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笙耀百科 >

【税局提示】工资表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

工资表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

法律主观 :

【税局提示】工资表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税局提示】工资表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


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受雇有关的其它所得。个人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法定扣除额5000元(或外籍人员4800元)后,还可据实扣除个人按规定标准缴交的 社保 费和 住房公积金 ,作为应 纳税 所得额。个人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适用于3%~45%的七级超额累进税率计征 个人所得税 。 两处取得工资如何纳税? 根据《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办法(试行)〉的通知》规定,在境内有两处或者两处以上任职、受雇单位的,选择并固定向其中一处单位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 计算公式如下: 应纳税所得额=月工资、薪金收入-5000元(或外籍人员4800元)-其他可扣除项目金额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例:某人月工资、薪金收入6000元,个人负担的社保费230元,住房公积金300元,假设无其他扣除项目,其应纳税额为: 应纳税所得额=6000-5000法定扣除费用-230社保费-300住房公积金=470(元) 应纳税额=470×3%-0=141(元) 全年一次性奖金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全年一次性奖金”是指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扣缴义务人根据其全年经济效益和对雇员全年工作业绩的综合考核情况,向雇员发放的一次性奖金。包括年终加薪、实行年薪制和 绩效 工资办法的单位根据考核情况兑现的年薪和绩效工资。 从2005年1月1日起,纳税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单独作为一个月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纳税。 计算公式如下:

1、先将雇员当月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除以12个月,按其商数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如果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低于法定扣除费用额时,应将全年一次性奖金减除“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法定扣除费用的额”后的余额,按上述办法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2、将雇员当月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按第1项确定的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计算征税。 注: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对每一个纳税人,该计税办法只允许采用一次。雇员取得除全年一次性奖金以外的其它各种名目奖金,如半年奖、季度奖、加班奖、先进奖、考勤奖等,一律与当月工资、薪金收入合并,按税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个人实行年终双薪、年薪制的,应按全年一次性奖金办法计缴个人所得税。 例1:某人一次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6100元,当月工资为5000元。适用税率是3%(用6100÷12=508.33元找税率是3%),速算扣除数是0。 应纳个人所得税:6100×3%-0=183(元)。 例2:某人一次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6100元,当月工资为3000元。由于当月工资低于费用扣除额3500元,故允许扣除额500元(3500-3000=500元),适用税率是3%[用(6100-500)÷12=466.67元找税率是3%],速算扣除数是0。 应纳个人所得税:(6100-500)×3%-0=168(元)。

法律客观 :

《中华个人所得税法》第二条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劳务报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五)经营所得;

(九)偶然所得。

《中华个人所得税法》第三条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

(一)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 (二)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 (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 《中华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一)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2022年工资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

一、工资扣税计算方法:

1.年度不超过36000元的税率为:3% 速算扣除数:0

2.超过36000-144000元的部分税率为:10% 速算扣除数:2520

3.超过144000-30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20% 速算扣除数:16920

4.超过300000-42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25% 速算扣除数:31920

5.超过420000-66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30% 速算扣除数:52920

6.超过660000-96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35% 速算扣除数:85920

7.超过960000元的税率为:45% 速算扣除数:181920

二、个人所得税如何计算?

工资个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五险一金”-扣除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个税起征点是5000元,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实发工资=应发工资-五金-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五金)-5000元

三、个人工资扣税标准

1、计算公式

工资个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五险一金”-扣除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个税免征额是5000,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

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实发工资=应发工资--缴税。

2、工资扣税标准: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五险一金)-5000

扣除标准:个税按5000元/月的起征标准算

如果某人的工资收入为8000元,他应纳个人所得税为:(800012-500012)×3%-0=900/12=75元。

个人所得税计算工资表?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和具体数额与个人的工资收入、社保缴纳基数等因素有关,具体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也随时会根据政策做出调整。以下是一个简单的示例,仅供参考。

以2021年的个税计算标准为例,我们可以按照以下方式计算您本月的个人所得税:

首先,根据个人的应发工资和五险一金等规定的扣除基数计算出应纳税所得额,公式为:应纳税所得额 = 应发工资 - 五险一金 - 起征点。

起征点是指工资收入能够不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收入门槛,目前为每月5000元。因此,您的应纳税所得额为:6200 - 345 - 5000 = 855 元。

然后,根据应纳税所得额和适用的税率计算出应缴纳的税款。根据当前的税法规定,个人所得税的税率分为7个档次,适用的税率及速算扣除数如下表:

根据上表,对于您本月应纳税所得额855元,其适用的税率为3%,速算扣除数为0元。因此,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额为:855 3% - 0 = 25.65 元。

,将计算出的个人所得税额从应发工资中扣除,即为您本月的实际收入。因此,您本月的实际收入为:6200 - 345 - 25.65 = 5829.35 元。

2023年个人所得税计算工资表

法律主观:

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较高的,个人所得税不仅是重要税源之一,而且税源广泛,征收个人所得税能够保证稳定的财政收入。一、2022年个人所得税如何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月度收入-5000元(起征点)-专项扣除(三险一金等)-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例:已婚人士小李在北京上班,月收入1万元,“三险一金”专项扣除为2000元,每月租金4000元,有一子女上幼儿园,同时父母已经60多岁。起征点为3500元的情况下,没有专项附加扣除,每月需缴纳345元个税;起征点为5000元的情况下,没有专项附加扣除,每月需缴纳(10000-5000-2000)×3%=90元个税。根据新政策,小李就可以享受住房租金1200元扣除、子女教育1000元扣除、赡养老人1000元扣除(跟姐姐分摊扣除额),所以,个税=(10000-5000-2000-1200-1000-1000)×3%=0元。二、2022年个人所得税税率表1、工资范围在1-5000元之间的,包括5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0%;2、工资范围在5000-8000元之间的,包括8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3、工资范围在8000-17000元之间的,包括17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10%;4、工资范围在17000-30000元之间的,包括30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0%;5、工资范围在30000-40000元之间的,包括40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5%;6、工资范围在40000-60000元之间的,包括60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0%;7、工资范围在60000-85000元之间的,包括85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5%;8、工资范围在85000元以上的,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45%。三、怎样交个人所得税1、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方式实行源泉扣缴与自行申报并用法,注重源泉扣缴。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方式可分为按月计征和按年计征。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业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特定行业的工资、薪金所得,从境外取得的所得,实行按年计征应纳税额,其他所得应纳税额实行按月计征。2、工资薪金所得税实行扣缴制,由企业在发放给职工前进行代扣代缴,先到地税局办理代扣代缴相关手续。然后在发放工资前,由企业财务人员按照税法规定,核算出每个人的应纳税所得额,统一到当地地税局申报缴纳。希望上文的的内容会有所帮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