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智能数码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解读 2022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解读

3.学习任务群的评价:教、学、评一体化

在学习任务群的评价里边,要求突出教学评的一体化。

在教学评的一体化里边,我想提这样一个建议。老师们首先要去阅读学习任务群在教学提示里边提出的评价要求,要根据评价要求拟定评价的观察要点,根据评价的观察要点去设计学习活动和学习任务,这样才能够比较好的实现教学屏的一体化。

我下面举一个例子,关于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在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提示方面提出了评价要求,评价应注重学生在真实生活情境中语言运用的实际表现,围绕个人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中阅读与交流的实际任务,评价学生实用性阅读与交流的能力。

在评价中应引导学生注意实用性阅读与表达的目的、对象、情境以及交流效果,注意内容明确,条理清晰,语言简洁明白,注意实用文的基本格式和行文规范。

根据这样的1个教学提示,我们可以拟定6个观察要点。一在阅读鉴赏过程中有对象意识和目的意识,根据不同的对象和目的分析表达效果。二,在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中,能够根据不同的交际对象情境与目的,选择不同的内容与方式。第三,完成日常生活中的书信短信链条,能够格式规范完整清晰的传递信息。第四,能够有目的的说明事物,安排合理的说明顺序,恰当使用说明方法,说明性语言准确。第五,能够区分不同文体样式的实用场景,根据场景选择,继续描写说明等表达方式。第六,阅读非连续性文本,能够关注文本间的关系,得出有意义的结论。在选定了这些观察要点之后,我们在学习活动和学习任务的设定上,要能够落实这些观察要点,或者说落实这些基本的要求。

比如说在小学阶段曾经有过把谁介绍给谁这样的一个教材上的协作活动设计,我们把这个活动按照观察要点去设计,恐怕可以设计出8个活动的主要环节。第一选择你要介绍的对象,这是要落实有对象意识和目的意识。第二选择你要介绍的事物。第三列出介绍事物的特点,第四询问介绍的对象你还想知道什么?应该说到这一条都在落实对象意识、目的意识,在关注交际对象情境和目的,这样我们就把观察点的1和2做了比较好的落实。第五,根据询问结果补充所介绍事物的特点,列出内容提纲。第六,根据介绍对象的要求和说明目的,完成有目的的说明。再去询问介绍对象,你觉得哪里没有看明白,根据询问结果调整说明顺序,说明方法或者说明语言。第五到第八,这4项小的学习活动主要落实的是第四点,有目的的说明事物,安排合理的说明顺序,恰当使用说明方法、说明性、语言准确。每一个学习活动可以落实若干个观察要点,不是一一对应的落实,是整体的对应落实,通过若干个学习活动可以比较全面的覆盖这些观察要点,由此体现出教学评的一体化。

4.教材编写建议

在教材编写建议这个部分提出了比较多的要求,把这些要求归纳提炼一下,可以有这5个方面的思考。

第一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续红色血脉。第二要积极探索教科书编写体例与组织方式,在现在其实是一件蛮难的事情。教科书的编写体例和组织方式,要按照学习任务群的课程内容的特点去编写,是需要创造性的。第三,努力变革语文教科书的学习活动设计。刚才我们已经谈到文选式的教科书必然带来一些教学上的局限,要突破文选式教科书这样的一个局限,就要把教科书上以选文为中心,转向以活动为中心。在活动设计上,我们还要突出把活动设计这种形式化的设计,转化成典型任务的设计,能够实现选文中心向活动中心的一个转化,能够实现活动形式向典型任务这样的一个转化,我想在教科书编写上就能比较好的去落实2022年版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第四要高度重视语文教科书的选文问题,这里边的政治导向,文字兼美等等都是我们需要关注的。第五要探索突破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科书编写的一些难点问题,这些难点问题恐怕就体现在学习活动的设计,选文的呈现方式,因为现在我们是所有的学生用一套教科书,用统编版的教科书,我们教科书的适应性和选择性就非常重要,义务教育阶段覆盖的学段多,时间长,它的整体性和阶段性的排布就非常重要。

在这一次课程内容里边提出了整本书阅读和跨学科学习这样新的内容,这些新的内容在教科书当中的体现就非常的重要。在教科书编写上,我想有这么多导向的问题,也有这么多难点的问题,亟待我们的研究实践和突破。

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上提了4条建议,首先是坚持目标导向,精选优质课程资源。第二是调动多元主体,丰富课程资源的类型。第三是建立合作开发机制,实现课程资源的共建和共享。第四,充分发挥课程资源的育人功能,优化教与学的活动。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上,我想有这么三点或者说三个概念,我们需要特别去关注。

第一个是关于资源建设共同体,我们现在说共建共享,首先得知道谁来建谁来想,资源建设是多方整合的,需要教师、学校、社区整个社会来做,把生活资源转化为语文课程资源这样的一个系统的工作,而且在共建的过程当中还要共享我们国家是三级课程体系,不同级别的课程在推进过程中提供的资源要能够实现互通。

第二个是动态的资源观念,我们要知道教学资源或者叫课程资源是有利于课程目标达成的一切的因素条件,这些因素和条件是在变化当中需要重组重构的,我们要有一个动态的资源观念,就学校来说,我们要关注的是有特色系统化的资源系统,有特色可能是区域特色,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资源类型,也可能是文化特色,比如凸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或革命文化,不管是哪一种特色,都要做系统化的呈现,让学校的课程资源以系统化的形式来促进语文课程的整体的发展。

5.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解读 2022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解读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解读 2022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解读


最后是关于教学研究和教师培训,是这一次在实施建议上面新增的内容,可见国家对于这项工作和这项内容的重视提出了8点建议。

一坚持终身学习,提升专业素养。二立足教学实践,提高教研水平。三适应时代要求,提升信息素养。四聚焦关键问题,推进校本教研。五加强区域教研推广典型经验。六发挥制度优势,推进研修融合。七依据课改理念设计培训内容。八采用多种方式增强培训效果。这8条建议共同指向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突出了三个核心理念,第一个是终身学习的理念,第二个是问题导向,聚焦问题解决的理念。第三是研训一体这样的一个理念。也期待老师们能够在研读课标的过程当中,树立专业素养终身发展的意识,找到适合自己专业发展的一种专业资源的方式,进而形成自己的一个系统的学习方案和学习规划。

五、加强了学段衔接

主要变化的第五个方面是加强了学段衔接。

在课标内容的呈现上,主要在这三个方面呈现了不同学段的衔接。首先是注意幼小衔接,减缓坡度,降低难度,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吸引力,这是在教学建议部分提出的。第二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各个学段的衔接,分3个层面设置6个学习任务群,每个学习任务群均贯穿4个学段。第三个方面体现的是课程目标在义教和高中方面的衔接,体现学习目标的连续性和进阶性,各学段合理提高要求,为高中学习做好准备。我想这就形成了一个完整贯通的语文课程体系,我们也可以从完整贯通的体系当中去思考我们的教与学的行为,找到我们教学改进和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的落点和方向。

修订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经历了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在工作过程当中可能会有一些理解不够准确或者不够全面的地方,还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解读 2022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解读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解读 2022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解读


长按扫码下载

本文来源于课改行,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解读 2022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解读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解读 2022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解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