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智能数码 >

嫦娥1号是哪一年发射的 嫦娥1号是哪一年发射成功的

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发射日期

我国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于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04秒发射成功,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这是对遥远月球展开探测的步,也是航天走向深空的步,具有深远影响。

嫦娥1号是哪一年发射的 嫦娥1号是哪一年发射成功的嫦娥1号是哪一年发射的 嫦娥1号是哪一年发射成功的


嫦娥1号是哪一年发射的 嫦娥1号是哪一年发射成功的


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嫦娥一号卫星是中

国自

主研制、发射的个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主要用于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关物质元素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厚度、探测地月空间环境等。

实施探月,对航天具有强

烈的标志性意义。月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和它本身的环境特点,使它成为人类迈出地球摇篮,走向深空的门槛和试验场。通过月球探测与实验项目,人类不但可以学会如何“离开地球家园”,还可以将它作为进入更遥远空间的“中途岛”和转运站。适时开展以月球探测为主的深空探测已成为各国航天活动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航天事业持续发展,有所作为、有所创新的重大举措。

在,从颗人造卫星,到载人航天技术取得重要突破,中

国的脚步从未脱离过世界科技进步的步伐。探测月球,是中

国科

技和

经济50余年不懈地发展、积累的一个必然结果,无疑也是一次崭新的证明。

嫦娥奔月的成功带给人的是加快发展的坚定信心,就如当年

爆炸

原子

弹之后全世界华人的欣喜。

历来都是一个大国,可是却在很久以前丢掉了自己的强国地位。每一次成功带来的强大的希望对于人都是激励,这种激励又进一步了新的成功,获得巨大的民族动力。“嫦娥奔月”所带来的攻坚精神、创新意识都将成为全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嫦娥一号发射日期

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嫦娥一号卫星成功送入太空。

嫦娥一号星体为立方体,两侧各有一个太阳帆板,跨度达18.1米,重2350千克,工作寿命一年,它将运行在距月球表面200千米的圆形极轨道上。该卫星平台由结构分系统、热控分系统、制导,导航与控制分系统、推进分系统、数据管理分系统、测控数传分系统、定向天线分系统和有效载荷等9个分系统组成。

根据探月卫星工程的四大科学目标,在嫦娥一号上搭载了8种24台件科学探测仪器,重130千克,即微波探测仪系统、γ射线谱仪、X射线谱仪、激光高度计、太阳高能粒子探测器、太阳风离子探测器、CCD立体相机、干涉成像光谱仪。

嫦娥一号卫星的科学目标:

1、获取月球表面三维立体影像,精细划分月球表面的基本构造和地貌单元,进行月球表面撞击坑形态、大小、分布、密度等的研究,为类地行星表面年龄的划分和早期演化历史研究提供基本数据,并为月面软着陆区选址和月球基地位置优选提供基础资料等。

2、分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含量和物质类型的分布特点,主要是勘察月球表面有开发利用价值的钛、铁等14种元素的含量和分布,绘制各元素的全月球分布图,月球岩石、矿物和地质学专题图等,发现各元素在月表的富集区,评估月球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前景等。

3、探测月壤厚度,即利用微波辐射技术,获取月球表面月壤的厚度数据,从而得到月球表面年龄及其分布,并在此基础上,估算核聚变发电燃料氦-3的含量、资源分布及资源量等。

“嫦娥一号”是什么时候发射的?

“嫦娥一号”卫星发射后首先将被送入一个椭圆形地球同步轨道,这一轨道离地面近距离为200公里,远为5.1万公里,探月卫星将用16小时环绕此轨道一圈后,通过加速再进入一个更大的椭圆轨道,距离地面近距离为500公里,远为12.8万公里,需要48小时才能环绕一圈。

此后,探测卫星不断加速,开始“奔向”月球,大概经过114小时的飞行,在快要到达月球时,依靠控制火箭的反向助推减速。在被月球引力“俘获”后,成为环月球卫星,终在离月球表面200公里高度的极月圆轨道绕月球飞行,开展拍摄三维影像等工作。卫星奔月总共需时114个小时,距离地球接近38.44万公里。而过去,发射的卫星距离地面一般都在3.58万公里左右。

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04.602秒,“嫦娥一号”卫星成功发射升空!10月24日19时15分确定发射成功!

本报讯(记者蔡文清)记者今天上午获悉,“嫦娥1号”将在10月24日下午6时许发射升空。有关天文空间研究方面的专家也证实了这一说法。

据专家透露,卫星佳发射时间的确定相当复杂,需对当地雷电、降水和云量等因素进行详细分析,并结合相关历史资料来判断。在航天、卫星发射、气象、天文等多个部门反复协商下,终确定了佳发射窗口为10月24日下午6时05分左右。

目前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准备工作紧张而有序,用于发射“嫦娥1号”的长征三号甲火箭已经吊装进3号塔的回转平台,而“嫦娥1号”也已经进入发射区3号发射塔静静矗立,蓝色的回转平台紧紧闭合,呈测试状态。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测试发射、测量控制等系统科技人员,正在争分夺秒,精测细量,为确保“嫦娥1号”卫星顺利发射升空进行后的准备,目前准备工作一切顺利。

据了解,为确保“嫦娥1号”顺利升空,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对2号、3号发射塔都进行了数十项技术改造。目前,中心两个塔架均具备发射“嫦娥1号”的能力。有专家评价说,升级后的3号发射塔架已成为世界上的发射塔架之一。数天之后,“嫦娥1号”将从85米高的3号发射塔起飞,奔往38万公里之外的月球。届时世界将再次瞩目。

嫦娥一号已于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04秒成功发射升空!

嫦娥一号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由什么搭载升空

2007年10月24日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运载火箭:长征三号甲

嫦娥一号在(2007年10月24日)时间(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地方

由(长征三号甲)搭载升空

天宫一号和嫦娥一号的发射时间

天宫一号的发射时间: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03秒(UTC+8);嫦娥一号的发射时间: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时间)。

天宫一号于2011年9月29日发射升空;于2016年3月16日,天宫一号正式终止数据服务;于2018年4月2日再入大气层,销毁部分器件。天宫一号发射入轨,先后与神舟八号、神舟九号和神舟十号飞船完成多次空间交会对接,为载人航天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2009年3月1日,嫦娥一号完成使命,撞击月球表面预定地点。嫦娥一号卫星首次绕月探测的成功,树立了航天的第三个里程碑,突破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使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具有深空探测能力的。

任务意义

天宫一号的发射标志着迈入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第二阶段;同时也是空间站的起点,标志着已经拥有建立初步空间站,即短期无人照料的空间站的能力。

天宫一号作为载人航天空间应用实验 平台,共进行了地球环境监测、空间环境探测、复合胶体晶体生长三个方面的科学实验,获得了大量宝贵的实验数据,这些数据广泛应用于国土资源、林业、农业、油气、矿产、海洋、城市热岛、大气环境探测、材料科学等领域的研究。

嫦娥一号卫星在轨运行一年中,共传回1.37TB的有效科学探测数据,获取了全月球影像图、月表部分化学元素分布等一批科学研究成果,实现工程目标和科学目标。

嫦娥一号卫星开展的在轨试验,充分利用卫星的延寿期,获得了大量有价值的试验数据,为嫦娥二号、三号卫星的研制,提供了基础数据,对月球探测二期工程的开展和其它深空探测的实施,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科学意义和实践意义。

嫦娥一号卫星是哪一年发射的

嫦娥一号是自主研制并发射的月球探测器。于2007年10月24日18时零五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嫦娥一号主要用于获取月球表面三维摄像分析月球仰面有关物质元素的分布特点,探测月球。上厚度,探测地月空间环境等。嫦娥一号发射成功,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月球探测器的。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于2014年10月24日发射升空,2014年11月一日六时42分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 域胜利着陆2014年11月2日上午举行了交接仪式和开仓仪式,全部带成物品顺利取出,其中一件值得关注的物品是梦音乐芯片,芯片中储存了十位国内艺术家的作品。

嫦娥一号”(Chang'E1)是自主研制并发射的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主要用于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关物质元素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厚度、探测地月空间环境等。嫦娥一号于2007年10月24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嫦娥一号是我国在2007年10月24日,恩在西昌发射的。

2007年10月24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