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智能数码 >

直播回放2022“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11篇

天宫课堂第三课直播回放天宫课堂第三课直播回放完整版

【回放完整版】

直播回放2022“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11篇直播回放2022“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11篇


直播观看入口:点击进入观看

授课时间:天宫课堂”第三课定于10月12日15时45分开始。

注:直播完后有回放完整版。

【“天宫课堂”第三课课程表】

1、问天实验舱介绍

展示介绍问天实验舱的基本情况以及科学手套箱、生命生态实验柜、生物技术实验柜和变重力实验柜等设施设备。

2、毛细效应实验

展示失重环境下液体显著的毛细现象,讲解毛细现象的重要性及其工程应用。

3、水球变“懒”实验

探究在微重力环境下,液体与液固混合体在相同冲击作用下的振动表现。

4、太空趣味饮水

展示在微重力环境下,使用超长吸管喝水的有趣现象。

5、会调头的扳手

展示微重力环境下的扳手旋转翻转的现象。

6、植物生长研究项目介绍

介绍生命生态实验柜进行的水稻种植和拟南芥种植研究项目,演示样本采集作。

7、天地互动环节

航天员与地面课堂师生进行天地互动。

2022“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11篇

观后感对于大家来说并不陌生了,看完一部作品以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体会呢?为此就要认真思考观后感如何写了。但是观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防溺水观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2022“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篇1

2022年10月12日,“天宫课堂”第三课正式开讲。“太空教师”陈冬、刘洋、蔡旭哲在空间站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这是空间站第三次太空授课活动。

“天宫课堂”第三课首先向我们介绍了问天实验舱,然后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了毛细效应实验、水球变“懒”实验,航天员还为我们展示了如何在太空中趣味饮水、扳手是如何调头的,介绍了植物生长研究项目,进行这些”课程“的同时,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航天员们还与在地面的我们进行了互动交流。在“天宫课堂”第三课中我学到了更多的载人航天知识,对科学的兴趣变得更加强烈,非常感谢航天员们的科普。

时至今日,天宫课堂已经开启了三次课程,它对于我们青少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天宫课堂培养了青少年对于科学的兴趣,为后续科学教育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青少年是科技创新人才的后备力量。一个的崛起,从青少年热爱科学开始。所有梦想的萌发,都可能来自生命体验中一次微小的触动。天宫课堂给许多青少年带来了这样的感受。

科学教育水平的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与科技发展程度、教育整体质量等因素环环相扣。

2022“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篇2

“天宫课堂”,一个曾经仅仅存在于人们头脑中和科幻中的名词,如今却成为了美丽的现实。20_年12月9日,“天宫课堂”进行了首次太空授课,“太空教师”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与地面课堂师生互动交流;2022年3月23日,“天宫课堂”第二课开讲;再到今天,“天宫课堂”第三课又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这样一场又一场的神奇的课堂体验,进一步拉近了大众特别是青少年与载人航天的距离,使他们一度被引燃的探知航天奥秘、学习航天知识的热情持续高涨。

然而,每一次简单而有趣的“天宫课堂”背后,都不是简单的作,而是凝结着诸多航天科研人员的智慧和汗水。既要满足广生的实际需求,选取他们感兴趣的问题、想了解的知识,又要结合空间站的设施条件,同时还要将课程环节设计得巧妙而有趣,经过如此用心地“备课”,这堂课着实令人充满期待。

一堂“太空课”,何以如此牵动国人的心?就在于它的意义远不只课堂上的内容展示,而是其背后所彰显的伟大精神和带给国人的自信与力量。通过天地对话,能够激发青少年的科学探索精神,进而点亮他们的科学梦想。从一次次的科学演示和讲述中,孩子们能切实感受到科学的奥妙,并从中感叹航天科技的威力,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也会油然而生。一堂科学课,无疑也是一堂爱国主义和理想信念教育课。

从“嫦娥”探月、“长五”飞天、“天问一号”成功着陆,到“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天和”遨游星辰,的科技发展一日千里,这背后离不开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开拓创新、永攀高峰的拼搏与进取。科技强国之路上,我们的接力棒不但要一代代传下去,而且要一代比一代更出彩。

科技梦与梦紧密相连。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理应高擎科技强国的接力棒,树立远大理想,弘扬科学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而努力奋斗。

2022“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篇3

10月12日下午15时45分,“天宫课堂”第三课开讲!神舟十四号乘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在轨介绍展示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工作生活场景,演示微重力环境下毛细效应实验、水球变“懒”实验、太空趣味饮水、会调头的扳手以及植物生长研究项目介绍。为广大青少年展示了一个与地球重力世界不同的太空世界。

这是世界上、讲台的课堂。距离地球300多千米的太空,航天员们展示自己工作生活的场景,进行太空实验,6000多万学生和围观直播的亿万观众仿佛置身宇宙时空。“天宫课堂”让国人亲眼见证航天发展的成就、科技自立自强的成果,也将点燃无数青少年的科学梦想。

空间站作为太空实验室,也是重要的太空科普教育基地,蕴含着得天独厚的丰富教育资源,对激发大众特别是青少年弘扬科学精神、热爱航天事业具有特殊优势。

“天宫课堂”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激发了空前的爱国热情。这次太空授课活动,所传递出的意义远远大于科普意义,让人从中感悟到祖国的强大。旧积贫积弱,在下,翻身做主人,有了自己的空间站,从太空空间站中人们看到了祖国的强大。实践证明,只有才能救,广大青少年要把爱国之心化为报国之志,把爱国情愫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追逐梦想,立志成才。

“天宫课堂”蕴含着科技自信的“密码”。强则科技强。科学技术体现着一个的综合实力,是世界上少数建有空间站的之一。几十年来,广大科技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科技攻关,勇于创新,致力于走自主研发科技道路,打破了技术封锁和垄断,展现了科技自信的一面,令世界侧目。使命在肩,光荣而又神圣,广大科技工作者要牢记嘱托,不辱使命,让科技继续世界,造福人类。

“天宫课堂”是一次生动的科普实践,蕴含着科学无止境的“密码”。遥望天空,追逐梦想。如今我们不仅实现了“嫦娥奔月”,还实现了火星探测。三位航天员在太空空间站与地面进行互动,普及科学知识,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细胞学实验、人体运动、液体表面张力等神奇现象,并讲解了实验背后的科学原理。让青少年从中学到了很多科普知识,看到了科学技术的无穷魅力,受到振奋与鼓舞,令人难忘。人们有理由相信,今后这样的科普知识会越来越多,对宇宙的探索永远无止境。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成为科技强国与重视科普密不可分,的科技在飞速发展,的科普也应跟上步伐。如果日常科普能够像“太空课堂”一样新颖、有趣,更好地走近公众、公众,我们将培养出更多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的追梦人。

2022“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篇4

空间站作为太空实验室,也是重要的太空科普教育基地,蕴含着独特的丰富教育资源,对激发大众特别是青少年弘扬科学精神、热爱航天事业具有特殊优势。

“天宫课堂”结合载人飞行任务,贯穿空间站建造和在轨运营系列化推出,将由航天员担任“太空教师”,以青少年为主要对象,并采取天地协同互动方式开展。

20_年12月9日,“天宫课堂”课开讲,2022年3月23日,“天宫课堂”第二课开讲;在这两次授课中,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精彩的太空科普课。时隔7个月,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又给我们带来了“天宫课堂”第三课。

“天宫课堂”第三课将继续采取天地互动方式进行,3名航天员将在轨介绍展示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工作生活场景,演示微重力环境下毛细效应实验、水球变“懒”实验、太空趣味饮水、会调头的扳手以及植物生长研究项目介绍,并与地面课堂进行互动交流,旨在传播普及载人航天知识,激发广大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

看了这一课之后,我学到了更多的有趣的科学知识,再一次被科学的魅力所震撼,同时为的航天事业感到骄傲。“少年强,则国强”,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首先要做好自己的首要任务——学习,学习使我们强大,只有通过学习才能获取更多的知识,才能理解航天事业对一个发展的重要影响。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应志存高远、忠于祖国,努力做新时代具有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的爱国者。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应敢于担当、勇于奋斗,努力做新时代具有责任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建设者。

新时代的青少年们,让我们勤奋学习、锤炼身心,努力做新时代具有过硬本领和高尚品格的接班人。

2022“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篇5

“天宫课堂”第三课定于10月12日下午15时45分开始,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将面向广大青少年进行太空授课,广播电视总台将面向全球进行现场直播。

浩瀚宇宙充满未知,人类对真理的探索永无止境,永攀科技高峰的脚步从未停歇。始终饱含对太空的探索热情,坚定科技创新的信心,浩瀚星河中的“天宫”为广大青少年逐梦未知宇宙、提升科学素养、增进爱国共识提供了新的科普课堂。

今年是航天事业创建66年。66难奋进,66华秋实,航天人依靠自力更生的韧劲、锐意创新的闯劲,推动航天事业坚定迈进“跟跑”“”的新时代。放飞“嫦娥”,取回月壤,实现揽月梦想;远送“天问”,遥控“祝融”,实现探火梦想;托举“神舟”“天宫”“天舟”“天和”,逐步实现飞天梦、步天梦、驻天梦,航天的圆梦之笔跨越数亿公里,把“红”挥洒在星河之中,成为播种科学种子的教材。

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青少年好奇宇宙、崇尚科学、热爱创新,的航天科技事业才能活力迸发、后劲十足。正是基于此,“天宫课堂”成为当下培育青少年科学素养的鲜活载体。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生动介绍展示了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工作生活场景,演示微重力环境下毛细效应实验、水球变“懒”实验、太空趣味饮水、会调头的扳手以及植物生长研究项目介绍。授课期间,航天员通过视频通话形式与地面课堂师生进行了实时互动交流。在现场教学、天地互动中,青少年能够更加直观地从太空的“神奇之处”中感知科学魅力,在心中种下一颗爱科学的种子。

在实时交流中,中小学生能够更好了解祖国在航天领域的发展和成就,感悟航天事业孕育出的“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探月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等伟大精神,进一步增进青少年对航天科技的兴趣,激励他们志存高远,热爱祖国、建设祖国。后续,“天宫课堂”将持续开展太空授课活动,积极传播载人航天知识和文化,“天宫”将成为激励全国青少年传承爱国主义精神的新课堂。

“伟大事业都始于梦想。梦想是激发活力的源泉。中华民族是勇于追梦的民族。”20_年,神舟十号飞行乘组航天员王亚平首次在太空授课;如今,在“太空班”孩子心中播下的“航天种子”已经发芽开花,一批批新时代的航天人正不断涌现。现在,“天宫课堂”以更新、更高的创新平台为青少年普及科学知识,必将在青少年心中种下“追光逐梦”的新种子,为航天事业发展培育更庞大的“后备军”,为经济发展营造更和谐的创新环境。

“年少所爱,终将奔赴。”期待“天宫课堂”串联起航天事业发展的坚定脚步,铺就好青少年奔向“星辰大海”的逐梦之路,点燃爱祖国、爱科学的“星星之火”,照亮祖国繁荣昌盛的新征程。

2022“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篇6

的确,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挑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情感体验,出生在新世纪的我,见证了新时代的发展:我看到奥运会上健儿矫健的身姿,为祖国感到骄傲;我看到“天宫课堂”太空授课成功,掩饰不住对祖国科技发展的自豪和喜悦;我还看到互联网已经触及千家万户,鼠标一点,指尖一触,便无处不达……

我在这个发展迅猛的里,回首过去,又展望着未来。如何在这大时代的浪潮里求得发展,是我,更是未来的你,我们每个人都要思考的问题。

首先,抓准时代脉搏,根据时代需求来完善自我,才不会落于时代。世界的发展用“一日千里”来形容也不为过,这个时代正在走向智能化,讲究高效,正在从注重简单的实用性到满足多样化的精神需求发展着。身处科技人文发展不断登上新台阶的你我,唯有不断学习本领,掌握高精尖知识,才不会淹没在时代大潮中。

与时代同行的路上,我们需要一颗强大的抗挫折之心。人生实难,作为青少年的我们,面对着生活中的风浪,又何尝不应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昂扬姿态去面对呢?

然而,与时代同行并不是做一颗随波逐流的海草,作为祖国未来的栋梁,我们有着自己自由的精神、独立的思考,不会人云亦云,更不会迷失自我,误入歧途。待到你们18岁的时候,也希望你们在斑驳陆离的里能够明辨是非,守住底线的同时,更要担起时代风向的大旗。

“后之视今,亦尤今之视昔”,无论时代如何变幻,总有一些东西值得追寻,总有一些东西值得坚持,总有一些东西值得坚守......当我们都明确自己的使命的时候,当我们的个人价值和价值达到统一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在时代浪潮中奔涌向前了。

2022“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篇7

“天宫课堂”第三课定于10月12日下午15时45分开始,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将面向广大青少年进行太空授课。

此次太空授课在太空失重环境下向青少年演示在地面很难见到的物理现象,当这些奇妙而精彩的现象展现在学生面前时,我在地面课堂的现场多次听到了学生们的惊呼和掌声。离大屏幕很近的我也深受这些美妙现象的震撼。当王亚平老师进行高难度的作,比如往水膜上贴结时,我感觉到现场所有的听众都摒住了呼吸,那个小小的图标集中了所有人的目光,而当它被稳稳的贴在水膜上时,那种欣喜和感动简直难以用语言来形容。

这种通过凸显天地异来进行教学的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太空、对航天乃至对科学的学习兴趣。这次授课活动在青少年头脑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一定会伴随学生们一生的求索过程。航天员作为科普教师亲切地与学生进行对话,拉近了代表我国尖端科技水平的航天工程与公众的距离,增进了青少年对航天事业的了解与关注,对青少年来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情怀的传递。航天员们清晰的思路、流畅的表达和精准的实验演示给全国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不得不叹服他们过人的智慧,出众的技能以及接近完美的身体素质,当然从中也能反映出他们勤奋刻苦、精益求精和追求卓越的精神。他们的表现为我们教师起到了表率作用,值得我们学习。

这次太空授课实现了航天工程领域、科普界和教育界在培养青少年方面的无间协作,这对物理教师的鼓励作用是巨大的,我和史艺老师都感受到了一种团结的温暖。这也激励着我们今后在教学工作中更加注重与其他教育力量的联系与合作,从其他领域听取教学意见,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和对知识的领悟,从而提供给学生更丰富的学习资源,创造更适合学生发展的学习环境。

2022“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篇8

“天宫课堂”第三课,10月12日下午正式开讲,神舟十四号乘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在“新教室”问天实验舱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

毛细效应实验,细吸管开启“倍速模式”。

在空间站微重力环境下,陈冬用一个小实验展示了流体现象的天地异。

他将三根粗细不同的塑料管同时放在水中,细的管子内液面飞速到达顶端仿佛开启了“倍速模式”。

一颗小小的钢球让水球变“懒”。

刘洋用注射器向水球喷出空气时,水球的震动很激烈,在水球内加入钢球后,以同样的力度冲击,水球的振动幅度变小了。这是怎么回事?

“很轻松!”刘洋用2米长的吸管喝到果汁。

在地面,如果,吸管太长,要很费力才能喝到饮料,而在问天实验舱中,刘洋用2米长的吸管不仅成功喝到了芒果汁,还表示“很轻松”。

微重力环境下扳手居然会“掉头”?

陈冬将空间站中的工具T字扳手在空中旋转后,扳手居然会自己翻身,时而头朝上,时而头朝下,反复不停。更为神奇的是当他将两个扳手同时旋转时,它们展现出了完全不同的旋转姿态。这个神奇的现象是谁发现的?

太空科普课上,航天员还向同学们介绍了空间站开展的水稻和拟南芥种植研究情况,展示了手套箱剪株作。授课期间,航天员还通过视频通话形式与地面课堂师生进行了实时互动交流。

宇宙浩瀚,探索无限。“天宫课堂”下一课,不见不散。

2022“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篇9

神舟十三号此次的“亮点”颇多:相比神舟十二号在太空驻留3个月,这次是半年,三位航天员将在太空过春节,地球上的我们将历次收到来自太空的新春祝福;这是女航天员次进驻空间站,航天员王亚平也将会成为首位实施出舱活动的女航天员;此次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的方式,首次径向停靠空间站;此次载人飞行任务将进行2~3次出舱活动等等。

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三号,从20_年杨利伟作为进入太空的宇航员实现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到如今我国已经有12人去过太空,的航天事业正在阔步前进。空间站建造的宏大项目将分步骤有序完成,我们坚信它将在夫来顺利进行;关平人类和平与进步的航天梦,会在一代代航天人的不懈努力中成为一个个现实,我们对此充满信心。

对人来说,在这份激动的背后,更多的是一份从容。几十年的航天事业,其背后是民族伟大复兴之路。我们亲历了自己的奋斗历程,我们也在日常生活的变化中感受到这个日新月异的进步。

今后,我们还会见证神舟十四号、神舟十五号等的发射。每一次见证,都更加坚定了对、对未来的信心。日益雄厚的科技实力是不争的事实,它是看得见、感受得到的变化,而非只是一种幻想。所以,这不只是一个航天人代代接力、传承梦想的故事,也是更有自信,更有实力,民族更有希望的故事。

我们总是忍不住回顾过去,而越是回望历史,越能理解当下。越回顾,就越珍视。我们会不断回顾科技事业的每一个重要节点,在这些里程碑式的事件中寻找民族前行的动力。那些时刻,因为铭记成为永恒。

2022“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篇10

你们了解宇航员吗?可能你们不知道,但我今天看了一个神奇的视频,这个视频里就展现着宇航员在太空的生活,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视频吧!

在这个视频中,三位宇航员老师给我们展现了太空神奇。他们已经做了一个实验,这个实验非常神奇,惊得我下巴都快合不拢了,这个实验名字叫做乒乓球沉在水底。在我们地球中,乒乓球放在水里,它会浮到水面,相反,太空就不一样了,他们先有一个管子将乒乓球压在水底,然后松开管子那一刻,乒乓球就沉在了水底。而一位宇航员老师将装有乒乓球的水桶抛起来,结果里面的水竟然一滴都没有掉下来。

宇航员老师们又做了一次实验,而这一次实验更加柏奇。他们首先拿出一个用来做水膜的一个模具,然后他们又往水膜里灌满了水,一个宇航员老师又往外面加了更多的水,结果水模就成了一个大圆球。但这并不很神奇,神奇的是当另一个宇航员老师拿着一个注射器往里面注小水滴的时候,小水滴进入大水滴之后,还是完完整整的一点破损都没有,而且他那个大水泡的水一滴都没有漏下来,于是宇航员老师又在里面那个小水滴又抽了出去,可大水泡还是没有裂开。

太空真神奇呀,我也想上去做那些惊人的实验。唉,对了,他们还做了1个实验那就是将他们的水袋里的水挤出来,然后还可以吃,咱们地球上的水只能喝,而且要是将杯子倒过来它就全倒了,而太空可不一样,太空倒过来一杯子,水竟然一滴也不漏,太空真的好神奇。

2022“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篇11

梦这个词已经被我们大家熟知了,我一直在想梦应该是怎么样的梦呢?今天我终于知道了,因为今天我看了神舟十三号太空授课,我看到了我们强大的祖国,看到了我们人的强大。

此时我想说,我们的梦就是太空科学梦。太空是一个和我们生活的环境完全不一样的地方,而我们人类的脚步已经开始大步前进了。对于太空的探索,一个的强大,科学技术一定要强大,而我已经看到了科学的强大,我相信我们会越来越强大。我将来也要为作出贡献,因为这是我的梦,这也是我们所有人的太空科学梦。

在这堂课上,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那个神奇乒乓球。因为乒乓球在地球上是在水面上浮起来的,无论你把它用筷子按到水底,也会飞速的浮面。而在太空中,乒乓球先是浮在水面上,用筷子按下去,它就在水里沉下去,无论如何都浮不面。还有许多东西也让我们大跌眼镜,都是一些我们在生活中根本无法看到的现象。对于太空的步伐还在继续,我希望未来我能成为一名宇航员,能够去探索浩瀚的宇宙,探索神奇的外太空。

我要更加努力的学习科学知识,将来能够探索宇宙。

天宫课堂电视哪个台

2022“天宫课堂”第三课几点直播?视频观看入口

央视综合频道

央视综合频道(央视一套、CCTV1) 据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 “天宫课堂”第三课 定于10月12日15时45分开始 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航天员 陈冬、刘洋、蔡旭哲 将面向广大青少年进行太空授课 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 将直播“天宫课堂”第三课 本次太空授课 将首次在问天实验舱进行 问天舱是空间站 三大舱段中的第二个舱段 是空间站的实验舱段 问天舱有啥不一样? 本次太空授课活动 将继续采取天地互动方式进行 3名航天员将在轨介绍展示 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工作生活场景 演示微重力环境下毛细效应实验、 水球变“懒”实验、太空趣味饮水、 会调头的扳手 以及介绍植物生长研究项目 并与地面课堂进行互动交流 旨在传播普及载人航天知识 激发广大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 “天宫课堂”课程表上新! 课前预习准备好 航天员真诚邀请广大青少年,在地面同步尝试开展相关实验,从天地异中,感知宇宙的奥秘,体验探索的乐趣。 锁定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一起期待“天宫课堂”第三课!

天宫课堂在哪看直播

天宫课堂可以在央视网的CCTV-13高清频道观看。依据央视网网站发布的消息显示,2022年天宫课堂第三课是在10月12日15时45分开始。

此外依据央视网网站发布的该节目可知,本期的天宫课堂三位宇航员将面向广大青少年进行太空授课,广播电视总台将面向全球进行现场直播。

天宫课堂往期回顾:

1、课,北京时间2021年12月9日15时40分,“天宫课堂”课正式开讲,航天员再次进行太空授课,这是空间站首次太空授课活动。

2、第二课,太空授课活动继续采取天地对话方式进行,由航天员在轨演示太空“冰雪”实验、液桥演示实验、水油分离实验、太空抛物实验,介绍与展示空间科学设施(授课内容介绍附后),旨在传播普及空间科学知识,激发广大青少年不断追寻“科学梦”、实现“航天梦”的热情。

以上内容参考

天宫课堂第三课水球变懒实验原理

2022天宫课堂水球变懒原理是中间是空气,气泡周围是水。这个时候整个水球就变成了两个透镜。

凸透镜成像原理陈征介绍,当航天员往水球中打入一个气泡,因为在太空中浮力已经消失了,所以气泡不会向上飘,而是老老实实待在水球中,水球因此被气泡变为了两部分,中间是空气,气泡周围是水。这个时候整个水球就变成了两个透镜。

外圈成为了一个凸透镜,所以呈现出一个倒立的像,内圈相当于变成了两个凹透镜的组合,这个时候又出现了一个正立的像。因此可以在水球中同时看到一正一倒的两个像。

天宫课堂第三课水球变懒实验:

10月12日下午,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面向广大青少年进行太空授课。

本次太空授课活动继续采取天地互动方式进行,3名航天员在轨介绍展示了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工作生活场景,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毛细效应实验、水球变“懒”实验、太空趣味饮水、会调头的扳手以及植物生长研究项目介绍,并与地面课堂进行互动交流。

在水球变“懒”实验中,探究在微重力环境下,液体与液固混合体在相同冲击作用下的振动表现。

2022天空课堂第二课央视直播重播观看平台+完整视频

2022天空课堂第二课央视直播重播观看平台

直播时间:3月23日下午15:40

直播重播入口:

广播电视总台;

央视官微;

央视客户端。

授课内容:太空“冰雪”实验、液桥演示实验、水油分离实验、太空抛物实验,介绍与展示空间科学设施等。

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空间站作为太空实验室,也是重要的太空科普教育基地。“天宫课堂”第二课定于3月23日下午15:40在空间站开讲。

2022天空课堂第二课

还记得我们在天上的宇航员吗?一转眼,天宫出三人组已经“上天”五个月了,“天宫课堂”也即将上新!今天下午15:40,我们将迎来三位特殊的线上授课教师: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

航天员真诚邀请大家,尤其是青少年,在地面同步尝试开展相关实验,从天地异中感知宇宙的奥秘、体验探索的乐趣,让我们用学习、探索的热情向宣告:我们永远不会被打倒!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