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笙耀百科 >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蝉》赏析

居高声自远的全诗

居高声自远的全诗如下: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蝉》赏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蝉》赏析


蝉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译文

蝉垂着触须饮着清清的露水,长鸣声从疏朗的梧桐树中传出来。

栖居高处声音自然传得很远,并不是因为借助了秋风的传送。

赏析

古人以蝉居高饮露象征高洁,诗人以比兴和寄托的手法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诗中虽然写的是蝉的形体,生活习性和鸣叫声,又暗示诗人高洁清远的品行,托物言情,无论是褒或贬,咏蝉的深层意义还是咏人。

这是唐代诗人咏蝉诗中时代早的一首,托物(蝉)寓意的小诗,颇为后人所称赞。诗人虞世南以蝉喻君子,表面上写蝉的形状和栖高饮露的生活特性,实际上处处蕴含比喻手法:“流响”写出了蝉声的清越,暗示君子的高标逸韵。

两句写蝉栖居高枝,声音自然传得远,暗示君子品格高尚,无须凭借外力帮助也可以成功。弦外之音所隐喻的深层意义是说,无论做官做人都应该德行兼备,具有高尚的品格,这样才能够说话响亮,有人赞同,自然能够声名远播。

这种居高致远完全来自于人格魅力,绝非依靠权势,见风使舵和自我吹棒所能得到的。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高尚品格的无限向往和不懈追求。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出自哪首诗?

这句诗出自初唐名臣虞世南的《蝉》

全文:

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译文

蝉垂下像帽带一样的触角喝的是清冽的露水,悦耳的叫声自梧桐林向外远播。因为它站得高,声音自然传得远,并不是借了秋风。

这是初唐名臣虞世南的一首咏物诗。表面上写的是是蝉的形体、习性和声音,却具有浓郁的象征意义,暗示着诗人高洁的品行,咏物的深层意义是咏人。疏桐”写蝉声之远传。三四两句的发挥才字字有根。

虞世南《蝉》中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的全诗

虞世南《蝉》这首古诗的意思是:萧疏梧桐之上,蝉儿低饮清露,蝉声清脆响亮,回荡树林之间。身居高枝之上,可以傲视群虫,不用借助秋风,传声依然遥远。

《蝉》原文:

作者:唐代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扩展资料

《蝉》赏析:

《蝉》这首诗句句写的是蝉的形体、习性和声音,而句句又暗示着诗人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释,咏物的深层意义是咏人。

首句表面上是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实际上处处含比兴象征。次句描写蝉声之传播。三、四两句是全诗比兴寄托的“点睛”之笔。它是在一、二两句基础上引发出来的议论。蝉声远播,一般人往往认为是借助于秋风的传送,作者却别有慧心,强调这是出于“居高”而自能致远。

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的作者是谁

作者:虞世南

朝代:唐

全诗:

蝉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

意思:身处高处,声音自然可以传得很远,而不是借助于秋风的传送.

补充:蝉声远传,一般人往往以为是藉助于秋风的传送,诗人却别有会心,强调这是由于“居高”而自能致远.这种独特的感受蕴含一个真理: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