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智能数码 >

销声匿迹的基是什么意思_销声匿迹是什么短语

销声匿迹[xiāo shēng nì jì] 的意思是:

销声匿迹的基是什么意思_销声匿迹是什么短语销声匿迹的基是什么意思_销声匿迹是什么短语


销:通“消”,消失;匿:隐藏;迹:踪迹。指隐藏起来,不公开露面。

近义词:偃旗息鼓 无影无踪 隐姓埋名 销声敛迹

反义词:大事招摇 四处招摇 大张旗鼓 死灰复燃 东山再起

英文翻译:disappear from the scene;fly low;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补语;用于人或事物。

语出:

《官场现形记》二八回:“他平生最是趋炎附势的,如何肯销声匿迹。”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十一:“家生避地,亦到锦江,然畏颖川知之,遂旅游资中郡,销声匿迹,惟恐人知。”

示例

1、他生平最是趋炎附势的,如何肯销声匿迹?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八回

2、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竺可桢《大自然的语言》)[2]

3、据科学家考证,早在3000多年前,我国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就有麋鹿,但汉朝以后逐渐减少,再后来竟然销声匿迹,1865年,有人在北京南郊发现了120头麋鹿,并撰文向全世界介绍.随后,数十头麋鹿被陆续盗往欧洲,在伦敦、巴黎、柏林等地动物园里展出。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最后一群麋鹿惨遭厄运,有的被杀戮,有的被装上西区的轮船。从此,麋鹿在国内几乎绝迹。(《麋鹿》)

4、我就不信,才这么点功夫,他竟然销声匿迹不见踪影。

谜语:冬天里的蚊子(打一四字成语) ——销声匿迹

谜语解析:蚊子一般只会在夏天出现,吸食人血,大冬天的,人们将自己裹得厚厚的,蚊子也无从下手,所以说,冬天里的蚊子极少,甚至消失到不会露面。

灯谜:曲终人不见——销声匿迹

故事:唐朝时期,长安提炼金银的宗某与卖烧饼的陈敬瑄十分要好,为争夺一个美女而反目成仇。两人绝交后,陈敬瑄当上了四川节度使。长安发生叛乱,宗某随逃难人群到蜀地锦江。他四处游荡,隐姓埋名,准备消失的无踪无迹,结果最终还是在内江被陈敬瑄所杀。

销声匿迹 词语造句:

1、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都销声匿迹了。于是,家乡又进入了风雪载途的寒冬,洁白的雪花漫天飞舞,大地银装素裹,好一派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无不让人产生无限爱恋之情。

2、如果人人都羞与为伍,请客、送礼之风也就会销声匿迹了。

3、李杰出了一张专辑后就在歌坛上销声匿迹了。

4、到了秋天,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原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了。

5、在警方雷厉风行地扫荡之下,许多不法行业销声匿迹。

6、取得一点小成绩就骄傲的人迟早总会在人众中销声匿迹的。

7、每当日薄西山,远山寂静鸟儿不鸣,便销声匿迹,当旭日东升一片升腾就,一切周而复始,远眺黄河一泻千里如万马奔腾,回首人间百年沧桑可谓莫衷一是。

8、这里的人家,早在几百年前就销声匿迹了。

9、人们不爱惜动物,它们迟早会销声匿迹的。

10、冬天悄悄的到来了,平日里那些活波可爱的小昆虫都销声匿迹了。

销声匿迹的意思: [xiāoshēngnìjì] 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出头露面。形容隐藏起来或不公开出现。

销声匿迹百科解释:

解释:销:同“消”,减少,消除;匿:隐藏;迹:踪迹。形容消失得无影无踪。形容隐藏起来不出声不露面,不可作“消声匿迹”。

销声匿迹的详细解释: 销声匿迹 [xiāo shēng nì jì]

销:通“消”,消失;匿:隐藏;迹:踪迹。指隐藏起来,不公开露面。

他生平最是趋炎附势的,如何肯~。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八回

销声匿迹的近义词: 声销迹灭,无影无踪,藏形匿影,隐姓埋名,石沉大海,偃旗息鼓,烟消云散,离群索居,鸣金收兵,销声敛迹 销声匿迹的反义词: 重振旗鼓,抛头露面,来势汹汹,大呼小叫,大张旗鼓,卷土重来,粉墨登场,死灰复燃,东山再起,出头露面,一蹶不振 销声匿迹的出处: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宗生避地;……然畏颖川知之;遂旅游资中郡;销声敛迹;唯恐人知。”

销声匿迹造句:

1、风头一来,票贩子就销声匿迹了。

2、李杰出了一张专辑后就在歌坛上销声匿迹了。

3、去年他和我们告别后就销声匿迹了。

4、在警方雷厉风行地扫荡之下,许多不法行业销声匿迹。

5、那个罪犯上个月作案后,便销声匿迹了,再也没有露面。

6、如果人人都羞与为伍,请客、送礼之风也就会销声匿迹了。

7、他不可思议的躲过了追查,从此销声匿迹,过上了颠沛流离的生活。

8、自从上次聚会之后他就销声匿迹了,我们谁都找不到他。

9、这里的人家,早在几百年前就销声匿迹了。

10、人们不爱惜动物,它们迟早会销声匿迹的。

11、到了秋天,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原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了。

12、世界上越来越多的物种销声匿迹了。

13、春天里万物复苏,花朵次第开放,枯叶销声匿迹。

14、冬天了,青蛙销声匿迹了。

15、深秋时节,天气冷了,一贯爱蹦乱跳的青蛙也都建造好了房子,销声匿迹,开始冬眠了。

16、一些过去种群繁盛的野生动物,由于被大肆捕杀,已经逐渐销声匿迹了。

17、像这样的小部队,一般说不会引起人们注意,但为着真正做到销声匿迹,按照闯王的意思,将人马分作三股。

18、如果我们再不注重保护动物,过不了多久好多动物就会像恐龙一样销声匿迹了。

19、我的家乡是在那美丽的小村庄,无需长途跋涉,打开楼顶的窗,呈现在眼前的就是一片广袤无垠的草地,那羊儿一团一团地移动着,尽态极妍地欢笑着。在这深秋,一切似乎都销声匿迹了,幽雅地吹奏一支曲,我凝望着夕阳的肃穆。

销声匿迹,读作:xiāo shēng nì jì,销是通假字,通“消”,是消失的意思;匿:隐藏;迹:踪迹。因此销声匿迹形容隐藏起来,不公开露面

扩展资料 销声匿迹的出处

销声匿迹这一成语最早是出自宋代孙光宪的《北梦琐言》卷十一:“家生避地,亦到锦江,然畏颖川知之,遂旅游资中郡,销声敛迹,惟恐人知。”

销声匿迹的.用法总结

销声匿迹一词在句子中一般用作谓语、宾语或补语,可用于形容人或事物。销声匿迹造句示例:

1、华南虎已经销声匿迹。

2、掌握了两个世纪霸权的英国海军,在印度洋上销声匿迹了。

销声匿迹的近反义词

1、近义词:声销迹灭、无影无踪、藏形匿影、隐姓埋名、石沉大海、偃旗息鼓、烟消云散、离群索居、鸣金收兵、销声敛迹;

2、反义词:重振旗鼓、抛头露面、来势汹汹、大呼小叫、大张旗鼓、卷土重来、粉墨登场、死灰复燃、东山再起、大事招摇、出头露面、四处招摇、一蹶不振。

销声匿迹,汉语成语,拼音xiāo shēng nì jì,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出头露面,形容隐藏起来不出声不露面。不可作“消声匿迹”。

相关说明

成语出处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十一:家生避地,亦到锦江,然畏颖川知之,遂旅游资中郡,销声匿迹,惟恐人知。

成语辨析

近义词:隐姓埋名、无影无踪、销声敛迹

反义词:死灰复燃、东山再起

以上内容参考:

【解释】:销:通“消”,消失;匿:隐藏;迹:踪迹。指隐藏起来,不公开露面。

【出自】: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十一:“家生避地,亦到锦江,然畏颖川知之,遂旅游资中郡,销声敛迹,惟恐人知。”

【示例】:他生平最是趋炎附势的,如何肯~。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八回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补语;用于人或事物

近义词:隐姓埋名、无影无踪、销声敛迹、偃旗息鼓。

反义词:死灰复燃、东山再起、抛头露面。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补语;用于人或事物。

词义:中性词

歇后语:冬天的蚊子——销声匿迹

灯谜:曲终人不见——销声匿迹

故事:唐朝时期,长安提炼金银的宗某与卖烧饼的陈敬瑄十分要好,为争夺一个美女而反目成仇。两人绝交后,陈敬瑄当上了四川节度使。长安发生叛乱,宗某随逃难人群到蜀地锦江。他四处游荡,隐姓埋名,准备消失而无踪迹,结果在内江还是被陈敬瑄所杀。[1]

例句: 华南虎已经销声匿迹。

掌握了两个世纪霸权的英国海军,在印度洋上销声匿迹了。

邓稼先作为一个在国内外崭露头角的优秀青年物理学家,为了研究核弹从此他在公开场合便销声匿迹了。

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了。

编辑本段出处

宋朝孙光宪《北梦琐言》卷12:“家生避地,亦到锦江,然畏颖川知之,遂旅游资中郡,销声匿迹,惟恐人知。”

编辑本段示例

1、他生平最是趋炎附势的,如何肯~。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八回

2、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竺可桢《大自然的语言》第1段)[2]

3、据科学家考证,早在3000多年前,我国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就有麋鹿,但汉朝以后逐渐减少,再后来竟然销声匿迹。1865年,有人在北京南郊发现了120头麋鹿,并撰文向全世界介绍.随后,数十头麋鹿被陆续盗往欧洲,在伦敦、巴黎、柏林等地动物园里展出。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最后一群麋鹿惨遭厄运,有的被杀戮,有的被装上西区的轮船。从此,麋鹿在国内几乎绝迹。(《麋鹿》第五自然段 )

销:通“消”,消失;匿:隐藏;迹:踪迹。不公开讲话,不出头露面。形容隐藏起来或不公开出现,没有了音讯。

销声匿迹 [xiāo shēng nì jì]

【解释】:销:通“消”,消失;匿:隐藏;迹:踪迹。指隐藏起来,不公开露面。

【出自】: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十一:“家生避地,亦到锦江,然畏颖川知之,遂旅游资中郡,销声敛迹,惟恐人知。”

【示例】:他生平最是趋炎附势的,如何肯~。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八回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补语;用于人或事物

销声匿迹( xiāo shēng nì jì )

解 释 指隐藏进来或不公开露面。

形容隐藏起来或不公开出现。销,除去;匿,隐藏,不让人知道。

出 处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十一:“家生避地,亦到锦江,然畏颖川知之,遂旅游资中郡,销声匿迹,惟恐人知。”

用 法 联合式;作谓语、宾语、补语;用于人或事物

示 例 他生平最是趋炎附势的,如何肯~。(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八回)

近义词 隐姓埋名、无影无踪、销声敛迹

反义词 死灰复燃、东山再起

歇后语 冬天的蚊子

灯 谜 曲终人不见

英 文 all wool and a yard wide

销声匿迹xiāo shēng nì jì

中文解释 - 英文翻译

销声匿迹的中文解释

以下结果由汉典提供词典解释

【解释】:销:通“消”,消失;匿:隐藏;迹:踪迹。指隐藏起来,不公开露面。

【出自】: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十一:“家生避地,亦到锦江,然畏颖川知之,遂旅游资中郡,销声敛迹,惟恐人知。”

【示例】:他生平最是趋炎附势的,如何肯~。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八回

【近义词】:隐姓埋名、无影无踪、销声敛迹

【反义词】:死灰复燃、东山再起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补语;用于人或事物

【解释】:销:通“消”,消失;匿:隐藏;迹:踪迹。指隐藏起来,不公开露面。

【出自】: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十一:“家生避地,亦到锦江,然畏颖川知之,遂旅游资中郡,销声敛迹,惟恐人知。”

【示例】:他生平最是趋炎附势的,如何肯~。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八回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补语;用于人或事物

销:通“消”,消失;匿:隐藏;迹:踪迹。不公开讲话,不出头露面。形容隐藏起来或不公开出现,没有了音讯。

销:同“消”,消失;匿:隐藏;迹:踪迹。 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出头露面,藏起了行迹。形容隐藏起来或不公开出现,没有了音讯。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