏州。苏州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以“上有天堂,下游苏杭”而驰声海内,秀丽、典雅而“甲江南”的苏州园林,拥有被称为“东方威尼斯”的小桥流水,无不令人心驰神往。苏州作为一座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城市,是江苏重要的的经济、对外贸易、工商业和物流中心,是重要的文化、艺术、教育和交通中心,是中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

金鸡湖畔夜景

苏州位于太湖之滨,长江南岸的入海口处,京沪铁路、京沪高铁、沪宁城际高铁和多条高速公路贯穿全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特大城市,以及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行政级别虽为地级市,却享受部分副省级城市待遇,是江苏省经济最发达、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其经济总量全省最大,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居中国城市前列。是全省重要的经济、对外贸易中心,也是重要的金融、文化、艺术、教育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城市和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的中心城市之一。代管的常熟市、昆山市、太仓市和张家港市这四个县级市的经济实力均列全国百强县(市)前五位,昆山市、常熟市、张家港市并列第一,太仓市排名第四。在香港《GN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报告中,苏州城市竞争力位居全国第七(含港澳台),仅次于香港、上海、北京、深圳、台北、广州。[2] 苏州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0苏州东邻上海,濒临东海;西抱太湖,背靠无锡,隔湖遥望常州;北濒长江,与南通隔江相望,南临浙江,与嘉兴接壤,所辖太湖水面紧邻湖州,东距上海市区81千米。是江苏省的东南门户,上海的咽喉,苏中和苏北通往浙江的必经之地。苏州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被誉为“人间天堂”,“园林之城”。苏州素来以山水秀丽、园林典雅而闻名天下,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称,又因其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古城特色,而有“东方威尼斯”、“东方水都(东方水城)”之称。现今的苏州已经成为“城中有园”、“园中有城”,山、水、城、林、园、镇为一体,古典与现代完美结合、古韵今风、和谐发展的国际城市。 00 苏州高新区壮丽天际线

2004年曾经成功举办世界遗产大会。2006年举办了第三届全国体育大会。 2007年12月22日,永久落户苏州太湖的全国首个旨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全国性一级民间社团组织——太湖文化论坛,在北京宣布正式成立。太湖文化论坛的成立将为世界文明的对话以及区域文明的合作搭建一个永久性的平台。太湖文化论坛永久坛址设在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花样年的太湖天城,太湖文化论坛常务理事会设在中国北京。2012年3月27日,苏州获得第53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单项赛)举办权。[3]苏州获评“2012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苏州是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也是中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

苏州是一个古老的城市,始建于公元前514年,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目前仍坐落在春秋时代的原址上,基本保持着“水陆并行、河街相临”的双棋盘格局和“小桥、流水、人家”的古朴风貌。

苏州是一个园林之城。市内古典园林是世界文化艺术的瑰宝,集中体现了东方造园艺术的精华。现保存完好的古典园林有60余处,中国四大名园中,就有拙政园、留园两个。

拙政园、留园、环秀山庄、网师园、狮子林、艺圃、耦园、沧浪亭、退思园9个古典园林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苏州是吴文化的发祥地。历史上文坛贤能辈出,绘画、书法、篆刻、诗文流派纷呈。评弹、昆曲、苏剧被誉为苏州文化的“三朵花”,昆曲是“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苏州是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也是中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

支付是不需要的,商家是要的

1860年(庚申年),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再破江南大营,乘胜进攻江苏省会苏州。

苏州经历一次浩劫(庚申之劫),清苏州知府下令放火,将繁华的城西阊门商业区彻底焚毁,大批市民逃往上海租界避难,成为後来上海居民的重要组成部分。

6月2日李秀成攻克苏州,废苏州府,改为苏州郡,作为太平天国苏福省的省会,建有李秀成金碧辉煌的忠王府。

Template:太平天国苏福省

1863年12月,戈登的常胜军配合李鸿章的淮军从太平军手中夺取苏州,恢复苏州府,时任江苏巡抚的李鸿章终于来到了他的正式驻地——江苏省城苏州。

但战後苏州全国经济中心的地位已经让位给上海。

在惨烈的战争中,苏州损失惨重,直到2004年底,苏州市(范围略大一点)的人口数仍然没有恢复到1860年以前范围略小一点的苏州府的人口数。

1895年的《马关条约》签订以後,苏州被辟为商端口,城南还设立了苏州日租界,但该租界始终未繁荣起来,只是後来在界内开办了瑞丰丝厂。

1906年沪宁铁路通车以後,阊门外石路地区一度有所恢复,1937年抗日战争中又受到重创。

清末民初,苏州商会总会统辖苏州、松江、常州、镇江四府和太仓直隶州各商务分会,与上海、江宁两地商会共管江苏商务。

苏州商会采取一系列措施扶持创办事业,苏州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因此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但苏州由于保守势力强大,发展竟不及附近的无锡等地,规模较大的有苏州状元陆润庠创办的苏纶纱厂。

民国——天堂不再、几近凋敝

宣统二年冬十月己卯(农历辛亥年十月初四,公元1911年11月5日),正当武昌起义成功,辛亥革命如火如荼,全国各省纷纷起义脱离满清统治之际,驻江苏省城苏州的江苏巡抚程德全迫于形势,宣布苏州和江苏独立,自任江苏都督。

苏州进入民国时期。

1912年,废苏州府,长洲、元和二县并入吴县。

1937年的日军入侵使许多园林被毁。

汪精卫统治时期,将江苏省会从镇江迁到苏州。

新中国——天堂再现、盛世重来

1949年4月27日,苏州解放。

同年苏州设市,属于苏南行政公署(省级)管理。

1950年代初,修复了拙政园等园林。

1953年,苏南行政公署、苏北行政公署和南京直辖市合并,成立江苏省。

下设苏州市(省辖)和苏州专区,苏州专区辖1市(常熟),9县(常熟、吴县、吴江、太仓、昆山、无锡、宜兴、江阴、震泽),专署驻苏州市。

1956年,将宜兴县划归镇江专区,原辖镇江专区的武进县划入苏州专区。

1958年8月25日,苏州市划归苏州专区领导;撤销常熟市,并入常熟县;无锡县划归无锡市领导,武进县划归常州专区。

1960年,撤销震泽县,并入吴县。

1961年,设立沙洲县(驻杨舍镇)。

1962年,苏州市仍改为省辖市。

原由无锡市领导的无锡县划入苏州专区。

1981年2月,国务院在关于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中,将苏州市同北京市、杭州市、桂林市一起列为4个全国重点环境保护城市,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一道被放在优先位置。

1982年2月8日,苏州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1983年,实行市管县体制,撤销苏州地区,苏州市辖1市(常熟)5县(太仓、昆山、吴县、吴江、沙洲)4区(平江、金阊、沧浪和郊区)。

1986年,沙洲县改设张家港市。

此後昆山、吴江、太仓和吴县陆续改设县级市。

1992年,苏州市开始开发河西新区(今苏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993年,苏州被国务院批准为“较大的市”,拥有部分立法权。

1994年,苏州在东郊的娄葑、跨塘、斜塘、唯亭、胜浦5个镇建立苏州工业园区。

1997年,苏州古典园林被列为世界遗产。

2001年,撤销县级吴县市,改设吴中区和相城区。

2004年6月28日-7月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8届会议在苏州举行。

2006年10月28日-10月30日,第二届世界健康城市联盟大会在苏州举行。

今天的苏州,中心城区依托5个县级市和发达的农村,已经成为中国最繁荣的城市之一。

苏州在历史上是哪个朝代的国都

苏州,位于江苏省南部,大运河流贯境内,太湖在市郊以西,多湖荡河流,而西郊又多山丘,益增胜概。

春秋时吴王阖闾元年(前514年),命伍子胥筑阖闾城,以为国都,是为苏州建城之始。秦汉为会稽郡治所,因原为吴地,故名吴县。秦末项梁、项籍在此起义反秦,盖当时江南风俗颇尚武勇,与后世绝异。东汉永建四年(129年),分浙江以西(包括建德以下的浙江东岸地)为吴郡,以吴为治所。汉末孙策、孙权初据江东,亦以吴为驻地,后乃移治京(今镇江),再移秣陵(今南京)

春秋时吴王阖闾元年(前514年),命伍子胥筑阖闾城,以为国都,是为苏州建城之始。秦汉为会稽郡治所,因原为吴地,故名吴县。秦末项梁、项籍在此起义反秦,盖当时江南风俗颇尚武勇,与后世绝异。东汉永建四年(129年),分浙江以西(包括建德以下的浙江东岸地)为吴郡,以吴为治所。汉末孙策、孙权初据江东,亦以吴为驻地,后乃移治京(今镇江),再移秣陵(今南京)

苏州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已有4000余年,而官方认定的建城史逾2500年,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城市之一,江南吴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历史上长期为江南地区一级行政区的首府和经济文化中心。早在东汉中期,就成为仅次于中国首都洛阳的全国第二大城市和世界十大城市之一,明清时期,更成为全国的经济文化中心。当时,苏州是全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世界十大城市之一。但19世纪时受到西方列强的冲击,上海开埠与之后太平天国的庚申之劫后,工商业衰败,人口锐减外移,苏州经历了长达一百多年的衰落时期。直到20世纪80年代左右,随着苏南模式(乡镇企业)的发展和众多开发区的建立,苏州经济开始快速发展,1978-2013年年均经济增长超过14%。据联合国的报告,苏州人口在2000年至2014年年均增长6.5%,在全球超过五百万人口的城市高居增长首位,也因此被认为是全球最具潜力的新兴城市。

您如果是问苏州这一片地区有多久历史。那要追溯到远古时代了(比如,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良渚文化中的赵陵山遗址,就距离现在有3700年~5000年的历史)

您如何是问苏州城,建城至今有多久的历史,那么该城是在春秋时期建立,作为吴国的都城。最早是吴王诸樊(在位时间是公元前560年~公元前548年),把吴国国都从太湖边上的梅里(现在的无锡梅村)搬迁到现在的苏州一带,筑城定都。距离今天大约是2580年左右。

如果是以吴王阖闾建成的那座姑苏新城为开始的话,该城始建于周敬王六年 (公元前514年),距离今天大约是2535年左右。

如果只是以《苏州》这个名称正式得名作为开始的话,那么“苏州”是到隋朝才得名的:当时隋朝建立后,变州、郡、县三级制为州、县两级。在隋文帝的开皇九年(公元589年)灭陈后废吴郡建置,以该城之西有姑苏山之故,把“吴州”改为“苏州”,这就是《苏州》正式得名的开始。如果按此计算,那么距离今天(公元2021年)是1432年的历史。

1860年(庚申年),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再破江南大营,乘胜进攻江苏省会苏州。

苏州古时称吴。苏州城始建于公元前514年,已历经2500多年的沧桑。古城基本保持着古代"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三纵三横一环"的河道水系和"小桥流水、粉墙黛瓦、古迹名园"的独特风貌。

苏州经历一次浩劫(庚申之劫),清苏州知府下令放火,将繁华的城西阊门商业区彻底焚毁,大批市民逃往上海租界避难,成为後来上海居民的重要组成部分。

苏州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近2500年历史。

苏州,简称“苏”,古称姑苏、平江。

苏州发现了许多远古文化遗址,尤其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良渚文化最为丰富,著名的有赵陵山遗址、少卿山遗址、绰墩遗址、草鞋山遗址、罗墩遗址等。

商朝末年,中国西北地区姬姓周氏族首领古公亶父之子泰伯、仲雍,避位让贤,从岐山下的周原,千里南奔,来到长江下游南岸的梅里,与当地居民结合,建立“勾吴之国”。

康复新液,是外科用药,主要成分为美洲大蠊干燥虫体提取物。本品为淡棕色的液体;气微腥臭,味甜。那么康复新液的作用与功效有哪些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康复新液的作用与功效|1.提升机体免疫功能|康复新液能提升巨噬细胞的吞食工作能力;提升网织红细胞及血细胞溶菌酶的特异性,使身体SOD值回暖,调整机体的生理学均衡。|2.疏通肠胃|康复新液属于刺激性较小的药物,对于肠胃不好的患者来说,适当的使用一些康复新液可以疏通肠道,促进胃部蠕动,也可起到促进消化的作用。除此之外,还应注意饮食清淡,不可过多服用康复新液,以免对人体造成不良影响。|3.促进创面愈合|康复新液是一个“提高溃疡愈合质量”的促愈合药。2005年至今的临床文献统计表明,康复新液大量应用在消化科、皮肤科、口腔科和肛肠科,临床研究资料较多;肿瘤科、外科、妇科、内分泌科、耳鼻喉科、感染科和烧烫伤科等科室。|4.抗肿瘤|康复新液有抗肿瘤的作用。康复新液具有明显的抑制癌细胞增殖活性,可降低黏膜损害的发生率。同时,还可增加消化道黏膜的厚度,可有效改善化学药物引起的副作用。|5.抗炎消肿|康复新液可抑制组织氨所致小鼠皮内色素渗出,和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此外,还能显著促进肉芽组织生长,促进血管新生,加速坏死组织脱落,迅速修复各类溃疡及创伤创面,对皮肤及粘膜创面均有良好的治愈效果

苏州历史是什么

约当夏商时期,赣东北、苏南、浙北及皖南地区,自成一个文化系统,同属于古干国。进入奴隶制社会门槛时(约当夏朝初年),太湖湖区上古干人建立有一个古干国。夏禹王治水来到太湖“禹期山”岛召开诸部落酋长会议,古干国酋长防风氏因迟到而被刑诛(此事孔子还谈论过)。此古干国地跨整个太湖地区,陆上的大基地早期在浙江德清的封禺山;后期是苏州望亭地区;水上的大基地应是西山岛和三山岛。此史况不仅一些古籍上多可考证,而且至今还可见有不少的古遗存:比如①今太湖大桥北口的渔洋山麓有一汪芒坟(防风氏国君名号曰汪芒);②湖中有大干山、小干山,望亭四周有不少的×干村、×干浜之地名;③更可一说的是吴王夫差最终为越兵所擒之地。阳山西北隅的地下穴道就叫“干遂”。

此太湖上的古干国,夏禹王杀其君而并未亡其国,它直至公元前680年前后被吴国皮然王所灭,余部又逃至江北扬州地面建立成“邗国”,到吴王寿梦时才被完全吞并掉。古干国在太湖地面立存至少达1400多年 (公元前2000年到前585年)——填补了苏州地方上古历史之大空白 古干国望亭月城示意图

苏州有2500年的历史,是历史文化古城,历史上文人辈出,最出名象江南才子唐伯虎,著名诗人范仲淹等等!苏州的历史是由文化谱写的诗曲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