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笙耀百科 >

危废应急预案 危废应急预案演练方案

你好!我们公司是做线路板的,有电镀和废水处理的危险废物,现在需要写危险废物应急预案,请帮忙,谢谢!

废水处理找 海伊特重工

危废应急预案 危废应急预案演练方案危废应急预案 危废应急预案演练方案


废水焚烧炉——燃油型 适用范围: 工程规模比较小,产生的污水量较小而且变化频繁的精细化工产生的有机废液。反应后的釜残及少量的固体半固体废弃物。

废水焚烧炉——燃气型 适用范围: 适用于精细化工所涉及的农、医及中间体等行业产生的高浓度高含盐有机废水、废液、釜残处理。也适用于造纸行业黑液处理.染料行业、添加剂行业、煤化工行业的废液及残渣的处理。

废水焚烧炉——燃煤型 适用范围:适用于精细化工所涉及的农、医及中间体等行业产生的高浓度高含盐有机废水、废液处理。也适用于造纸行业黑液处理.染料行业、添加剂行业、煤化工行业的废液处理。

危险废物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危险废物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保不准会发生突发事件,为了避免造成更严重的后果,通常需要提前准备好一份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应该怎么编制才好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危险废物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预防和处置原则

(1)加强危险废物日常监督。各级环境保护部门要严格执行危险废物申报、危险废物转移联动、危险废物处置经营许可、危险废物集中无害化处置等制度,危险废物违法违规处置、丢弃、监管失控等情况发生。

(2)开展对产生危险废物单位、临时储存场所、处置场所等风险源的信息监控工作。

(3)加强早期预警,事件发生后及早报告,及时采取处置措施。

(4)遵循"以人为本、救人"的原则,积极抢救己中毒人员,必要时疏散受污染威胁的群众。

(5)采取必要措施,积极预防和控制废弃污染物泄漏、起火、爆炸等事故次生安全和污染事件。

(6)根据危险废物危险性质,做好现场应急人员的个人防护,制定现场安全规则,禁止抢险现场的不安全作。

(7)按照环境安全标准,收集、清理和无害化处理受污染介质。

(8)及时、准确发布信息,消除群众的疑虑和恐慌,积极防范污染衍生的,维护稳定。

(二)现场应急处直措施要点

(1)警戒与治安。事故应急状态下,应在事故现场周围建立警戒区域,维护现场治安秩序,防止无关人员进入应急现场,保障救援队伍、物资运输和人群疏散等交通畅通,避免发生不必要的伤亡。

(2)人员安全及救护。明确紧急状态下,对伤员现场急救、安全转送、人员撤离以及危害区域内人员防护等方案。

以下情况必须部分或全部撤离:

①爆炸产生了飞片,如容器的碎片和危险废物。

②溢出或化学反应产生了有毒烟气。

③火灾不能控制并蔓延到厂区的其他位置,或火灾可能产生有毒烟气。

④应急响应人员无法获得必要的防护装备情况下发生的所有事故。

撤离方案应明确保障单位/厂区人员出口安全的措施、撤离的.信号方式(如报警系统的持续警)、撤离前的注意事项(如作工人应当关闭设备等)、发出撤离信号的权限(如事故明显威胁人身安全时,任何员工都可以启动撤离信号报警装置)、撤离路线及备选撤离路线、撤离后进行人员清点等。

(3)现场处置措施。明确各事故类型的现场应急处置的工作方案。包括现场危险区、隔离区、安全区的设定方法和每个区域的人员管理规定;切断污染源和处置污染物所采用的技术措施及作程序;控制污染扩散和消除污染的紧急措施;预防和控制污染事故扩大或恶化(如确保不发生爆炸和泄漏,不重新发生或传播到单位/厂区内其他危险废物)的措施(女日停止设施运行);污染事故可能扩大后的应对措施;有关现场应急过程记录的规定等。

现场应急处置工作的重点包括:

①迅速控制污染源,防止污染事故继续扩大,必要时停止生产作等。

②采取覆盖、收容、隔离、洗消、稀释、中和、消毒(如医疗废物泄漏时)等措施,及时处置污染物,消除事故危害。

(4)紧急状态控制后阶段。事故得到控制后,应急人员必须组织进行后期污染监测和治理,包括处理、分类或处置所收集的废物、被污染的土壤或地表水或其他材料:清理事故现场:进行事故总结和责任认定:报告事故:在清理程序完成之前,确保不在被影响区域进行任何与泄漏材料性质不相容的废物处理储存或处置活动等安全措施。危险固废无害化处置技术及回收利用的方法主要有:焚烧法、固化法、化学法和生物法。

;

危险废物应急预案

明确启动应急预案的条件和标准。如即将发生或已经发生危险

废物溢出、火灾、爆炸等事故时,应当启动应急预案。

4.4 应急组织机构

4.4.1 应急组织机构、人员与职责

明确事故报警、响应、善后处置等环节的主管部门与协作部门

及其职责。要建立应急协调人制度。应急协调人必须常驻单位/厂区

内或能够迅速到达单位/厂区应对紧急状态,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具

备相应的知识和技能,熟悉应急预案。

4.4.2 外部应急/救援力量

明确发生事故时应请求支援的外部应急/救援力量名单及其可

保障的支持方式和能力。

4.5 应急响应程序-事故发现及报警(发现紧急状态时)

明确发现事故时,应当采取的措施及有关报警、求援、报告等

程序、方式、时限要求、内容等。明确哪些状态下应当报告外部应

急/救援力量并请求支援,哪些状态下应当向邻近单位及人员报警和

通知。

4.5.1 内部事故信息报警和通知

4.5.2 向外部应急/救援力量报警和通知

4.5.3 向邻近单位及人员报警和通知

4.6 应急响应程序-事故控制(紧急状态控制阶段)

— 6 —

明确发生事故后,各应急机构应当采取的具体行动措施。包括

响应分级、警戒治安、应急监测、现场处置等。

4.6.1 响应分级

明确事故的响应级别。可根据事故的影响范围和可控性,分成

完全紧急状态、有限的紧急状态和潜在的紧急状态等。

4.6.2 警戒与治安

4.6.3 应急监测

明确事故状态下的监测方案,包括监测泄漏、压力集聚情况,

气体发生的情况,阀门、管道或其他装置的破裂情况,以及污染物

的排放情况等。

4.6.4 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明确各事故类型的现场应急处置的工作方案。包括控制污染扩

散和消除污染的紧急措施;预防和控制污染事故扩大或恶化的措施;

污染事故可能扩大后的应对措施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