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笙耀百科 >

汛期安全教育 夏季汛期安全教育

汛期安全教育知识

2017年汛期安全教育知识

汛期安全教育 夏季汛期安全教育汛期安全教育 夏季汛期安全教育


“汛期”就是河流水盛的时期,汛期不等于,但是一般都在汛期。对此,我们的教师、家长、幼儿都要掌握一定的防汛知识,安全度过汛期。

汛期安全教育知识 1.汛期气候多变、突变、常会出现打雷闪电、大暴雨、冰雹、龙卷风等灾害性天气。

2.汛期极易发生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及山洪暴发等自然灾害。

3.密切关注气象部门的天气预报和预警信号,了解掌握预报预测,做好防洪自护。要认真学习有关汛期防灾抗灾的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4.不到易发生山洪(河溪边、沙滩,低洼处)区域游玩逗留。

5.不到易发生山体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危险区域或危房里活动停留。

6.不到溪、河、池塘、水库等水域戏水、游玩。

7.需过溪河要找桥梁通过。不要涉水过抗、过溪、过河,更不要冒险抢渡溪河。

8.不到小溪、河流等水域捕鱼玩耍。

9.遇到灾害性天气尽量不外出,已出门在外的要寻找安全的地带避灾自护。

10.要熟记学校应急信号,应急转移路线和地点,需紧急转移时,要听众学校统一指挥,及时有序地安全转移。

11.途中遇险时,不必惊惶失错,应迅速进行避险自救或寻找求助求救的'办法,不能冒险行事。

遭遇雷雨天气时,若身处室内怎么办?

1、要及时关好门窗,防止雷电直击室内和球形雷飘进室内。

2、要注意用电安全:不要用湿手、湿布触摸、擦拭电气外壳,更不要在电线上晾衣服或者悬挂物体,不要随便插拔电器。如发现绝缘层损坏的电线、灯头或者开关插座,要及时请专人检修,切勿乱动。

3、一旦有电器设备引起火灾或发现有触电时,要迅速切断电源,并立即找人实施抢救。

外出时如何避免遭受雷击?

1、要及时躲避,切记不要在大树底下避雨,离开5米之外。也不要在水边、洼地停留。

2、不要拿着可导电的物品(如金属物品),不能到高耸的物体下站立,以防遭到雷击。要远离高压带电体。不要接触电线杆掉下的电线,不要攀爬变压器平台,不要攀爬电讯发射塔、高压输电塔。

3、如果雷电交加时,空旷的野外无处躲避,应该尽量寻找低处藏身,或者立即下蹲、双脚并拢、双臂抱膝、头部下俯,尽量降低身体的高度。

4、如果正在骑自行车外出时,不要为了免遭雨淋而埋头猛骑。雨天骑车,穿雨衣、雨披,不要一手持伞,一手扶持车把骑行。

受到洪水威胁怎么办?

1、若时间充裕的话,应按照预定线路,有组织地向山坡、高地等处转移。

2、在措手不及已经受到洪水包围的情况下,要尽可能利用船只、木排、门板、木床等,做水上转移。

3、万一洪水来得太快,已经来不及转移时,要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屋、大树、高墙,做暂时避险,等待救援。不要单身游水转移。

假若在山区,如果连降大雨,如何防范山洪?

1、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注意避免渡河,以防止被山洪冲走,还要注意防止山体滑坡、滚石、泥石流的伤害。

2、如果有发现高压线塔倾倒、电线低垂或断折,要远离避险,不可触摸或接近,防止触电。

3、洪水过后,要服用预防流行病的物,做好卫生防疫工作,避免发生传染病。

;

防洪防汛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通用5篇)

夏天到了,学校里要重视防洪防汛工作,召开防洪防汛安全教育主题班会。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防洪防汛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通用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篇一:防洪防汛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一、教学目的:

为了切实贯彻落实学校的防汛工作,确保本班师生安全防汛、度汛,根据上级有关精神,结合我班实际情况,切实让了解、掌握一些防汛知识,懂得一些防汛常识。

二、教学过程:

(一)教师要求学生做到:

1、每位学生都要进行一次认真全面的防汛安全知识的学习,强化防汛安全意识,提高自我防范能力。

2、雨季来临,要加强防汛和自我保护意识。遇到河水暴涨等险情不能上学的时候应及时打电话向老师请假并及时通知家长。山脚下居住的同学更要注意山体滑坡或塌方等险情,以防发生意外。下雨时,不要在屋檐底下及有危险的建筑物底下玩耍或躲藏。

3、夏天来临,天气闷热,严禁利用上学、放学期间下河游泳,更不允许在上课时私自下河游泳。

4、常常收听收看天气预报,密切注视天气变化,了解掌握预报预做好防洪自护。认真学习有关汛期防灾抗灾的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5、易发生山洪(溪河边、沙滩、低洼处)区域游玩逗留。不到易发生山体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危险区域或危房里教学停留。不到溪、河、圳、渠、池塘、水库等水域戏水、游玩。不到小溪、小坑流等水域捕鱼玩耍。

6、溪河要找桥梁通过。不要涉水、过溪、过河,更不要冒险抢渡溪河。

7、灾害性天气尽量不外出,已出门在外的要寻找安全地带避灾自护。

8、熟记学校应急转移线路和地点,需紧急转移时,要听从指挥,及时有序地安全转移。

9、途中遇险时,不必惊慌失措,应迅速进行避险自救或寻找求助求救的办法,不能冒险行事。

(二)学生反馈居住情况。

(三)学生讨论防汛注意事项。

(四)教师总结。

篇二:防洪防汛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向学生介绍一些汛期发生的灾难性,敲响警钟,提高学生的警惕。

2、通过向学生介绍一些灾害事故的前兆以及预防措施,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灾害预防能力。

3、通过向学生介绍一些面对灾害的自救及逃生方法,提高学生的自救能力。

教学准备:

1、准备一些比较典型的汛期灾害的材料。

2、安排几名同学排练一些预防灾害的姿势。

3、准备一些防雷防汛的知识。

参与人员:

班主任与全班同学。

教学时间:

2022年x月x日。

教学流程:

(一)主题导入

我们先看几幅图片,听一听关于这几幅图片的沉痛的悲剧。

(2)雷电及汛期灾害前兆

1)早晨天气闷热,甚至感到呼吸有困难,一般是低气压天气系统临近的征兆,午后往往有强降雨发生。

2)早晨见到远处有宝塔状墨云隆起,一般午后会有强雷雨发生。

3)多日天气晴朗无云,天气特别炎热,忽见山岭迎风坡上隆起小云团,一般午夜或凌晨会有强雷雨发生。

4)炎热的夜晚,听到不远处不断有沉闷的雷声忽东忽西,一般是暴雨即将来临的征兆。

5)看到天边有漏斗状云或龙尾巴云时,表明天气极不稳定,随时都有雷雨大风来临的可能。

主持人:希望同学们能够将这些知识学以致用。

(3)雷电及汛期灾害事故预防措施

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预防措施呢?看看我的防雷秘诀是什么。

1. 不要在大树底下避雨。因为下雨时,大树潮湿的枝干相当于一个引雷装置,如果用手扶大树,就仿佛用手摸避雷针一样。所以,在打雷时离大树x米以外。

2. 下雨时不要在水边(江、河、湖、海、塘、渠等)、洼地停留,要迅速到附近干燥的住房避雨,要观察住房是否适合避雨,山区找不到房子,可以到山岩下或者山洞里避雨。

3. 不要拿着金属物品在雷雨中停留,因为金属物品属于导电物质。

4.打雷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关好门窗,防止雷电直击室内和球形雷飘进室内。

(四)雷电及汛期灾害事故自救及逃生方法

1、如果打雷、闪电时,我们在户外,记住不要停留在高楼平台上,不要进入孤立的棚屋、岗亭,不要在大树下躲避雷雨,如万不得已,则须与树干保持x米距离,下蹲并双腿靠拢。不宜在水面和水边停留。

2、如果在雷电交加时,头、颈、手处有蚂蚁爬走感,头发竖起,说明将发生雷击,应赶紧趴在地上,尽量低下头,因为头部较之身体其他部位易遭到雷击,这样可以减少遭雷击的危险,并取下身上佩戴的金属饰品和发卡、项链等。

(5)班会总结

通过今天的主题班会,我们学习了很多关于防雷防汛的知识。希望各位同学一定要重视。我们的生命只有一次,所以,千万不能用它来开玩笑。

篇三:防洪防汛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教学目的:

1、提高安全意识,学习汛期安全的有关知识。

2、初步了解汛期安全的有关内容,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提高安全意识。

3、自己能改变生活中不遵守汛期安全的不良习惯,提高对生活中违反安全原则的行为的辨别能力。

教学重点:

学习汛期安全的基本知识,培养有关防范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课题

生命安全高于天,父母给你的生命只有一次,所以每个人都要珍惜生命、注意安全。

二、新授

1、汛期中要注意的问题

学生讨论:在汛期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2、上网搜索相关溺水事故、图片,组织学生分析事故的原因,教师作总结

溺水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不会游泳。游泳时间过长,疲劳过度。在水中突发病尤其是心脏病。盲目游入深水漩涡。

三、教育学生在汛期中如何预防溺水

1、不要独自一人外出游泳,更不要到不摸底和不知水情或比较危险且易发生溺水伤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选择好的游泳场所,对场所的环境(如该水库、浴场是否卫生,水下是否平坦,有无暗礁、暗流、杂草,水域的深浅等情况)要了解清楚。

2、必须要有组织并在老师或熟悉水性的人的带领下去游泳。以便互相照顾。如果集体组织外出游泳,下水前后都要清点人数、并指定救生员做安全保护。

3、要清楚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平时四肢就容易抽筋者不宜参加游泳或不要到深水区游泳。要做好下水前的准备,先教学教学身体,如水温太低应先在浅水处用水淋洗身体,待适应水温后再下水游泳。镶有假牙的同学,应将假牙取下,以防呛水时假牙落入食管或气管。

4、对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后不能逞能,不要贸然跳水和潜泳,更不能互相打闹,以免喝水和溺水。不要在急流和漩涡处游泳。

5、在游泳中如果突然觉得身体不舒服,如眩晕、恶心、心慌、气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

6、在游泳中,若小腿或脚部抽筋,千万不要惊慌,可用力蹬腿或做跳跃动作,或用力、拉扯抽筋部位,同时呼叫同伴救助。

四、教育学生遇到他人溺水时如何施救

1、大声呼救。向附近的大声呼喊,尽量引起大人注意,请大人开展营救。

2、简明扼要地向施救人员讲清落水人数、地点,便于开展营救工作。

3、可将救生圈、竹竿、木板等物抛给溺水者,再将其拖至岸边。若没有救护器材,可以入水直接救护。未成年人发现有人溺水,不能冒然下水营救,应立即大声呼救,或利用救生器材呼救。

五、课堂总结

1、同学们小结:

通过这次教学,你懂得了什么?

2、教师小结:

生命只有一次,幸福快乐掌握在你的手里,希望同学们通过这堂安全教育课,学会珍惜生命,养成自觉遵守防溺水安全原则的好习惯。

篇四:防洪防汛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教学目的:

1.提高安全意识,学习汛期安全的有关知识。

2.初步了解汛期安全的有关内容,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提高安全意识。

3.自己能改变生活中不遵守汛期安全的不良习惯,提高对生活中违反安全原则的行为的辨别能力。

教学重点:

学习汛期安全的基本知识,培养有关防范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课题

生命安全高于天,父母给你的生命只有一次,所以每个人都要珍惜生命、注意安全。

二、新授

1、汛期中要注意的问题。

学生讨论:在汛期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学生分组讨论)

2、上网搜索相关溺水事故、图片,组织学生分析事故的原因,教师作总结。

溺水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不会游泳。游泳时间过长,疲劳过度。在水中突发病尤其是心脏病。盲目游入深水漩涡。

三、教育学生在汛期中如何预防溺水。

1、不要独自一人外出游泳,更不要到不摸底和不知水情或比较危险且易发生溺水伤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选择好的游泳场所,对场所的环境(如该水库、浴场是否卫生,水下是否平坦,有无暗礁、暗流、杂草,水域的深浅等情况)要了解清楚。

2、必须要有组织并在老师或熟悉水性的人的带领下去游泳。以便互相照顾。如果集体组织外出游泳,下水前后都要清点人数、并指定救生员做安全保护。

3、要清楚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平时四肢就容易抽筋者不宜参加游泳或不要到深水区游泳。要做好下水前的准备,先教学教学身体,如水温太低应先在浅水处用水淋洗身体,待适应水温后再下水游泳。镶有假牙的同学,应将假牙取下,以防呛水时假牙落入食管或气管。

4、对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后不能逞能,不要贸然跳水和潜泳,更不能互相打闹,以免喝水和溺水。不要在急流和漩涡处游泳。

5、在游泳中如果突然觉得身体不舒服(眩晕、恶心、心慌、气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

6、在游泳中,若小腿或脚部抽筋,千万不要惊慌,可用力蹬腿或做跳跃动作,或用力、拉扯抽筋部位,同时呼叫同伴救助。

四、教育学生遇到他人溺水时如何施救

1、大声呼救。向附近的大声呼喊,尽量引起大人注意,请大人开展营救。

2、简明扼要地向施救人员讲清落水人数、地点,便于开展营救工作。

3、可将救生圈、竹竿、木板等物抛给溺水者,再将其拖至岸边。若没有救护器材,可以入水直接救护。未成年人发现有人溺水,不能冒然下水营救,应立即大声呼救,或利用救生器材呼救。

五、课堂总结

1、通过这次教学,你懂得了什么?

生命只有一次,幸福快乐掌握在你的手里,希望同学们通过这堂安全教育课,学会珍惜生命,养成自觉遵守防溺水安全原则的好习惯。

篇五:防洪防汛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洪水的相关危害,提高防洪意识。

2.了解洪水的特点等相关知识。

3.了解洪水暴发时的紧急自救措施。

二、教学重点:

了解洪水的特点等相关知识。

三、教学难点:

了解洪水暴发时的紧急自救措施。

四、教学过程:

1.观看洪水造成的危害的图片。

2.学生谈观看后的体会。

教师总结:

是啊,洪水做成的危害是巨大的,它夺走我们的家园, 破坏我们的生活,甚至夺去我们的生命。所以我们今天要学习洪水的一些 知识,学习遇得到洪水时我们该怎么做。

1、了解洪水的类型

洪水可分为:暴雨洪水(含山洪)、风暴潮、冰凌洪水、冰川洪水、融 雪洪水、泥石流和跨坝洪水等多种类型。主要的是暴雨洪水。结合本地特点,请学生分析本地可能发生什么洪水。(暴雨洪水、泥石流、跨坝洪水)

2、洪水的主要特点

(1)季节性明显

洪水集中出现的季节段时称之为汛期。江河每年汛期来临的时间有一定规律,它主要决定于夏季雨带的南北位移和秋季频繁台风暴雨。

(2)洪水峰高量大受流域暴雨、地形、植被等因素的影响,河流常可以形成极大洪峰流量。

(3)江河洪水年际变化不稳定暴雨洪水区大洪水年和枯水年洪峰流量变幅大。通过对洪水特点的分析,使学生明白防洪措施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三)了解洪水暴发时的紧急自救措施

1.洪水来得太快,已经来不及转移时,要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屋、 大树、高墙,做暂时避险,等待援救。不要单身游水转移。

2.在山区,如果连降大雨,很容易暴发山洪。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注意避免渡河,以防止被山洪冲走,还要注意防止山体滑坡、滚石、泥石流 的伤害。

3.发现高压线铁塔倾倒、电线低垂或断折。要远离避险,不可触摸或 接近,防止触电。

4.了解呼救的方法:利用鲜艳醒目的颜色呼救、拨打 119 (了解 119 不仅是火警,也可以是抢险救援电话)。

(四)学生总结本课所学知识,特别是紧急自救方法的知识。

(五)强调平时不到溪边玩耍、摸鱼等,防止跨坝洪水。

汛期安全教育内容

汛期安全教育内容如下:

一、雷击。

1、外出遇到雷雨天气时,要及时躲避,不要到空旷的野外逗留。

2、雷电交加时,应尽量寻找低凹处躲避,必要时下蹲,双手抱膝,头部下俯,尽量降低身体高度。随身有导电物体时(如铁锹、金属杆雨伞等)要迅速抛到远处,严禁手拿这些物品在旷野奔跑,容易造成雷击。

3、不要在大树,铁塔等高物下避雨,远离高压电线等危险地方,雷雨天气严禁使用手机。

二、洪水。

1、连降暴雨容易引发洪水,尤其临近河流、桥梁、地势平坦的地方,受到洪水威胁,应该有组织地向山坡、高地等处转移,必要时充分利用木板、门板、木床等物体。

2、若洪水来的太快,来不及转移时,要立即爬到高墙、大树、屋顶等位置临时避险,并及时呼救或挥舞醒目物品等待救援,切不要独自游泳转移。

3、洪水过后要及时服用预防流行病的物,做好卫生防疫,避免传染病。

4、如果是在山区,洪水容易暴发山洪,容易造成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要远离山沟,不在土陡峭斜坡下逗留。

三、游泳。

1、夏天外出游泳,学生必须在家长等监护人的陪同下,在安全的浅水区域游泳,严禁私自结伴外出游泳,严禁到陌生、危险水域游泳。

2、在大人陪同下游泳时,要做好准备活动,预防抽筋,小心水草,如遇问题要及时呼救。同时要小心水中树枝、石头等异物,防止划伤身体。

四、雨中骑车、开车。

1、雨中骑车,视线受影响,要放慢车速,多向前后左右观看,禁止埋头猛骑。

2、雨中骑车,要穿好雨衣、雨披,不要一手持伞一手扶把,必要时下来推行,尤其是过路口时定要仔细观察,慢慢通过。

3、暴雨中开车应打开雨雾灯,减速慢行,注意预防山洪,避开积水和塌方路段。

五、电力。

1、注意街上电力设施,如有电线滑落,即刻远离并马上报告电力部门。

2、如果发生电线低垂,不能用手、身体接触,低垂电线已被河水冲打时,不能在河边停留,更不能在此过河。这些情况都会发生触电事故,危及生命安全。

3、高压线铁塔倾倒,电线横垂路面时,一是要远离,防止触电,二是要报告有关部门,及时抢修。此刻,绝不能侥幸通过。

4、转移路线应事前选定,清除沿途的障碍物,避免急速上山时,浮石、滑坡伤人。同时要防雷击、电线伤人。

防洪防汛安全教育有哪些?

1、避免在低洼地带、山体滑坡危险区域活动。每年夏初要对房前房后进行检查,留心附近得地质变化。

2、熟悉周围坏境,自备必要的防水、排水设施,如,帆布、编织袋、沙石、木板等。注意收听当地气象防汛部门的预报,特别是人群密集区要及时做好人员疏散的工作。

3、要制定健全的防洪防汛机制。

暴雨来临时要注意:

1、关闭门窗,防止雨水扑入屋里,一旦进水关闭电源、煤气等设备。

2、切断低洼地带有危险的室外电源。

3、不要走地下通道或者高架桥下面的通道。

汛期安全教育材料

1.

汛期气候多变、突变、常会出现打雷闪电、大暴雨、冰雹、龙卷风等灾害性天气。

2.

汛期易发生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及山洪暴发等自然灾害。

3.

要经常收听天气预报,密切注视天气变化,了解掌握预报预测,做好防洪自护。要认真学习有关汛期防灾抗灾的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4.

不到易发生山洪(河溪边、沙滩,低洼处)区域游玩逗留。

5.

不到易发生山体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危险区域或危房里活动停留。

6.

不到溪、河、池塘、水库等水域戏水、游玩。

7.

需过溪河要找桥梁通过。不要涉水过抗、过溪、过河,更不要冒险抢渡溪河。

8.

不到小溪、河流等水域捕鱼玩耍。

9.

遇到灾害性天气尽量不外出,已出门在外的要寻找安全的地带避灾自护。

10.

要熟记学校应急信号,应急转移路线和地点,需紧急转移时,要听从学校统一指挥,及时有序地安全转移。

11.

途中遇险时,不必惊惶失错,应迅速进行避险自救或寻找求助求救的办法,不能冒险行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