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智能数码 >

湿地又被称为什么(湿地被称作)

湿地又称为什么

湿地又称地球之肾,狭义定义的湿地可以被分为20多个种类,水文条件决定了它的多样性,这个定义常用与湿地研究,湿地主要由非生物要素的水、土壤、适宜气候,以及生物要素的动、植物和微生物组成,有蓄水防洪、净化环境的作用。

湿地又被称为什么(湿地被称作)湿地又被称为什么(湿地被称作)


湿地又称地球之肾

广义上湿地又称地球之肾,狭义上的湿地指的是地表过湿、有积水生长湿地生物的地区,在湖泊与湿地以低水位时水深2米处为界的定义下,湿地可以被分为20多个种类,这个定义常用于湿地研究,湿地的水文条件决定了它的多样性。

湿地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非生物要素水、土壤以及适宜的气候,生物要素主要指湿地系统的生产者湿地植物,系统内的消费者哺乳类、两栖类、爬行类以及各种水生动物、底栖无脊椎动物等,系统分解者湿地微生物。

湿地作为地球之肾,拥有多种多样的有益功能,可以作为直接利用的水源或补充水源,能够有效控制洪水是蓄水防洪的天然海绵,可以有效的防止土壤沙化,还能滞留沉积物质、有毒物质、营养物质改善环境污染就像天然的过滤器。

湿地被称为什么

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之所以这么称呼,是因为它对地球的重要性,湿地在地球表面上的覆盖面积仅仅只有6%,但是却有20%的已知物种生活在里面,因此它是非常重要的生态资源,我们必须着手保护保护起来。

什么是湿地

学过地理或者是对地理有所了解的人,一定听说过湿地这个词,它在世界各地都有分布,且大部分的湿地里面都有非常多的野生动物资源,是鸟类动物的乐园,也是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

湿地又被称为地球之肾,是一种非常独特的生态系统,一般季节性或者是永久被水覆盖,简单来说,湿地就是同时处于陆生生态系统以及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地带,在这里有许多水生植物。

不过湿地资源是非常少的,它在地球表面仅仅只有6%的覆盖率,但是也就是这6%为地球上20%的已知生物提供了生活环境,所以说湿地是非常重要的生态资源,必须进行保护,而在1996的时候,《湿地公约》常委会决定从1997年起,将每年的2月2号定为世界湿地日。

湿地生态系统被称为什么

湿地生态系统被称地球之肾。湿地为地球20%的生物物种提供了生存环境,一些湿地还是地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湿地的一个重要作用是调节水分平衡,有人把湿地比喻为“天然海绵”。

湿地生态系统的作用

提供水源。湿地常常作为居民生活用水、工业生产用水和农业灌溉用水的水源。溪流、河流、池塘、湖泊中都有可以直接利用的水。

调节流量,控制洪水。湿地是一个巨大的蓄水库,可以在暴雨和河流涨水期储存过量的降水,均匀地把径流放出,减弱危害下游的洪水,因此保护湿地就是保护天然储水系统。

防止盐水入侵。沼泽,河流和小溪等湿地向外流出的淡水限制了海水的回灌,延安植被也有助于防止潮水流入河流。

湿地被称为什么

1、湿地被称为“鸟类的乐园”,又有“地球之肾”的美称。

2、湿地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拥有众多野生动植物资源,是重要的生态系统。很多珍稀水禽的繁殖和迁徙离不开湿地,是名副其实的鸟类乐园。而之所以被形容为地球的肾脏,是因为湿地有强大的生态净化作用,有如肾在人体的功能。

3、湿地是一种独特的生态系统,通常永久或季节性的被水掩盖,并且许多的无氧过程(oxygen-freeprocesses)在湿地中具有优势。湿地同时也是陆生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性地带,许多水生植物生长在土壤浸泡的特定湿地环境中。这些能够适应独特水土环境的水生植物也常是区分湿地与其他地形、水体的特征植被。

湿地又名什么 湿地的别名是什么

1、湿地又被称为地球之肾。

2、狭义湿地(wetland) 是指地表过湿或经常积水,生长湿地生物的地区。湿地生态系统(wetland ecosystem) 是湿地植物、栖息于湿地的动物、微生物及其环境组成的统一整体。湿地具有多种功能: 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径流,改善水质,调节小气候,以及提供食物及工业原料,提供旅游资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