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笙耀百科 >

规上企业培育措施 培育规模企业

2023年海曙关于支持企业稳岗优工促生产的若干举措

2023年海曙关于支持企业稳岗优工促生产的若干举措

规上企业培育措施 培育规模企业规上企业培育措施 培育规模企业


一、支持企业连续生产

1.在坚决守住安全生产底线前提下,鼓励订单饱满企业和建设任务重、工期紧的重大项目施工企业合理制订春节期间生产建设,根据实际情况调度增加产能安排。对市“大优强”培育企业和2022年度产值10亿元以上的制造业企业,2023年第一季度工业产值同比增长10%以上的,按同比每再增加1个百分点予以10万元奖励,每家企业奖励80万元。对2022年度产值5-10亿元的工业企业,2023年一季度工业产值同比增长10%以上的,按同比每再增加1个百分点予以5万元奖励,每家企业奖励50万元。对2022年度产值5亿元以下的规上工业企业,2023年第一季度工业产值同比增长10%及以上的,产值每增加300万元奖励1万元,每家企业奖励10万元。对规下重点企业,2023年第一季度工业产值同比增长10%及以上的,产值每增加200万元奖励1万元,每家企业奖励10万元。对2023年第一季度月度新进规上工业企业每家奖励10万元。对2023年一季度省内建筑业总产值完成突出的企业,给予信用激励。对2023年第一季度抢抓建设成效显著的建筑业企业,给予评优评奖优先。

2.鼓励春节期间生产的企业采取发放留岗红包、过年礼包、改善工作和生活条件等方式,提高留甬员工春节期间坚守岗位积极性。对2023年1月21日至2月5日期间坚持生产的我区企业,按坚守岗位的外省籍参保员工每人500元的标准发放一次性留工补贴。

3.支持市级“大优强”培育企业建立产业链供应链购销体系,对采购现有产业链供应链内符合条件的中小微工业企业产品或委托加工、且单家企业的新增采购或委托加工额达到500万元以上的,按照不超过30万元/家的标准予以奖励;对采购现有产业链供应链外的新增配套的符合条件的中小微工业企业产品或委托加工、且单家企业新增采购或委托加工额达到200万元以上的,按照不超过50万元/家的标准予以奖励。每家“大优强”培育企业的累计奖励额度不超过300万元。

4.支持区级行业协会主办省级及以上部门、行业协会的专业展会,对符合条件企业参展标准展位在100个以上的,按参展展位费50%、不超过4000元/个的标准给予补助;对区级行业协会组织符合条件企业参加国内、市外专业展会、且组织企业10家以上的,按每个参展展位费50%、不超过6000元/个的标准给予补助。

5.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稳岗优工企业的信贷支持。春节期间建设不停歇的重大项目,涉及临时用地复垦押金的,可以银行保函的方式代替。

6.加强供电、供水、供气、供热和交通运输等部门间沟通协调,完善应对极端天气应急预案,保障各类生产要素稳定供应。

二、积极推进降本减负

7.按照规定,延长阶段性降低企业失业保险费率政策至2023年4月30日。将企业补缴保险费的期限延长至2023年底,缓缴的保险费可采取分期或逐月等方式补缴,补缴期间免收滞纳金。

8.放宽引育留用紧缺高技能人才奖励条件,对企业2022年、2023年使用在甬缴纳社保费累计满3年,且持有我市紧缺职业工种目录高级工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人数不少于上年的,按每人600元的标准给予企业奖励。

9.持续推进减税降费,全面落实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小微企业减免“六税两费”、小型微利企业减征所得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支持科技创新进口等税收优惠政策。

三、全力保障返岗复工

10.实施春节返岗交通补助。2023年1月21日至2月5日,对企业组织员工返岗,或省外劳务协作输出地输送员工返岗的,符合条件的按包车费用的50%给予补助,不超过20万元;对自行到我区企业返岗就业的非本市户籍员工给予返岗交通补助,补助标准为市外省内100元/人、华东地区300元/人、华东地区以外500元/人。

11.实施“百川汇海·来曙有位”企业服务年活动,组织开展政策宣传周、服务月、就业创业季及政策补贴年等工作。于元宵节前后举办区级大型会,联动各镇、街道开展线上线下各类活动。并根据企业需求,开展多方向赴外劳务协作。对参加区本级组织的赴外活动的企业,给予2000元/次的补助。

12.鼓励人力资源机构为企业提供服务。对元旦春节期间为企业新引进5名员工以上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按500元/人标准给予奖励,不超过10万元。

13.实施鼓励企业招工用工奖励,对区内企业2023年第一季度招收首次来海曙就业的非宁波大市户籍人员,且稳岗3个月的,给予企业500元/人的首次就业招工奖励,50万元。

14.鼓励企业进行灵活用工探索,2023年3月31日前,企业招用灵活用工劳动者,符合条件并参加“灵活保”的,予以保费全额补贴。

四、鼓励员工留曙过年

15.发放“留在海曙过大年”系列新春。春节期间,面向留在海曙过年的人员,随机发放300万元过年专属消费券和100万元过年专属文旅体消费券。同时,随机发放通用消费券、汽车消费券、餐饮消费券、商场消费券等各类消费券。开展“5.1服务卡”迎春系列活动,赠送年货礼包、为留曙过年员工购买人身意外险等。为包车返乡企业员工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发放“防疫温暖包”。

16.开展“留在海曙过大年”系列暖心活动。举办文化、旅游集市、演绎等新春文化、旅游、体育等节庆惠民活动,区属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向留在海曙员工和家属免费开放,各大景区推出节日活动和优惠政策。鼓励企业组织举办文化交流和产业推介活动,主办或者承办市级及以上特色文化产业活动,对文化旅游市场复苏有促进作用的,总投入20万元以下的给予30%的补助,总投入20万元及以上的给予50%的补助,不超过40万元。鼓励文化旅游体育及相关企业利用互联网以及OTA平台开展营销,对宣传地方特色文化或对“留在海曙过大年”有促进作用的项目或案例,给予不超过5万元的补助。

17.开展一线员工走访慰问,发放过年、防疫大礼包,对春节期间不停工、不停产重点项目的市外户籍留曙建筑工人发放每人1000元民生保供慰问金。关心关爱对口帮扶地区留曙务工人员,对有组织输入的脱贫劳动力给予每人1000元慰问补贴。

18.推动义务教育段学校提供留曙员工子女的寒假托管服务,开放图书馆、阅览室、运动场馆等资源,开展各类文体活动。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社区、青少年宫等开展多样化的托管服务,组织志愿者参与关爱留曙员工子女。

五、维护员工合法权益

19.指导企业与员工协商制订春节错峰避峰放假和调休。春节期间安排员工正常工作的企业,应按规定支付工资和加班工资。大力开展根治欠薪冬季专项行动,加强隐患排查和处置,确保员工按时足额领到工资。

20.指导生产企业加强健康知识宣传,员工加强自身健康监测和个人防护。

2023年宁波江北区发布稳岗优工八大举措

2023年宁波江北区发布稳岗优工八大举措

1、在坚决守住安全生产底线前提下,鼓励订单饱满企业和建设任务重、工期紧的重大项目施工企业合理制订春节期间生产建设,根据实际情况调度增加产能安排,鼓励企业抢订单、留工优工,提前增加原材料等储备。对2023年一季度工业产值总量在3000万元以上,同比增长15%以上的规上工业企业,按同比再增加1个百分点予以1万元奖励,每家企业奖励10万元。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归属江北区的市“大优强”培育及下属企业、上年度产值10亿元以上的制造业企业不享受本条政策。

2、对2023年一季度新入库纳统的规下样本企业给予每家2万元一次性奖励;对2023年一季度营收增量超过30万元,增幅超过25%的市级规下样本企业,权重在30以上的给予每家3万元奖励,权重在30以下的给予每家1万元奖励。

3、对、市级“专精特新”企业或入库培育企业,、市级单项冠军企业或培育企业,当年获评区工业50强企业,区上市后备梯队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当年资产负债率不高于80%,上年研发费用投入不低于销售收入的3%)原则上免收担保费。对区“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企业、甬股交挂牌成长板以上(含)中小微企业,其他高新技术企业按照不高于0.3%/年标准收取担保费。以上政策性担保费用减免由宁波市正德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实施。

4、2022年度出口额超过3亿元且在江北实际办公的外贸企业,外地户籍留甬在岗员工超过10人且不低于上年年底外地户籍员工总数50%的,奖励2万元,留甬在岗员工每增加10人奖励1万元,每家奖励10万元。

5、对春节期间主动承担责任、配合促销活动的生活服务业企业给予补贴,对营业面积3万平方以上,且2023年春节期间店铺开门率达80%以上的重点商业综合体,给予每家5万元奖励;对配合供应监测的重点民生保供超市,给予每家2万元奖励。

6、春节前夕,为广大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户外劳动者)免费发放防疫福袋,深入开展困难企业和困难职工慰问活动,为留甬过年一线职工代表赠送“工惠保”,扎实做好劳动争议调解和法律援助工作,积极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7、结束本学期教育教学任务后,为有需求的家庭提供托管服务,由家长或学生自主报名参加。通过江北公开课等平台,向有需求的学生提供教学资源。

8、春节期间区全民健身中心(游泳馆维修除外)、滨江体育公园等公共体育场址面向留甬市民免费开放,充分利用“乐健”数字化平台加强市民“阳康”后科学健身指导。

本通知自印发之日起施行,相关政策措施已明确施行时间的,从其规定;本通知与《关于印发支持企业稳岗优工促生产的若干举措的通知》(甬市稳进提质发〔2022〕1号)文件同步实施,按就高不重复原则执行;、省出台或调整相关支持政策的,按新规定执行。

企业如何做好人才培养

“二十一世纪什么贵?人才!”这句话已成了人所共知的共识。

企业的竞争力实质是所拥有的人力资源素质与能力以及企业吸纳人才能力的竞争力。但许多企业对人才的概念还比较模糊,往往认为自己比较缺的人或高层次的人才是人才,其实并不是这样。因为人才是与价值创造、岗位适配与支出成本相关的。因此,企业主要有四类人才:

1能带来新突破新价值的创新类人才

这类人才往往是企业可求与不可及的,因为这类人才往往能给企业带来突破性的变化。这类人才主要有以下三种:

有创新能力的专业技术性人才。这类人才往往会在产品上有发明创造或革新,企业产品创新的水平,给企业带来新的产品增长点。这种人才往往需要通过某个特殊人才的带动形成创新性的人才群体,会对企业有更持久的价值。

有创新能力的营销性人才。这类人才往往在营销策略、模式与方法等方面有创新性思路和做法,给企业带来业绩的增长。这类人才永远需要!

有创新变革能力的性人才。这种人才往往在企业需要突破瓶颈、现有模式或某部门、系统需要打破,以建立新模式时特别需要。

2能带团队将战略目标与规划转化为结果的管理人才

这类人才就是指企业中各层级的管理干部队伍。目前哪个企业都有中高层干部,但并一定是胜任的。胜任的管理人才要具备"管理事"和"人"的能力,即具有根据战略目标制定规划与行动策略及措施,以及团队将目标转换为结果的能力。

对管理人才的培养需要企业对内部人才进行甄选,识别有潜质的人才,建立至少两层级即现有干部层和后备层的队伍。

3能解决问题与增值的专业性能手性人才

这是企业内部各岗位具有的专业性能手人才。企业中必须要有专业性人才,这是解决企业中各类问题,提升效率与效益的关键。在许多企业中会有一些岗位自发形成的专业能手,但往往没形成整体效应。因此,企业一方面要提倡和建立培养岗位专家的意识,另一方面要制定相关的培养。

4能胜任及完成岗位价值的薪岗适配的人才。这指的是企业中基础的、具体完成工作任务及岗位要求的员工,而且为其支付的薪酬是合适的

在企业中有两种任务:一是结构化任务,二是创造性任务。

结构化任务是指通过工作分解结构转化为简单的任务,这也是对工作进行标准化的过程。而对工作进行标准化后,就变得对人的能力要求清晰,也会降低对人的综合能力的要求,企业就可以选择合适的人以降低不必要的人力成本,避免用高端人才做那些本来用低端人才就能做的事情。但现在有许多企业忽略在任务分解与工作标准化方面的工作,致使内部工作不好传承、转化、培训、岗位与考核等,多是靠人来运作。因此,企业越致力于建立任务分解体系,在任务系统层面花的功夫越大,对操作层面的人力资源水准要求越低,对组织越有利。

而对于创造性任务则需要创造性人才和知识群组来承担,但其工作并非不可固化,创造性任务的成果也可以转化为管理性任务,并通过管理性任务转化为标准化任务,也就与结构化任务进行合流。所以,企业要不断的对任务进行结构化的工作。因此,从这个方面说,企业中所有能胜任岗位工作而且薪酬适合的员工都可以视为企业中的人才,这是企业运作的基础。

再如,盖洛普的《首先,打破一切常规》中有一个故事:一家大型连锁餐馆雇用了一个叫贾尼斯的智障员工,她的任务是把鸡包装拆开,将鸡块小心地放入油炸机,在计时器响的时候把炸好的鸡块都捞出来。贾尼斯完全能够理解这个职位的要求,并且能把每道工序都做得很完美。但是她不会数数。油炸机一次只能炸六个鸡块,而贾尼斯却时常装得过满,以至每块都炸不透。公司没有放弃她,而是发明了一个简单的支持系统来避开她的弱点:他们请鸡块供应商按每包六块送货。这样贾尼斯就不必数数,而只需把每包里的东西倒入油炸机。现在,没有人在意贾尼斯不会数数这件事。也没有人比贾尼斯更适合这份工作。

由此,企业在重视高层次人才的同时也要注重基础人才的选择和任用。在基础岗位人才上高能低用会增加人力成本、员工满意度低和人员流动性,而低能低用也会使岗位价值得不到,低能高用更会增加用人风险,只有适能适用才是重要的。

所以,企业要想持续的发展,必须要根据企业发展战略与目标以及企业发展阶段,建立企业人才管理体系和人才地图。

所谓人才管理体系即是指从企业发展方向和战略定位出发,通过人才标准界定、人才测评、人才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手段,对人才进行系统的甄别、评价和培养,从而使人才不断涌现,满足企业未来发展的需求。

企业在建设人才管理体系时必须要思考:

首先确定企业现阶段及满足下一步战略目标的人才要求,即:哪些人才是企业发展所急需的?满足什么标准的员工可以被称为“人才”?

盘点、筛选和评估现有人才,即:企业目前的人才现状(数量、素质、潜力)怎样?企业的人才现状和未来发展的要求有怎样的距?是否满足要求?

寻求解决人才数量和能力距的方法,即:如何解决人才的数量问题?如何提升人才的质量?如何制定人才战略、人才管理体系、人才地图和人才培养规划?

在人才培养规划制定中要考虑企业自身发展战略需要与阶段特点,要考虑人力资源相关体系建立及管理推动等相关工作,而且以上四类人才的分类不是的,在具体实践中往往是结合的。

如我们在为某银行设计、实施与辅导"醒狮行动-百名支行长培养"中就将第二、三类人才培养进行了整合。再如我们在为某大型制造企业设计和实施"专业化人才培养体系"就同步进行了职业通道设计等相关工作。还有我们曾为某日资制企业连续两年实施"化人才培养项目",其中就充分考虑了现有人力资源特点、日本企业人才培养要求、本企业所定义的化与制行业发展的要求等。

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有其不同的人才管理策略。

在创业期,技术型或创新型公司中除营销人才外,技术人员是核心人才,销售型公司自然是营销人才是核心;

在成长期,能带营销团队攻城掠地或带团队工作的管理人才即成为核心人才之一;

在成熟稳定期,企业就需要构建以内部为主的多层次的稳定的多面化的人才队伍,也包括精细化改善和创新的人才;

在衰退期,就非常需要能突破、创新、变革的管理人才。

在金融危机后,三星集团为了保证企业变革战略的实施以及革新的不间断地推行,李健熙组织制定了人才培养规划,在强育重要性的同时,通过各个进修项目,实行体制化的人才管理革新。例如将核心职员分为S(Super,高级)级和H(High

Potential,高潜力)级,技术也分为基础、尖端、革新、未来等四类,以配合各阶段人才培养项目的运行。同时为培养“5-10年后养活三星电子的土壤”。2001年,三星设立了“职业规划中心”(Career

Development Center)。

为留住人才,三星果断实行人事组织管理制度,为提高个人生产效率,三星投入大量资金对员工进行再教育——每年达500亿韩元,人均每年达100万韩元。李健熙一直主张:“企业不培养人才是一种失职行为。一个企业没有人才就不可能成为企业,企业也不会意识到人才缺失。”同时李健熙强调,确保人才是企业提升经济效益的重要战略。S级人才是指在具有竞争力的企业中工作,并获得高度评价和特级待遇的人才。这些人不仅具备能力、崇高品质和智慧,还拥有众多人脉。吸收这类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战略,我们要从世界各地吸收专业技能(如汽车、设计、软件等)人才,以及有个性、有创意的天才和奇才。李健熙喜欢从、、越南、西班牙这些吸收有能力的人才。现如今,三星拥有500多名海外人才,其人才战略取得了巨大成效。

人才地图建立是人才管理体系的基础性工作。制定人才地图就是要通过对企业内部和外部人才供求的分析,明确人才缺口,形成人才地图;并根据人才缺口,建议各种人才地图的应用策略。也即将关键人才定位到不同的关键岗位层次和类型上,并通过人才测评的结果对形成的企业内的关键人才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包括对不同层级关键人才优弱势整合分析,明确人才队伍现状,形成企业人才阶梯队伍构建的客观、有序的依据。

人才地图可以帮助企业明确关键人才发展的现状,了解关键人才的整体优势、弱势,指明人才使用和发展的路径,量化人才的缺口,使得公司能精确掌握人才分布,清楚的知道公司迫切需求的人才类型,从而使企业据此构建培训和发展体系,并在内外部和选拔的过程中能够更加有的放矢,为企业人才梯队的建设奠定基础。

企业之所以要建设人才管理体系,其目的:

从组织层面能够使人才发展与企业发展相匹配,人员能力与岗位价值相匹配,使人才成为企业的竞争优势。

从员工层面能够使人才明确自己的职业道路和发展方向,员工能自我决定是否留下来争取公司提供给他们的机会。

当然,企业实施人才管理,则要求企业的HR要更懂得战略、更具前瞻性和预见能力,并且逐渐由事务工作转向战略思考工作,从服务于企业战略转变成为构建企业战略。

转载以下资料供参考

企业如何培养人才

1、不断充实企业后备人才库建设

有针对性地建立各专业多层次的人才储备库。企业后备人才库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定期需要对进入后备人才库的人才进行跟踪考察,全面掌握其成长情况,并根据其表现把的后备人才提拔到更高层次的管理岗位,把表现一般的后备人才淘汰出人才库,同时把的新鲜血液补充进来。这样的动态化管理,在保证人才库相对稳定的同时,也实现后备人才的优胜劣汰。此外,根据自身的需求,在不能满足当前生产任务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等途径引进已经具备一定能力的技术人才,充实企业的技术力量。

2、采取各种形式加大培养力度,努力营造育人的良好环境

企业要始终坚持把人才的培养,作为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搭建良好的培训平台,开阔人才事业发展空间,创建优良的培训环境,不断强化内部的亲和力和凝聚力,稳步推进人才队伍建设。首先,企业要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其次,加大人才培训和的投入,不断强化年轻人才的综合素质;再次,利用一线实践磨砺培养管理人员,为理论基础扎实的人才给予现场专业技术能力锻炼;后,畅通沟通渠道,加强与员工沟通交流,通过沟通了解员工的成长情况,以及听取员工的一些建议。

3、积极创造有利条件,形成有效激励人才的新机制

企业加大对人才的激励作用,吸引和留住人才。对于施工企业的项目管理人员,提高收入是留住人才的直接的办法。同时,还需建立合理的人才选拔机制,让的人才能够脱颖而出,充分发挥其能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创造和谐的企业环境;关爱员工,以人为本,凝聚人心,让员工能够没有后顾之忧,为企业的不断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首先需要根据企业业务发展目标,确定人才培养的目标及规划;其次,需要构建人才标准(人才画像)对人才盘点及诊断,通过人才盘点,梳理人才结构及现状与需求之间的距,确定培养方向、内容、对象、预算等,建立分层分类的人才培养,培训实施组织、培训效果评估总结;重要的是建立员工轮岗学习、项目中学习等相关机制,在干中学、学中干;从而达到精确育人、倍速培养的目的。

德鲁克有一句名言,“企业只有一项真正的资源:人。”

建立人才机制是企业的立身之本,但许多企业在人才培养上经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把人才培养做成了员工培训,以事为本的短期结果导向而非以人为本的持续成长。

如何才能做好可持续的人才培养机制?通常三流企业“培训”员工,企业“培养”人才。

在企业中,首先可以按照基层员工、中层员工和高层员工三个层次对人员进行划分,这三个不同的层次的员工的工作重点是不同的:

1.基层员工主要负责实施和信息反馈;

2.中层员工主要职责是制定目标和团队建设;

3.高层员工负责制定企业的发展规划及其执行控制;

4.针对其他重要群体的培养

①营销人员用“蓝图”和“榜样”来培养

②专业人员用“现场”来培养

③针对管理人员的培养——教练技术

一些具有前瞻性的企业开始意识到,如今的正处于一种高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期,一般的企业培训和专业顾问服务已经不能满足员工发展的需要了。而传统的管理方式又不足以使员工或者团队发挥隐藏的巨大潜力。所以,他们急切地需要一种能够有效而非控制或者指导员工的教练技术。而事实上,管理者对员工的或者教练实际上是注重通过自我学习开发或挖掘自身潜力的一种思路。所以,企业应当注重将管理者培养成为员工的教练者。

后希望提示大家的是,在员工的培养方面,企业还需要做好其它方面的配套保障。比如,企业的理念保障,包括企业的发展理念与整个高层的管理理念要协调一致。企业要有相应的配套制度,比如对员工的激励,应当包括有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以及负激励(惩罚)等等手段进行制度上的保障。还包括企业文化方面的保障,比如营造良好的氛围等等,用以保障对员工的培养能够得以有序地进行。

如何进行企业人才培养?

企业人才培养是为了让企业员工能够快速成长学习,以胜任更深层次的工作内容,提升员工工作能力。在进行人才培养前,首先要做的就是确认人才培养的名单,为需要培养的人才进行分类,根据职级种类的不同,定制不同的培训内容。

接下来是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培训的监督和考核人员的确定,这些都是培养中应该明确的,企业可根据自身情况将培训进行增减处理。

为了更好地落实企业人才培养的工作,企业可选择平安知鸟这款线上教育平台来为企业助力,进行人才培养的和落实。

平安知鸟认为企业人才的培养应当要个性化,在培养工作开展之前就应该明确培训目的,根据企业所需和人才特性确定培训方向。在培训内容上,平安知鸟拥有二十万门课程资源,足矣满足各行各业企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如果企业有内部专属的培训内容需要制成课件供企业人才学习的话,可以借助平安知鸟的来做课工具,这款做课工具使用起来十分便捷,对使用设备也没有硬性要求,哪怕只是一部手机也可以轻松快捷进行课件制作。

平安知鸟庞大的数据体系,支持“千人千面”的学习模式,可将不同岗位不同层级的培训课程个性化地给企业人才,让企业人才在培训中快速找准定位,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助力企业人才培养的实施。

山西省大力推动中小微工业企业上规升级

原标题:山西省大力推动中小微工业企业上规升级

近日,《2022年全省规上工业企业净增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下发各市,全省中小企业系统将从摸清企业底数、优化政策举措、强化服务支撑等方面系统推进,突出重点、加强培育,全力推动中小微工业企业上规升级。

推动中小微企业上规升级是持续性培育工业经济新骨干的根本途径,是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省小企业发展促进局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以确保全年规上工业企业净增任务完成,顺利实现“十四五”末全省规上工业企业数量破万家的总体目标。从摸清企业底数入手,全省中小企业系统将着力下好助企升规“先手棋”,加强与统计部门、税务部门的业务沟通、工作协调,实现常态化数据信息共享;组好上规升级“预备队”,建立健全“小升规”重点企业培育库,逐月滚动、动态调整更新名单;打好帮扶服务“组合拳”,针对不同升规途径,结合不同行业特点,实施分类培育、精准施策,做到“一类一策”“一企一策”。

优化政策举措,激发发展动力。落实奖励政策,统筹推进阶段性政策延续、新纾困政策实施、组合式政策集成,让企业体会到实实在在的政策叠加效应;完善配套措施,全面梳理汇总涉企政策措施,推动各类优惠政策全面向“小升规”企业重点倾斜,提供助企升规的政策“服务包”;落实创新举措,支持企业对接科研院所、大型企业,开展成果转化、专利转移,进行技术改造和产品创新。

强化服务支撑,助企提质增效。打通创新堵点,支持中小微工业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化解企业痛点,推动落实减税降费优惠政策,减轻企业负担;破解工作难点,协调解决“小升规”重点培育企业在新增建设用地、完善土地使用手续等方面的困难;填补服务盲点,推广应用山西省中小企业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政策智能推送、项目快捷申报、诉求高效响应等服务。(晋帅妮 潘婷)

(山西日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