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智能数码 >

钱塘江大潮相关资料50字 有关钱塘江大潮的资料50字

钱塘江大潮的资料30字

钱江潮成因

钱塘江大潮相关资料50字 有关钱塘江大潮的资料50字钱塘江大潮相关资料50字 有关钱塘江大潮的资料50字


天时:农历八月十八,太阳、月球、地球几乎在一直线上,所以这天海水受到的引力。

地利:跟钱塘江口状似喇叭形有关。

风势: 浙江沿海一带夏秋季常刮东南风,风向与潮水方向大体一致,助长了潮势。

古时杭州观潮,以凤凰山、江干一带为佳处。因地理位置的变迁,从明代起以海宁盐官为观潮第一胜地,故亦称"海宁观潮"。

风势: 浙江沿海一带夏秋季常刮东南风,风向与潮水方向大体一致,助长了潮势。

关于钱塘江大潮的资料

杭州湾呈喇叭形,口大肚小。钱塘江河道自澉浦以西,急剧变窄抬高,使河床的容量突然缩小,大量潮水拥挤入狭浅的河道,潮头受到阻碍,后面的潮水又急速推进,迫使潮头陡立,发生破碎,出现壮观场面。

但是,河流入海口是喇叭形的很多,但能形成涌潮的河口却是少数,学者认为,涌潮的产生与河水流速度跟潮波速度的比值有关,如果两者的速度相近,势均力敌,有利于涌潮的产生,如果两者的速度相很远,不能形成涌潮。

还有,杭州湾在东海的西岸,东海的潮,西岸比东岸大。太平洋的潮波由东北进入东海后,在南下的过程中,受到科氏力的作用,向右偏移,使西岸潮大于东岸。

一般而言,钱塘江潮在农历每月初一至初三、十五至十八出现,而农历八月十八的潮水为壮观。宋人范仲淹曾诗云:“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横”。海宁盐官镇因有壮观的“一线潮”而成为观看钱塘江大潮的佳地点。而每年都有人因观潮而被潮水卷走丢掉性命。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这是苏东坡咏赞钱塘江潮的千古名句。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八前后,钱塘江口的海塘上,游客群集,争睹奇景。

观赏钱塘秋潮有三个佳位置:海宁县盐官镇东南的一段海塘为第一佳点,这里的潮势盛,且以齐列一线为特色。第二个观潮佳点是盐官镇东8千米的八堡,可观赏到潮头相撞的奇景。第三个观潮佳点是盐官镇西12千米的老盐仓,可欣赏到"返头潮"。

余亚飞诗云:“钱塘一望浪波连,顷刻狂澜横眼前;看似平常江水里,蕴藏能量可惊天”,潮头初临时,天边闪现出一条横贯江面的白练,伴以隆隆的声响。潮头由远而近,飞驰而来。潮头推拥,鸣声渐强,顷刻间,白练似的潮峰奔来眼前,耸起一面三四米高的水墙直立于江面,势如万马奔腾。

扩展资料:

钱塘江是浙江省第一大河,发源于安徽省黄山,流经安徽、浙江二省,古名“浙江”,亦名“折江”或“之江”,早见名于《山海经》,其流域是越国和吴越文化的主要发源地之一。河流全长688千米,流域面积5.56万平方千米,占省域面积的一半以上。

年均流量442.5亿立方米,河口潮汐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为472万千瓦特。钱塘江潮被誉为“天下第一潮”。

钱塘江其正源(北源)新安江出自安徽省徽州地区休宁县青芝埭尖,进入浙江后经过淳安县,在建德市梅城镇会合钱塘江的南源兰江。

南源兰江各段分别称为马金溪、常山港、衢江、兰江。两江汇合后称富春江,又流经桐庐县、富阳区至杭州市区,杭州以下始称钱塘江,此后为萧山区、海宁市、上虞区等的界河,在海盐县与慈溪市之间注入杭州湾。曹娥江被认为是钱塘江后一个大支流。

钱塘江大潮的资料

钱江观潮,起于汉魏,盛于唐宋,历经2000余年。南宋定于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日(所谓潮神生日),在钱塘江上检阅水师,以后相沿成习,把这一天作为观潮节。 传统的观潮胜地是海宁盐官镇,所以又称“海宁潮”。这一带有镇海塔、海神庙、中山亭等景点。

钱塘潮,天下闻名,每年都有不少游客前来观看这一奇景。海潮到来前,远处先呈现出一个细小的白点,转眼间变成了一缕银线,并伴随着一阵阵闷雷般的潮声,白线翻滚而至。

几乎不给人们反应的时间,汹涌澎湃的潮水已呼啸而来,潮峰高达3—5米,后浪赶前浪,一层叠一层,宛如一条长长的白色带子,大有排山倒海之势。

钱塘江大潮来时情景

扩展资料: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钱塘江涌潮,潮头可达数米。农历8月18在钱塘江上检阅水军,以后沿习成节。除农历8月18日前后三天观潮节外,农历每月初与月中皆有大潮可观,并可作一潮三看“追潮游”。

潮汐的出现是有规律的,农历初一、十五涨大潮。此时,月球、地球和太阳三个天体不多在同一条直线上,月球与太阳的引潮力几乎作用于同一个方向,两者的合力,海水就涨得,落得,即大潮。

到了初八、二十三,太阳、月球、地球三者位置形成直角,此时太阳引潮力和月球引潮力两者合力小,这时出现两次的和的低潮,称为“半日潮”,通常,地球上绝大部分地方的海水每天出现这种潮。

有些地方,两次与两次低潮的潮很大,涨落时间不等为“混合潮”。有的地方一天只有一次和一次低潮,和低潮之间大约相隔12小时25分,称为“全日潮”。

“钱江潮”主要由杭州湾入海口的特殊地形形成,杭州湾外宽内窄,外深内浅,是一个典型的喇叭状海湾。出海口江面宽达100公里,往西到澉浦,江面骤缩至20公里。到海宁盐官镇一带时,江面只有3公里宽。

起潮时,宽深的湾口,一下子吞进大量海水,由于江面迅速收缩变窄变浅,夺路上涌的潮水来不及均匀上升,便都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到大夹山附近,又遇水下巨大拦门沙坝,潮水一拥而上,掀起高耸惊人的巨涛,形成陡立的水墙,酿成初起的潮峰。

“钱江潮”每日两潮,间隔约12小时,每天来潮往后推迟约45分钟,成规律地半月循环一周。潮头达3.5米,潮可达9米。

钱塘江大潮是三大涌潮之一,是天体引力和地球自转的离心作用,加上杭州湾喇叭口的特殊地形所造成的特大涌潮。

钱塘江大潮是三大涌潮之一。

钱塘江大潮的资料30字?

钱塘江位于我国浙江省,终注入东海,在它入海口的海潮即为钱塘潮,天下闻名,每年都有不少游客前来观看这一奇景。海潮到来前,远处先呈现出一个细小的白点,转眼间变成了一缕银线,并伴随着一阵阵闷雷般的潮声,白线翻滚而至。几乎不给人们反应的时间,汹涌澎湃的潮水已呼啸而来,潮峰高达3—5米,后浪赶前浪,一层叠一层,宛如一条长长的白色带子,大有排山倒海之势。诗云:“钱塘一望浪波连,顷刻狂澜横眼前;看似平常江水里,蕴藏能量可惊天。”潮头由远而近,飞驰而来,潮头推拥,鸣声如雷,喷珠溅玉,势如万马奔腾。观潮始于汉魏,盛于唐宋,历经2000余年,已成为当地的习俗中也。

有关钱塘江大潮的资料

钱塘江潮被誉为“天下第一潮”,是世界一大自然奇观,它是天体引力和地球自转的离心作用,加上杭州湾喇叭口的特殊地形所造成的特大涌潮。

钱塘江,古称浙,全名“浙江”,又名“折江”、“之江”、“罗刹江”,一般浙江富阳段称为富春江,浙江下游杭州段称为钱塘江。钱塘江早见名于《山海经》,因流经古钱塘县(今杭州)而得名,是吴越文化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钱塘江是浙江省河流,是宋代两浙路的命名来源,也是明初浙江省成立时的省名来源。以北源新安江起算,河长588.73千米;以南源衢江上游马金溪起算,河长522.22千米。自源头起,流经今安徽省南部和浙江省,流域面积55058平方公里,经杭州湾注入东海。

钱塘江大潮的资料。

钱江观潮,起于汉魏,盛于唐宋,历经2000余年。南宋定于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日(所谓潮神生日),在钱塘江上检阅水师,以后相沿成习,把这一天作为观潮节。 传统的观潮胜地是海宁盐官镇,所以又称“海宁潮”。这一带有镇海塔、海神庙、中山亭等景点。

钱塘江大潮的资料是什么?

钱塘江大潮主要的形成原因是:当太阳、月球、地球几乎位于同一直线上时,潮水受到的引潮力是的,所以就形成了大潮,还有一个原因是由于钱塘江江口的地势呈现为一个喇叭状,这对大潮的形成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钱塘江的佳观潮时间一般在农历的八月十五至八月二十左右,江水发源于安徽省黄山市,流经安徽和浙江二省。

钱塘江是明代初期浙江省成立的省名来源,是浙江省的河流,同时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钱塘江潮被誉为“天下第一潮”,是世界一大奇观,观潮始于汉魏,盛行于唐宋,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