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笙耀百科 >

苏教版一年级10以内加减法课件_苏教版十以内的加减法课件

【“10以内数的加减法”教学谈】 正负数加减法视频教学

“10以内数的加减法”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内容。在学生系统学习1~5各数的认识和相应加减法之后,继续学习6~10各数的认识和相应的加减法就有所依托。主要内容有:6~10各数的认识和相应加减法、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几部分。分析显示,学生的认知基础是5以内数的组成和加减法,难点是正确说出算理,重点是提高口算的正确率与速度。现结合教学谈几点思考与做法。

苏教版一年级10以内加减法课件_苏教版十以内的加减法课件苏教版一年级10以内加减法课件_苏教版十以内的加减法课件


苏教版一年级10以内加减法课件_苏教版十以内的加减法课件


一、注重知识结构的分析

学生已有“把两个数合成一个数”用加法计算;“已知总数,去掉一个部分数,求剩下数”用减法解决问题的学习经验,所以教学这部分内容,主要是指导学生从看图数数计算过渡到想数的组成计算10以内数的加减法。教材编排首先是利用教具(学具)的拼摆,分析数的分与合;其次是通过直观图引进加减法算式,呈现算理;再次是通过练习强化算理,提高计算速度。这样编排,有利于学生的知识建构,使之逐步形成良好的迁移模式。

二、注重学习情境的创设

低年级学生学习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学习素材的感受与兴趣,现实的、有趣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容易激活学生的思维。教材编排结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了大量的生活实例,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呈现学习内容,注重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引入学习。在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挖掘教学资源,利用实物教具、挂图、课件等展示问题情境。比如,6、7的加减法,教材选用了采集标本、摘向日葵、摘石榴、蝴蝶采花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作为素材,教学时,我把第47页的图编成一个小故事,分几个场景制作课件呈现给学生。如,在美丽的森林里,一群小朋友去采集标本,其中有4人在捉蝴蝶,有2人在捉虫子;左边飞着2只蝴蝶,右边飞着5只蝴蝶。观察:看了这幅图,你想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体现了数学教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与年龄特点相结合的理念。

三、注重学习方式的选择

本单元的教学主要是借助观察和作来进行,所以在教学中应高度重视学生对实物图形、图画的深入观察和学具拼摆,以此丰富学生对6~10各数的认识和相应的加减法计算的表象,让学生在丰富的实物背景下更好地理解6~10的数概念和相应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本单元的加减法计算可以通过三种途径学生掌握:一是利用数的组成;二是用学具拼摆;三是对实物、图形的观察、计算。教学要充分体现“算法多样化”的理念,允许学生先用自己的方法计算,然后再逐步掌握其他计算方法。比如,教学6、7的加减法时,根据情境提出以下问题:1?郾图中一共有几个小朋友?2?郾画面上一共有几只蝴蝶?学生用小棒、玉米粒、等学具,经过观察分析、动手作、同桌互帮等方式得出结论,然后让学生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有的说,我数图上的小朋友人数,数得6人。有的说,我对着图上的人数手指,数得6人。有的说,我用摆小棒的方法,数得7只蝴蝶。还有的说,图上捉蝴蝶的有4人,捉虫子的有2人,4和2合起来是6人。左边有2只蝴蝶,右边有5只蝴蝶,2和5合起来是7只。交流中,学生利用“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用加法”的知识,引出加法算式,再次感知加法的含义。

四、充分发挥主题图的作用

本单元内容都以可读性强的主题图来呈现数学信息,这些图除了具有供学生数数、抽象数概念和理解计算方法及过程等功用外,还有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积极的情感态度等方面的作用。教学时,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主题图的育人功能,以促进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的全面和谐发展;另一方面要让学生学会读图的方法,学会有条理地表达图意。比如,在教学7的加法时,学生学习读图并提问:左边有5只蝴蝶,右边有2只蝴蝶,一共有几只蝴蝶?或者,5只蝴蝶在玩耍,又飞来2只,一共有几只蝴蝶?在教学连加法时,让学生用“有……添上……再添上……一共有……”的句式读图;在教学连减法时,教学生用“有……去掉……再去掉……还剩……”的句式读图。这样读图,有助于学生弄清算理,体会数学语言的表达方式,练好语言表达的基本功。

五、注重练习方式的灵活有效

本单元教材安排了大量“用数学”的内容,有助于学生加深理解加减法意义和巩固10以内加减法计算方法。在教学中要尽量学生自主探索,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选择有用的数学信息,获得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在设计练习时要讲究层次性、趣味性,还要有一定弹性,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刚入学的学生的练习应以游戏、竞赛、对口令、小组比赛等形式为主。比如,让学生通过作摆小棒、说对口令等方法掌握算理;设计“熊宝宝过生日”游戏:熊宝宝住在10号房间,它要过生日了,熊妈妈给小动物们发了一些口算卡片,请小动物们计算卡片上的题,得数是10的可以参加熊宝宝的生日。请小朋友们帮小动物算一算,看哪些小动物可以和熊宝宝过生日?这样设计,既可以激发学生主动练习口算的兴趣,又使学生的口算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同时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作者单位

临沧市二中小学幼教部

◇编辑:李瑞龙◇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说课稿: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

【 #一年级# 导语】如果教师有一份明确的说课稿,将会大大提升教学效率,提升课堂活跃性,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老师往往都有自己风格的说课稿,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授课技巧,它会成为你的一种魅力。以下是 无 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启发。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88页的教学内容。

2、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的口算的道理,能熟练地进行口算.

(2)使学生加深对11~20各数的认识,渗透加减法的关系,知道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3)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根据11——20各数的组成,正确地计算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

教学难点:理解口算道理,熟练计算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

二、说教学程序

(一)、复习旧知

1、口算开火车,复习10以内的数的加减法。

2、看图写算式,复习用一幅写出四道算式。

3、填空复习11——20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二)、新授

1、教学例5

(1)出示十三根小棒图,看写算式,并说一说各个算式求的是什么。

(2)用小棒摆一摆,说一说算理。

2、教学例6

(1)出示11根小棒,再出示2跟小棒,一共有多少根小棒?该怎样列算式?用自己的小棒摆一摆,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2)在计数器上演示11+2=13的过程。强调2要加到个位上去,强调十位上的一表示一个十,个位上的一表示一个一。

(3)演示从13根小棒中去掉2根小棒,还剩多少根小棒?该怎样列算式?用自己的小棒摆一摆,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4)请学生上台演示13-2=11的过程。使学生理解算理。

(5)学习加法和减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并简单介绍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三)、巩固练习。

1、老师任意指算式,学生说出该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看列算式。

3、做练习十五的第1——5题。

(四)、全课总结。

三、说教法、学法

(一)教法:

1、探索发现法

培养学生的探索学习能力是我们教学的主要目标。用过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小棒和拨计数器等方法,使学生探索发现计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精神,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兴趣。

2、法

例5时,教师起作用,使学生理解并明白2要和单根的一根小棒合并到一起。那么在例6时,就可以放手让学生动手摆一摆了。

3、实际作法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说课稿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为了学生更好的理解算理,采用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小棒,更好的直观的理解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算理。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作能力。

(二)学法:新课标指出,教学应更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而非学习结果,我们的教学应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本节课要让学生掌握的学习方法是:学会通过观察、作,知道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的口算的道理,能熟练地进行口算.会探索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探索的能力。

四、说练习作业安排和板书设计

本节课的练习安排的是教科书第88页的做一做和练习十五的第1—5题.

本节课的板书设计主要是例5和例6的小棒图和相应的加法减法算式.这样安排突出重点,简单大方.

五、本课自评

本节课在进行公开课之前我进行了比较充分的准备,并得到了数学教研组长贾老师的精心指导,因此整节课上下来,自己比较满意,

其他老师也反应和上节公开课相比有了很明显的进步.

本节课在教学环节上分为复习、新授和巩固练习三大部分。教学各个环节安排恰当。

在例5:10+3=13、3+10=13、13-10=3、13-3=10时,特别将算式后面的擦去,并提问:

10+3,10、3分别表示什么?这样列式求什么?

3+10,3、10分别表示什么?这样列式求什么?

13-3,13、3分别表示什么?这样列式求什么?

13-10,13、10分别表示什么?这样列式求什么?

使学生明白一幅能列四道算式的算理。

在例6时,特别采用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小棒和动手在计数器上拨一拨,使学生明白2要加到个位上去,和原来的一个一合起来一共是3个一。使学生明白算理。

在巩固练习时,出示8个写有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算式的动物,让学生小动物找朋友。寓教于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学习兴趣浓厚,这样安排使学生在愉快的教学氛围中学到了知识。

本节课通过自我反思和其他教师的指点,发现还有一些地方有待改进:

1、在做练习时,应该让学生先不要拿笔,听老师讲完注意事项之后,再让学生拿出笔来动手练习更合理。否则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拿出笔来,会有部分学生存在不听讲的现象。

2、在授课过程中,教师的动作不够干脆利索,应改进。

3、在讲解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时,应适当的讲解减法算式中被减数和减数的区别。

本节课经过众位经验丰富的教师的点评,使我获益匪浅。在此感谢!

一年级数学《1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以及混合运算》课件【三篇】

【 #课件# 导语】数学教学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利用教学辅助设备来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创设情境,也可以通过对比创设情境。“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件是激发学生兴趣并给一堂课确定基调的话,要恰到好处,形式活泼,吸引人,打动人,让听课者回味无穷。下面是 整理分享的一年级上册数学《1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以及混合运算》课件,欢迎阅读与借鉴。

【 篇一 】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连加、连减的意义,掌握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计算。

2.初步培养学生连续看图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教学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正确计算连加、连减式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

全班学生开火车口算。

2.看图列式计算。【演示课件“加减法含义”】

有几只小鸡在吃米?又走来几只小鸡?求一共有几只小鸡?怎样列式计算?

出示

为什么用加法?(要求一共有几只小鸡,就要把吃米的3只小鸡和又走来的2只小鸡含并起来,所以用加法计算。)

现在一共有几只小鸡在吃米,走了几只?求还剩几只?怎样列式计算?

出示

为什么要用减法?(要求还剩几只,就要从整体5只里面去掉走了的2只小鸡,所以用减法计算。)

同学们对于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得非常好,今天我们就要应用它进一步学习新知识。

二、指导探索

1.教学连加

(1)理解连加的意义【分步演示课件“连加”】

有几只小鸡在吃虫子?走来几只?一共是几只?你是怎么算的?(3加2等于5)又走来1只,现在一共是几只?你是怎么算的?(5加1等于6)

如果把这幅图连起来看,应该怎样叙述它的意思呢?(学生叙述题意:有3只小鸡在吃虫子,走来2只小鸡,又走来了一只小鸡,现在一共有几只小鸡?)

要求一共有几只小鸡?谁会列式?你是怎么想的?有和他想法不一样的吗?

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老师板书

教师范读算式:3加2再加1等于几。

学生齐读算式。

说明:在一个算式里,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相加叫连加。(板书:连加)

连加的算式怎样计算呢?下面我们就一起研究这个问题。

(2)研究算法

能直接算出结果吗?结合这道题的意思想一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归纳出:先算再算。

板书

学生自己叙述的计算过程。

(3)练习:(出示“做一做”中的道题)

学生摆学具并列式计算。

订正时问:这幅图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算的?

2.教学连减

(1)理解连减的意义

一共有几颗星星?剪去了几颗?还剩几颗?你是怎么想的?(8减3等于5)又剪去了几颗?现在还剩几颗?你是怎么算的?(5减1等于4)

如果把这幅图连起来看,就是有8颗五角星,先剪去了3颗,又剪去了1颗,求还剩几颗?

谁能自己再叙述一下这幅图的意思?(在学生叙述的基础上指名叙述图意。)

要求还剩几颗?怎样列式?

板书

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你知道这样的算式叫什么算式吗?(板书:连减)谁会读这个算式?

(2)研究算法

结合题意,互相说一说怎样计算在学生讨论的基础理论上归纳出:先算,再算。

板书

学生练习说的计算过程。

(3)练习。(出示“做一做”的第二题)

学生摆学具并列式计算。

订正时问:这幅图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算的?

三、巩固练习

1.看算式摆学具

出示:□□

让学生用学具摆出这两道题,要求边摆边叙述题意。

2.完成练习十二的第1题和第7题。

【 篇二 】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能够正确地进行10以内的连加连减计算。

2、让学生经历算法多样化的过程,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计算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3、培养学生在学习探索中积极合作与交流的精神,动手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连加连减的算法。

教学重点:

连加连减的算理。

教具准备:

挂图、小方块、学具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自主探索

1、创设情境,发现信息

漂亮的花果山上,调皮的小猴子还在跳水嬉戏,今天又来了一群可爱的小兔子。

:仔细看(出示挂图),把画面从上到下观察完整,你发现了哪些跟小兔子有关的数学信息?

预设:原来有4只小白兔,先来了3只小黑兔,又来了2只小灰兔。

2、根据信息,提出问题

: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预设:一共有几只小兔子?

:“一共有几只小兔子?”是什么意思?

(如不能回答动态演示兔子变化过程,“第三幅图中的兔子是有哪几部分组成的?”)

预设:把小白兔、小黑兔、小灰兔合起来。

:合起来用什么法来计算?谁来试一试?

预设:4+3+2=追问:4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

二、算法交流,分析比较

:4+3+2等于多少呢?咱们借助学具来摆一摆。如果一个方块表示1只小兔,小白兔用几个方块表示?小黑兔呢?小灰兔呢?

(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来理解算理)

(1)小组合作

同位边摆边说一说你的想法。

(2)展示交流

:谁上投影仪上来说说你的想法?

预设1:边摆边说。我是一个一个的数的。4+3+2=9预设2:我是算出来的。先算4+3=7,7+2=9追问:划横线的7是哪来的呢?

预设:4+3的得数。

:谁听明白这位同学的想法了?你能向他这样说一说先算什么?在算什么吗?

多找几位同学说。

同位互说。

师齐说,师板书。4+3+2=97(3)小结

:请观察今天学的算式跟前面学过的算式有什么不同?

像这样把3个或3个以上的数加在一起的运算就叫“连加”。

谁能说说连加的算式怎么计算?

三、沟通联系,促进发展

:你能像说小兔子的信息那样,用一句话把跟小猴子有关的信息说给大家听吗?

预设:原来有5只小猴子,次跳下来1只,第二次跳下来2只。

:根据信息,提出问题?

预设:还剩几只猴子?

:“还剩几只猴子”是什么意思?

预设:从5里面减掉跳下来的就是还剩的。

:你能列个算式吗?

预设:5—1—2=

追问:5表示什么?1表示什么?-1是什么意思?2表示什么?-2又是什么意思呢?

:5-1-2等于多少呢?自己像刚才那样通过摆学具看一看。

(1)小组合作

同位边摆边说一说你的想法。

(2)展示交流

:谁来说说你的想法?先算什么,在算什么?请边摆边说。

预设:先算5-1=4;再算4-2=2追问:4是怎么来的?

师生共结:5-1-2=4你能给类似这样的算式起个名字吗?

(3)总结

仔细观察连加连减这两道题,他们的运算顺序有什么共同点?

四、联系实际,灵活应用

1、P541P5522、你能讲一个连加的数学故事吗?

例如:我有3只铅笔,妈妈又给我买了2只,爸爸又给我买了4只,一共有多少只?

2、你能讲一个连减的数学故事吗?

例如:我原来有10块糖,给了弟弟3块,又给了哥哥4块,还剩几块?

五、感悟收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哪些知识?你学的高兴吗?你还学到了什么?

【 篇三 】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知道连加连减的含义和运算顺序。学习有关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计算。

2、在观察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在作、讨论、交流中培养学自主探究的能力,得出多样的算法。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学习兴趣,使学生想学、乐学、会学。初步感知连加连减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学会运用连加连减,理解多样化的计算方法中的一种或几种。

教学难点:

连加连减的含义,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

教学关键:

学习有关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以旧引新

师:放假时,你们喜欢和爸爸妈妈去外游玩吗?有一位叫小明的小朋友,去乡下的奶奶家玩了。(出示:小明)

一大早,小明的妈妈就带着他一起乘上“口算号”公共汽车出发了。来,我们都看看有哪些口算,也来算一算吧!

4+15+25-28-210-43+4

5+37+13-16-26-67+3

师:小明看到路旁的小鸡正在吃米。你说出图中的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解决吗?

生:原来有5只小鸡,又来了2只,现在一共有多少只?5+2=7

生:原来有5只小鸡,又来了1只,现在一共有多少只小鸡?7+1=8

师:不一会儿,他们来到了奶奶家,奶奶正在院子里喂鸡呢,小明可是个懂事的孩子,连忙跑过去帮奶奶喂鸡。引出例1。

二、结合情境,探究新知

(1)理解情境

师:看,有几只小鸡在吃米?(演示5只小鸡在吃米)然后来了几只?(演示来了2只)后来了几只?(演示来了1只)

师:你能将喂鸡的过程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并提出数学问题吗?(如果说不好,可重复演示课件)

生:小明在喂5只小鸡,跑来了2只小鸡,又跑来1只小鸡,现在一共有多少只小鸡?

师:口才不错,你说得真完整。

(2)列式

师:要求一共有几只小鸡:小朋友们会列式计算吗?

5+2+1=8

(3)理解列式的意义

师:真聪明。我们来读读这个式了。

地上的小鸡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三部分)

师:原来要求一共有几只小鸡,还可以直接把5、2、1三个数加起来。

师:这样三个数或三个以上的数加在一起叫做连加。(板书)

小结:刚才的5+2=7相当于5+2+1的第几步?(步)

7+1=8相当于8+2+1的第几步?(第二步)

看来今天我们学习的算式更加简单,更加直接。

(4)探究计算方法。

师:这个式子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生(齐)先算5+2=7,再算7+1=8(师在学生回答的同时板书演示“搭桥”法,即在5+2的下面画横线并在线下写出得数7)

师:1与谁相加?(7)

(5)练一练。师:请看图,会一边摆一边说图意吗?(一个学生上来演示。)生:先摆4根小棒,再摆3根小棒,后摆1根小棒。现在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呢?

列式:4+3+1=8

师:然后打开数学书72页,填一填。

1与谁相加?怎样得到的?

小结:计算连加时,我们一般先算出前两个数的得数后,再加上第三个数。也就是说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板书:从左往右)

学生齐说计算方法。

三、突破难点,巩固练习

(1)演示情境

看,小鸡们吃饱了。(演示小鸡跑走图)

(2)合作探究

师:看了这幅图,你会编个数学问题来考考大家吗?(同桌交流,再回答)

师:要求还剩下多少只小鸡,怎样列式更简单呢?(板书:8-2-3)

师:这个算式就叫做(生:连减)今天我们学习的是(连加、连减)

师:这道题我们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生:8-2=6,6-3=3

师:3从哪里减(6),6是什么?(8-2的结果)(师同时板书演示“搭桥”法)

小结:连减的计算方法:先把前两个数相减,得出小得数后再减去第二个数。

(3)练一练

师:什么意思?谁上来摆一摆?说一说

生:原来有10个三角形,先拿走3个,再拿走5个,还剩多少个?

师:我们也来摆一摆,说一说。

小结:喂完小鸡后,小明也认识了今天的两个新朋友,它们是谁?都是按怎样的顺序进行计算的?(从左往右)

书第73页第2题,第74页第5题同桌说图意,先不做。汇报,再做。

小明真是个好孩子,妈妈买三种食品给他吃,请你帮小明想一想,算一算,小组合作,先说题意,再说算式。(连加)谁来试一试?

生说师在黑板上摆:我买了……一共多少元?

妈妈没空,给了10元钱给小明,记得剩下的钱要还给妈妈。谁来试一试?(连减)

生说师在黑板上摆:我用10元买了……还剩多少元?

小组合作,汇报。

四、总结

今天小明去了奶奶家,收获多吗?你也说说学会了什么?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连加连减课件

导语:让学生在观察欣赏、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动手作、合作交流、自评互评等活动中,学习数学、享受数学。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连加连减课件的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连加连减课件

教材分析:

连加连减知识是在学生学习10以内加减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安排的。目的使学生理解掌握这两类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运算,从而提高学生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为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打下必须的基础。连加连减虽然不是加法和减法单元的教学重点,但却是难点之一。教材先通过例1教学连加,然后呈现例2教学连减,接着通过一系列的练习,逐步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连加连减算式的含义,巩固对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的认识。

学情分析:

作为本单元的难点之一,学生要熟练掌握连加连减知识并不容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这一知识的自身特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鼓励学生联系具体情境,多观察、多讨论、多表述,在多样的活动中理解其含义及运算顺序,学会计算方法,使学生全面领会掌握连加连减知识。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情景建立连加连减的数学模型,理解连加、连减的具体含义,会进行10以内连加连减的计算。

2.培养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获取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增进团结意识,提高协作能力。

4.使学生在理解掌握知识的同时,体会连加连减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到学数学、用数学的快乐。

教学重点:

1.用自己的话表达图意,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

2.掌握运算顺序,学会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

设计思路:

长期以来,计算教学忽视了教学本身的人文因素,脱离了学生个体。因此,计算教学总是与单调、枯燥连在一起。新课标的实施,给计算教学注入了新的血液。新课标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现实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本教学设计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设计了现实、生动、活泼,充满童趣的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欣赏、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动手作、合作交流、自评互评等活动中,学习数学、享受数学。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棒、算式卡片等。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口算。(课件出示口算题)

〔设计意图:连加连减知识是在学生学习了10以内加减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安排的,因此对10以内加减法做适当的口算练习是有必要的。通过以开火车的口算形式,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为后续学习新知做好准备。如:师:“小火车呀,开呀开起来,开到哪里去?”生:“开到我这来呀!”〕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教学连加

(1)课件演示P72页主题图;

(2)学生观察情景图,完整说图意,并提数学问题。

(3)学生汇报交流:草地上有5只小鸡,跑来了2只,又跑来了1只,这时草地上一共有几只小鸡?

(4)学生在练习本上尝试列式,再指名口答。

(5)学生汇报结果,老师板书出示:5+2+1=

(6)揭示课题:我们已经学习了两个数相加,今天的算式是三个数相加,这样的算式我们称为连加。板书:连加。

(7)动手作,合作探究计算方法。

①学生同桌摆小棒研究连加计算方法,老师巡视指导。

②学生代表演示摆法和算法。

③提问:想一想5+2+1先算( )加( )得( ),再用( )加( )等于( )。教师相应板书计算步骤。

④小结:三个数连加,先用前面的两个数相加,再用得数加第三个数。

(8)读算式:5+2+1=8读作:5加2再加1等于8。

2.教学连减

(1)课件演示P72主题图;

(2)学生仔细观察图,完整说图意,并提数学问题。

(3)学生尝试练习后再汇报结果,老师板书:8-2-2=

(4)揭示课题:像这样的算式我们称为连减。板书:连减。

(5)动手作,合作探究连减的计算方法。

①学生同桌摆小棒研究连减的计算方法,老师巡视指导;

②请学生代表汇报摆法和算法;

③出示想一想:8-2-2先算( )减( )得( ),再用( )减( )等于( )。教师相应板书计算步骤。

④小结:三个数连减,先用个数减去第二个数,再用得数减去第三个数。

(6)读算式:8-2-2=4 读作:8减2再减2等于4。

3.巩固练习

①学生编2道连加、2道连减算式,学生分组练习。

②教科书P72“做一做”(让学生完成,全班反馈,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新课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本环节的设计注重让学生在观察欣赏、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动手作、合作交流、自评互评等多种活动中学习数学、享受数学,并得到全面发展。〕

三、游戏:

请同学上台表演,学生注意台上同学人数的变化。

1.先请5个同学站在台上,接着走了2个,又走了1个,后剩下多少个?(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式计算,再集体订正。)

2.先请4个同学,再请2个同学,再请3个同学,现在一共有多少个同学?(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式计算,再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游戏活动的设计符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学生在充满欢乐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学习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四、拓展提高

1.猜一猜:我们学校的电话号码。学生计算7道题,每一题的计算结果连起来就是我们学校的电话号码。

(7532754)4+1+2= 9-1-3= 7-3-1= 9-3-4= 2+4+1= 8-2-1= 10-2-4=

2.开放题。笔记本每本3元,橡皮擦每块1元,圆珠笔每支3元,套尺每副2元。如果你买了其中的三种物品,算一算,要用多少钱?小红有10元钱,买了其中两样物品,还剩多少钱?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意在增强学习数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同时,让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总结:

1.学生谈谈这一节课学会了什么?

2.拓展延伸:学生说一说有关连加、连减的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如:妈妈买了10个苹果,我们家星期一吃了2个苹果,星期二吃了3个苹果,还剩几个苹果?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是让学生说一说有关连加、连减的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3.总结。

小学一年级数学的课件

小学一年级数学的课件应该要怎么制定才能激起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呢?下面是我给大家的小学一年级数学的课件,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篇一:小学一年级数学的课件

教学目标:

1.以生活中有关左右的真实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2.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理解其相对性。

3.能用左、右描述物置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谈话:听说小朋友的歌唱得可好听了,给老师们唱一首歌吧。学生唱《左手和右手》。

提问:这首歌的名字是什么?(《左手和右手》)小朋友,哪只手是你的左手,哪只手是你的右手?

二、认识左右

1.强调左右手的作用,加深对左右的认识

提问:咱们都有一双灵巧的手,它们可是一对,左手和右手可以做些什么呢?

2.找找身体上的左右

提问: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有着很多像左手和右手一样的,看一看自己的身体,你能找出像这样的一左一右的吗?(能)请你一边找一边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学生活动,寻找身体上的左右。

提问:“谁愿意和大家说一说你身体上的一左一右的?老师建议,他说到哪儿,咱们也就指到哪儿行吗?”

生汇报寻找结果,边说边指,其余的同学也跟着指一指。

讲述: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找到了这么多一左一右的,连老师都佩服你们了。现在我要看看你们身体上的这些伙伴配合如何,咱们做个“听口令,帮动作”的游戏。

3.游戏:听口令做动作

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

左手拍左肩,右手拍右肩

右手摸右耳,左手摸左耳

右手拍左腿,左手拍右腿。

前拍拍,后拍拍,左拍拍,右拍拍,上拍拍,下拍拍。

左脚跳两下,右脚跳两下

左手叉腰,左手举起来,向左弯弯腰。

右手叉腰,右手举起来,向右弯弯腰。

4.各种方位介绍同座位。

谈话:今天有这么多的老师和我们在一起,他们很想认识你们,谁能用前后左右来介绍介绍你周围的同学?(先请两个生说一说,再同位互相说。)

提问:在这些同学中有你的吗?你的朋友坐在第几组?第几位?左边还是右边,让我们猜一猜好吗?

提问:你能用左边右边来说一句话吗?可以说说这间课室的摆设。

[评析:用学过的各种方位来介绍自己的同座位,对“左右”这一方位进行延伸。学习“左右”,并将这部分知识用到生活中,体验学习与生活的联系。]

5.理解位置的相对性

(1)介绍文具的位置。

新学期开学,蓝猫商店进了一些学习用品,小朋友,你们想去看看吗?有哪些学习用品呢?它们是怎样摆放的?

先自由说文具的位置,再体交流。

(2)提问:谁来说一说铅笔的摆放位置。:为什么铅笔一会儿在左边,一会儿又在右边?(对于尺子来说铅笔在它的左边,对于笔盒来说铅笔在它的右边)。

(3)设疑:第二个是什么文具?是尺子还是笔盒?同学们可以讨论讨论。请双方代表上台辩论,明确物体的位置是从右数还是从左数。

[评析:设计目的有三年:一是通过“蓝猫商店的文具是怎样摆放的,你能介绍吗?”,这一开放式的提问让每个学生都可以用不同的方式介绍文具的位置。二是铅笔对于不同的文具来说,它的位置也就不同。体现左右的相对性之一。三是“第二个文具是什么”的设计,引发学生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结果不同的色论,进一步明确物体的位置,认识学习左右的重要性。]

过渡:同学们用左右为我们介绍了蓝猫商店的文具,大家说的很好。下面咱们来轻松轻松。

1.学生齐唱《健康歌》。

2.喜欢这首歌的同学请举右手(学生举手),老师也非常喜欢(师举起右手),我举的是右手吗?有不同意见吗?为什么?明确:站立的方向不同,因此左右也就不同。

3.同座位的同学握手,再次验证左右的相对性。

三、练习

1.提问:瞧,你们看见图上有什么?“上下楼梯请靠右行”是什么意思,你知吗?

小结:判断时应把自己当成上下楼梯的人。平时我们上下楼梯和走路时,也要像这些小朋友一样靠右走。在校园里同样,马路中咱们也该遵守交通规则。

2.游戏:猜一猜。

小朋友们,你们在课间喜欢做些什么游戏呀?这些小动物想和你们做捉迷藏的游戏,你们欢迎吗?

蓝猫的右面是小兔 米奇在蓝猫的上面

孙悟空在蓝猫的左面晓熊在米奇的左面

哈利在米奇的右面

师生共同活动。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这节课你认为哪个小朋友表现得好?也可以说说你自己。老师表现得怎样?

篇二:小学一年级数学的课件

一、教学分析

本册一共分为十个单元:数一数、比一比、1~5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物体和图形、分类、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及总复习,其中也包括两个数学活动:数学乐园和我们的校园。

《数一数》这一单元同通过让那个学生数1~10以内的数,也初步感知10以内各数,体会到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数是人类的。

《比一比》这一单元包括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比多少”,另一部分师“比长短、比高矮”。这些内容是学习认数、计算和量的准备性知识。通过这些内容学习,使学生初步感知“多”、“少”、“长”、“短”、“高”、“矮”的含义。

《1~5的认识和加减法》、《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各数的认识》通过让学生初步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让学生认识20以内的数,并初步尝试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5以及10以内数的口算,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

《认识物体和图形》、《分类》让学生认识物体,感知图形的形状,建立初步的形状感知,并会对各种图案图形进行分类。

《认识钟表》这一单元对学生而言并不陌生,因为学生在生活中有所接触,但是本单元让学生更加清楚的学习,通过认识钟面,从而认识整时、认识半时。

《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般总称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除了认数和计算以外,还安排了常见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比较多少、长短和高矮,简单的分类,以及初步认识钟面等。

本册教材主要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数感及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学习习惯、合作与交流的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自己有用的知识,对学生进行有效地思想品德教育,初步了解一定的学习方法、思考方式。

二、学情分析

我所任教的班级是一年1班和3班,两个班级的人数分别是42和41,他们都是一群刚从毕业的孩子,一年级对他们而言是步入了小学生的行列,成为了一名正式的小学生。由于刚从过渡到小学,他们对小学生的一些习惯还不能,往往带有在时候的一些做法:比如调皮捣蛋、行为习惯不好,注意力不集中等等。现在作为一名小学生,和在有着很多的不同,很多孩子都不能适应,而且孩子所在的也不同,接受的知识也不一样,所以一年级让孩子养成习惯,进行教学应该因人而异,也可以说一年级师辛苦的一年。但是我相信只有认真负责,关心爱护学生,积极努力工作,我相信可以使自己所在的班级的学生能使整体达到相同的水平,尽量少出现与坏的学生,使每个学生爱学习,会学习,知识水平能大径相同。

三、教学目标: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 “>”、“<”,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指导思想

五、教学重、难点:

1、会读写20以内的数

2、熟练地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

3、理解20以内各数的组成,初步领会“个位”和“十位”的含义。

4、20以内的退位减法。

六、教学措施

1、课前5分钟让学生来做口算20道,以便养成每课口算的习惯

2、督促学生做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尤其是坐姿、写姿书写习惯。

3、课堂教学与家庭教学实践相结合,让学生不仅在教学中获得知识,更在生活中找到和学到知识。

4、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选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电教媒体。

5、让学生去找生活中的数学,并阅读关于数学故事,不仅学到数学的有关知识,还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口头能力。

6、对学生比较薄弱的知识上多辅导

7、培养学生的预习和复习习惯,预习新知识和复习时都要从想、看、测、疑、订等方面入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