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智能数码 >

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官网 国家信息化教学大赛

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什么意思

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是指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扎实有效开展实验探索,切实把实验工作作为推动本地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公平而有质量教育的有力支撑和重要抓手。

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官网 国家信息化教学大赛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官网 国家信息化教学大赛


坚持立德树人,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将信息技术全面融入于教学过程的路径、方式和方法,深入研究信息技术在各学科教学中的合理应用,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创造适合每一个学生发展需求的教学活动,促进学校育人模式转型和区域内学校共同发展,充分利用信息化服务学生学习、服务教师改进教学、服务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以教育信息化带动实现教育现代化。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分数线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分数线是:2022年最低录取分409。

学院简介: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是湖南省人民政府与民政部共建的湖南省教育厅新直属普通高等学校,学校是全国首批(28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湖南省首批(8所)卓越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单位。学校的前身为民政部长沙民政学校,创建于1984年,1999年更名为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2000年实行民政部与湖南省人民府省部共建、以省管理为主的新体制,为湖南省教育厅直属高校。截至2018年5月,学校设有民政与社会工作学院、商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软件学院、艺术学院、医学院、殡仪学院、外语学院、财经管理学院9个二级学院和通识教育中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体育部3个教学部。

教学建设:

国家示范重点专业:应电子技术教育(电子技术应用方向)、民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电子商务、社会工作、计算机网络技术、气自动化应用电子技术、文秘、老年服务与管理、殡仪设备、殡仪服务、商务英语、视觉传达艺术设计。

国际级实训基地(2个):软件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省级师资培训认证基地(1个):市场营销。

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7门,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

教学成果:截至2018年5月,学校教师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9项,省级教学成果奖36项,获得国家级信息化教学比赛一等奖5项,省级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一等奖14项。近五年,学生获得省级以上技能竞赛和教学竞赛一等奖190余项,中国家级一等奖15项。

哈尔滨大学威海分校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分校

1、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威海校区算不算985?2、2019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新生在哪个校区及新生开学报到时间3、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校区地址4、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分数线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威海校区算不算985?

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威海校区属于985。

威海校区位于山东省威海市,是哈尔滨工业大学“一校三区”办学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1985年,经原航天工业部批准,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分校成立,2002年正式更名为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即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校区。

2010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山东省和威海市人民政府签署共建哈工大(威海协议。

2014年,国家海洋局和工信部签署共建哈工大船海学科协议,威海校区逐步形成了“立足海洋,服务山东,拓展国防,走向国际,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的办学特色。

威海校区全日制学生毕业后由哈尔滨工业大学颁发统一的毕业证、学位证。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校区的办学条件:

1、师资力量

据2019年9月学校官网显示,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有教职员工1180人,其中专职教师843人,含教授199人,副教授325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

教育部软件工程专业教指委副主任、教育部教学信息化与教学方法创新指导委员会副主任1人,省级教学名师6人,并有9位院士在校区建立了工作平台或团队。

还有多名青年教师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和威海英才计划等。

2、专业设置

截至2020年9月19日,威海校区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硕士和博士研究生11000多人。设有12个学院和1个教学部,有42个本科专业,其中9个新工科专业。

3、学科建设

学校现有有42个本科专业,其中9个新工科专业。与校本部共享27个博士点和39个硕士点,单独设有船舶与海洋工程、海洋科学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

拥有8个山东省重点学科,6个山东省特色专业,船舶与海洋工程和海洋科学是哈工大“985工程”重点建设学科。

材料科学、工程学、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科学、环境工程等学科为哈工大相应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前1%行列作出了重要贡献。

2019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新生在哪个校区及新生开学报到时间

哈工大威海校区是哈工大“一校三区”办学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985年,经原航天工业部批准,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分校成立,后成为威海校区,即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经过30年的建设发展,威海校区形成了“立足海洋,服务山东,拓展国防,走向国际,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的办学特色。2010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山东省和威海市人民政府签署共建协议;2014年,国家海洋局和工信部签署共建哈工大船海学科协议。2014年11月,哈工大党委制定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关于威海校区发展建设的若干规定》,对威海校区未来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规定和要求。2015年,威海校区成立30周年,校区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当前,威海校区正在为建设与校本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相适应的高水平特色校区的目标而努力。依山傍海的哈工大威海校园到处呈现着恬静娴雅气息,欧式建筑风格与简洁的现代建筑风格寓意着哈工大文化的传承、中西文化的合璧、传统与现代的交融。这是哈工大最美丽的校园。

目前,威海校区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0000余人,研究生600余人,设有10个院系和2个教学部,有本科专业37个,共享校本部18个博士点,并单独设有2个一级学科和20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拥有8个山东省重点学科,6个山东省特色专业,其中,船舶与海洋工程和海洋科学是哈工大“985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威海校区初步形成了与哈工大校本部交叉互补的学科体系。与此同时,校区面向国家与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加强学科建设顶层设计,凝练学科特色与主攻方向,按照“一个蓝色,二个智慧,三个重点,三新优势”的特色进行学科体系布局和建设发展,即面向蓝色海洋,服务于智慧制造、智慧城市,以船舶、海洋、汽车为重点,以新信息、新材料和新能源为新兴优势学科,突出重点,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形成威海校区的办学优势。

威海校区在哈工大总的框架下强调海洋特色,围绕海洋强国战略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需求,构建了一批具有重大创新能力的科研平台和特色学科团队。获批了国家级科研平台——海洋工程材料及深加工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与国家海洋局共建我国第一个浅海综合试验场;建在我校的山东船舶技术研究院又被山东省政府确定为蓝色经济区国家级规划建设平台。还拥有山东省特种焊接技术重点实验室、石墨深加工技术研发中心、空间结构研究中心、网络与信息安全研究中心、山东省企业网络化与电子商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一大批由院士和知名专家为领军人物的高端研究机构。

威海校区先后承担数百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以及神舟飞船和探月工程等国家级科研项目,在船舶与海洋工程、海洋科学、电子对抗、水下焊接、工业机器人、网络安全、空间结构、医疗装备、分离与合成技术、新能源、新材料、企业信息化、快速艇、特种车辆等方面取得了重要创新成果。其中,“异种材料先进连接技术及其应用”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发明二等奖,“L-乳酸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还有一批科技创新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威海校区的数学、计算机科学、化学和环境工程等学科的研究成果为哈工大相应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的研究机构行列提供了重要支撑。

威海校区不断完善的优势学科,逐步提升的科研实力,汇聚了一支结构多元、知识宽厚、教研并重的师资队伍。校区现拥有1名国家级、6名省级教学名师和14位哈工大教学带头人。近年来,还涌现出了一大批以“师德模范”王克老师为代表的优秀教师,多名青年教师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和威海英才计划,为培养符合时代需要的拔尖创新人才奠定了基础。

威海校区始终秉承哈工大“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优良传统,坚持教授上讲台,青年教师“过三关”,强化以教风教研为重点的教学规范,在全校教师中倡导并逐步形成“重教、思教、善教、乐教”的优良师风。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探索中,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构成了一个体系完整的创新人才培养过程。同时,坚持厚基础、强实践、重能力、严过程,注重课堂教学与创新意识的培养,正系统地逐步实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课堂学习与项目学习相结合、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相结合、校园教育与企业实习相结合、校内教育与国际教育相结合、教书与育人相结合、人才培养与学生就业相结合”的先进教育模式与面向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实施体系。“重学、思学、善学、乐学”的优良学风和浓厚的学习氛围,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基础扎实、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社会责任感强的优秀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学生考研就业质量始终保持良好态势,本科生录取分数线连年大幅度增长,2015年有19个省(市、自治区录取线分别超过重点线60-100分。

威海校区重视学生工作,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加强德育工作。近年来,学生在省级以上各类大赛中获奖近千项,有多项学生创新成果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李扬、蒋霁婷、佘彦荣孟川博等同学为挽救他人生命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义举一次又一次感动中国,“订票哥”张平的感人事迹受到全国60多家主流媒体的关注,校园里的“爱心妈妈”、“阳光天使”以及7000多名大学生志愿者都在为奉献爱心、传递正能量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建校30年来,学校已为国家培养出30000多名高质量毕业生,一大批优秀毕业生在祖国各地崭露头角,为社会发展贡献着自己的才智。

近年来,威海校区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改革和发展措施,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以及社会服务等多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各项事业已开始步入良性发展轨道。以来,学校开展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工作,按照“一个根本(人才培养、两翼驱动(校企合作与创新创业、办学国际化、特色发展(学科特色与方向、综合改革(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工大文化(工大优良传统与先进校园文化、和谐校园(教职工民生、校园环境建设”的发展思路来具体设计与实施。同时,威海校区以国际化办学为牵引,正在创建海洋与船舶工程国际学院等一系列国际合作办学与联合人才培养体系,以此来提升校区的办学水平;以创新创业为抓手,努力建设一个创新能力强、科技成果转化率高的由哈工大驱动的“哈工大威海创新创业园”,形成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的高地,促进校区的办学质量与科研水平,进一步提高对地方区域经济、国家战略与国防建设的贡献力。通过综合改革,初步建成办学声誉好、资源聚集力强、与国际接轨、对地方有影响力的高水平、有特色的哈工大威海校区。

岁月见证辉煌,成就昭示未来。三十而立的哈工大(威海虽然还很年轻,但哈工大深厚的文化底蕴已经赋予她永不磨灭的激情和梦想。面向未来的哈工大威海校区已经进入登高远望、继往开来、走向国际的发展爱扬道,正在紧跟校本部发展步伐,努力实现着创建与世界一流大学相适应的高水平特色校区的宏伟目标。;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校区地址

一、地址: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文化西路2号。

二、学校简介:

1985年,经原航天工业部批准,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分校成立。

2002年,更名为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简称哈工大威海校区。

2010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山东省和威海市人民政府签署共建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协议。

2014年,国家海洋局和工业和信息化部签署共建哈工大船海学科协议,标志着哈工大威海校区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三、哈尔滨工业大学的三个校区:

1.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属于哈工大三个跨省校区(哈尔滨、威海、深圳之一。

2.哈尔滨称本部,本科与研究生教育并重。

3.威海校区是本科教育基地,正在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

4.深圳研究生院以研究生教育为主,发展本科教育,均是哈工大的重要组成部分,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是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公布的“985工程”、“211工程”院校。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分数线

哈工大威海校区录取分数线:

2022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分校在宁夏理科类的录取分数线为545分。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分校在新疆理科类的录取分数线为546分。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分校在青海理科类的录取分数线为520分。

哈尔滨工业大学(以下简称哈工大始建于1920年,1951年被确定为全国学习国外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两所样板大学之一,1954年进入国家首批重点建设的6所高校行列,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学校于1996年进入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高校,1999年被确定为国家首批“985工程”重点建设的9所大学之一,2000年与哈尔滨建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哈工大,2017年入选“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名单,2022年8个学科入选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名单。学校拥有9个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6个国家重点学科二级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哈工大共有17个学科位列A类,学科优秀率(A类学科占授权学科的比例位列全国第六位,A类学科数量位列全国第八位,工科A类数量位列全国第二位。学校拥有以41位院士为带头人的雄厚师资,荣获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技校专业分为基础专业和专业技术专业两大类。基础专业包括:文化课程、计算机基础、英语基础、体育基础、自然科学基础等。专业技术专业包括:机械制造技术、电子信息技术、建筑工程技术、食品药品技术、环境工程技术等。

近日,由教育部指导、中央电教馆主办的第十七届全国教育教学信息化大奖赛已圆满结束。

本届“大奖赛”在基础教育组、中等职业教育组和高等教育组分别设置了课件、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例、学科主题社区、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综合课例、精品开放课程和教育教学工具类软件系统等参赛项目。

本届大赛我省共收到市州选送作品375件,通过省级评选,最终遴选上报作品53件。其中有33件作品获得了国家级奖项,一等奖5件,二等奖11件,三等奖17件,获奖比例超过了百分之六十。这是我省历年参赛来获得的最好成绩,同时被大赛组委会授予了最佳组织奖。

近年来,在各级教育信息化建设管理和服务部门的高度重视下,我省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有了长足发展,基层学校推进教育信息化的积极性逐步提高,广大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整体上有了进一步提升,教师们的创新能力正在各种各样的教育信息化舞台上不断呈现出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