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笙耀百科 >

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_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及推论过程

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有哪些

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有V=Vo+at、x=V0t+1/2at^2、V^2-V0^2=2ax。其中a为加速度,Vo为初速度,V为末速度,t为该过程所用时间,x为该过程中的位移。

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_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及推论过程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_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及推论过程


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_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及推论过程


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

速度时间公式:V=Vo+at

位移时间公式:x=V0t+1/2at^2

速度位移公式:V^2-V0^2=2ax

其中a为加速度,Vo为初速度,V为末速度,t为该过程所用时间,x为该过程中的位移。

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公式

1:在T,2T,3T……nT时间末,瞬时速度比 1:2:3 :……:n

已知a且不变(匀加速运动) Vt=at

Vt1:Vt2:Vt3:……:Vtn=at1:at2:at3:……:atn=t1:t2:t3:……tn=1:2:3:……:n

2:在T,2T,3T……nT时间内,位移的比=1:4:9:……:n^2

还是已知a不变,根据S=0.5at^2, 得出 S1:S2:S3:……:Sn=1:4:9:……:n^2

3:在个时间内,第二个时间内,第三个时间内……第n个时间内位移比 S1':S2':S3':....:Sn'=1;3;5;..;2n-1

先画图,a还是不变 ,S1'=S1 ,S2'=S2-S1,S3'=S4-S3,Sn'=Sn-Sn-1

根据2可以得出

4: 由由静止开始,通过连续相等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T1:T2:T3:……:Tn=1:根号2 -1:根号3 -根号2:.....:根号n-根号n-1

先画图S相等,a相等。

T1=根号下 2S/a

T2=根号下(22S)/a - 根号下 2S/a

T3=根号下(32S)/a - 根号下 (22S)/a

Tn=根号下(n2S)/a - 根号下 [(n-1)2S ] /a

你比一下 就可以得出

速度公式:Vt=V0+at

位移公式:s=V0t+1/2at^2

速度位移公式:Vt^2-V0^2=2as

平均速度公式:平均v=(V0+Vt)/2

在任意2个连续相等的时间T内,发生的位移是Sn、Sn+1(n+1表示右下的东东).它的加速度可以用公式:a=(Sn+1-Sn)/T^2

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

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有V=Vo+at、x=V0t+1/2at^2、V^2-V0^2=2ax。其中a为加速度,Vo为初速度,V为末速度,t为该过程所用时间,x为该过程中的位移。可以这样说,力使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一直保持匀变速不变。更简洁的说就是,力使物体保持匀变速不变。

加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变速运动。虽然物体的速度随着时间发生变化,但物体的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均不随时间变化。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一直保持匀变速这种状态不变。或许‘匀变速’也可称为一种运动状态。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如下:

1、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均不随时间变化。

2、当加速度和速度同向时,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加速度和速度反向时,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3、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0、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有哪些?

v0、vt分别为初速度和末速度,a表示加速度,s表示位移,t表示时间。

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

2、有用推论Vt2-Vo2=2as;

3、中间时刻速度Vt/2=(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

6、位移s=V平t=Vot+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

8、实验用推论Δs=aT2(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

s、t、a、v0、vt,这五个物理量中只有三个是的,可以任意选定。只要其中三个物理量确定之后,另外两个就确定了。

每个公式中只有其中的四个物理量,当已知某三个而要求另一个时,往往选定一个公式就可以了。如果两个匀变速直线运动有三个物理量对应相等,那么另外的两个物理量也一定对应相等。

以上五个物理量中,除时间t外,s、v0、vt、a均为矢量。一般以v0的方向为正方向,以t=0时刻的位移为零,这时s、vt和a的正负就都有了确定的物理意义。

扩展资料

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的常用求解方法

1、一般公式法:根据题目条件选用公式联立求解。

2、平均速度法:若题目不涉及加速度a应优先选用平均速度公式求解。

3、比例法:对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与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可利用上述比例关系求解。

4、逆向思维法:把运动过程的“末态”作为“初态”,将运动过程反向研究的方法,一般用于末态已知或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问题。

5、图象法:利用运动图象的特征解决直线运动问题,能将复杂的物理过程简化处理,提高解题效率,培养思维能力。

6、极值法:根据题目条件列出方程,利用数学方法求解,如二次函数思想、根的判别式等,一般用于解决极值问题。

求解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注意公式的适用条件。

2、公式中涉及的s、a、v0、vt均为矢量,使用时应注意方向性,应规定一个正方向,方向与正方向相同的取正值,与正方向相反的取负值。一般以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

3、解题时注意弄清运动过程、已知量和待求量,结合题设条件,恰当选择公式和方法求解。

4、对多过程问题,应注意各过程中的v、s、t的联系。

5、对汽车刹车,飞机降落后在跑道上滑行等匀减速直线运动应注意时间过量的问题。

6、检查判断所求结果是否与题设条件、生活实际等相吻合。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匀加速直线运动

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是什么?

公式:s=v0t+a(t^2)/2,v^2-v0^2=2as。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

以下的v均代表末速度,v0代表初速度,a表示加速度,s表示位移。

(1)速度公式:vt=v0+at。

(2)平均速度公式:V=(v0+vt)/2。

(3)位移公式:s=v0t + 1/2at^2。

(4)速度-位移公式:vt^2 - v0^2=2as。

注意事项:

1、当物体的加速度保持大小和方向不变时,物体就做匀变速运动。如自由落体运动、平抛运动等。

当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就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如竖直上抛运动。

2、加速度可由速度的变化和时间来计算,但决定加速度的因素是物体所受合力F和物体的质量M。

3、加速度与速度无必然联系,加速度很大时,速度可以很小;速度很大时,加速度也可以很小。例如:炮弹在发射的瞬间,速度为0,加速度非常大;以高速直线匀速行驶的,速度很大,但是由于是匀速行驶,速度的变化量是零,因此它的加速度为零。

4、加速度为零时,物体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相对于同一参考系)。任何复杂的运动都可以看作是无数的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加速运动的合成。

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是?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里的位移之是一个恒量,即s2-s1=△s=at2(s1、s2必须是连续相等时间间隔内的位移)。

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均匀变化的直线运动,即加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其速度时间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表示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都相同,即速度(v)的变化量与对应时间(t)的变化量之比保持不变(加速度不变),这样的运动是变速运动中简单的运动形式,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公式总结:

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

2、有用推论Vt2-Vo2=2as。

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

6、位移s=V平t=Vot+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

8、实验用推论Δs=aT2{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

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