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笙耀百科 >

小暑节气的传统习俗 小暑节气的民间风俗

小暑的习俗有哪些?

在民间,吃藕是素有的小暑习俗。藕有清热开胃之功效,在清咸丰年间已被钦定为御膳贡品。“雪藕冰桃情自适,无烦珍重碧筒尝。”就是清代诗人乔远炳在小暑吃藕后留下的好评。

小暑节气的传统习俗 小暑节气的民间风俗小暑节气的传统习俗 小暑节气的民间风俗


除了吃藕,在鲁南和苏北等地区,人们则是习惯于在小暑时吃暑羊,以此滋补身体。在徐州民间,自古就流传着“彭城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六月六接姑娘,新麦饼羊肉汤”等歌谣。还有俗语“小暑黄鳝赛人参”,说的就是小暑前后一个月的鳝鱼甚为滋补美味,从中医角度来讲,黄鳝性温味甘,具有补中益气、补肝脾、除风湿等作用。因此也是人们偏爱的美食。

“节到小暑进伏天”,小暑一来,三伏天即将开启。正如韩愈所说:“自从五月困暑湿,如坐深甑遭蒸炊。”天气燥热,容易中暑、食欲不振,因此,小暑时节,人们在饮食习惯上十分讲究养生。

俗话说“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这种吃法便是为了使身体多出汗,排出体内的各种毒素。伏日吃面,这一习俗至少从三国时期就已开始了。

小暑节气的传统习俗和讲究有哪些?

小暑节气的传统习俗和讲究有:吃伏羊、食新、吃伏面、吃藕、晒红绿等习俗,同时趁小暑时节在烈日下衣服,可祛除霉味。

小暑节气的传统习俗,也是非常多,例如在这个时候要吃饺子。吃黄鳝,绿豆芽,吃羊肉,吃新米。讲究也是非常多的,在小暑季节,不要坐在木头上,并且中老年群体,在小暑的时候,千万不能干体力活。尽量多在家呆着。对中老年群体,本身体质就不是特别好。而小暑季节温度比较高,如果在这个时候,干体力活,很容易出现中暑的情况。 在小暑的时候,一定要吃饺子,这也是传统习俗之一,温度比较高的时候,人们的食欲,就会降低很多,甚至直接吃不进饭。这样一来,身体消瘦的也会比较厉害。而且大多数人,在吃饺子的时候,都喜欢蘸醋,所以也能够有效的提高食欲,适当解馋。羊肉也是在入三伏天的时候要吃的,因为羊肉本身就属于温补的食物。

小暑这个节气意思是指天渐渐的热起来,但没有大树那么严重,这个时候应该多吃一点绿豆汤,多喝一点水。尽量不要外出,外出的话也要做好一些防中暑的措施。

小暑节气的风俗 小暑的活动有哪些

导读:现下时当小暑之季,天气虽炎热,气候干燥,但过去人们为了应对漫长的夏天,便会苦中作乐在对应的节气中,举办一些有趣并合时宜的习俗活动。那么,平日里大家见过的小暑的活动有哪些呢,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下小暑节气的风俗。

小暑节气的风俗

1、吃暑羊

“吃暑羊”是鲁南和苏北地区在小暑时节的传统习俗。入暑之后,正值三夏刚过、秋收未到的夏闲时候,忙活半年的庄稼人便三五户一群、七八家一伙吃起暑羊来。而此时喝着山泉水长大的小山羊,吃了数月的青草,已是肉质肥嫩、香气扑鼻。

2、食新

民间有很多地方有小暑时节“食新”的习俗。农民会用新米做好饭,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祈求秋后五谷丰登。然后人们开开心心地品尝新酒等。也有的地方是把新收割的小麦炒熟,然后磨成面粉后用水加糖伴着吃。这种吃法,早在汉代就有,唐宋时期更为普遍。唐代医学家苏恭说,炒面可“解烦热,止泄,实大肠"。

3、封斋

湘西苗族的封斋日在每年小暑前的辰日到小暑后的巳日。这段时期,禁食鸡、鸭、鱼、鳖、蟹等物。

4、吃伏面

俗话说"热在三伏”,小暑过后就进入伏天。伏,即伏藏的意思,所以人们应当少外出以避暑气。饮食上,人们会吃清凉消暑的食品,以度过炎热的伏天。

5、垂钓

盛夏酷署,不适于进行剧烈运动,宜于做怡情养性的活动。在柳塘垂钓。披襟当风,则是最令人惬意的闲情逸趣。

6、斗画眉

画眉,其眉如画,叫声婉转,富于变化,有如百舌鸟。雄者善鸣好斗,人们多喜欢蓄养。将画眉放在高笼中,悬挂在廊之下,精心喂养,极具乐趣。画眉声音悠扬,极为动听,可以解闷添兴。

7、小暑舐牛

在山东临沂地区,每到小暑,人们有给牛改善饮食的习俗。伏日煮麦仁汤给牛喝,据说牛喝了身子壮,能干活,不淌汗,民谣有;“春牛鞭,舐牛汉(公牛),麦仁汤,舐牛饭,舐牛喝了不淌汗,熬到六月再一遍”。

小暑的饮食习俗

中国古代讲究“食药同源”,在特定的时节,通过食用一些特定的食物可以起到养生祛病的功效。小暑之后很快就要入伏,为了应对酷夏的炎热,民间也总结出一些有针对性的食品。

炎炎夏日,一般人都会感觉蔫蔫的,胃口不好。所以这个时候的饮食呢,要多选清淡的食物,食材要侧重健脾、消暑、祛湿等功效。在我国很多地方,有“小暑吃藕”的习俗。据说这个习俗开始自清朝咸丰年间,藕一方面与“偶”谐音,有成双双对合合满满的寓意,另外在文人墨客笔下,藕也因出淤泥而不染被赋予了高洁的品行。而从食物本身来说,藕也有健脾开胃的作用,适合夏天食用。

除了吃藕之外,在南方的一些地区,有着“小暑黄鳝赛人参”的说法,小暑前后是吃黄鳝的好时节。黄鳝作为食品,按中医的说法有着祛湿、滋补的功效,而小暑前后正是黄鳝最为肥美的时候,确实也很适合食用。

小暑节气有哪些传统习俗

1、吃暑羊

“吃暑羊”是鲁南和苏北地区在小暑时节的传统习俗。入暑之后,正值三夏刚过、秋收未到的夏闲时候,忙活半年的庄稼人便三五户一群、七八家一伙吃起暑羊来。而此时喝着山泉水长大的小山羊,吃了数月的青草,已是肉质肥嫩、香气扑鼻。

这种习俗可追溯到尧舜时期,在当地民间有“彭城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之说法。徐州人对吃暑羊的爱好莫过于当地民谣:“六月六接姑娘,新麦饼羊肉汤。”

2、食新

民间有很多地方有小暑时节“食新”的习俗。农民会用新米做好饭,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祈求秋后五谷丰登。然后人们开开心心地品尝新酒等。也有的地方是把新收割的小麦炒熟,然后磨成面粉后用水加糖伴着吃。这种吃法唐宋时期更为普遍。唐代医学家苏恭说,炒面可“解烦热,止泄,实大肠”。

1、食新:客家人的忆苦思甜

小暑时节,各地流行食新,即吃新米、喝新酒。这一点,客家人尤甚。由于战乱灾荒,客家人从中原不断南迁。由于许多平原良地被土著或早先来到的居民占领,客家人只能靠山居住,在山区开荒造田,大都生活比较艰苦,一日三餐靠稻米煮成稀粥充饥,或以茨粟杂粮作为主食,要想吃顿干饭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2、食疗:吃面吃肉消暑排毒

热在三伏,小暑是进入伏天的开始,气候炎热起来。有民谚称小暑大暑,有米也懒煮,意指天气太热了,人变得散漫,连三餐都懒得准备。于是,人们通过适当的食疗来改善对热天的不适感。

旧时民间度过伏天的办法,就是吃清凉消暑的食品。俗话说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这种吃法便是为了使身体多出汗,排出体内的各种毒素。

「小暑南风,大暑旱。」小暑日如果是吹南风,则大暑时必定无雨;或说小暑最忌吹南风,否则必有大旱。 「小暑打雷,大暑破圩。」小暑日如果打雷,必定有大水致冲决圩堤。 「小暑温暾大暑热。」这是说小暑不要太热,大暑才炎热,农作物才有好收成。如果小暑太过炎热,农作物就不够结实。

节气小暑的风俗介绍

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古人认为小暑期间,还不是一年中最热,故称为小暑。也有节气歌谣曰:“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指出一年中最热的时期已经到来,但还未达到极热的程度。俗话说:“热在三伏”。我国三伏天气一般出现在夏至的28天之后,即所谓“夏至三庚数头伏”。过小暑有许多特别的风俗,下面我跟你说说有趣的小暑风俗!

荔枝红,送丈人

小暑时节,因地域划分各有区别,尤其在福建有个特别的习俗,相传在古代的福建,每到小暑而至之时,家门口的荔枝树挂满了荔枝,这时女婿们就会摘下红彤彤的荔枝给岳父大人送去,于是留下了古谚语:‘荔枝红,送丈人’。今日小暑,各位女婿们是否已经备好甜美的荔枝孝敬给你们的岳父了?

大暑荔枝小暑鲎

旧时福州有“大暑荔枝小暑鲎(hòu)”的说法。从前每到小暑节气,中华鲎会大量上市,它是福州人夏季餐桌上的美食。而到了大暑节气,荔枝又会大量上市。于是人们就形成了大暑吃荔枝小暑吃鲎的习惯。不过,如今中华鲎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当地人们正通过人工育苗及海区放流对中华鲎种群资源进行保护和恢复。

小暑黄鳝赛人参

福州民间有“小暑黄鳝赛人参”的'说法,小暑前后一个月的鳝鱼最为滋补。中医认为,黄鳝性温味甘,具有补中益气、补肝脾、除风湿、强筋骨等作用,小暑时节最宜吃黄鳝,不但能预防夏季食物不消化引起的腹泻,还可以保护心血管。而大暑又是消化道疾病多发季节,饮食调养上应以适量、清淡、富有营养为宜。小暑不宜吃得太油腻辛辣,所以黄鳝的做法以炖煮为佳。此外,小暑前后多吃淡水鱼、海带等对身体也很有益处。

“苦夏”吃藕

中华民族历来注重养生,在吃上非常讲究,在素有“苦夏”说法的夏季更是如此。南方地区还有小暑吃蜜汁藕的习惯,藕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及丰富的钙磷铁等微量元素,膳食纤维含量也比较多,具有清热养血除烦等功效,适合夏天食用。鲜藕以小火煨烂,切片后加适量蜂蜜,可随意食用,有安神入睡之功效,可治血虚失眠。

六月六,犬洗汤

小暑之后,很快就是农历六月初六是天贶节。古代天贶节是赶庙会、避暑游玩和探亲访友的日子。清代以来,闽俗这一天逐渐演变为晒衣、晒书以及为狗、猫洗浴的日子。福州有个民谚曰:“六月六,犬洗汤。”这一天,福州人会用温泉水给狗洗一洗,能洗去狗身上的寄生虫,可以防止狗生皮肤病。六月初六,人们往往是避讳洗澡的,古人认为,在这天洗澡相当于把人等同于狗,长此以往,农历六月初六就成为了狗狗们专属的洗澡日。

【小暑养生,过这五关】

1养阳关

夏季,人体的毛孔都张开了,容易让阳气发散。同时,大量的出汗,如果没有及时补充水分,很容易伤津耗阳气。

建议:调节好体温和室温间的差别,房间内外温差不宜过大。室温保持在27℃最佳。如果长时间在空调房里,要注意关节的保暖,并且随时通风,切忌因贪凉而引发各种疾病。

2情绪关

小暑时节,天气炎热,人们容易烦躁不安,爱犯困,少精神。情绪的波动,会造成血压易上升,心脏负担重,心绞痛、心肌梗塞等疾病容易发作。中风在夏天的发病率也相当高。此外,情绪波动过大还会导致肠胃功能紊乱,呼吸系统疾病复发,如哮喘、支气管炎等。

建议:对应这一时节的特点,在养生健康方面,应根据季节与五脏的对应关系,养护好心脏。中医认为,平心静气,可以舒缓紧张的情绪,使心情舒畅、气血和缓;既有助于心脏机能的旺盛,也符合“春夏养阳”的原则。所以,夏季养生以“心静”为宜,心静自然凉。

3饮食关

小暑过后不久就会入伏,伏天湿热,人易感到头晕脑胀,并且易抑郁、倦怠、胸闷、胃口不好。小暑时节,多雨、高温,更使得本来就在夏季属于高发症的消化道疾病更加多发频发。

建议:这一时节,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而且饮食要节制,不可贪食、过量;以清淡,富有营养为宜,多食用具有消热利湿作用的食物,比如绿豆粥、荷叶粥、红豆薏米粥等;可适当饮决明子茶、大麦茶、菊花茶、苦丁茶等;尽量少吃辛辣和油炸食品。

4睡眠关

夏季昼长夜短,且夜间温度较高,导致一些人夜间休息不好。根据中医的说法,如此“阴阳失衡”,会加大心血管疾病的发作风险。

建议:夏季天亮得早、黑得晚,人们的起居和作息时间应随之作出相应调整。早睡早起,才能维持身体各项机能正常运转,建议成年人每天保证7小时高质量的睡眠。睡眠时间不够,可以通过午睡补充。最好平躺,不要趴着睡。

5健身关

不少人存在这样一个误区:夏天出汗多,不宜运动。其实,夏季仍需维持适量的运动,只是要注意不应在烈日下运动。同时,由于夏季运动出汗量更大,所以要注意及时补充水分,防止出汗过多导致血粘度升高。

建议:短距离的健走、游泳、太极等是最适合酷暑时节的运动,可以起到平心静气、缓解压力的作用。运动时间最好选在早上和晚上,晚练不宜过晚,以免影响睡眠。

小暑节气的传统习俗有哪些?

小暑传统习俗有吃伏面,吃藕,吃饺子,食新,垂钓,扑流萤,晒衣服,晒书画等习俗。

我国对于传统习俗还是非常注重的,每到一个传统习俗时都会有较多的规矩以及讲究,每一年的小暑节气同样也不例外。

小暑节气的传统习俗有哪些?

1、吃藕。小暑节气当中,我国一直有吃藕的习惯,因为藕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以及丰富的矿物元素和维生素。而藕又属于清凉类食物,具有清热养血等功效,所以非常适合小暑节期食用,它不仅可以起到补充人体所需要的水分,同时又可以达到解暑和消热的目的。

2、吃黄鳝。小暑节气当中同样也是黄鳝最多的时候,所以国人在小暑节气前后时间会吃黄鳝来达到滋补的效果,同时也可以尝到黄山鲜美的口感。而且炎热的夏季往往是慢性支气管炎、风湿性关节炎以及支气管哮喘的高发时期,吃黄鳝不仅可以补气益血,也可以有效预防此类疾病的发生几率。

3、吃炒面。其实吃炒面这一习俗是从我国古代伏日吃面而演变来的,并且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盛行。荆楚岁时记》中载:“六月伏日进汤饼,名为辟恶” 从这句话中也可以得到相应印证。

4、晒书画衣物。据史书记载,此节始于宋代哲宗元符四年。“贶”即“赐”,即天赐之节。 于是需要将家中的衣物、书画拿出去晾晒,从而达到去潮,去湿,防霉防蛀。

小暑节气注意事项有哪些?

小暑节气本身就处于炎热的夏季,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更应该注意饮食卫生,并且以清淡饮食为主,这样可以有效避免给肠胃增加不必要的负担。除此之外,小暑节气时多雨,并且属于高温,因此消化道疾病也很容易诱发,在这种情况下更应该注意饮食的问题,不可过多食用或者是暴饮暴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