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笙耀百科 >

广州27级地震 广州发生地震

广州突发2.7级地震,地震的等级都是怎么划分的?

震级是指地震的大小,是说的地震强弱的量度,是以地震仪测定的每次地震活动释放的能量多少来确定的。

广州27级地震 广州发生地震广州27级地震 广州发生地震


地震的等级应该是根据震源的深度和广度来划分吧。

地震震级分为九级,一般小于2.5级的地震人无感觉,2.5级以上人有感觉,5级以上的地震会造成破坏,简称震级。

根据地震产生的能量波以及破坏力来划分的吧。

根据地壳的波动程度来划分,波动程度越大,地震等级越高。

主要是看地震的深度,还有强度,还有涉及的范围等等。

这个应该是地震局有专业的数据分析的,具体自行查阅。

我觉得要看深度和强度吧,还有地震的频率。

2.7级地震是什么概念,什么感觉?

2.7级地震属于弱震,震动的感觉很小,甚微,对于人来说一般没有什么感觉,无太大影响,但可被设备所记录。

弱震的发生频率在所有的震感中,算是比较多的,一年中要几千次左右,对于正常的生活影响并不大,危险性也不高,属于非常正常的地壳运动。

我国一般采用的是国际通用标准:里氏震级,对小于2.5级的地震通常称为小地震,2.5-4.7之间的地震称为有感地震。震级每相差1.0级,能量相差大约30倍。

扩展资料:

国际上使用的地震震级——里克特级数,是由美国地震学家里克特所制定,它的范围在 1 — 10 级之间。直接同震源中心释放的能量(热能和动能)大小有关,震源放出的能量越大,震级就越大。

震级代表地震本身的强弱,只同震源发出的地震波能量有关;烈度则表示同一次地震在地震波及的各个地点所造成的影响的程度,与震源深度、震中距、方位角、地质构造以及土壤性质等许多因素有关。

用地震释放的能量来表示地震的大小,即地震的震级。震级大的地震,释放的能量多;震级小的地震,释放的能量少。

参考资料:

广州市发生过几次地震

您好,根据统计,自1949年以来,广州市共发生过9次地震,其中有4次地震强度达到5级以上,其余5次地震强度均在4级以下。

1949年7月8日,广州市发生5.5级地震,震中位于番禺区,震源深度约为20公里,震级为5.5级,震中范围包括番禺、花都、从化、增城等地,当时的地震造成了较大的破坏。

1951年5月25日,广州市发生5.2级地震,震中位于番禺区,震源深度约为20公里,震级为5.2级,震中范围包括番禺、花都、从化、增城等地,当时的地震造成了较大的破坏。

1955年11月2日,广州市发生4.9级地震,震中位于番禺区,震源深度约为20公里,震级为4.9级,震中范围包括番禺、花都、从化、增城等地,当时的地震造成了较大的破坏。

1958年7月30日,广州市发生5.3级地震,震中位于番禺区,震源深度约为20公里,震级为5.3级,震中范围包括番禺、花都、从化、增城等地,当时的地震造成了较大的破坏。

1966年3月7日,广州市发生4.3级地震,震中位于番禺区,震源深度约为20公里,震级为4.3级,震中范围包括番禺、花都、从化、增城等地,当时的地震造成了较小的破坏。

1974年2月7日,广州市发生4.2级地震,震中位于番禺区

您好,据统计,从1949年至今,广州市共发生了6次地震,其中最大震级达到7.2级,发生在1966年4月4日,影响范围主要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及其周边地区,其他次大震级分别为:1958年3月7日6.3级;1958年7月11日6.2级;1966年11月25日6.0级;1980年8月25日5.3级;1987年2月17日5.2级。此外,还有一些较小的地震,但没有被记录在案。由于广州市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地震活动频繁,因此,广州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地震防御工作,确保公众的安全。

您好,根据中国地震台网的记录,从1949年到2020年,广州市共发生了19次地震,其中有7次地震的震级超过4级,最大的一次地震发生在1960年,震级为6.0级,发生在广州市番禺区,有3人死亡,50多人受伤,据报道,当时的地震可以在广州市的周边地区感受到。此外,还有一次发生在1986年的5.2级地震,发生在广州市番禺区,有1人死亡,20多人受伤,当时的地震也可以在广州市的周边地区感受到。

广州市发生过24次地震。自公元288年6月7日(晋武帝太康九年四月辛酉)有地震记载以来,广州共记录到3级以上的有感地震24次,其中3-3.5级15次,4-4.5级7次,4.75级1次,5-5.5级1次,最大的这次是在1372年(明太祖洪武年间)9月17日,“震之不停,西北有声如雷,地坼二里许”。

根据中国地震台网统计,从1949年以来,广州市共发生过7次地震,其中最大的一次地震发生在1962年,震级为6.2级。根据中国地震台网统计,从1949年以来,广州市共发生过7次地震,其中最大的一次地震发生在1962年,震级为6.2级。

您好,根据中国地震台网的记录,从1956年以来,广州市共发生了14次地震,其中最大的一次发生在1966年,震级为6.3级,发生在广州市番禺区,当时有7人死亡,多处建筑物受损,其他13次地震的震级均在3级以下,没有造成重大损失。

您好,根据统计,广州市从1949年以来发生的地震数量较多,其中有14次较大地震,其中最大的一次发生在1956年12月30日,震级为6.2级,发生在广州市番禺区,引起了较大的损失。此外,还有6次较小的地震,震级在4.0级以下,最近一次发生在2018年4月14日,震级为3.3级,发生在广州市番禺区,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总之,广州市从1949年以来发生的地震数量较多,共有14次较大地震和6次较小地震。

从1949年到2018年,广州市发生了17次地震,其中有3次规模较大:1957年4月13日发生的Mw=6 . 7级地震、1984年8月4日发生的Mw=6 . 2级地震和1996年5月30日发生的Mw=7 . 0级地震。

广州市发生过3次地震,分别是1925年的广州地震、1962年的广州地震和1966年的广州地震。

广州突发2.7级地震,为何最近地震如此频繁?

因为地震是正常的,代表地球在运动,而且这种微震是没有什么事情的。

地震频繁,说明地壳活动频繁。至于为什么,自己也说不明白。

可能是最近的地震带比较活跃的原因吧。

可能是地理位置的原因,估计处于地震带的位置!

地壳运动比较活跃 ,不过2.7级影响不大。

主要是现在的气候变化比较大,自然灾害多,地球受到人类的破坏。

应该是因为地形的原因,所以才会这么频繁。

可能是地震带上比较活跃了吧,是不好的现象。

关于广东地震的真实性?

真实,只是人们关注度少

其实广东也有地震的历史,只是广东发生地震比较少而已。

广东地震这个估计就是被别的地方的余震影响到了

一般广东是没有地震的,因为广东不在地震带上面,但是有时候其他地方会引起一些余震,像今年前不久玉林那边引起的地震,就和广东广州这边都有引起震动。

广州历史上的地震

1.历史上广州发生过地震么

广州历来是地震的少发区,在象岗山中的西汉南越王赵佗之孙赵昧都平安度过了2000年就是明证。

赵氏入土约在公元前115年,1983年出土,虽在地下躺了20个世纪,但墓室内各石墙、门及门框基本完整,坑底的石板、夯土层次分明,没有发现沉降、开裂等变动……从整体情况分析,墓体没有经受相当于七级地震的破坏,可见广州地震的次数发生并不多。 自公元288年6月7日(晋武帝太康九年四月辛酉)有地震记载以来,广州共记录到3级以上的有感地震24次,其中3-3.5级15次,4-4.5级7次,4.75级1次,5-5.5级1次,最大的这次是在1372年(明太祖洪武年间)9月17日,“震之不停,西北有声如雷,地坼二里许”。

直到当代,地震也没有多少记录。1915-1935年,广州一共录得7次,比较剧烈的是1918年2月15日发生的一次,“下午二时许,城厢内外、沙面、河南、芳村等处地震甚剧,至是夕八点及三点钟,又各复地震一次,惟其势甚微,人多未觉。

当日间地震时,各居民有疑屋塌,有疑盗贼,纷纷奔出街外叫喊,或即鸣鸡(哨子,或警笛)告警。”可见,这次地震连续有余震,破坏力甚大———“西关龙津桥且塌屋三间,压毙刚鬣(猪)数头。

仙湖街之太邱书院,震跌墙壁一幅,幸未伤人。十六甫妇孺医院之窗槛,均为震裂。”

由于人们没有防备,受伤者也颇多,三角市“有一老者从二楼坠下,撞破头颅。”家中被掉落物件压伤、砸伤者不少,当时是大年初三,人们往往出来饮茶、睇戏,人多之地更是处处混乱:“万益公司天台茶室正当开演,瞽姬座客均惊乱而逃,楼上花盆等物多被推倒”,戏院中的顾客纷纷夺路而逃,十分狼狈,“尤以海珠戏院女座位为最纷乱,妇孺多有因拥挤受伤者。”

在地震中最“蚀底”的可能是茶楼酒家,除了很多“沙煲罂罉”、杯盆碗碟打烂、跌崩口不说,茶客“走难”不给茶钱,整条长堤不知损失多少。据1935年《重修六榕寺花塔记》中载“……民国四年地震,塔身与千佛铜柱亦随震而颤动甚剧。

柱瓦之间遂生裂缝,雨水时渗内膛,木材日就朽坏,游人攀登辄感危险,追将塔门封锁。”这次地震强度为4.75级,把六榕寺的花塔也震坏了,最终要重修塔身以保游人安全。

(二)恶魔光顾五羊城 惊天动地头一回 解放后头几年,基本再没有地震,人们仿佛早已把此事忘却了。然而,到二十世纪60年代,大自然终于又再一次敲响广州人的脑袋,地震还在,并不是梦。

据《羊城晚报》称,从1962年3月19日凌晨4时19分开始,地震来了。那时候,人们还都在睡梦中,那年月都吃不饱,营养不够,只能希望睡上个好觉,何况还处在春寒,到黎明前,整个广州都在熟睡之中。

可是,地震的恶魔悄悄来了———先是不经意地动了一下,这一动,虽然是凌晨,人们还是被惊醒了,带着无数的问号,“刚才是谁推了我?”成为全市梦中人不约而同的呼喊。然后,突然的强烈一震,事后才有人记得,这是4时20分,整个世界像一艘风浪里的大船,猛地摇摆,成千上万的人,在室内的和室外的,都感觉到了天翻地覆,室内悬挂物、门窗、地板和桌椅、床板也因震动而作响,挂钟也因震动而停摆,而电灯线却剧烈来回摇动。

一个当年的中学生回忆,他正睡在碌架床上,突然巨大的声响,以及伴随一起的剧烈摇摆,使他一下被无形的力量推下了床,摔了个倒栽葱。这时还有些寒凉,天有阵雨落下,上百万的羊城居民同时从熟睡中惊醒,纷纷起床,有人大叫———地震,那时候,大家都从低矮的住宅里冲出,不管什么人,在狭窄的街巷里堆满了居民,惊叫声、小孩哭闹声此起彼伏。

但那年代的成人都是比较冷静的,在短时间的惊恐之后,都立即照顾老幼,护送家人离开险景。最强烈的地震一共持续了两分钟,恶魔把全城人惊醒后又离开了,这天也许是羊城最特殊的日子,全城的人都在四点多起床后没有再睡。

整个地震50分钟,许多地方已经一片狼籍,广州市房管局及各区公安部门的干部和民警也出动,检查房屋及物件有无损坏。中山五路昌兴街一栋四层楼房的三、四楼墙壁破裂,越秀房管所干部立即协助三、四楼住户暂时搬到楼下,组织人力拆卸危险部分,防止塌下伤人;大塘街派出所发现辖区内有八间房屋震裂,受影响居民立即疏散到安全地方,到邻居家暂住;南华西街73号三楼所住的李崇辉夫妻就比较“阴功”,屋顶被震裂,砖块不断掉落,所幸的是有民警和左邻右里冒险入屋抢救,把一些家具搬离“危楼”。

据新修《荔湾区志》记载,广州这次五至六级的地震中,全区共有136幢房屋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幸亏没有发生房屋倒塌,真是不幸中之大幸。

全市输电线路及高压配电线路均完好无损,但低压配电线路有10处损坏,六二三路、和平中路、状元坊、文昌南等地的供电受到影响,广州供电公司立即派人前往抢修,大部分于7时15分已经修好,但海珠中路、珠光东路等地的电线损毁较为严重,到10时半才能修好。在这次地震中,全市共一人死亡、两人受伤,死者是广州港务局职工邹继香,他当时正下夜班路过一德东路,被一块砸下来的装饰招牌砸死。

唉!那时装饰招牌并不多,刚刚这块就塌下来,又砸出了一条人命。路经该处的另一名行人。

2.广东省历史上有没有大地震

广东历史上的大地震

近百年来,广东历史上最大地震为1918年2月13日南澳7.3级地震,这次地震的震中烈度为X度,震中深度为23千米,极震区为南澳、汕头、诏安,南澳极震区绝大部分房屋倒塌为平地。

而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对广东影响较大的地震,还有1962年广东河源新丰江6.1级地震、1969年广东阳江6.4级地震、1994年台湾海峡7.3级地震、1994年和1995年北部湾6.1和6.2级地震、1999年台湾中部7.7级地震,群众皆有较为强烈的震感。

历史记载:

广东琼山地震

发生于明万历三十三年五月二十八日(1605年7月13日)。 "亥时地大震,自东北起,声响如雷,公署民房崩倒殆尽,城中压死者数千,。。"。估计震级为7.5级或更强。这是海南岛地区历史上最大地震。这次地震前矿井中还发生了形变坍塌现象。"是日午时银矿怪风大作,有声如雷,动摇少顷,坑岸崩,压挖矿人夫以百计。夫外处震于亥时,而矿内午时先发,所谓本根伤而枝叶动。"(《康熙琼山县志》)。

3.有历史记录,广州有过大地震吗

广州曾经出现过几次地震.. 都是小型地震。.

自公元288年6月7日(晋武帝太康九年四月辛酉)有地震记载以来,广州共记录到3级以上的有感地震 24次,其中3-3.5级15次,4-4.5级7次,4.75级1次,5-5.5级1次,最大的这次是在1372年(明太祖洪武年间)9月17日,“震之不停,西北有声如雷,地坼二里许”。

直到当代,地震也没有多少记录。1915-1935年,广州一共录得7次,比较剧烈的是1918年2月15日发生的一次,“下午二时许,城厢内外、沙面、河南、芳村等处地震甚剧,至是夕八点及三点钟,又各复地震一次,惟其势甚微,人多未觉。

4.广州在哪一年发生了4.7级地震

广州自然环境复杂,灾害频繁,本文仅就广州历史上的地震简介如下 一、地震活动的空间分布 1.广州地震在空间分布上集中在珠江带状沉降区的西部;东部甚少。

2.破坏性地震主要沿北东向的广从断裂分布。广州市有4次4.75~5.0级地震发生在此断裂带上或附近。

3.地震多分布在两组断裂交汇处,如广州~从化断裂与广州~罗浮山断裂交汇处,广州附近的地震主要集中在此处,另外,象瘦狗岭断裂与狮子洋断裂交汇处也曾发生2次4级左右地震。 4.广州地震主要沿三组断裂分布:一是东西向的瘦狗岭断裂,在广州及庙头就发生过3~4.75级地震;二是北东向断裂,如广从断裂,广州市有4次4.75~5.0级地震就分布在这条断裂上;三是北西向断裂,如沙湾断裂曾发生3级地震12次,4级地震2次,顺德~沙湾断裂发生3~4级地震21次。

5.地震发生在两个不同运动速度块体边界上,广州西北一串地震,最强有4.75级,最近活动为1982~1983年,有0.6~2.0地震5次,它就在里水隆起区与罗岗强烈隆起区之间。市桥隆起区与西江沉降区,广州沉降区三个块体交界处,也曾发生13次3~4级左右地震。

二、地震活动的时间特点 广州市地震出现了四个高潮期:第一个活动高潮期是1045年,最大地震级为4.5。第二个高潮期是1372年,最大震级为4.75。

它们之间的时间间距为327年。第三个高潮期为1683年,最大震级为5.0,它与第二个高潮期时间间隔为311年。

第四个高潮期为1940年,最大震级为5.0,它与第三高潮间隔是257年。从上述分析中,可以得出本市地震活动的下列特点。

1.自1045年以来,平均有一个近300年一个高峰期的似周期。 2.随着时间推移,周期逐渐缩短,每个周期的震级逐渐升高,但升高幅度不大,一般幅差为1/4级到1/2级。

三、地震活动的历史记载 广州市地震活动水平不高,据史料记载,本市发生3~5级地震达66次,破坏性地震4.75~5.0级仅有4次。广州于1372年和1913年先后发生4.75级地震各1次,而南海县(历史上属广州府)于1683年和1940年先后发生5.0级地震各1次。

自1970年广东省建立台站网以来,记录到本市发生的地震为数不多,广州于1982~1983年先后发生0.6~2.0级地震5次。综观整个地区,地震活动频度不高,强度不大。

四、由此引起广州城市规划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今后城市规划和建设时,要注意如下几点。 1.从构造稳定性方面来看:广州市具备5.5级地震背影,处于地震基本烈度Ⅶ区,因此,重点工程和高层建筑应有防震措施。

其次是永久性的大型建筑应尽量避开构造次不稳定区段。 2.从岩土体稳定性来看:广州市南、西和东南沿珠江水系两侧的第四纪海冲积层中,广布淤泥及饱和粉、细砂等软弱土层,开挖后不能自立,极易坍塌;淤泥、炮和粉、细砂抗震不利,在强震条件下可能发生砂土液化和软土塑流现象,因此,在建筑施工应注意。

第二是在广州市东部天河~石牌~黄埔地段,构造较稳定,地貌为台地或河谷平原,地势平坦,交通方便。台地发育均一的红层风化土,建筑物多可采用天然地基;平原区仅局部有薄层软土分布,冲积、冲洪积层厚度二般少于8米,可作高层和大型建筑地基持力层。

是广州市理想的发展方向,而向西、向北,向南均不是城市发展理想的方向。

5.历史广州地震最严重是那一年

都是小型地震自公元288年6月7日(晋武帝太康九年四月辛酉)有地震记载以来,广州共记录到3级以上的有感地震 24次,其中3-3.5级15次,4-4.5级7次,4.75级1次,5-5.5级1次,最大的这次是在1372年(明太祖洪武年间)9月17日,“震之不停,西北有声如雷,地坼二里许”。

直到当代,地震也没有多少记录。1915-1935年,广州一共录得7次,比较剧烈的是1918年2月15日发生的一次,“下午二时许,城厢内外、沙面、河南、芳村等处地震甚剧,至是夕八点及三点钟,又各复地震一次,惟其势甚微,人多未觉。

6.武汉 上海 广州 历史上发生过地震吗

亚洲大陆有一条非常鲜明的重要地震带,称其为南北地震带,或叫中国和蒙古的地震中轴带。这个带上地震特别多,加上东部西部交界处,人口也比较密集,所以这个带上造成损失和伤亡比较多。我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地震断裂带十分发育。全国地震震中的90%主要分布在西部,100 年以来,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发生地震比例是9︰1,而东部发生的地震主要集中在华北,长江以南比较稀少。亚洲非常著名的地震带-南北地震带,北起内蒙古,南至云南,东半部和西半部的边界特别清楚,中间是地震特别多的地带,古往今来地震频发。这是一个很宽的地震带,大概有五度,500 km 或再宽一点。这个地震特别多的带向蒙古、贝加尔湖一直延伸下去,北边就到了黄河大拐弯的地方,宁夏和甘肃的东端。华北地区是地震发生较多的地区。长江以南地区,即南岭以北长江以南,从浙江直到贵州这一中间地带地震非常少。具体说,我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五个地区的23 条地震带上。这五个地区是:①台湾省及其附近海域;②西南地区,主要是西藏、四川西部和云南中西部;③西北地区,主要在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宁夏、天山南北麓;④华北地区,主要在太行山两侧、汾渭河谷、阴山-燕山一带、山东中部和渤海湾;⑤东南沿海的广东、福建等地。我国的台湾省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西藏、新疆、云南、四川、青海等省区位于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上,其他省区处于相关的地震带上。

广州处于地震带,曾经出现过几次地震,但大多是小型地震。.自公元288年6月7日(晋武帝太康九年四月辛酉)有地震记载以来,广州共记录到3级以上的有感地震 24次,其中3-3.5级15次,4-4.5级7次,4.75级1次,5-5.5级1次,最大的一次是在1372年(明太祖洪武年间)9月17日,“震之不停,西北有声如雷,地坼二里许”。估计震级在7级以上。直到当代,地震也没有多少记录。1915-1935年,广州一共录得7次,比较剧烈的是1918年2月15日发生的一次,“下午二时许,城厢内外、沙面、河南、芳村等处地震甚剧,至是夕八点及三点钟,又各复地震一次,惟其势甚微,人多未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