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智能数码 >

题龙阳县青草湖阅读答案(题龙阳县青草湖作者简介)

本文目录一览:

题龙阳县青草湖翻译及赏析

《题龙阳县青草湖》是元末诗人唐珙的七言绝句。

译文

秋风劲吹,洞庭湖水似乎都衰老了许多;一夜愁思,湘君也多了白发。

醉卧扁舟,只见一片星光璀璨的世界,似幻似真、缥缈迷离。不知道是天上的星辰倒映在水中,还是我身处梦境呢?

白话译文:秋风飒飒,洞庭湖水泛起层层波浪,仿佛湘君一夜之间愁成了满头白发。酒醉中分不清自己是在湖上还是天上,只觉得船儿装着清梦荡漾在银河之上,周围一片星光。

赏析

一、二两句,诗人由对眼前自然景色的深广感受而引起对神话中人的向往,借以对神话的幻想,反映出是时境界的逐渐深入。“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诗中境界由一“老”字带起。秋风飒飒,洞庭湖水渺渺茫茫。那景象,与春日轻漾宁静的碧水相较,是和乐世间另一面的深邃的人生。诗人所思所忆渐渐入深。所思所悟如何细言,唯有诉付对白发湘君的神往,那江山与人生的化境,即是这般深沉了!传说湘君闻帝舜死于苍梧之野,追随不及,啼竹成斑,那宿命却如何可及呢?此夜洞庭可老,湘君如约此等情境,复能何言?这等思悟境界深广,洞庭深广的秋色可谓遇到了知音。思绪沉沉,竟至幻象,昼晓和乐尘世,此夜却换了人间。以神抒情,寄思于景,至幻乃深。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秋风已久,赏景渐忘景,不分是天上星、水中星?夜深思量长,怎知何时已醉?昔杜甫心怀长安,所目疮痍,“春水船如天上坐”,但悲其生不能已,故无缘这般深然长醉、安然入梦。泊舟、泊梦,天河或曰星河,景中或曰境中,所思或曰所忘。诗人的梦境,满船清梦,是诗人思量着的人生。然而,秋湖相往来,物我无碍,陶然自在,正是快哉。一二句亦真亦幻,愈是明了,愈是痴然;三四句境中心中,却深沉了,方潇洒了。所以,境界深了,夜即梦了,此真人生佳境也。

原文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注释

⑴龙阳县:即今湖南汉寿。

⑵青草湖:位于洞庭湖的东南部,因湖的南面有青草山而得名。与洞庭湖相连,所以,诗中又写成“洞庭”。

⑶吹老:吹皱、层叠、波浪相涌。

⑷湘君:湘水之神,一说是巡视南方时死于苍梧的舜。

⑸天在水:天上的银河映在水中。

内容中心

这是一首非常具有个人色彩和感悟的绝句,虽只短短四句,但构思之新颖独特,笔调之轻灵浪漫,诗境之缥缈奇幻,备受评论家赞赏。诗人采用虚实相合的手法,将萧瑟的洞庭湖秋景与诗人酒醉后的飘渺梦境相结合,传达出对岁月迟暮的感怀。

创作背景

此篇是诗人现存的唯一诗作,关于创作年代,曾存在唐代和元末明初两种观点。

其一唐代之说。《全唐诗》第七百七十二卷收录此诗,题为《题龙阳县青草湖》,虽记载作者是唐温如,但其生平不详“无世次爵里可考” 。

其二元末明初之说。据中山大学教授陈永正考证:元人赖良编纂的《大雅集》中最早收录此诗,题为《过洞庭》,而《大雅集》中所收录作品,皆为元代人所著,因此本诗创作于元末明初。陈教授的观点,资料极为翔实,《全唐诗》实为误收此诗。

作者简介

唐珙,字温如,元末明初诗人。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全唐诗》以为其晚唐人,据考证为误。生平仅略见于《御选元诗》卷首《姓名爵里》《元诗选补遗》小传。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请帮忙解析下什么意思

秋风劲吹,洞庭湖水似乎衰老了许多,一夜愁思,湘君也应多了白发。

醉后忘却了水中的星辰只是倒影,清朗的梦中,我卧在天河上。

《题龙阳县青草湖》出自元末明初诗人唐温如的作品

原文如下: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扩展资料:

文学赏析:

此篇是元末明初诗人唐温如的作品。借助于这样的一首短短的七言绝句,读者所能体悟到的,是诗人特有的精神风貌。这首诗就像是他的一幅自画像,读过之后,诗人的精神风貌清晰地呈现在读者眼前。

诗题中的“龙阳县”,即今湖南汉寿。“青草湖”,即今洞庭湖的东南部,因湖的南面有青草山而得名。诗题中说“青草湖”,而诗中又写“洞庭”,是两水相连相通的缘故。

这是一首极富艺术个性的纪游诗。一、二两句,诗人即把对历史的追忆与对眼前壮阔的自然景色的描绘巧妙地结合了起来,以虚幻的神话,传递出真实的感情。“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两句中一个“老”字不可轻易放过。

秋风飒飒而起,广袤无垠的洞庭湖水,泛起层层白波,渺渺茫茫。那景象,与春日中轻漾宁静的碧水比较,给人一种深沉的逝川之感。诗人悲秋之情隐隐而出。但他故意不用直说,而塑造了一个白发湘君的形象,发人深思。传说湘君闻帝舜死于苍梧之野,追随不及,啼竹成斑,那是够悲切的了。

而此时萧瑟之秋景,竟使美丽的湘君一夜间愁成满头银发。这种新奇的构想,更使人可以想象到洞庭秋色是怎样的触目惊心了。客观世界如此,诗人自己的迟暮之感、衰颓之意,自然尽在不言中了。一个“老”字,融情入景,真可谓达到神而化之的地步。

这两句对梦境的描写十分成功:梦境切合实境,船在天上与天在水中正相关合,显得真实可信;梦无形体,却说清梦满船,梦无重量,却用“压”字来表现,把幻觉写得如此真切;

从梦境的清酣,不难觉察出诗人对于摆脱尘嚣的愉悦,记梦而兼及感情,则又有暗中传神之妙。古代写梦的诗不少,但像这首诗这样清新奇丽而又含蓄丰富,却是并不多见的。

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笔调轻灵,无一笔粘着,是这首诗在艺术上的主要特色。诗人着意于真情实感的表现而并不拘守于形貌之似,因而写来不拘一格,超尘拔俗。无论写景叙梦,都有虚有实,惝恍迷离,诗境之缥缈奇幻,构思之新颖独特,为前人诗作所少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题龙阳县青草湖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龙阳县青草湖 ① [唐]唐温如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 ②

(1)运用拟人的手法,融情于景,生动传神。不仅是洞庭湖被西风吹老,诗人自己也被无情的时光吹老,一夜发白,写出了诗人因秋风而生发的悲秋之意,迟暮之感。

(2)风格特征:想象奇特,缥缈奇幻,具有浪漫色彩。①运用拟人和夸张的手法,如“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满船清梦压星河”。②意象奇特。将神话传说、梦境与自然景象组合起来构成一幅缥缈奇幻的画面。如“湘君”“清梦”“星河”。(意对即可)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