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笙耀百科 >

记王忠肃公翱事写作特色 记王忠肃公翱三事翻译节选

记王忠肃公翱三事的作品赏析

这篇文章出自《洹词》卷五。王翱,字九皋,谥忠肃,盐山(今属河北)人。永乐年间(1403—1424)进士,历任御史、右都御史、提督辽东军务、总督两广军务、吏部尚书等职。他是明代名臣,刚明廉直,《明史》有传。这篇文章不是为王翱写传记,仅记叙了他不为女婿谋京职和他与友人交往的事情,着重写他刚正无私和廉洁的一面。因为这几件事具有典型意义,故王翱的性格已很好地表现了出来。其形象让人敬仰,就是在今天还具有教育意义。《明史》也略取其事载入王翱本传。

记王忠肃公翱事写作特色 记王忠肃公翱三事翻译节选记王忠肃公翱事写作特色 记王忠肃公翱三事翻译节选


记王忠肃公翱事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

一、通假字:

1、而翁长铨。而:通“尔”,你的。

2、内所著披袄中。内:通“纳”,放入。

3、列贾五百金贾:通“价”,价钱。

4、封识宛然。识:通“志”,记号。

5、皆阳应曰。阳:通“佯”,假装。

二、词类活用:

二子心计。心:在心里(名词作状语)。

三、特殊句式:

1、驾而宿于朝房(介词结构后置)

意思:坐车到朝房里住宿去了。

2、赠大珠四枚(定语后置)

意思:赠给大宝珠四枚。

扩展资料:

《记王忠肃公翱事》赏析:

风格较为朴质而自然,从王翱的日常生活琐事中选取能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的“拒婿调迁”、“珠还原主”两个典型事例,从人际关系上不徇私,生活上不贪财两个不同的侧面集中地表现了王翱奉公守法、清白廉洁的思想品格。同时文笔质朴无华,清顺流畅,毫无雕饰之感。

描写人物,亦不事渲染,只疏疏几笔,轻轻濡墨,略加勾勒,即形象突兀,性格鲜明。如“拒婿调迁”一节,写王翱对夫人求情的反映,文章连用了“怒”、“取”、“击”等动词,将王翱对女婿和夫人徇情营私的极大义愤表现得淋漓尽致,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