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笙耀百科 >

物联网和移动通信的关系_物联网和移动通信的关系

可以说互联网现在已经发展到了成熟期。2011年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时期,也是物联网的酝酿时期!

物联网和移动通信的关系_物联网和移动通信的关系物联网和移动通信的关系_物联网和移动通信的关系


2011年的移动互联网能够查到你所想要的一切,移动互联网将会取代电视网,互联网上能进行一切活动,包括人家交流、商业活动、教育学习、休闲娱乐、等等等一切活动,不过2011最为关注的是移动互联网的支付将会更有保障,国家也会对这块全方位的监督,移动互联网上能够买到你想买的一切。

而移动互联网是把互联网上能做的,手机上面也能全部做到,2011年手机上的功能将会越来越多,用的人也会越来越多,移动互联网将会很快取代互联网。比如手机刷卡、手机支付、手机浏览信息、手机看电视都已成为现实。

移动互联网是能随时、随地、随身的进行互联网上的一切活动,而无线互联网是由移动无线网络组成,并实现网络的手机数据双向传输的网络,是一个集线器式的网络。

物联网是人们对未来生活的一种幻想:就是只要有手机,就能遥控家中的物品自动工作,有一种远程遥控,物品都智能化的趋势,不过2011年属于技术研发阶段,还不能实现,未来一年内也许会实现。

无线通信技术:物联网设备可以通过蜂窝网络、Wi-Fi、蓝牙等无线通信技术与移动通信网络进行通信。例如,一个智能家居设备可以通过Wi-Fi连接到家庭路由器,然后通过互联网与用户的手机或平板电脑进行通信。

物联网平台:物联网平台是一个软件系统,用于管理和监控物联网设备,并将设备数据发送到其他系统。移动通信运营商可以提供物联网平台,让物联网设备和移动通信网络进行交互。例如,物联网设备可以将数据发送到移动通信运营商的物联网平台,然后由运营商将数据转发给用户的手机。

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移动通信运营商可以提供API,使开发人员能够将移动通信网络与物联网设备进行集成。例如,一个智能城市应用程序可以使用移动通信运营商的API获取城市中的交通传感器数据,以便实时更新交通情况。

5G技术:5G技术提供更高的带宽和更低的延迟,可以更好地支持物联网设备和移动通信网络之间的交互。例如,一个自动驾驶汽车可以使用5G技术与移动通信网络进行通信,以便实时获取路况和交通信号数据。

1、物联网是传感网,不接入互联网

有专家认为,物联网就是传感网,只是给人们生活环境中的物体安装传感器,这些传感器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认识环境,这个传感器网不接入互联网络。

例如上海浦东机场的传感器网络,其本身并不接入互联网,却号称是中国第一个物联网。物联网与互联网的关系是相对独立的两张网。

2、物联网是互联网的一部分

物联网并不是一张全新的网,实际上早就存在了,它是互联网发展的自然延伸和扩张,是互联网的一部分。

互联网是可包容一切的网络,将会有更多的物品加入到这张网中。也就是说,物联网包含于互联网之内。

3、物联网是互联网的补充网络

通常所说的互联网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计算机结成的全球性的网络,服务于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换

。而物联网的主体则是各种各样的物品,通过物品间传递信息从而达到最终服务于人的目的,两张网的主体不同。

所以物联网是互联网的扩展和补充,物联网与互联网是相对平等的两张网。如果把互联网比作是人类信息交换的动脉,那么物联网就是毛细血管,两者相互连通,是互联网的有益补充。

4、物联网是未来的互联网

从宏观概念上讲,未来的物联网将使人置身于无所不在的网络之中,在不知不觉中,人可以随时随地与周围的人或物进行信息的交换。

这时,物联网也就等同于泛在网络,或者说未来的互联网。物联网、泛在网络、未来的互联网,他们的名字虽然不同,但表达的都是同一个愿景,那就是人类可以随时、随地、使用任何网络、联系任何人或物,以达到信息交换的自由。

扩展资料

互联网与物联网的区别:

1、互联网是网络和网络之间所串联形成庞大网络又称国际网。而物联网是在其基础上,实现的物与物相连的网络,也称万物互联。互联网是通过网络连接的总称,物联网是通过互联网进行物与物连接的总称。

2、互联网是指将计算机网络互相连接在一起的方法又可称作“网络互联”,在这基础上发展出覆盖全世界的全球性互联网络称互联网。3、物联网(缩写IoT)是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信息承载体,让所有能行使独立功能的普通物体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

3、物联网(缩写IoT)是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信息承载体,让所有能行使独立功能的普通物体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

物联网依赖互联网,互联网由运营商提供维护才能运行,而中国的互联网运营商就包括电信(我们平常说的电信网)、网通、铁通、移动

什么叫电信网,电信网是电信公司为运营商叫做电信网,现在我们所说的互联网就是我们平时用的网络,而物联网就是我们现在正在发展,阿里和京东正在跟随脚步的一种通过网络购买,配送到家的一种模式

投资者提问:

1、与广和通、移远通信相比,公司的优势在哪里? 2、公司在国内市场的拓展情况如何

董秘回答(移为通信SZ300590):

您好!1、 广和通、移远通信属于我司的产业链上游厂商, 业务上没有太多可比性;公司的竞争优势在于:成熟的研发团队、较强的软硬件开发能力、性能稳定的产品及良好的售后服务等; 2、公司按照既定的策略和步骤拓展国内市场,具体情况可参考此前披露的半年报。 谢谢关注!

据了解,移远通信 为移为通信的上游, 但从其历年来的销售毛利率看,移为通信却是力压移远通信,看来作为移为通信的上游移远通信,并未取得更高的利润水平。

通过了解所知, 移远通信毛利率较低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芯片属于蜂窝通信模块的核心原材料,芯片的原材料采购额占所有原材料采购额的比例高达80%以上 。其中移远通信芯片供应商主要为高通公司、联发科等芯片厂商,高通公司采购额占所有原材料采购额的比重19.15%,联发科采购额占所有原材料采购额的比重10.08%。移远通信对上述两家的芯片采购量较大且占比较高,存在供应商集中的风险,同时由于芯片成本较高,直接导致了移远通信的销售毛利率低下。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移远通信,还是移为通信,其二者历年来的毛利率皆双双呈现了逐年走低的现象, 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行内企业之间的业务竞争加剧所致,从而导致了销售毛利率的下滑。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下, 两家公司以价取胜,营收规模能够保持逐年扩张着实不简单,这与其所对应的物联网下游需求强劲有着大大的关联。

M2M 产业链主要包括零部件供应商、设备商、平台开发商和 M2M 服务商。 公司作为设备商将不同功能的零部件集成在一起,并且与软件相结合提供面向客户的解决方案。 公司客户群体主要是全球各地的无线 M2M 服务商,通过租用电信运营商的网络来面向客户提供 M2M 服务,他们能够连接不同的运营商,形成全覆盖的 M2M 业务。平台开发商提供应用软件和应用平台以及嵌入式终端的软件。

公司当前主营业务为嵌入式无线 M2M 终端设备研发、销售业务 。产品主要用于各种动静物体追踪业务,主要产品可以分为:车载信息智能终端、资产管理信息智能终端、个人安全智能终端、动物溯源管理产品:

M2M 终端设备被嵌入车队车辆、物品,或置于自然人身上,采集位置信息、驾驶习惯、温度信息、湿度信息等相关信息,通过通信网络,将数据信息传送至 M2M 服务商服务器,M2M 信息需求客户通过终端登录平台软件,分析相关数据信息,实现精细化管理或者提供个人安全服务。

车载追踪通讯产品是公司的主要营收来源, 公司追求多元化发展,因此近年来车载业务的比例在逐年缩小,与之对应物品追踪业务占比逐年提升。2019 年上半年车载追踪通讯产品营收 1.50 亿元,贡献了 55%的营收。物品追踪通讯产品营收 0.96 亿元,营收占比为 35%。

动物溯源为主的其他主营业务营收 0.27 亿元,营收占比为 10%。

个人追踪通讯产品自公司建立以来营收占比便逐年缩小,至 2019 年上半年该项业务完全退出。

预计未来 2-3 年公司海外业务将进行持续扩张,成为利润最大来源;同时国内业务维持“前瞻布局、小规模卡位”的思路,为后续国内市场的开拓做准备

商用车载 M2M 终端设备主要应用于商用车管理和车辆保险行业。在商用车管理中嵌入式无线 M2M 终端设备主要应用于对车辆路线、工作状况监控、车辆调度、物流车队管理。

发达国家商用车管理的商业模式成熟,市场渗透率存在稳定提升的空间。 欧美发达国家是车队管理的前两大市场,根据 BergInsight 的预测,北美市场 2015 年全年发货量 580 万台,预计 2020 年将达 1270 万台,CAGR17.0%。 商用车使用无线 M2M 渗透率从 2015 年的 19.8%提升至 2020 年的 39.2%。欧盟地区 2015 年全年发货量 530 万台,预计2020 年将达 1060 万台,CAGR14.9%。商用车使用无线 M2M 渗透率从 2015 年的 18.1%提升至 2020 年的 34.4%。

UBI 车险主要在欧美地区运用,后装市场仍有很高的提升空间 。2018 年意大利 UBI 渗透率已达 16%,是全球 UBI渗透率最高的国家,这与意大利政策强制要求有关。2014 年全球渗透率 2%,欧洲和美国的渗透率只有 4%,PTOLEMUS 预计到 2020 年欧洲和美国渗透率将分别达到 19%和 26%。UBI 对嵌入式终端信息采集、信息传输的性能要求较高,而盗抢险对嵌入式终端采集驾驶习惯信息要求相对较少,但对于找回相关信息采集性能要求较高。基于以上险种特性,随着未来车辆保险市场的发展,理论上各种类型、各种应用的机动车辆均需安装嵌入式 M2M 终端。基于车辆保险的嵌入式 M2M 终端市场广阔

受 汽车 电子化和车联网发展推动,家用车嵌入式 M2M 发展有望启动。 家用车、轻型车等 汽车 目前使用嵌入式 M2M终端设备比例仍较少,随着新能源 汽车 和 汽车 电子化的普及,家用车车载追踪业务发展空间广阔,根据 GSMA 的统计,2012 年包括嵌入式设备、集成式设备、辅助连接设备在内的民用车全球 M2M 市场容量为 131 亿欧元,而到 2018年市场容量将达到 400 亿欧元。2018 年全球预计有近 3600 万新车将搭载嵌入式移动技术,渗透率达 31%,并远远超过其它连接方式的增长率,2025 年绝大多数新车都会前装连网。

政策推动海外车联网发展,带动家用车 M2M 设备发展。 2018 年 3 月起,欧盟地区销售的所有轻型车新车配装 eCall自动紧急呼叫系统。eCall 系统工作原理是通过在轻型车安装嵌入式 M2M 终端设备实现和公共系统的信息通信。一旦出现交通事故等情况,M2M 终端设备将自动把现场信息及时准确地传输到最近的公共安全应答服务点。有利于在发生严重事故的情况下节省大量救援时间。eCall 系统的标配能够促进 M2M 设备在民用车领域的渗透。带动民用车载 M2M 市场的发展。

与国外成熟市场相比,中国车载 M2M 设备的应用领域发展较晚,功能需求简单 。主要起到追踪、追查(TrackandTrace)作用,中国市场相当数量的 M2M 终端设备还属于低端设备。 汽车 厂商追踪、追查功能的 M2M 装置直接前装至 汽车 内部。

中国作为 汽车 大国,车联网时代有望弯道超车,车载 M2M 设备市场空间广阔。 未来随着 UBI、车队管理和家用车车载追踪业务的发展,M2M 设备市场空间有望进一步提升。根据 BergInsight 的研究报告,中国交通客车、卡车使用 M2M 终端的数量,将由 2014 年的 210 万台增长至 2019 年的 590 万台,复合增长率为 22.95%。其中商业车辆(卡车、公共 汽车 )使用 M2M 渗透率,将由 2014 年的 9%提升至 2019 年的 19.8%。

公司在国内竞争策略以低成本抢占市场份额为发展目标。 目前业务集中于车辆管理、车队、物流、集装箱物品、融资租赁。目前国内后端 OBD 多用于追踪追查,功能拓展还在初级阶段,整体渗透率较低。因此公司也与国内车企建立联系,寻求导入 T-box 前装业务的机会。

移动互联网指的是无线设备连网,

物联网这个概念,在中国早在1999年就提出来了。当时叫传感网。其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概念。“物联网概念”是在“互联网概念”的基础上,将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的一种网络概念。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