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笙耀百科 >

请问谁有初中的数学名师教学视频

请问谁有初中的数学名师教学视频

初中名师资源@数学好教师整理

请问谁有初中的数学名师教学视频请问谁有初中的数学名师教学视频


?pwd=gw2m 提取码: gw2m

初中名师资源@数学好教师整理|升级版人教版初中数学|人教版初中数学-特教教学视频|黄冈中学初中数学|海南省初中数学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比活动获奖视频|各地比赛获奖视频|模拟教学《直角三角形中的射影定理》二等奖【周惠瑜】.flv|模拟教学《直角三角形中的三角函数》二等奖【张少云】.flv|模拟教学《一元二次方程实根的判别式与求根方法》一等奖【卢国仁】.flv|模拟教学《一元二次方程实根的判别式与求根方法》二等奖【柯璎倩】.flv|模拟教学《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二等奖【范雨】.flv|模拟教学《韦达定理及其应用》一等奖【肖科】.flv|模拟教学《韦达定理及其应用》二等奖【杜萍】.flv|模拟教学《简单的分式方程与根式方程》二等奖【史亚妮】.flv|模拟教学《简单的二元二次方程组解法》一等奖【郑若蕊】.flv

你好,所谓的名师这些头衔都是虚的,他们讲的一些东西其实并不适合真实教学。

还是建议找自己的老师辅导效果会比较好。

(百度传课网上有相关的初中数学的教学视频,可以搜索去看看)

高中数学自制教具有哪些

高中数学自制教具有:三角板,圆规,电脑,教师多媒体,磁条教具。

高中数学自制教具课程框架:高中数学新课程分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由若干模块和专题组成。必修课程由5个模块组成。

选修课程有4个系列,其中系列1、系列2由若干个模块组成,系列3、系列4由若干专题组成;每个模块2学分(36学时),每个专题1学分(18学时),每两个专题可组成一个模块。

高中数学自制教具体目标:

(1)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习中的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

(2)提高空间想象、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

(3)提高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4)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做出判断。

培智学校生活数学课中用到的教具和学具有哪些

培智学校生活数学课中用到的教具:电子版,视频投屏仪,实体数学模型,学具有:书、椅子、垫子、跳绳、珠子、绳子等。培智生活数学就是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初中数学自制教具图片及做法

初中数学自制教具图片及做法如下:

1、小猫钓鱼

适宜班级:大班,玩具功能:了解磁铁的穿透性和吸铁性,进行10以内数的分解组成,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取一个衬衣盒,底儿平放,盖儿立起做背景(上面用各种图案进行装饰),再用硬纸板做一个比盒稍矮一点的盒,上面镂空成水的波纹(鱼从水波纹中钓出)并贴草和泡泡等。

扣放在盒底的里面,在这两者之间放入穿有曲别针、身上写有数字的小鱼;再取一根吸管儿,一头拴上磁铁做成鱼竿儿;盒底的周围贴上小盒,盒上有可以更换的数字卡片。

2、瓢虫爬爬爬

适宜班级:小班,玩具功能:能根据纸片的不同颜色或不同形状进行一维排序。

制作材料:纸盒、彩纸(或纸板)、油性彩笔、塑料碗、壁纸刀、剪刀、双面胶

主体盒:用油性彩笔绘画出瓢虫形状,用壁纸刀刻画出可支持幼儿一维排序的豁口,后将制作完的彩纸用双面胶粘到纸盒上。

彩色纸片:采用幼儿常见的红、黄、蓝、绿四色彩纸,用剪刀剪出幼儿常见的图形(例如:圆形、心型、蘑菇型等),将剪出的纸片放到塑料盒中。

小学数学1-6年级教具 都有什么

完全小学数学教具箱必配仪器品种和数量见表1。 表1

序号器件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米尺M、dm、cm、mm四种单位个2可用多功能教具代替2量角器0~180°个13钢卷尺2m个14横式计数器二挡演示用个15竖式计数器五挡演示用个16演示算盘十三挡或十七档个17直角三角板60°、45°付18圆规木制或塑料制个1可用多功能教具代替9钉板390mm×590mm,演示用个110角演示器0~360°个111计数棒10根一捆,演示用捆1012钟面模型三针联动,演示用个113体积单位演示器一立方分米,四件套114圆柱体体积表面积演示器φ100mm×150mm套115圆柱圆锥体积比φ100mm×150mm透明套116几何行体模型长方体、正方体、实心圆柱套1空心圆柱、圆锥体和球17长方体棱长与表面积演示器套118圆面积圆周率演示器φ200mm套119容量单位演示器1000ml个120分数问题演示器1/1~1/6套121小学数学挂图套1

教学挂图,三角板,量角器,计算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体,计数器,圆规等等。

长方体、、圆柱的模型、圆规;,三角板,纸盒,卡片;量角器、直尺、量筒、量杯、正方体、长方体、计算器

小棒、小方格纸,圆,圆的分割图、圆柱体、圆锥体、长方体、正方体、长方体展开图。

挂图、计数器、小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圆锥、三角板、量角器、圆规

自己制作的各种几何体(长方体、正方体……),一套尺子(2个三角板、一个量角器、一个直尺)、圆规。不多就这些,没有太多,如果要加其他东西就多了。上述是主要的。

量角器、直尺、三角板、正方体、长方体、卡片、(计算机应该没把)

计数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模型、三角板、半圆仪

量角器、直尺、三角板、量筒、量杯、正方体、长方体、计算器

小学数学自制教具模型 [自制学具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

时代在进步,科技在进步,教学也在进步。如今的课堂上多媒体技术占据了主要的地位,自制学具似乎成了被遗忘的对象。虽然多媒体技术能够把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和声音等多种信息类型综合在一起,能够完成一系列交互式操作,具有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习效率的作用,可以生动、形象、直观地展示教学内容,但是自制学具取材方便,构造简单,容易制作,方便教学,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具有不容忽视的优势。

一、自制学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偏重于“动脑”,创造性地动手很少,因此,主管创造性思维的右脑一般处于“休眠”状态。自制学具紧密结合教材,灵活机动,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学具,不仅要进行创造性思维,更重要的是要把这种创造性思维物化。在动手过程中,还要不断对原有设计进行修正调整,这样就使学生动手、动脑能力更加协调,大大提高了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如,进行“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教学之前,布置学生自制学具,让他们用长方形纸板卷成一个圆筒,两头加上圆底盖。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就了解到,圆柱的侧面展开是一个长方形,它的长就是圆柱的底面周长,它的宽就是圆柱的高。当课堂上讲授这部分知识时,学生就能很容易得出“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圆柱的高”这一结论。

二、自制学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小学生正处于以具象思维为主的阶段,对于抽象思维不易理解,而数学知识往往又是比较抽象的,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把抽象的知识转变为直观、具体的知识。例如:在进行“梯形的面积”教学之前让每个学生剪好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上课时,让全体学生把两个梯形拼摆成一个图形,并提示学生按照以前学习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方法拼摆。学生拼摆已毕,再指名学生到前边演示自己的拼摆过程。学生观察拼摆出的图形,利用已经学过图形的面积求法求出梯形的面积。很自然地就推出了梯形的面积公式: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即S=(a+b)×h÷2。整个学习过程由学生动脑、动手、动口,教师适当给予指导,学生很轻松地就理解了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三、自制学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数学教学中如果只靠教师口头说理和乏味的分析,学生很难理解,运用自制学具就可以把一些难懂的数学知识转化为简单的、易懂的常识,能较好地处理好一些抽象的、难以理解的复杂的数学关系,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如:教学“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时,让学生把事先准备好的三个不同的圆,在直尺上分别滚动一周,测出三个圆的周长,再拿其周长和其直径相比较,得出:圆的周长总是直径长度的3倍多一点。这样避免了教师枯燥的讲解,学生也理解了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再如,教学“圆的面积”过程中让学生把事先准备好的圆按老师的要求剪拼,拼好后,学生发现,原来的圆变成了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它的长、宽分别是圆周长的一半和半径,但是面积并没有改变,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已经学过,很自然地就推导出了圆的面积公式。教师讲授课程时学生是轻松愉快的,学习效率很高。

四、自制学具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

现代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应该是一个被动的接受知识的过程,而应该是一个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开放地去探究、发现、再创造的过程。自制教具给了学生以很大的自由的空间,让他们奇思妙想,尽情发挥。例如: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时,学生利用自己制作的长方体探讨出了几种方法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除了计算六个面的面积和(相对的面面积相等)外,另外的几种方法基本相同,如剪掉上面和下面,剩下的四个面展开是一个长方形:长是(长+宽)×2,宽是长方体的高。剪下的两个面面积相等。从而推导出长方体的面积的另一个计算方法:(长+宽)×2×高+长×宽×2。虽然此方法终也可以归结为(长×宽+长×高+宽×高)×2,但这是学生自主探究出来的方法,也有可取之处。

五、自制学具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自制学具正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而且紧密结合所学的知识,可以把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中,因此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更大的思维空间,学生把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就可以让操作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源泉,就可以通过操作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在学中做,在做中创新。例如,学习了“圆的面积”这部分内容后,要求学生计算环形垫圈的面积。大多数的学生知道用大圆的面积减去小圆的面积。可是,另外一部分学生却把事先准备好的环形硬纸板用剪刀剪开,再把它拉直(不是很直),是不是就是一个“梯形”?小圆和大圆的周长就是“梯形”的上底和下底,环形的宽度就是“梯形”的高,用梯形的面积公式也可以计算环形的面积,经过多次验证,这一方法切实可靠。这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个创新。

六、自制学具有利于学生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

数学是一门探究的学科。传统的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无所谓探究,即使有,也是教师布置任务,让学生自己去研究。现在的教学,虽然融入了合作交流的过程,但是没有学生动手操作的参与是比较枯燥的,他们参与的情绪也不可能高涨,其结果收效甚微(越是低年龄段的学生表现越明显)。有了学生的动手操作效果则不同,他们愿意表现自我,愿意展示自我,并且能够根据他人的意见改进自己的操作,能够集思广益,把各人的优点集中在一起,其交流的结果也是可想而知的。如,教学“圆的面积”这部分内容时,各个小组中通过交流发现把圆剪成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形状越接近长方形。对这样的交流操作他们的态度是积极的,有利于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

实践证明,小学生容易理解的就是自身的动作。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课前学生自制学具,课上运用,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创新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又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掌握,促使技能技巧的形成和数学能力的发展,更好地理解数学,在数学学习上获得更多的成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